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楚雄州南华县第一中学 2019 届高三 11 月份考试文科综合 历史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 48 分) 1.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到 1938 年 10 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 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C 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 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2.在古罗马,私人法学家起初多是元老院的贵族,后来为受过专门训练的法学家所代替。 法学家可以有多种形式表达他们的主张,他们的见解被国家法官所引用采纳,其
2、中有很大一部分后来还被收入民法大全私人法学家解释法律的权威,这表明罗马法具有( )A 灵活性 B 形式主义特征 C 包容性 D 抽象性3.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A 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B 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C 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D 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4.1937 年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广大之乡村
3、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表明( )A 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的抗战方针B 国民党号召民众持久抗战C 持久抗战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D 国民党竭力掩饰军事失利5.“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并能充分动员群众。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符合这条道路特征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C 农业集体化 D 玉米运动6.学者余伟民认为,苏联模式的政治结构开始从极端回到“正常”形态,苏联这一时期的改革缓解了社会的紧张状态,但并未改变“经典体制”的基础。下列内容属于“这一时期的改革”的是( )A 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B 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办厂
4、C 将部分中央企业管理权下放D 着力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7.19 世纪的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有一句名言:“妥协是政治的灵魂”。 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也曾说:“民主依赖妥协”。下列历史事件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光荣革命 辛亥革命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 1787 年宪法A B C D 8.钱穆先生在先秦儒至汉儒的流变一文中说:“汉儒乃一代之新儒,以传经言治为业,与先秦诸儒之以明道作人为唱者,畸轻畸重之间有不同。先秦儒在汉儒心目中,亦属百家言。汉儒传经,乃即所谓王官之学,一则主张于朝廷,一则兴起于田野,其为不同,显然可知。”对于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 先秦儒学以个人修为的道德规范为追求
5、目标B 汉代儒学以传经治道为自身的政治理想C 儒学逐渐由民间思想向官方哲学发展演变D 汉儒抛弃了先秦儒学对个人修为的关注9.2011 年 10 月 5 日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前行政总裁乔布斯逝世,走完他在“苹果”的天才之路。右图为苹果公司的第一代商标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公司以此为商标,主要是因为牛顿创立的理论( )A 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苹果落地的现象B 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C 突出体现了科学思考的精神D 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10.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
6、。这些变化( )A 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遭到否定B 是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的结果C 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D 无益于近代中国的发展11.1958 年人民日报社论指出:“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快,其他工业也跟着快;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慢,其他工业也跟着慢。问题是我们想不想、要不要高速度?我们想要,就有,不想要,就没有。”这表明( )A 大炼钢铁已成为当时中国工业生产的中心B 只有大炼钢铁才推动当时中国工业的全面发展C 钢铁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现代化工业国家的核心标志D 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完全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高速发展”追求12.本杰明富兰克林指出,美国新宪法确定的政体是一种“选出来的君主制
7、”。他的观点表明( )A 美国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 B 美国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C 美国新宪法具有专制色彩 D 美国总统实际上是专制君主分卷 II二、非选择题 13.经济体制的创新、经济政策的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1 年 8 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 23 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 年 10 月 28 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1979 年 5 月,应邓小平的邀请,一位年过 80 的美国老人带着 20 多位美国专家,专门到中国开展经济
8、合作计划。这位 81 岁老人就是哈默。正道沧桑社会主义 500 年材料二 它(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一旦开始运作,它将指挥自己的经营活动,偿还国家投资,并将其“利润”投入到进一步的开发工作。它的逐年的经费筹措(与管理)既不依靠州议会,也不依靠国会。这乃是政府企业经营活动的一般特点。罗林斯编合众共和国:1933 年田纳西河流域法1983 年广东成为中国第一个不再为多种商品如稻米和鱼类定价的省份直到 1980 年代初,几乎所有的中国汽车还属于某个工作单位,由单位的司机驾驶;自广州从香
9、港购买了一些计程车后,它成为中国运营商业计程车的先驱。(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背叛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2007 年美国学者库珀雷默在中国形象一书中,别出心裁地把“中国形象”界定为“淡色中国”。他解释说,“淡”可以把两种正好相反的东西结合成一种清晰的颜色。在汉语中,“淡”将“水”与“火”两种不相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使对立的东西成为一种和谐。俞可平雷默的“淡色中国观”(1)根据材料一,概述哈默在中俄两国投资经营的有利条件。(2)依据材料二,为什么说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
10、想象力的设计”?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美两国经济体制的调整。(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种“淡色”的认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工作,获得如此迅速的进展,反映了亿万农民要求按照中国农村的实际状况来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强烈愿望。生产责任制的建立,不但克服了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而且通过劳动组织、计酬方法等环节的改进,带动了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纠正了长期存在的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的缺点。使之更加适合于我国农村的经济状况。1982 年 1 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材料二 在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后,村民更加关心的是
