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 中山大学 353 卫生综合考研真题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150 分。每题中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并标明题号)1.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 )A.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 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C.环境污染治理 D 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 E.环境质量评价2.根据人群健康效应谱,从弱到强的 5 级效应的分布规律是( )A.两头大、中间小 B 两头小、中间大C.最弱的效应比例大 D 最强的效应比例大 E.都一样大3 环境污染产生慢性危害的根本原因是( )A.低浓度的环境污染物对机体损害的逐渐积累 B 环境污染物的毒性高C.环境污染物之间的联合作用 D 低浓度的环境污染
2、物可经口吸收E.低浓度的环境污染物可经呼吸道吸收4、原生环境问题主要由何原因引起( )A 自然力作用的各种自然灾害和地方病等B 由于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环境污染C 由于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生态破坏D 由于经济因素而引起的各种社会生活问题E 由于社会发展水平或结构的因素而引起的各种社会生活问题5、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被称为( )A 地方病 B.职业病 C.公害病 D.疫源性疾病 E.以上都不是6.对生态系统描述错误的是( )A 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B.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一
3、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C.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生物圈,小至一个局部范围,甚至一座山一个池塘D.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非生物环境的变化对整个系统影响不大B.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四大要素所组成7.某些物质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传递,并浓度逐级增高,超过原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叫做( )A 富营养化 B 生物转化 C.生物放大 D.环境自净 E 生物迁移8.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自净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可通过生物作用净化 B.净化能力的大小受环境物理条件的影响C.环境的自挣作用是有限的D.重金属及类金属元素污染物较易通过环境自净作用达到完全自净E.一些性质稳定的有机
4、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等,很难通过环境自身自净作用达到完全自挣9.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 )A 绝对致死剂量(LD 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 01)C.最大耐受剂量(LD 0) D.半数致死剂量(LD 50) E 急性闲剂量(Lim ac)10.第 1 类人类致癌物必须有( )A.对人致癌方面充分的证据 B.充分动物实验结果证明C.经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有一定的线索 D 有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E.己建立了动物模型11.在每日摄入量一定的条件下,经过 2 个生物半减期时,体内蓄积量就可达到最大蓄积量的( )A. 25% B.30% C. 50% D. 75% E.
5、 90%12.有机磷农药职业性中毒的主要吸收途径是( )A.消化系统 B.呼吸系统 C.皮肤 D.粘膜 E.身体破损部位13.高铁血红蛋白的特效解毒药是( )A 美蓝 B.依地酸二钠钙 C.二疏基丁二酸D.阿托品 E.亚硝酸钠一硫代硫酸钠14.某男性,皮鞋厂粘合工,工龄五年以上,进来主诉头痛、头晕等症状,化验发现白细胞总数下降,此工人最可能接触下列何种毒物?( )A 氯乙烯 B.石棉 C.苯胺 D.苯 E 铬酸盐15.呼吸性粉尘的直径为( )A. 15um B. l0um C. =10um D. 8um E. 5um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耳对高频声音敏感,特别是 2000-500
6、0Hz 的声音B.在进行噪声测量时,dB(A)更接近人的实际感受C.脉冲噪声比稳态噪声危害大D 作业场所如果存在多个声源,总的声压级是各个声源声压级的总和E.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17.会导致三叉神经麻痹的有机溶剂是( )A.三氯乙烯 B.正己烷 c.四氯化碳 D.乙醚 E.乙二醇醚18.下列不属于我国法定职业性肿瘤的是( )A.石棉所致肺癌 B.苯致白血病 c 砷致皮肤癌D 电离辐射引起白血病 E.焦炉工人肺癌19.有关“手臂振动病”错误的是( )A.皮肤温度升高 B.由振动引起 c.发作性手指变白D.可见手部肌肉萎缩 E.是一种法定职业病20.氧债(oxygen debt) 是指( )
7、A.劳动 lmin 所需要的氧量 B.血液在 lmin 内能提供的最大氧量C.氧需和实际供氧之差 D.氧需和氧上限之差E.实际供氧与氧上限之差21 高温作业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中,哪项是错误的?( )A.体温调节 B.热蓄积=蒸发散热一代谢产热辐射了对流砖导获热或散热C.水盐代谢 D.循环 E.消化22.劳动卫生中,生物监测的特点不包括( )A.反映不同途径的总接触量 B.反映不同来源的总接触量C 直接检测内剂量和内负荷 D.检测毒物的代谢产物 E.检测空气质量23 以下几种食物中,蛋白质真消化率最高的是( )A.瘦肉 B.牛奶 C.鸡蛋 D.鱼 E.豆腐24.中链脂肪酸的碳链长度为( )A.
