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版】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348686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解析版】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解析版】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解析版】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解析版】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 2018 届高考模拟试题(二)语 文第卷 阅读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京剧:演“技”还是演“戏”刘佳演“技”还是演“戏”?这个几乎不能构成问题的问题,已经困扰京剧很久了。我们或许真的应该回到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思考一些最基础也最本质的问题。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 ,歌舞与人类日常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异决定了它不可能如实地再现生活。写意允许适度抽象和夸张,但与西方现代派戏剧的变形不一样,中国戏曲始终都在非常认真地描摹生活,只不过在“意”和“有”难以兼得的时候要借助虚拟,把眼睛看不到的“有”转化为心灵能感觉到的“有”“抟虚成实” ,并且,

2、为避免过于个性化的虚拟造成信息传递障碍而将一个个“有意味的形式”程式固定下来,也就是戏曲的“技” 。程式就像细胞之于生命、语词之于文章,是一出戏的最小构成单位。作为构成美和呈现美的艺术元素,程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高度提炼概括,逐渐获得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就像书法线条可以脱离字意成为纯粹的审美对象一样,不依赖于剧情和人物,我们也一样可以欣赏水袖的曼妙、唱腔的婉转和武功的惊心动魄。 “技”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也形成了自身的艺术规律和要求,并与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观念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戏”和“技”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在戏剧建构的同时,也建构起了美轮美奂的戏剧表演技法,这是中国戏曲无

3、与伦比的艺术特性。“技” ,最初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戏”而被创造出来的,它的不断打磨也是为了让“戏”更精彩,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 “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当“戏”被忽视, “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能否正确认识“戏”与“技”的关系,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京剧传承与新剧目创作的质量。在流派创始人相继离去、流派意识却空前强化的后流派时期,究竟应该如何继承流派?是满足于模仿那些被大师们使用过的程式技巧,还是那一种使大师能够成为大师的流派精神?“不似之似似之” ,观众所希望看到的“高水平传承” ,不是要求现在的演员简单机械地重复前辈大师的一举一动,而是

4、要像他们那样在深刻体察剧情与人物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审美需求的变化,巧妙运用程式,进而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这才是流派精神的内核。由于文人与艺人、理论家与演员历史上形成并延续至今的微妙关系,中国戏曲的批评与实践长期存在着两套立场、角度和表述方式大不不相同的话语系统,给很多基本问题的阐释带来难度,往往大家明明是一个心气儿,说出来的话却迥然不同。相信这种割裂会随着时代的进步、演员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的提高、评论家对戏曲创作实践的重视而逐渐消除。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了解了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演“技”还是演“戏”就不会成为困扰京剧发展的问题。B. 中国戏曲与西方现代派戏剧的

5、变形不一样,不允许抽象和夸张,只是认真描摹生活。C. “技”是在将“意”化“有”时为了避免过于个性化的虚拟造成信息传递障碍而将程式固定下来形成的。D. “技”创造出来是为了让“戏”更精彩,一旦没有了“技” ,戏剧就失去了灵魂。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第一段提出了京剧是演“技”还是演“戏”的问题,第二段分析了这一问题。B. 文中用细胞与生命、词语与文章的关系比喻程式与戏曲的关系,通俗易懂。C. 文章在得出“戏”与“技”的关系结论后,论述了这一结论对京剧传承与创作的影响。D. 文章结尾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出演员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不高才是问题的根源。3. 根据原文

6、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技”经过高度提炼概括后逐渐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使我们可以不依赖于剧情和人物欣赏到“技”的美妙。B. 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观念影响并促进“技”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这是中国戏曲无与伦比的艺术特性。C. 只有深刻体察剧情与人物,顺应时代审美需求的变化,巧妙运用程式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才是流派精神的内核。D. 中国戏曲的批评与实践的割裂关系造成的戏剧发展的困扰,这一困扰将会随着时代的进步等因素而逐渐消除。【答案】1. C 2. D 3. B【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A 项说法不当。文章第一节说“演技还是演戏或许真的应该