11、个人自家的田地,而对于修建一些公共水渠和抗旱水坝等水利设施积极性不高,由于这些基础设施的缺乏,结果又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另外由于土地分散经营,各自为政,在对于水源的利用和病虫害的防治方面也存在一些弊端。由于各家各户在防治的时间上不一致,今天你去打药。害虫飞到别的田地,明天他去打药,害虫又飞回到你家的田地,这样防治的效果非常差,自然就会影响到作物的产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散了土地的经营权,使得中国的农业效率非常低下。美国一个种田的人可以养活大约一百个不种田的人,而在中国一个种田的人只可以养活 05 个不种田的人。这种经营方式自然就增加了粮食的成本,使得中国农产品在与国外竞争中处于成本的劣势
12、。吴剑平浅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删的利弊及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趋势材料三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鼓励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2013 年 1 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农业生产责任制产生的积极作用。(2)依据材料二,归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弊端。为此,材料三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3)综合上述材料和分析,可得出哪些认识?15.历史选修 1历
13、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以定税则,而分五等,以定税则。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材料二 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
14、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2)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20 世纪战争与和平】15 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为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在 1914 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
15、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19151916 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两个阵营的士兵挖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摘自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概括
16、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2)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此次勘路,所过大小集镇均不寂寞,沿途民户亦繁,口外货车更源源不绝。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安,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1905 年 7 月 10 日,詹天佑在呈奏清政府的修造京张全路办法材料二 针对英国人称“能修筑京张铁路的中国人还没出世”,詹天佑针锋相对地指出:修造京张铁路的工程师“不仅已经出世,而且现在存于世也”。詹天佑动员参战员工:“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无论成功
17、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败!” 铁路出北京时要通过王公大臣的坟地,要经由豪绅官吏的庄园,怎样才能让铁路顺利通过呢?在清河镇,清政府大臣载泽的一个亲戚以修路会破坏风水宝地为由,不让铁路从坟院边通过,坚持要求改线。可改线要修一座很长的桥,詹天佑费了很大的工夫说服,还答应了对方一些条件,才按原来线路从其坟院墙外通过。在詹天佑 1907 年 5 月 22 日的日记中,记载了清政府主管铁路邮电的邮传部尚书岑春煊召见詹天佑,询问修筑京张铁路的最上策是什么时,詹天佑回答说:筑成这条铁路应越快越好,其利有三:第一,因京张铁路是由中国工程司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外国人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我们
18、,倘若工程进展缓慢,他们将宣称中国人还不能从事铁路修筑;第二,既然花费了大量资金,则最大利益在于使偿还收入越快越好;第三,现在全中国都要求修筑铁路,而我们的主张是中国之事应办自国人,故非常需要中国工程司因此,最上策是此路越快筑成越好,以便腾出工程司帮助其余各省修筑铁路。岑春煊十分重视詹天佑的三条意见,尤其对最后一条意见十分感动,表示回衙后将办理此事。摘编自詹天佑文集(1)据材料二概括说明京张铁路开工后,詹天佑为此付出的努力及其对铁路修筑的重要作用。(2)上述材料中,詹天佑于 1905 年和 1907 年关于修筑京张铁路重要性的认识有何共同点?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
19、立的标志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 A 项错误。题干时间表明这一时期是抗日战争的初期,即防御阶段,而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是在抗战中后期, B项错误。抗日战争初期,虽然国民政府组织了多次重大战役,但国民党军队无力阻止日军进攻,故 C 项错误。“新气象”指的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形成,故 D 项正确。2.【答案】A【解析】材料所述为各种私人法律解释被国家吸纳,这说明罗马法在立法过程中,法律来源灵活多样,故 A 项正确;材料所述并未体现罗马法注重形式,故 B 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罗马法在内容上包含各种主张,无法体现包容性,故 C 项错误;材料所述没有凸显抽象性,故
20、D 项错误。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徐继畲属于鸦片战争时期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故 A、D 项(属于资产阶级主张)、C 项排除。徐继畲盛赞西方民主制度说明他对中国的君主制有一定的反思。故选 B 项。4.【答案】B【解析】A 项发生在 1937 年 9 月,南京失守在 1937 年 12 月,故 A 项错误;从材料“中国持久抗战决胜中心寄于乡村民心”可知 B 项准确地揭示了材料主旨,故 B 项正确;在南京失守前,国共合作已实现,故 C 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掩饰失败,故 D 项错误。5.【答案】C【解析】从材料“带有强制性”、“充分动员群众”以及为工业化服务等信息,可
21、以判断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带有强制性,牺牲农业利益,为工业化筹集资金,故 C 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有强制性但与工业化无关,新经济政策不具有强制性,故 A、B 项错误;玉米运动是赫鲁晓夫时期的,与工业化无关,故 D 项错误。6.【答案】C【解析】“苏联模式的政治结构开始从极端”里的“极端”指的斯大林模式,可以看出改革应该是斯大林模式以后发生的事,“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者斯大林模式的举措,故 A 项错误;“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办厂” 指的是新经济政策,在斯大林模式之前,故 B 项错误;“将部分中央企业管理权下放 ”属于赫鲁晓夫改革内容符合题意,故 C 项正确;
22、“着力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是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有关内容,改变了“经典体制”的基础,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7.【答案】D【解析】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故正确;辛亥革命是革命党人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故正确;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是共和派与君主派长期斗争与妥协的结果,故正确;美国 1787 年宪法实际上是一系列妥协的产物,包括大州与小州之间的妥协,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之间的妥协,中央与各州之间的妥协,故正确,选择 D 项符合题意。8.【答案】D【解析】本题为否定选择。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在个人修养与传经言治两个方面只有轻重之别,而不是抛弃对个人
