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新课标名师导学 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 历史(十一)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1(2016 附中)1876 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 “华人间亦往食焉” 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翻阅当时的大公报 ,常可看到“品升楼” “德义楼” “番茶馆” 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 。这表明(A)A中国饮食文化在碰撞中渐变B西式餐饮渗入中国普通百姓家C西餐经营由洋人变为中国人D中国餐饮行业营销手段西方化【解析】从题干中“上海” “
2、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 “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等信息可知西餐逐渐影响到部分居民的饮食结构,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表述不符合材料,排除。2(2016 一中)1889 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指出:“机器纺纱布局司机者 ,一人掌管数机,须终日直立奔走,缠足者不能为也;机器缫丝局其司盆者,亦须久立,缠足者亦不便。 ”这说明(A)A工业文明冲击了传统农业文明B洋务运动提倡男女平等C洋务运动主张改变纲常伦理D晚清女权运动蓬勃兴起【解析】机器引进中国后,农业文明影响下的生活习俗等也随之发生改变,说明了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3(2016 雅礼)1909 年 2 月 6 日,清廷颁布诏谕,
3、禁止蓄养买卖奴婢 ,历经两千余年的奴婢制度终告结束。此次废奴诏谕规定, “凡从前旗下家奴” , “概听赎身,放出为民” ,“其经放出及无力赎身者,以雇工人论” 。清廷的废奴举措(D)A摧毁了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贸易市场B推动了明清以来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C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准备了群众基础D是顺应世界时代发展潮流的进步之举【解析】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贸易市场是在非洲,故 A 项错误;鸦片战争中断了明清以来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故 B 项错误;辛亥革命是反清的 ,而清廷的废奴举措是进步的,清廷的废奴举措不能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准备群众基础,故 C 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清廷的废奴举措,解放人身自由,是顺应世界时代
4、发展潮流的进步之举,故 D 项正确。41935 年妇女共鸣强调说:“本刊对于女性第三称的代名词,用伊字,而拒绝用她字”同年的读书生活则反驳说:“五四以后, 他 她和牠三字体现了中国文字在文法上更进一步接近严密,而且人旁、女旁原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意思, 她字的造出,也谈不上有辱女性。 ”上述争辩集中表明(A)A近代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B近代中国思想派系众多C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复杂D近代中国重男轻女严重【解析】争论内容为妇女相关话题,并单为妇女而造字,体现了妇女地位的提高,故A 项正确;中国思想范围太广 ,而且材料只有用“伊”与用 “她”两种观点,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矛盾问题,故 C 项
5、错误;根据材料“人旁、女旁原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意思”可知 D 项错误。故选 A 项。5下图是某一时期江苏省发行的侨汇券(侨汇是海外侨胞给国内眷属的汇款、赡家费。侨汇券汇聚了粮票、布票、棉票、副食品购买券、工业品购买券等各种票证)持券者可在专门商店或柜台购买到指定数量的商品。据此可以判断当时(A)A我国的物资供应相对匮乏B各种商品均需要凭票证购买C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D侨汇是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解析】侨汇券诞生于 1957 年,结束于 1992 年,B 项不符合该时间段史实,也与材料可用券购物不符,排除;C 项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也无从体现;根据材料中“侨汇是海外侨胞给国内眷属的汇款,赡家费”可
6、知 D 项错误;限制购物,可知 A 项符合题意,答案选 A。6喇叭裤上细下宽,拉链一律开在前方,打破了女装裤“右侧开口”的金律,激发了年轻人叛逆的心理。喇叭裤横空出世大约是在(A)A20 世纪 70 年代末B “文化大革命”时期C三年经济困难时期D20 世纪 50 年代【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喇叭裤上细下宽,拉链一律开在前方” “激发了年轻人叛逆的心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所揭示的服饰应该在改革开放新时期,A 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 项是 1966 年至 1976 年期间,排除;C 项是 1959 年至 1961 年期间,排除;D 项时间段明显不符合题意, 排除。故选 A。7为下图这
7、张合影所配的最合适的“解说词”是(D)A学有所成的中国首批留学生 B中外合作共修铁路的见证者C世界最先进的铁路的设计者D中国铁路自主建设的拓荒者【解析】本题注意图片中的京张铁路即可,京张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完全由本国工程技术人员独立设计施工而建成的铁路,所以中国铁路自主建设的拓荒者才是这张合影所配的最合适的“解说词” 。820 世纪 20 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以及成千上万的行人。这表明上海(D)A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 B各地经济发展具有严重不平衡性C交通工具受西方的影响比较深 D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解