7、回到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思考一些最基础也最本质的问题。 ”这句话是说从源头上思考一些最基础也最本质的问题才能解决演“技”还是演“戏”的问题。并不是说“了解了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演“技”还是演“戏”就不会成为困扰京剧发展的问题。 ”B 项“不允许抽象和夸张”分析错误。文章第二节引用王国维的话是说“(中国戏曲)写意允许适度抽象和夸张,在“意”和“有”难以兼得的时候要借助虚拟, ”所以原文是说在“意”和“有”难以兼得的时候借助虚拟可以看出,允许适度抽象和夸张。D 项“一旦没有了技 ,戏剧就失去了灵魂”分析错误。原文是“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 ”“戏”才是戏剧的灵魂。综上,本

8、题选 C 项。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与推理的能力。 D 项“指出演员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不高才是问题的根源”分析错误。阅读文章最后一节中“由于文人与艺人、理论家与演员历史上形成并延续至今的微妙关系,中国戏曲的批评与实践长期存在着两套立场、角度和表述方式大不不相同的话语系统,给很多基本问题的阐释带来难度” ,这句话阐述了问题的根源应是两套立场、角度和表述方式大不相同的话语系统。所以选 D 项。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阅读文章第三节中相关文字:“戏”和“技”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在戏剧建构的同时,也建构起了美轮美奂的戏剧表演技法,这是中国戏曲无与伦比的艺术特

9、性。 ”可知:“中国戏曲无与伦比的艺术特性”是“戏”和“技”不断发展变化,建构起来的美轮美奂的戏剧表演技法” ,而不是 B 项中所说的“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观念影响并促进“技”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 ”所以 B 项说法错误。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分析推理类题目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对照。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西魏的微笑薛林荣麦积山石窟第四十四窟,西魏造像,距今约一千四百七十年。石窟中主佛高约一

10、点六米,水涡纹高肉髻,结跏趺坐。举右手,五指前伸,掌向外,作“释迦五印”之一的“无畏印”;左手下垂膝前,作“与愿印” 。舒指仰掌间若有甘露流焉。鼻梁高而修直,额头宽广。通肩袈裟自然下垂,衣褶如花朵般盖过双膝,覆于佛座前,比重几乎占到了整座雕塑的一半,质感厚重,线条飘逸,层次分明,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佛坐姿势极为沉静,衣褶的曲线却动感十足,其雕刻之精妙,光影之分配,开北朝造像之新境。这显然是西魏泥塑的巅峰之作,也是北朝石窟造像中的至尊之作。特别令人惊叹的是,这尊佛长眉入鬓,眼光下垂,细而长的眼角和微翘的嘴角流露出深情的笑意,慈悲庄严中有着温暖娴静的人间表情,她的微笑使密如蜂房的洞窟瞬间生动起来!

11、那么,她的原型是谁?是西魏文皇后乙弗氏。史料载,乙弗氏是河南洛阳人,容貌端庄,仁慈宽厚,是西魏文帝即位后册封的第一位皇后。南北朝时期,东魏强大,西魏弱小。后者存世仅二十二年,政权事实上掌握在权臣宇文泰的手里。作为弱国傀儡皇帝的皇后,乙弗氏显然是弱势群体,悲剧命运是必然的。彼时,东魏、西魏均对北方强敌柔然国采取和亲的乞求政策,先是东魏将公主嫁给柔然,西魏见状,慌忙废掉乙弗皇后,迎娶柔然公主,立为“悼后” 。乙弗氏被悼后威逼西走秦州(今甘肃天水),在麦积山削发为尼。但这还远远不能令柔然国的公主心安。当柔然国再次兴师百万进犯西魏时,开出的退兵条件,竟然是要求西魏处死乙弗氏!积贫积弱的西魏连打仗的血性

12、也失去了,魏文帝只好敕令乙弗氏自尽。乙弗氏一人自尽,可以退兵百万。在这种情况下,乙弗氏只能自尽。她选择了“引被自覆而崩”,自己活活蒙死了自己,年三十一岁。一代皇后悲壮地退隐在历史的深处,但西魏雕塑史上最精湛的一笔才刚刚入题。以乙弗氏皇后的形象为蓝本,约一千四百七十年之前的麦积山,新落成了一尊佛陀的造像,后人编号第四十四窟,是麦积山唯一的皇家石窟。普遍的说法是,第四十四窟坐佛是乙弗氏之子武都王为纪念母亲所塑。乙弗氏的儿子武都王应当从首都长安带来了最高水平的工匠,他们从渭河的下游溯流而上,为麦积山石窟发愿造像。这是一次技术、精神、思想乃至情感的支援,工匠们秉持先进理念,同时兼顾渭河流域对于“美丽庄