23、修养的关注。9.【答案】C【解析】牛顿通过独立科学思考,创立以数学为表达方式解释自然界客观规律的牛顿力学体系。苹果公司的成功秘诀也在于科学思考、不断的技术创新。10.【答案】B【解析】清朝后期出现的“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机构都是和外国交往密切相关的,反映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也体现了传统政治结构的变化,故选B。A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C 项错误,应该是半殖民地化的表现;D 项错误,虽然这些机构的出现是列强冲击的结果,但是也推动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1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是指 1958 年“大跃进”发动,强调以钢为纲,全面跃进,故 A项正确;“大跃进”是当
24、时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失误,忽视经济规律,把经济工作当成群众运动去搞,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特别是工业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 B、C、D 项错误。12.【答案】A【解析】美国 1787 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故 C、D 项错误;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君主制”表明美国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故 A 项正确;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故 B 项错误。13.【答案】(1)条件: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国实施改革开放。(2)原因:
25、政府投资的国营企业;生产经营权独立自主;采用市场经济的原则。调整:美国由自由放任到政府干预;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认识:美国的“淡色”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局部调整,不会导致变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淡色”实质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市场和计划都是发展经济、探索适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手段等。【解析】第(1)问,提取材料中的时间信息,调动各时段苏中两国的经济形势及经济政策,分析其与哈默投资的关系,进而做出回答。第(2)问,结合教材中罗斯福新政的新意所在,理解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进而对“新颖而富于想象力”做出解
26、释。然后调动所学知识,梳理中美各自经济体制变革的历程。第(3)问,提取材料中表达的观点倾向“淡”将“水”与“火”两种不相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使对立的东西成为一种和谐”,说明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融合。另一方面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看到变(融合)中的不变(本质上服务于各自的制度)。14.【答案】(1)作用:适应农村实际,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克服人民公社体制弊端;促进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2)弊端:不利于开展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不利于克服自然灾害;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竞争力低下。方案: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鼓励适当规模经营。(3)认识:中央政府正确决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27、农村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实事求是分析问题,才能科学解决问题。(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解析】(1)从材料一“不但克服了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而且通过劳动组织、计酬方法等环节的改进,带动了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纠正了长期存在的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的缺点”归纳,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来回答。(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在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后,村民更加关心的是个人自家的田地,而对于修建一些公共水渠和抗旱水坝等水利设施积极性不高,由于这些基础设施的缺乏,结果又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另外由于土地分散经营,各自为政,在对于水源的利用和病虫害的防治方面也存
28、在一些弊端”可以归纳为不利于开展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不利于克服自然灾害,从材料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散了土地的经营权,使得中国的农业效率非常低下”、“这种经营方式自然就增加了粮食的成本,使得中国农产品在与国外竞争中处于成本的劣势”可以归纳为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竞争力低下;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归纳。(3)认识可以从中央政府的推动、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原则来回答。15.【答案】(1)法令:方田均税法。目的:均摊赋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答对其中两点即可)(2)表现:旧田制瓦解,
29、租佃经济确立。简析:长期以来遗留的弊端延续到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王安石试图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契合时代要求;应将王安石变法成败得失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答对其中两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的信息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赋税、财政收入、土地兼并等角度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提取材料中“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信息作答;第二小问从王安石改革的背景、动机以及结果等角度说明。16.【答案】(1)变化:由认为战争是正义的、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到认识战争是丑陋的、对国家毫无意义。原因:战争持续的时间比预期的长,
30、代价巨大;相持阶段(堑壕战)军事上难有明显进展,结局难料;对战争意义和目的的反思。(2)角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但就某一国家而言,还应从侵略与被侵略的角度来分析。【解析】第(1)问由材料中“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到“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可以概括出一般市民对战争的看法。由材料“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等可以概括出看法转变的原因。第(2)问,可以从整体角度和局部(某一国家)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17.【答案】(1)积极鼓舞士气, “发愤图强,为国争光”的精神转化为迎难而上的巨大力量;与王公大臣们周旋,解决京张铁路的用地拆迁问题;摆事实讲道理,赢得清政府主管者支持,以便于筹划到筑路所必需的资金。(2)都强调筑路有利于国计民生;都强调筑路具有爱国意义和增强民族自信心。(6 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