1、 依据本地区旱灾情况、抗旱能力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抗旱工作的要求,提出编制抗旱预案的目的。1 总则11 编制目的依据本地区旱灾情况、抗旱能力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抗旱工作的要求,提出编制抗旱预案的目的。12 工作原则按照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新时期治水新思路的要求,明确编制抗旱预案的工作原则。要体现以人为本,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以防为主、防抗结合,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等。13 编制依据明确抗旱预案编制的依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关于加强城市抗旱工作的意见等部门
2、规章和文件;地方性相关法规;地区(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水利发展规划、水资源规划等。14 预案分类及适用范围抗旱预案分为地方总体抗旱预案,城市(城区)专项抗旱预案和流域专项抗旱预案三类。地方总体抗旱预案主要用于指导所辖行政区域的城乡全面抗旱工作,分省级、地级、县级三个层次编制;城市(城区)专项抗旱预案主要用于指导城市城区范围内的抗旱工作;流域专项抗旱预案主要用于指导流域内跨行政区域的抗旱水量调度工作。2 基本情况简述本地区与抗旱工作相关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等基本情况。21 自然地理情况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国土面积、主要河流和湖泊、气温、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等。22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行政区
3、划、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等;耕地面积、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种植结构,粮食产量等。23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水资源总量、开发利用现状及相关情况等。24 旱灾概况本地区旱灾简况,旱灾发展规律和趋势;旱灾对城乡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与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典型干旱年旱灾简况,包括旱灾发生主要原因、影响情况和主要抗旱减灾措施评价。25 抗旱能力本地区主要抗旱工程和非工程体系建设情况。3 指挥体系及职责31 指挥体系明确抗旱指挥机构的组成及办事机构设置。32 职责明确抗旱指挥机构、各成员单位以及抗旱指挥机构的办事机构在抗旱工作中的职责。4 预防及预警41 预防411 旱情信息监测及报
4、告明确旱情信息监测内容、监测单位及报告制度。流域抗旱预案要明确跨行政区域的水量、水质监测控制断面和监测单位。412 预防措施明确旱情发生前的防范措施,如抗旱设施的检查维修、抗旱水源调度方案、节水限水方案的制定等相关措施。42 预警421 干旱预警明确各类抗旱预案的预警等级标准。(1)地方总体抗旱预案的干旱预警等级主要参考农业旱情旱灾评估标准中的旱情评定指标来确定,同时要考虑区域内城市干旱缺水情况。一般分为四级,即级预警(特大干旱)、级预警(严重干旱)、级预警(中度干旱)和级预警(轻度干旱)。(2)城市(城区)专项抗旱预案的干旱预警等级按照城市干旱标准中的城市供水预期缺水率确定。分为四级,即级预
5、警(特大干旱)、级预警(严重干旱)、级预警(中度干旱)和级预警(轻度干旱)。(3)流域专项抗旱预案的干旱预警等级,由编制单位根据流域特点和流域的抗旱任务确定。422 干旱预警发布明确干旱预警信息的发布单位、内容、程序、方式和范围等。级干旱预警颜色依次采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5 应急响应51 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明确应急响应等级。应急响应等级与干旱预警等级相对应。发布干旱预警,即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52 级响应521 工作会商。明确抗旱工作会商的主持人、参加人、会商方式和会商内容。522 工作部署。明确抗旱工作开展程序,包括组织动员方式(下发通知、召开专题会议)、动员对象、工作重点等,明确
6、抗旱信息统计报送制度。523 部门联动。按照各成员单位职责和抗旱工作需要,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具体任务和要求。524 协调指导。明确上级领导机关对基层抗旱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的具体内容、任务和要求;明确向上级领导机关请示报告的工作制度和相关内容。525 方案启动。明确抗旱水量调度方案、节水限水方案以及各种抗旱设施启动的条件、程序和任务。526 宣传动员。明确宣传的机构、宣传原则和内容;明确社会动员的范围和方式。53 级响应与级响应条目基本一致。具体应急响应的内容、措施、力度等,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54 级响应与级响应条目基本一致。具体应急响应的内容、措施、力度等,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55 级
7、响应与级响应条目基本一致。具体应急响应的内容、措施、力度等,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56 响应结束明确应急响应结束的条件和发布程序。6 后期处置61 损失评估明确对旱灾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的单位和工作要求。62 灾民救助明确旱灾救助的程序、方案和要求。63 效益评估明确应急响应结束后对抗旱预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修订和完善的办法。7 保障措施根据抗旱工作需要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尽量细化到各职能部门,以确保措施落实到位。71 资金保障明确抗旱资金的筹措渠道,提出抗旱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72 物资保障制定抗旱物资的筹集、调拨、储备和使用方案。73 应急备用水源准备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重点地区、重点部位落