13、严”的审美要求,所造西魏坐佛,比例尺度十分完美,庶几无纤毫遗失,人物的慈悲本性和内在神韵反映得恰到好处。第四十四窟的造像技术远远胜于同类石窟,不难理解,这是由于皇宫的眷顾。她是渭河流域最雍容华贵的一尊佛。印度的佛、菩萨造像,都是男性,传入中土后,逐渐趋于女性化。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所造佛像无不面相圆润、弯眉细目、鼻挺嘴小,女性化特征十分明显。这一趋势在西魏得到了延续。麦积山石窟第四十四窟更是创立了西魏“美丽女佛”的无上典范。佛像的女性化,与其说是一个宗教学话题,不如说是一个民俗学话题。大慈大悲、美丽矜持、和蔼可亲这些最能打动天下苍生的柔软词汇,更多地与女性联系在一起,佛陀在浩大的看不见的民族

14、审美心理结构的作用下,由男相而女相,从至高无上的神坛走向众生,渗透着世俗化的情感。于是,工匠们以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塑造了庄严而又漂亮的佛陀女相!初夏的麦积山,雨过天晴,烟树隐隐。二十年来,我去过很多次麦积山石窟,但拜谒第四十四窟,生平只有一次殊胜的机缘。美丽端庄、恬淡微笑的西魏坐佛,有着脱俗的仪容和正大的仪表,庄严如法,安详自在。我感到那股笑意从佛陀的曲眉丰颊间荡漾开来,由佛而人,由人而山,由山而树。(节选自散文2014 年第 4 期)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第二自然段写第四十四窟主佛像,先工笔细描写它的高度、手形、坐姿、装束等基本特征,再写

15、它的微笑,形神兼备。B. 第五自然段交代这尊微笑佛像的原型是西魏文皇后乙弗氏,她被废掉后来到秦州,但仍难逃厄运,最后被逼自尽。C. 文中讲述印度的佛、菩萨造像都是男性化,是为了突出佛教中国化后,无论是佛像女性化还是女性的地位在北方民族都普遍得以体现。D. 文章写法灵活,开头描写精雕细刻,以微笑为线,贯穿起历史和现实,中国和印度的材料,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交替运用。5. 结合文本,赏析文中画线句子。6. 结合文本,探究标题中的“微笑”包含哪些丰富意蕴。【答案】4. C 5. 句式灵活。长短句结合,节奏徐缓有致。用词精当。 “荡漾”一词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微笑”带给麦积山和游客的影响。以此句做结,

16、收束有力,呼应前文,引人思考,升华主题 6. 从审美角度看, “微笑”是对西魏雕塑艺术具有很高成就的诠释 从历史角度看, “微笑”是对乙弗氏为国献身的奉献精神的赞许从人伦角度看, “微笑”是武都王对母亲至孝之心的体现。从价值观角度看, “微笑”是对佛像艺术理念从高贵走向平凡、从男性化转向女性化实践的认可。【解析】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这是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很多,如语言的品味、手法的分析、情感的概括等。首先要浏览选项,把握考查的角度,然后有针对性的分析。C 项, “是为了突出佛教中国化后,无论是佛像女性化还是女性的地位在北方民

17、族都普遍得以体现”错误,从文中来看, “印度的佛、菩萨造像都是男性化”到佛教中国化后渐趋女性化,这其实是佛像艺术理念从高贵走向平凡、从男性化转向女性化实践的转变,如文章倒数第二段所说“佛像的女性化,与其说是一个宗教学话题,不如说是一个民俗学话题佛陀在浩大的看不见的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作用下,由男相而女相,从至高无上的神坛走向众生,渗透着世俗化的情感” 。选项对作者陈述“印度的佛、菩萨造像都是男性化”这一材料意图的分析有误。A 项,侧重考查对描写手法的分析,正确;B 项,侧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正确;D 项,侧重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正确。5.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文本,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8、” ,这是考查学生鉴赏品味文章语言的能力。首先应回顾鉴赏的角度,然后找到画线句,明确句子描写的对象。 “在我感到那股笑意从佛陀的曲眉丰颊间荡漾开来,由佛而人,由人而山,由山而树” ,这句话描写的对象是佛陀,作者抓住佛陀的笑意使用“荡漾”一词进行刻画, “荡漾”意思是“飘荡” “起伏波动” ,此处是说佛陀的微笑给麦积山以及来此的游客带来的影响, “荡漾”让这影响有了形态之感,这是从用词的角度品味;从句式的角度来看,划线句有长句,如“我感到那股笑意从佛陀的曲眉丰颊间荡漾开来” ,有短句,如“由佛而人” “由人而山” “由山而树” ,句式使用非常灵活;从句子所在的位置来看,这句话处于文章的结尾, “

