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春秋时期,大国打出“尊工”的旗帜争夺霸主地位,挟天子以号令其他诺侯;战国时期,诸侯不再尊崇周天子,自行称王并互相攻伐兼并。这反映出当时A. 中央集权日趋瓦解 B. 统一趋势逐渐增强C. 贵族政治已经崩溃 D. 宗法体系受到冲击【答案】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反映了当时由分裂到统一趋势逐渐增强,故 B 正确;当时中国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故 A 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贵族政治已经崩溃,故 C 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当时宗法体系受到冲击,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再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再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争夺霸主地位自行称王并互相攻伐兼并” ,结合所
2、学知识从统一趋势逐渐增强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2. 史记通常将类似的人物放在同一个列传中,如仲尼弟子列传 白起王翦列传等;在老子韩非列传中,司马迁则将道家与法家的代表人物同列。这一作法旨在A. 强调思想流派的嬗变传承 B. 突出编撰体例的完整性C. 彰显道法两家的学术地位 D. 强调史学著作的多元化【答案】A【解析】司马迁在老子韩非列传中将道家与法家的代表人物同列,这代表了汉朝人对道家与法家关系的重要看法,强调道家与法家思想流派的嬗变传承,故 A 正确;材料与编撰体例的完整性无关,故 B 错误;汉代独尊儒术,道法两家的学术地位并不高,故 C 错误;司马迁将道家与法
3、家的代表人物同列并不能体现史学著作的多元化,故 D 错误。故选 A。3. 图 4、图 5 为洛阳地区货币使用所占比重示意图。其变化A. 表明金银开采数量增加 B. 表明政府铸币量迅速提高C. 说明纸币使用范围有限 D. 受商业贸易发展状况影响【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北宋洛阳地区使用金银比重增加,这并不能说明当时金银开采数量增加,故 A 错误;北宋洛阳地区使用铜钱比重增加,也不能说明政府铸币量迅速提高,故 B 错误;材料数据也无法体现当时纸币使用范围有限,故 C 错误;材料反映了唐代使用的绢帛到宋代已经消失,这是受商业贸易发展状况影响,实物交换退出历史舞台,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
4、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示信息变化,抓住唐代使用的绢帛到宋代已经消失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出发,即可得出正确答案。4. 中国历史上,明代的言官(负责监督与上谏)声名显赫。在许多重大问题中,言官冒死上谏,秉直弹劾,甚至多次出现集体跪谏、不畏死难,或前赴后继、持续极谏的场面。明代言官这些行为A. 说明言官政治地位高于百官 B. 源于儒家伦理和道德的影响C. 奠定了制约腐败的政治基础 D. 表明明代皇权受到有效制约【答案】B【解析】明代言官冒死上谏,秉直弹劾,这并不能说明言官政治地位高于百官,故 A 错误;言官集体跪谏、不畏死难,体现了忠君与气节精神,源于儒家伦理和道德的影响,故
5、B 正确;言官制度并非制约腐败的政治基础,故 C 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明代皇权受到有效制约,故 D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言官冒死上谏,秉直弹劾” ,学生应该从儒家伦理和道德中的忠君与气节的影响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或史实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5. 表 1 中国 1864-1894 平均税率变动表(部分)年份 进口(%) 出口(%)1864 5.22 9.241866 4.86 9.181870 5.60 9.331882 6.03 11.981886 5.74 11.141890 4.14 8.631894 4.04 8.89据表 1 可知,当时中国A.