8、实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建立应急供水保障机制。74 应急队伍保障落实应急送水和抗旱救灾队伍。75 技术保障明确旱情监测、评估和抗旱技术的支撑单位及实施方式。76 宣传与培训对抗旱节水知识进行宣传普及和抗旱技术培训等提出具体要求。8 附则81 编制、审查与审批地方总体抗旱预案由当地抗旱指挥机构组织编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城市(城区)专项抗旱预案由所在城市抗旱指挥机构组织编制,报本市人民政府批准执行。七大流域及涉及一个以上省(区、市)的流域专项抗旱预案由相关的流域管理机构会同流域有关省(区、市)抗旱指挥机构及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批准执行;省(区、市)以下跨地区的流域专项抗旱预
9、案由该流域管理机构或该流域各地区共同的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织编制,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地区总体抗旱预案、城市(城区)专项抗旱预案涉及从本流域以外地区抗旱水量调度的,报流域管理机构审查。经批准的抗旱预案,须报上一级抗旱指挥机构备案。82 预案修订抗旱预案启用后,应当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予以修订、完善。一般情况下每 35 年修订一次,特殊情况下及时修订。修订后的抗旱预案需按原程序报批。83 图表编制根据需要,抗旱预案应当编制以下图表:抗旱预案简表主要抗旱水源工程分布示意图抗旱备用水源工程分布示意图不同响应等级水量限制方案分区示意图_抗旱预案简表耕地受旱情况 农村饮水困难情况城市预期缺水
10、预警等级面积(万亩)占耕地面积比例(%)缺水人口数(万人)占农村人口比例(%)预期缺水量(万m3)缺水率(%)影响人口(万人)会商主持人响应措施红色 橙色 黄色 蓝色 84 名词术语解释对抗旱预案中需要说明的名词术语加以解释。抗旱预案编制大纲(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面临的风险层出不穷。在防范和应对风险方面,政府是社会公众的最终依赖对象,承担着不可推御的责任。近年来,国务院把提前制定应对措施、主动防范风险提高到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位置,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防总办公室在推进防汛抗旱工作“两个
11、转变”过程中,把实施抗旱预案制度作为推进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的重要内容,在部分地区试点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抗旱预案编制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用来指导、规范地方各级抗旱部门和流域机构做好抗旱预案编制工作,增强预案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提高工作效率。大纲共分 8 章,分别对抗旱预案编制原则、适用范围、预案组织体系、预防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预案的审批修订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现就大纲中的主要内容说明如下:一、关于抗旱预案的分类由于各地抗旱任务、目标和抗旱措施不相同,抗旱预案需分类、分层次编制。抗旱预案分为地方总体抗旱预案、城市(城区)专项抗旱预案和流域专项抗旱预案三类。其中,地方总
12、体抗旱预案分为省级抗旱预案、地级抗旱预案和县级抗旱预案三类。地方总体抗旱预案为面上的抗旱工作预案,涵盖全部抗旱工作内容,其所辖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城区)专项抗旱预案应当服从地方总体抗旱预案。涉及跨省(区、市)、跨流域水量调度内容的地方总体抗旱预案,应当服从所属流域的流域专项抗旱预案。二、关于干旱预警等级(地方、城市、流域)1、地方总体抗旱预案的干旱预警等级主要根据农业旱情旱灾评估标准确定,综合考虑城市受旱情况,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指标作为划分标准。一般情况,可采用区域综合旱情指标,即受旱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作为等级划分标准。2、城市(城区)专项抗旱预案的干旱预警等级可参照城市干旱标准的
13、城市供水预期缺水率(P f)指标作为等级划分标准。对于以水库、河流等单一水源供水的城市,可根据城市供水预期缺水率的计算方法和分级标准,进行转换计算,用水库蓄水量或河道、河网水位作为预警指标,使预警指标更直观,更易操作。3、流域专项抗旱预案的干旱预警等级,由编制单位根据流域特点和流域内的主要抗旱任务确定。可以参考以下两种方法:一是流域发生干旱,干支流来水减少,不能满足流域正常用水需求或有可能发生断流,可采用某一控制断面的流量作为预警。二是可采用流域时段预测可供水量与同期流域正常用水量(包括生态用水)的差值(或百分比),作为干旱预警指标。流域内重要水域生态区发生严重干旱缺水、出现生态危机时,可采用
14、水域面积或者水位作为局部地区生态预警指标。流域抗旱预案要考虑江河湖库遭受污染等突发事件情况下的应急调度措施。三、关于应急响应措施由于各类抗旱预案涉及的范围不同、层次不同,应急响应措施的侧重点也不相同。应急响应措施要具体,便于落实,具有可操作性。1、省级抗旱预案应急响应措施应强化组织、协调和指导等方面内容;地级抗旱预案要突出上下级沟通、协调、组织和指导等方面内容;县级抗旱预案响应措施重点应放在应急抗旱措施的落实上,把抗旱水量调度、抗旱设施运行、应急开源和节水方案、抗旱队伍组织等具体抗旱措施作为重点。2、城市(城区)专项抗旱预案仅涉及城市的城区部分,用于解决干旱缺水时期城市供水问题,重点放在解决城
15、市发生干旱或突发水源事件时的供水保障措施上。3、流域专项抗旱预案重点是针对流域发生的不同程度旱情,制定相应的水量调度以及应急调水方案。四、关于保障措施要圆满完成干旱期间的抗旱工作任务,必需做好资金、物资、应急备用水源、应急队伍、技术支撑、宣传与培训等保障措施。这些措施一般是平常准备、应急使用的日常工作措施。保障措施要根据各部门的职责落实到位,责任到人,确保在应急抗旱时能及时发挥应有的作用。五、关于图表说明抗旱预案简表是对抗旱预案的总结和简化,包含抗旱预案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方便使用。表中的旱灾评价指标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自行增减。主要抗旱水源工程分布示意图、抗旱备用水源工程分布示意图、不同响应等级水量限制方案分区示意图都是示意性的,目的都是为了执行预案时方便使用,各地在编制抗旱预案时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图表内容酌情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