19、笑意”与上文以及标题“西魏的微笑”呼应,收束全篇,升华主题。 点睛:鉴赏表达特色题,须从三方面建立起模式:构建起关于表达特色(表达技巧、艺术表现)的知识网络系统模式。如常见的描写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每一方向下的任何一种手法技巧的辨认及表达效果,都应在头脑中建立并储存起来。把握思维模式,从五个角度切入思考。修辞手法(优先) ;表现手法(次之) ;表达方式(其次) ; 文章章法;语言表达(两个角度考查时,一般有明确的提示) 。思考分析时的两个结合。解答任何表达特色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没有纯客观的艺术技巧,任何艺术技巧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解答表达特色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比如本题,设题句

20、处于文章的结尾,故可以先从结尾的作用上考虑,然后分析该句所写的内容,从用词和句式的角度分析。6.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文本,探究标题中的微笑包含哪些丰富意蕴” ,这是针对散文的标题设题。要求探究标题的丰富意蕴,这就需要考生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分析挖掘。首先理解“微笑”的表层意, “西魏的微笑”指的是“西魏的雕像”呈现出的状态,然后到文中圈出写“微笑”的内容,结合“微笑”的对象以及传递出的情感分析其意蕴。 “微笑”本指人的笑容,从文中来看,第二段“特别令人惊叹的是,这尊佛长眉入鬓,眼光下垂,细而长的眼角和微翘的嘴角流露出深情的笑意,慈悲庄严中有着温暖娴静的人间表情,她的微笑使密如蜂房的洞窟瞬间

21、生动起来” ,此处的“微笑”是对西魏雕塑艺术成就的诠释;如第五段对乙弗氏的介绍中让我们感受到此处的“微笑”是对乙弗氏为国献身的奉献精神的赞许;如第六段“普遍的说法是,第四十四窟坐佛是乙弗氏之子武都王为纪念母亲所塑” ,此处的“微笑”是武都王对母亲至孝之心的体现;如倒数第二段“佛陀在浩大的看不见的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作用下,由男相而女相,从至高无上的神坛走向众生,渗透着世俗化的情感。于是,工匠们以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塑造了庄严而又漂亮的佛陀女相” ,此处的“微笑”是对佛像艺术理念从高贵走向平凡、从男性化转向女性化实践的认可。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下题。材料一:十八大以来,中央和

22、国务院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文化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明确了政策导向,优化了产业环境,有效推进了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较快增长,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整体竞争力明显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服务业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增大。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看,文化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文化产业因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具有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特点,为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十八大以来“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数据总

23、结 )材料二:在十三五规划中,文化产业被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方向,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长足发展机遇。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 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80314 亿元,比 2015 年增长 75%。在此基础上,2017 年我国文化产业迎来更高速发展,并进入深耕细作,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产品进一步融合,我国文化产业迈入发展黄金期。业内将中国消费结构的发展划分为三次升级,分别是基本生活用品消费、电器消费、汽车和住房消费,并预言,第四次消费升级会向旅游、教育、娱乐等文化类消费转变,文化消费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际上,文化消费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进,其在总消费中所

24、占比重持续增加。统计显示,我国文化消费潜在市场规模约为 47 万亿元,而实际文化消费规模仅超过 1 万亿元,存在着巨大前进空间。(摘编自文化产业:提升国民幸福总值2017 年 12 月 15 日中国青年网)材料三:文化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要影响人的精神、塑造人的灵魂,必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应体现“以文化人”的独特作用,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赞赏带着血性和担当的电影战狼 2高扬国威,为中国文化产业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作出示范;取材于真实故事的湄公河惨案横空出世,为主旋律电影的商业运营探路。他评价说, “这两部电影

25、都是近年来主旋律电影的典范,讲述中国故事,讴歌伟大时代,实现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 。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的定位,把文化放到了兴国强国的高度,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祁述裕表示,文化工作者应有更高的使命和更广的视野,真诚记录和展示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成长足迹,艺术地告诉人们中国历史的真相和发展走向,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广泛传播注入更多的精神内涵,让文化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摘编自文化产业如何拥抱新时代2017