6、政府的财政收人稳步增长 B. 民族工业缺乏发展动力C. 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D. 海关的管理权逐步丧失【答案】C【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当时中国的进口税率较低,出口税率较高,这不能说明政府的财政收人稳步增长,故 A 错误;材料数据不能直接反映民族工业缺乏发展动力,故 B 错误;当时中国的进口税率较低是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需要,说明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故 C正确;当时海关的管理权早已丧失,且材料无法体现,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表格数据,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当时中国的进口税率较低的现象联系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影响,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6. 图
7、6 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军宣传画工人、农民暴动起来打土豪分田地 。这一作品A. 说明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B. 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力C. 奠定了统一战线的社会基础 D. 反映出红军宣传具有通俗性【答案】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红军宣传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红军通过通俗易懂的宣传画达到宣传革命的目的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7. 抗战时期,日军在沦陷区改革教育体制,缩短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习年限,增大初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中的比重;日军这样做是便于实现其同化政策的阴谋。构成这段文字的是A. 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B. 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C. 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D. 历史观
8、点和历史结论【答案】B8. 19781987 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份额由 73.8%下降到 60.1%,平均每年下降 2.26%;而此前 26 年(19521978 年)平均每年仪下降 0.47%。这反映了A. 经济结构的调整成效显著 B. 城乡人口实现了自由流动C.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被消除 D. 劳动力就业结构趋于平衡【答案】A【解析】19781987 年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份额下降较大,反映了农业比重下降,这说明经济体改革后经济结构的调整成效显著,故 A 正确;材料数据并不能说明城乡人口实现了自由流动,故 B 错误;当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存在,没有被消除,故 C
9、错误;仅仅凭材料数据也无法体现劳动力就业结构趋于平衡,故 D 错误。故选 A。9. 公元前 6 世纪,梭伦设立公民陪审法院,规定:陪审法官从年满 30 岁的雅典公民中选举产生,按照一定顺序轮流参加案件审判。每次参加审判的人数大约是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审判结果由陪审法官往票箱内投放石子的方式投票表决。这一规定A. 保证了雅典各阶层的权利 B. 适应了当时的民主政治体制C. 避免了司法中的集体暴政 D. 构建了现代陪审制度的框架【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公民陪审法院的选举与审判程序,不能反映这保证了雅典各阶层的权利,故 A 错误;雅典公民陪审法院的选举与审判程序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故适应了当
10、时的民主政治体制,故 B 正确;“避免了司法中的集体暴政”说法过于绝对,故 C 错误;雅典公民陪审法院并不是现代陪审制度的框架,故 D 错误。故选 B。10. 1883 年,在俾斯麦的主持下,国会通过的疾病保险法)规定:社会保险不考虑缴费者的身份、民族、地位、性别。这一规定A. 打破了容克地主对权力的垄断 B. 有助于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C. 消除了工人运动对社会的威胁 D. 加强了帝国议会的行政监督权【答案】B【解析】社会保险不考虑缴费者的身份、民族、地位、性别,这属于社会福利领域,这并不能说明权力的垄断被打破,故 A 错误;材料反映了社会福利的全民性,有助于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故 B 正
11、确;社会保险并不能消除工人运动,故 C 错误;社会保险的普遍性与帝国议会的行政监督权无关,故 D 错误。故选 B。11. 20 世纪 30 年代,国统区人士形成一股了“苏联热” 。史学家钱穆曾对苏联农业集体化描述:“孤独的农民从前对着疲马叹息,从朝到暮在一小块土地上流汗,现在是用着机器伴着愉快的歌声,在一种友谊的态度上工作了” 。这一描述A. 准确记述了苏联农民的生产状况 B. 表明知识阶层发展计划经济的意愿C. 说明历史叙述受主观情感的影响 D. 说明当时意识形态的矛盾逐步弱化【答案】C【解析】材料“用着机器伴着愉快的歌声,在一种友谊的态度上工作了”明显带有感情色彩,并非准确记述苏联农民的生
12、产状况,故 A 错误;国统区人士形成一股了“苏联热” ,这并不能说明知识阶层发展计划经济的意愿,故 B 错误;钱穆曾对苏联农业集体化描述带有主观情感,故 C 正确;20 世纪 30 年代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当时意识形态的矛盾没有弱化,故D 错误。故选 C。12. 1945 年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长期以来按各国的出资额度大小决定投票权,而 1995 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一般首先争取达成一致意见,当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则执行一国一票的表决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A. 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衰退 B. 国际经济秩序发生根本转变C. 发达国家塑造全球责任形象 D. 发展中国家的权利得到加强【答案】D【解析
