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节 运动的快慢【学习目标】1知道速度的概念。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3会运用速度公式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重点: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难点:利用v 及变形公式求相关物理量。st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将行为动词用双色笔画上记号。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友情提醒:速度由物体本身的运动情况决定,公式v 是用来计算速度数值大小的,不能简单地认为v与s成st正比,v与t成反比,即v与物体本身的运动情况有关,与s、t无关。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如图所示,大家一定还记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由
2、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取胜。1填空。2请提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 识 板 块 一 速 度自主阅读教材P 1920 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图解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2.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为v 。st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符号为 km/h。1m/s3.6km/h。知 识 板 块 二 匀 速 直 线 运 动自主阅读教材P 2021 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4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
3、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来源:学优高考网5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答: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6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速度常常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为了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可以使用平均速度,其计算公式为v 。st方法指导:在解决相关物理计算题时注意格式的规范性,一般来说物理计算题格式要求如下:首先必须写明“解”,其次必须写出相关物理公式,最后计算当中的数据和最终结果必须带单位。归纳总结: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明确研究的运动过程,用这段过程的总路程和运动的总时间计算平均速度,在速度公式中s一定是t时间内通过的
4、路程; t一定是通过路程 s所用的时间。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各小组展开对问题的探究活动,小组长整理收集意见。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知 识 板 块 三 速 度 公 式 的 应 用自主阅读教材P 2122 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7一位同学骑自行车上学,他家距离学校3km ,若他必须在10min 以内赶到学校才不会迟到,那么他骑车的速度至少要多少米每秒?解:路程s3k
5、m3000m,时间t10min600s,骑车的速度 v 5m/s 。st 3000m600s答:他骑车的速度至少要5m/s。8下表是福州至厦门D6201 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车站 里程/km来源:学优高考网到站、发车时刻福州 0 7:12来源:gkstk.Com莆田 105 7:54 7:56泉州 174 8:17 8:19厦门 276 9:02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1)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列车在7:55的瞬时速度为多少?解:(1)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路程s105km,从福州到莆田的运行时间t42min0.7h,平均速度v st 105km0.7h150
6、km/h。(2)由表得7:55时刻列车处于静止状态,故瞬时速度为零。来源:gkstk.Com对学:分享独学18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2)针对将要展示的问题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问题 某城市中心路段汽车限速为40km/h。一位女士因开车超速被警察罚款,如图所示是警察和这位女士的一段对话。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警察向这位女士解释被罚款的原因。答案:60千米每小时(60km/h)指的是汽车行驶的速度,而不是汽车在7分钟内所通过的路程。60km/h大于40km/h,所以该女士超速被罚款。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