26、年 1 月 4 日光明日报 )7. 下列关于文化产业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 2012 年到 2016 年五年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又增加了将近 06 个百分点。2016 年文化产业的增加值首次突破 3 万亿元。B. 国民经济能够保持中高速发展、文化产业的贡献功不可没。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也得益于文化产业具有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特点。C. 虽然我国实际文化消费规模已经超过 1 万亿元,但是仍然远远没有达到市场潜在的规模。这就决定着我们必须把文化消费确立为新的经济增长点。D. 2017 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更快,这是在十三五规划中文化产业被定

27、位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发展方向,并且得到重视与发展机遇的结果。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A. 十八大以来,由于政策的扶持,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以有效推进,这使得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整体竞争力明显提高。B. 文化产业因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并直接导致人们的消费观念向旅游、教育、娱乐等文化类消费转变。C. 其实中国消费结构的四次升级发展,充分反映出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由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到改善生活条件再到生活日益富裕的过程。D. 像战狼 2和湄公河惨案属于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主旋律电影,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E.

28、文化工作者应有更高的使命和更广的视野,不要再写虚构的作品,把我们民族的成长足迹和中国历史的真相表现出来。9. 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7. C 8. AD 9. 国家要进一步加大文化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明确政策导向,优化产业环境,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化工作者必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要创造出影响人的精神、塑造人的灵魂的好作品。【解析】7.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四个选项均考核文章的内容,其中 C 项,文化消费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

29、点是中国消费结构的发展的趋势,与文化消费的规模空间没有直接联系。选项强拉因果。8.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五个选项均考核文章的内容,其中 B 项,“文化产业因资源消粍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而受到人们的欢迎”过于牵强,其实文化产业受到次迎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C 项,前三次升级属于物质生活方面的发展,第四次升级则是精神生活需要的提高。E 项, “不要再写虚构的作品”曲解文意。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

30、信息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林兴祖,字宗起,福州罗源人。至正二年,登进士第;授承事郎,同知黄岩州事,三迁而知铅山州。铅山素多造伪钞者,豪民吴友文为之魁,远至江淮、燕蓟,莫不行使。友文奸黠悍鸷,因伪造致富,乃分遣恶少四五十人,为吏于有司,伺有欲告之者,辄先事戕之,前后杀人甚众,夺人妻女十一人为妾。民罹其害,衔冤不敢诉者十余年。兴祖至官,曰:“此害不除,何以牧民!”即张榜禁伪造者,且立赏募民首告。俄有告者至,佯以不实斥去;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鞠之,款承。友

31、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须臾,来诉友文者百余人,择其重罪一二事鞠之:狱立具。逮捕其党二百余人,悉置之法。民害既去,政声籍甚。升南阳知府,改建德路同知;俱未任。至正八年,特旨迁为道州路总管,行至城外,撞贼已迫其后,相去仅十余里。时湖南副使哈剌帖木儿屯兵城外,闻贼至,以乏军需,欲退兵,兴祖闻,即夜诣说留之。哈剌帖木儿曰:“明日得钞五十锭、桐盾五百,乃可破贼。 ”兴祖许之。明日甫入城视事,即以恩信劝谕盐商贷钞五千锭,且取郡楼旧桐板为盾,日中皆备。哈刺帖木儿得钞盾大喜,遂留,为御贼计。贼闻新总管至,一日具五百盾,以为大军且至,中夕遁去。永明县洞瑶屡窃发为民害,兴祖以手榜谕之。皆曰:“林总管廉

32、而爱民;不可犯也。 ”三年不入境。春旱,虫食麦苗,兴祖为文祷之,大雨三日,虫死而麦稔。已而罢兴作,赈贫乏,轻徭薄敛,郡中大治。宪司考课,以道州为最。以年老致仕,终于家。(选自元史良吏传)10. 下列对文中加点实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民罹其害: 害怕B. 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鞠之,款承: 数目较大的钱C. 政声籍甚: 通假字,通“藉” ,凭借D. 即夜诣说留之: 下命令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至正是元惠宗的庙号。庙号起源于商朝,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 ,如汉高祖、宋太祖。B.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作“有司” 。 “有司”不