13、】国际组织表决方式由各国的出资额度大小决定投票权变为一国一票,这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权利得到加强,故 D 正确;表决方式的变化并不能说明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衰退,故 A 错误;国际经济秩序并未发生根本转变,故 B 错误;世界贸易组织表决方式的变化也无法体现发达国家塑造全球责任形象,故 C 错误。故选 D。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美国独立后便将科技进步列入国家发展方向。1787 年宪法明确了联邦政府对科学技术的责任。联邦政府于 1790 年制定了保护专利权的第一部法律,并成立了联邦专利局,负责管理技术革命和发明创造的专利。1862 年,林肯政府推行土地赠与法,鼓励各州创建关于农业、
14、科学和工业研究的学院。后又成立美国最高的学术团体美国国家科学院。为了统一度量衡,1901 年成立了国家标准局。同年,成立了国家规划局,设有科学实验室,由政府拨款开展科学研究。一战前后,美国政府又更为直接地投资建立国家所属的实验机构。这些研究机构对于美国的基础研究、民用研究、军事研究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摘编自吴必康英美科技政策史材料二 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对科技奖励的力度日益加大,如授予同文馆总教习丁韪良三品衔。甲午战争后,主张科技奖励的声音越来越大。1898 年,清政府颁布的振兴工艺給奖章程规定:“能造出外国旧时所没有之机器或日用之物,授工部郎中实职,许以专利 30 年。 ”此后,清政府陆
15、续颁布了奖励各学堂章程和奖励游学章程(1903 年),对办新式学校的,出国留学的予以奖励。1906 年,农工商部颁布了奖给商勋章程,对“创制新法新器,以及仿各项工艺确能挽回利权”者,分别奖给不同的职衔。1907 年,清政府又相继制定了垦荒官民给奖等章程,奖励在农业实践中创新生产技术。摘编自高建明晚清科技奖励政策评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政府在鼓励科技发展上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并说明其成效。(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在科技奖励政策上与美国的不同之处,并予以简要评析。【答案】(1)努力:建立有利于科技发展的法律体系;完善国家科技管理机构;鼓励发展科学教育;
16、为科研提供财政支持;建立全国性学术领导机构与科研机构。成效:提升了美国的科研实力,培育了美国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心,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2)不同之处:以授予职衔为主要方式;突出对实业科技的奖励,具有实用性;缺乏长远的法律和制度建设;缺乏相应的机构组织。评析:清政府的科技奖励政策是在清政府面临严重统治危机的背景下所制定,其根本目的是提升实力以巩固统治。有助于改变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向西方学习的潮流,促进近代科技的发展。未建立起完善的科学体系,带有浓厚的官本位色彩,难以真正提升中国科技水平。【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
17、将科技进步列入国家发展方向制定了保护专利权的第一部法律,并成立了联邦专利局成立美国最高的学术团体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了国家标准局一战前后,美国政府又更为直接地投资建立国家所属的实验机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建立法律体系、完善国家科技管理机构、鼓励发展科学教育、为科研提供财政支持、建立全国性学术领导机构与科研机构等方面概括指出美国政府在鼓励科技发展上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再从提升美国的科研实力、培育社会氛围、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心等方面说明其成效。(2)本题根据材料二“授工部郎中实职,许以专利 30 年颁布了奖励各学堂章程和奖励游学章程分别奖给不同的职衔奖励在农业实践中创新生产技术”并
18、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以授予职衔为主要方式、突出对实业科技的奖励、缺乏长远的法律和制度建设、缺乏相应的机构组织等方面指出清政府在科技奖励政策上与美国的不同之处。再从严重统治危机、目的是巩固统治、促进民族工商业、向西方学习、近代科技的发展、浓厚的官本位色彩的方面予以简要评析。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表 2 1920 世纪环境污染事件(部分)年代 事件1832-1886 年伦敦因大量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多次大规模霍乱流行,仅 1849年一次就死亡 14000 人。1873-1892 年 伦敦先后发生三次由燃煤造成的毒雾事件,夺去 1800 多人的生命。19、20 世纪之交美国工业中心芝
19、加哥、匹兹堡、辛辛那提等城市多次发生严重的煤烟污染事件。德国工业区的河流大多变成了污水沟。日本明治时期因开采铜矿排除的毒水、毒屑酿成田园荒芜、几十万人流离失所的足尾事件。1952 年因煤和石油燃烧排放的污染物而造成的伦敦烟雾事件导致 4000 多人死亡,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 400 多人死亡,大量市民患病。1968 年 因有毒化学物质造成食品污染的“米糠油事件”导致 5000 余人患病。1979 年 3 月美国宾州“三英里岛”核电厂发生放射性物质外泄事件,导致周围 80 公里范围内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20 世纪 80 年代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莱茵河污
20、染事故等,造成的污染范围和经济损失巨大。据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等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论题: 工业化进程与环境污染。阐述: 工业革命开始后,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使煤炭作为主要燃料在生产和生活中大规模使用,造成了对大气、河流的严重污染,环境污染问题显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电力的广泛使用,钢铁工业、近代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的发展、化肥和农药的推广,使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加深。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在缓解能源危机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表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也带来