8、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阶层的人的需要,故 D 项正确;材料中只说明了上海的繁荣状况,没有说明其他城市的状况,故 A、B 两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上海的交通工具受西方影响的程度,故 C 项排除。答案选 D。 9从传统社会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铁路开通后“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说明近代交通工具(C)A冲击了传统的等级观念B改变了落后的耕作方式C引发了生活习俗的变化D促进了礼仪风尚的演变【解析】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铁路开通后“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的是生活习俗发生了重大改变,故 C 项正确;传统观念材料中没有说明,故 A 错误;耕作方式不
9、正确 ,故 B 错误;礼仪风尚的演变不符合题意,故 D 错误。101912 年上海民立报发表谭人凤粤汉铁路说贴:“世界大势,是由水运而趋陆运。故欧美各邦路线密若蛛网。近且有横贯欧亚之大计划。盖国势随路线而扩张,事业因交通而发展。我国幅员广阔,为统一计,沿边各路,方亟待第次兴办此国策可以促进实业、巩固边防。 ”由此可见(A)A作者积极主张推进交通近代化B民国政府重视铁路交通事业发展C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输出加剧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铁路事业发展【解析】作者主张“沿边各路,方亟待第次兴办” ,推进交通近代化,故 A 项正确;材料只是作者观点,没有反映出国民政府对发展铁路交通的态度,故 B 项错误;修筑铁
10、路是资本输出的形式之一,但材料反映的是欧美国家本国铁路“密若蛛网” ,没有涉及在华修筑铁路,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西方列强对中国铁路事业的态度,故 D 项错误。11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着耳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可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 ”这项发明是(A)A电话 B有线电报C无线电报 D广播电台【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电话事业的发展变迁,因此 A 项正确,B、C 、D 三项说法可以由 “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而排除。本题答案为 A。12
11、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A)A报刊杂志 B电报电话C电影电视 D火车飞机【解析】D 项属于交通工具, 不属于大众传媒,故排除;A 项报刊杂志出现于 19 世纪中期;B 项电报电话出现于 19 世纪末;C 项中国电影诞生于 1905 年,电视事业诞生于1958 年。所以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报刊杂志,故选 A 项。13(2016 雅礼)下面是 1902 年、1912 年中国报刊数量统计图。其呈现的变化反映出(D)A维新变法产生巨大影响B清末新政
12、鼓励创办报刊C革命过程注重舆论宣传D临时政府提倡言论自由【解析】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此时报刊数量是 1902 年的 5 倍,这说明政府提倡言论自由,舆论氛围较为宽松,故选 D。14某同学就“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归纳出下列四项“中国第一” ,其中不准确的是(D)A中国第一条自建电报线出现于台湾 B 定军山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C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D 申报是中国自办的第一份近代化报刊【解析】 申报是中国近代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刊,但它的创办人为外国人,所以答案选择 D 项。A、B、 C 叙述都是正确的。15延安电影团的代表作品有延安与八路军(1939 年) 、
13、白求恩大夫(1939 年)、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1942 年) 。延安记录电影学派所形成的纪实风格 ,对中国电影产生的重要影响,在 1949 年以后的故事片中才得以发挥。由此可见,延安记录电影学派(C)A是抗战时期电影的主力B记录了全民族抗战的图景C深刻影响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D是抗日根据地自主研发的产物【解析】材料指出“延安记录电影学派所形成的纪实风格,对中国电影产生的重要影响,在 1949 年以后的故事片中才得以发挥” ,故 C 项正确; A、D 材料都不能体现;根据延安记录电影学派的代表作品可以看出,该学派主要记录了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状况,B项错误。 16观察右图,与该事物密切相关的是
14、(C)A电话B电视C广播D计算机【解析】该事物是收音机,与之密切相关的是广播,答案选 C。172016 年 4 月上映的电视剧三八线讲述的是 1950 年鸭绿江上的渔民遭美军战斗机轰炸后,村里两个小伙子参加志愿军奔赴朝鲜、保家卫国的故事。该剧用艺术回击了历史虚无主义,主题曲山河已无恙更是闻者落泪。这说明(B)A 三八线记录了真实的历史B电视剧具有精神导向的功能C朝鲜战争中我国属于自卫反击D艺术是回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最好方式【解析】 三八线属于艺术作品,是对真实历史的艺术加工,A 错;朝鲜战争是发生在朝鲜半岛上的朝鲜和韩国之间的民族内战,我国的抗美援朝战争只是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