33、可以用来代指朝廷各级官员,只能理解为主管某部门的官吏。C. 洞瑶指的就是瑶族。瑶族是中国一支古老的民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D. 考课指国家依照所颁布的法令和行政规则,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并依其不同表现,区别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林兴祖任职铅山州时,严厉打击制造伪钞的恶势力,他设计逮捕了吴友文及其同党,并将他们绳之以法,除去民害。B. 林兴祖任道州路总管时,通过动员城中盐商和就地取材的办法,备齐了抵御贼兵的军费和军需,这让贼人闻风而逃。C. 永明县的少数民族听说林兴祖廉洁爱民

34、,看见了林兴祖亲自写的劝谕的榜文,因此多年都没有犯错。D. 春天大早,又闹虫灾,林兴祖就写文章,向上天祈祷,最后下了三天大雨,虫子死了,农业也获得了丰收。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铅山素多造伪钞者,豪民吴友文为之魁,远至江淮、燕蓟,莫不行使。(2) 须臾,来诉友文者百余人,择其重罪一二事鞠之:立具。【答案】10. C 11. A 12. C 13. (1)铅山州一向有许多造假钞的人,吴友文是这些横行不法的人中的首领,远到江淮、燕蓟等地,没有不敢伪造钱币。 (2)不一会儿,来控诉吴友文的有一百多人,(兴祖)选择了其中罪行重的一两件事审问他,案卷立刻写出。【解析】选自元史

35、良吏传 作者:宋濂、王袆 朝代:明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重点实词含义的理解,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将解释带入原文中,依据上下文推断含义,题中 A 选项中,应该解释为“遭受,受到” ;B 选项中,应该解释为“缓慢,慢慢地” ;D 选项中,应该解释为“前往,到某地去” 。C 处的“籍甚”“籍”通“藉”意为“借之而益甚”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例如本

36、题就是采用了代入原文法,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题中就是练习语境,推测实词含义。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A 项表述错误, “至正”并非“庙号” ,而是年号,惠宗才是庙号。12.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

37、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表述错误,原文中的“犯”是“侵犯,冒犯”的意思。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13. 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计分点:“素” “魁” “行使” “诉” “鞠” “具” 。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

38、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

39、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参考译文:至治八年,特别降旨升官为道州路总管,走到城外,碰见敌人已逼近他的后面,相距仅二十里。当时湖南的副使哈喇铁木儿驻军在城外,听说敌人到了,因为缺乏军需物资,想要撤兵,兴租听说后,就在夜里到蓟(哈喇铁木儿)那里劝说他留下。哈喇帖木儿说:“第二天能得到五千锭钱钞、五百副桐木盾牌,才可以打败敌人。 ”兴祖答应了也。第二天,兴祖一进城办公,就用恩德和信用劝说盐商,借到五千锭钱钞。并且拿来城楼上的旧桐木板做盾牌,中午的时候全齐备了。哈喇铁木儿得到钱钞盾牌后非常高兴,就留了下来,筹划抵御敌人。敌人听说新总管到了,一天置备五百

40、副盾牌,以为大军就要到来,半夜逃走了。永明县的洞瑶人(作乱) ,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百姓的灾难,兴祖亲自写榜文劝说他们。(洞瑶人)都说:“林总管廉洁而爱民,不可以冒犯。 ”三年没有入境。春天发生旱灾,虫子吃麦苗,兴祖写文章祈祷上苍,人雨下了三天,虫子死了麦子成熟了。不久又停止兴建土木的工程,赈济贫穷的人,减轻徭役和税收,郡里非常太平。宪司考核,认为道州最好。因为年岁大辞去官职,终老在家。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元日田家薛逢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蛮榼出门儿妇去,乌龙迎路女郎来。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长笑士林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注】蛮榼:酒器。晋朝时,民俗以“龙”

41、字为家犬命名。后世以乌龙泛指犬。士林:此处指读书人。14. 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本诗的标题中, “元日”点明了写作诗歌的时间, “田家”点明了诗歌的内容。B. 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在元日这天,家家户户很早就打开了家门C. 诗歌前三联写出当地淳朴的民风。元日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D. “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彼此祝福健康长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告诫。E. “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 ,也指一年之“暮” ,亦可指一生之“暮” 。15. 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14. AB 15. (1)过节的愉