21、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选考题【解析】本题据材料“1920 世纪环境污染事件”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即可自拟论题,例如:工业化进程与环境污染。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工业革命后环境污染问题显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加深、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生态环境严重的污染等方面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注意史论结合。15. 【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九一八事变使苏联确信,日本占据中国东北“是进攻苏联的序幕”,而德国法西斯的上台,則带来了更加不可预测的危机局面。七七事变后,苏联政府向中国提供军事物资援助,派遣军事顾问和志愿人员,帮助中国对日作战。1940 年夏,德
22、国军队横扫西欧,要设想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能够约束德军掉头东进,几乎不可能。因此,苏联调整对日政策,就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外交选择了,而日本这时已确定了南进的战略意图,需要确保苏联不会威胁满洲。1941 年 4 月, 苏日中主条约签订,规定“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者的一国或几国的战争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在整个冲突过程中将保持中立” 。双方还声明, “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摘编自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19371941 年苏联对中国和日本外交政策的变化,并说明其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
23、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苏日中立条约产生的相同影响【答案】(1)变化:从援华制日变为牺牲中国利益与日妥协。原因: 七七事变后,德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使苏联有可能面临两线作战,通过援华抗日拖住日本,阻止其北侵苏联。 1940 年夏,德国的侵略迫在眉睫时,签订苏日中立条约以稳住日本,集中力量对付德国,避免两线作战。(2)相同影响:使苏联避免了陷人两线作战的危险,实现了祸水西引的外交策略,前者把德国法西斯引向了英法,后者是把日本法西斯引向了美国。助长了德日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前者推动了德国入侵波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后者推动了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肆意践踏和损害弱小国家利益,反映了苏联狭隘民族主义和大国沙文主
24、义。【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七七事变后,苏联政府向中国提供军事物资援助,派遣军事顾问和志愿人员,帮助中国对日作战苏联调整对日政策,就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外交选择了,而日本这时已确定了南进的战略意图,需要确保苏联不会威胁满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援华制日变为牺牲中国利益与日妥协等方面概括指出 19371941 年苏联对中国和日本外交政策的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苏联有可能面临两线作战、通过援华抗日拖住日本、以稳住日本集中力量对付德国等方面说明其主要原因。(2)本题根据材料“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者的一国或几国的战争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在整个冲突过程中将保持中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苏联避免陷入两
25、线作战、祸水西引的外交策略、助长德日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损害弱小国家利益等方面简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苏日中立条约产生的相同影响。16. 【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齐白石(18641957),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他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其画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在传统文人画的基础上融入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其画作大多取材民间,不刻意追求多数文人墨客向往的那种高洁和神圣,而是毫不做作表达自己的情感,画作充满童真,又朴实欢快、积极向上。有学者曾给齐白石列了一个公式:民间画儿童画文人画=齐白石作品。1937 年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日伪当局多次请他去
26、表现“日中亲善” “大东亚共荣”,均遭拒绝。侵华日军头面人物亲自出马,要求他加入日本籍并到日本定居;他毅然拒绝,并宣称:“齐璜,中国人也,不去日本。你硬要齐璜,可以把齐璜的头拿去。 ”并拒绝去日伪把持的艺专任教,闭门谢客,在门上贴出“画不卖与官家,窃恐不详”的告白。对汉奸的横行霸道,他便以画老鼠、螃蟹来予以嘲讽,题写“看汝横行到几时”来表达自己的憤怒心情。摘编自周迅齐白石大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齐白石绘画的艺术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齐白石。【答案】(1)特点:文人画传统技法与民间艺术风格相结合;借物抒情,个性鲜明;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以画喻义,讽刺日伪,
27、进行抗争。(2)评价:齐白石作为一名艺术家,他具有不拘泥传统,大胆创新的精神。他为中国传统绘画注入新鲜血液,开辟了 20 世纪中国画改革的先河。在沦陷区的恐怖环境中,保持了一位中国画家的艺术良知和民族气节,具有崇高的爱国情怀。如,拒绝日本人加入日本籍的请求,拒绝与日伪合作,还利用画笔讽刺汉奸的卖国行径等。【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其画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在传统文人画的基础上融入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朴实欢快、积极向上对汉奸的横行霸道,他便以画老鼠、螃蟹来予以嘲讽”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文人画传统技法与民间艺术风格相结合、借物抒情个性鲜明、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以画喻义讽刺日伪等方面概括齐白石绘画的艺术特点。(2)本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不拘泥传统大胆创新、开辟 20 世纪中国画改革的先河、艺术良知和民族气节等方面简要评价齐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