15、战的阶段,同时我国是应朝鲜要求出国作战,故派遣军队叫“志愿军” ,不属于自卫反击,C 错误;艺术只是一种手段 ,无法从效果上说明它是最好的回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方式,从根本上讲,还是在于教育,D 错误;材料说明了一部好的电视剧能感化人的内心,具有精神导向的功能,故选 B。182016 年 G20 杭州峰会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峰会文艺晚会。9 月 4 日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上演。通过互联网,美轮美奂的视频直播再一次让世界震撼于中国美。下列有关互联网的说法正确的是(C)A20 世纪 90 年代末,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B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三媒介”C互联网有助于提升
16、国家形象,扩大国家影响D可以通过互联网彻底改变世界对中国的看法【解析】1994 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A 错;互联网被称为“第四媒介” ,B 错;互联网只是有助于改善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不能彻底改变,D 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 G20 杭州峰会时,文艺演出 “最忆是杭州”的互联网视频直播传播了中国美,有助于提升国家形象,扩大国家影响,答案选 C。二、非选择题(共 2 小题,46 分)19(22 分) “小车票,大变迁。 ”小小的车票,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同时也反映出时代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新中国火车票变化的主要历程1949 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铁路的第一代火车票是事
17、先印制好的硬板式火车票。1997 年 铁道部确定了计算机车票的统一式样,在售票时采用非击打式打印技术的热转 出票机现场打印2007 年 硬板式火车票完全被全国联网的电子车票取代,车票下方的一维码防伪标记变 成了二维码防伪标记2011 年 火车票实行实名制,票面上加了二维码、购票人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2013 年 12306 手机客户端正式开放下载,购买火车票至此进入“拇指时代”2015 年 网上购票预售期由 20 天延长至 60 天;新的购票、改签、退票政策出台,在列车开车前半小时内,旅客可以通过网络操作办理业务请提取两项有关新中国火车票变迁趋势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提取信
18、息充分、说明逻辑严谨。)【参考答案】(1)技术手段先进化: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不法分子深入到车票领域,制售假票、票贩子哄抬票价、从中渔利的现象不断涌现,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车票也就从最初的只有简单印有乘车信息的硬纸板票,发展到印有防伪二维码的高科技火车票。(2)购票方式便利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很长一段时期间, 由于经济的滞后,计划体制的影响,人们只能到车站排队购买事先印制好的硬板式火车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人员的流动性不断增强,以往那种单一的购票方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加上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出现了网络购票等快捷的购票方式。(3)
19、服务体制人性化:近几年,在政府重视民生思想的影响下,铁路部门越来越重视旅客的感受,不断提升管理效能,进一步完善服务方式,网上购票预售期的延长、改签、退票等更具人性化的政策相继出台,彻底打破了计划体制下那种单一的服务模式。(任答两点即可,其中信息的提取 6 分,说明 16 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20(24 分)(2016 雅礼)绘画、图片、票证等既是不同时期一幕幕人们生活场景的展现,又是当时社会状况的写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南都繁会图 ,这幅历史长卷生动地描绘了明永乐年间南京秦淮河两岸的盛况。画卷中街市纵横,店铺林立,车马行人摩肩接踵,标牌广告林林总总。两岸建筑有:佛寺、官
20、衙、戏台、民居、牌坊、水榭、城门,层层叠叠;茶庄、金银店、药店、浴室,乃至鸡鸭行、猪行、羊行、粮油谷行,应有尽有。河中运粮船、龙舟、渔船往来穿梭,还有从内秦淮河拐出的唱戏的小船材料二 有图片描述了光绪年间黄浦江畔的街景: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番菜馆” “面包房” “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1)南都繁会图又被称为“明代的清明上河图 ”,具有极高
21、的史料价值 ,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反映的如此繁华的经济状况为什么没有完成社会转型?(12 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上海的社会生活状况有哪些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变化出现的原因。(12 分 )【参考答案】(1)可以了解明朝时期的城市面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原因:封建专制统治日益强化;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自然经济的固守和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八股取士束缚人们的思想,传统的伦理道德起着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武器的作用。(2)新变化:近代商业、邮电事业发展;出现西式建筑;外来宗教的传播;西餐、西式服装成为时尚。原因:上海处于沿海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口岸,较早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如近代生产方式的产生、生活方式的变化、近代科学技术的传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