8、 2-5 个碳 B. 8-12 个碳 C. 1317 个碳 D. 18-22 个碳 E. 22 碳以上25.发生克山病的原因在于缺乏下列哪种矿物质( )A.锌 B.铜 C.硒 D.锰 E.铬26、食物中哪种成份引起的食物热效应最大( )A 脂肪 B.维生素 C.碳水化合物 D.无机盐 E.蛋白质27、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分别由何种必需氨基酸转变而来( )A 苯丙氨酸,色氨酸 B.苯丙氨酸,苏氨酸C 蛋氨酸,缬氨酸 D.蛋氨酸,苯丙氨酸 E.缬氨酸,苏氨酸28、对维生素,下列哪一点是错误的( )A 维生素是机体的重要构成成分 B.维生素存在于天然食物中C 维生素不提供能量 D.机体的生理需要量
9、很少,但功能重要E 以上都是错误的29、食用油脂与食品中脂肪的酸败程度不受哪个因素影响( )A 脂肪酸的饱和度 B.氧气 C.温度 D.碳链的长短 E.紫外线30、苯甲酸及其钠盐属于( )A 着色剂 B 漂白剂 C.防腐剂 D.增味剂 E.抗氧化剂31、哪个塑料制品不可用于食品包装( )A 聚乙烯 B.聚氯乙烯 C.聚丙烯 D.聚苯乙烯 E.聚碳酸脂塑料32、引起肠原性青紫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摄入大量的亚硝酸钠( )A 引起呼吸肌麻痹 B.引起呼吸道梗阻C 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D 肠道毒素进入血液 E.铁被从组织中置换出,引起高铁血症33、下列哪个是属于食物中毒的范围( )A
10、 饮酒过量引起的急性胃肠炎 B.饮水中伤寒杆菌引起的肠伤寒C 污染变形杆菌的畜肉引起的肠道症候群D 毛蛆引起的爆发性甲型肝炎 E 污染旋毛虫的畜肉引起的肠道症候群34、广义上,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 )A 是引起疾病发生不可缺少的因素B 使疾病发生概率改变的因素C 在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D 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E 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发生的因素3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正确的( )A.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 B 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C.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 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36.某医院在 2012.1.12012.12.31
11、期间新出生的婴儿有 5542 名,发现其中 134 名新生儿有畸形,应采用下列哪一指标描述( )A.患病率 B.催患率 C.累积发病率 D.发病密度 E.续发率37.要建立暴露与结局的因果关联,下列哪项不是必须的条件( )A 有统计学联系C.有前因后果的时间顺序关系B 有剂量反应关系D 有一致的关联E.有较高的关联强度38.在某单位体检中,慢性阻塞性肺病 CCOPD)的检出率,男性为 80/1000,女性为40/1000,于是推断在该人群中男性 COPD 的发病风险是女性的两倍,下列哪条是正确的解释( )A.正确,因为两者的率是相差两倍B.错误,因为用了比例而非率来比较男女的情况C 错误,因为
12、没有考虑年龄的干扰作用D 错误,因为没有给出正常对照组供比较E.错误,因为没有区分患病率与发病率39 就现况研究的目的而言,以下哪一说法不正确( )A 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B 验证病因假设C 为疾病监测提供基础D 为制定卫生决策提供参考依据E 了解某一时刻或时期人群中某疾病的存在情况40.某研究人员从警察交通事故记录中获取资料,分析所有交通事故案例中,驾驶员的驾龄、驾驶员血液酒精浓度、是否使用安全带等因素与死亡之间的联系,该研究属于( )A.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B.巢式病例对照研究C.回顾性队列研究 D.横断面研究 E 大型病例报告研究41.某 20 年历史大型陶瓷厂近年发现许多肺癌病例,其中部
13、分已死亡,为了尽早确定肺癌的发病是否是因接触粉尘引起的,最合适的研究方法是( )A.病例对照研究 B.生态学研究C.前瞻性队列研究 D 回顾性队列研究 E.随机对照实验42.分层分析的主要用途( )A.进行剂量反应关系测量C.计算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B.控制混杂因素D.进行同质性检验E.增加研究的外部真实性43.为探讨妊娠高血压与新生儿低体重的关系,某研究调查了约 10000 产科病例住院病历资料(新生儿出生记录和孕妇产前检查) ,比较有无妊娠高血压的产妇的新生儿低体重的比例。该研究属于( )A.横断面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C 生杰学研究 D.前瞻性队列研究 E.回顾性队列研究44.与社区病例对照相比,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 )A.回忆偏倚 B.失访偏倚 C.选择偏倚 D.测量偏倚 E.混杂偏倚文章摘自中山大学考研专业课: 2008-2015 年考研专业课真题下载的 15 年真题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