42、悦之情:“但祝” “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诗人、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暗含了一种愉悦之情。(2)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长笑士林因宦别” ,读书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的可笑。(3)对回乡的渴望之情:“一官轻是十年回”,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回乡之情是多么的迫切。(4)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树里茅檐” “蛮梳出门” “乌龙迎路” “但祝” “那愁”表现当地民风淳朴,流露出作者的美慕之情。【解析】14.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在读懂诗的基础上做题。A 项, “元日点明了写作诗歌的时间”错。诗中写的是百姓

43、元日的情形,不一定是诗人写诗的时候。B 项, “南村晴雪北村梅” ,互文见义,所以“不同的风景”是错误的。15. 试题分析:题干是“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在读懂诗的基础上做题。本诗写于作者被贬四川之时,但全诗并未有愁怨之情。首联写南村北村雪后初晴、红梅映雪的美景。清晨,家家户户打开家门欢度元日,一派祥和之景。颔联“树里茅檐” 、 “蛮梳出门” 、 “乌龙迎路” ,写少男少女携带了美酒去串门,狗儿欢快地迎接客人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颈联写人们相遇之后只相互问好,祝愿长寿,酒桌上人们相互举杯,丝毫不觉岁月流逝、老年将至。 “但祝” “

44、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诗人、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暗含了一种过节的愉悦之情。尾联上句“长笑士林因宦别” ,读书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的可笑。下句“一官轻是十年回” ,写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尾联写作者在感受了农家淳朴的民风、欢乐的节日之后,流露出对宦游生活的厌倦,继而表达了对回家的渴望。点睛:分析思想情感的变化,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一是诗中哪些诗句带有明显、强烈的感情色彩词语;二是诗中描述图景与作者情感的关系;三是注释暗示信息。名

45、篇名句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高中“_,_”一联,俯仰结合,动静相映,声色并茂,对仗工整,字字精当,堪为典例。(2)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 ,借助叙事和写景,含蓄表现了身为商人妇的琵琶女整日的落寞和悲凉。(3)刘禹锡陋室铭中“_”一句表明与之交往的是知识渊博的学者。【答案】 (1). 风急天高猿啸哀 (2). 渚清沙白鸟飞回 (3). 去来江口守空船 (4). 绕船月明江水寒 (5). 谈笑有鸿儒【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俯仰结合,动静相映” “琵琶女整日的落寞和悲凉”“与

46、之交往的是知识渊博的学者” ,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渚” “鸿”的写法。第卷表达题语言文字运用17. 在下列句子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希望越来越多的建筑能像这所希望小学一样,多一些“民心工程” 、 “民安工程” ,多一些有良心的承建商,让百姓多一些心安,让国家多一些_的建筑。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教师一次一次地示范朗读,一个一个地_发音,直到所有的同学全部掌握了为止。“中国式放生”已经将人们误导进入一个形式的过程,这种乱象已经越演越烈了,基本上可以说,放生行为与放生者所谋求的善是_。A. 坚如磐石 矫正 截然不同 B. 固若金汤 校正 截然不同C. 固若金汤 矫正 南辕北

47、辙 D. 坚如磐石 校正 南辕北辙【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进行选择。 “坚如磐石” ,像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多指意志;“固若金汤” ,形容城池和阵地非常坚固,也喻城池、阵地不易攻破。第一句中,句中修饰的是“建筑” ,说的是建筑物的坚固,应使用“固若金汤” 。 “矫正” ,指改正,纠正;“校正” ,进行校对,加以改正,指改正稿件中不正确的内容和写法。第二句中,是说教师纠正学生的发音,应使用“矫正” 。 “截然不同” ,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南辕北辙” ,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第三句中,句中

48、说“放生行为”和“放生者所谋求的善”相反,应使用“南辕北辙”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杜特尔特 10 月 18 日开始访华行程,中菲双方希望通过此次

49、访问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加强对话,推动双方关系稳定向前发展。B. 针对我国境外在逃人员潜逃方向呈现出的地域性特征,公安部“猎狐 2015”行动办派出境外缉捕工作组,对潜逃印尼的经济犯罪嫌疑人展开集中缉捕行动。C. 打造“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战略,这意味着各国需要“求同存异” ,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谋求共同发展。D. 为了露出琉璃瓦深蓝色的瓦体,去年盖的办公楼没有在屋檐外设墙体遮挡,这是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 项, “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加强对话”语序不当,并列词语不当,逻辑错误,应为“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扩大合作” 。C 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