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 3宁波市高标准乡镇(街道)成人学校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稿)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标准评估分值自评分值 自评理由1.1.1 党委、政府对成人教育工作指导思想明确,有符合本地实际和创新特色的社区教育理念。 21.1.2 党委、政府将成人学校建设列为重要工作之一,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实施要求。 31.1 指导思想(7) 1.1.3 党委、政府统筹区域内各条线的教育培训,促进各类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组织协调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社区教育活动。21.2.1 建立成人教育领导管理机构,每年至少一次专题研究成人学校建设。 21.2.2 大力发展社区教育,管理网络健全,区域内有所有社区(行政村)建立社
2、区教育点。 41.2.3 学校订有 3-5 年发展规划,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落实。 21、组织建设(17) 1.2 组织管理(10)1.2.4 学校管理规范、高效,从年度计划、月度安排、每次活动方案制定到组织实施、总结、考核反馈,扎实有效。 22.1.1 学校拥有固定办学场地,建筑面积在 2000以上,其中教学用房不少于 2/3,教育环境整洁美观,校园富有文化气息,近三年无重大安全事故。42、基地建设(18)2.1 教育基地(18) 2.1.2 学校配有 2 个以上技能实训室,有专用机房 1 个以上,有教学专用电脑 50 台以上,并有多功能电化教室。42.1.3 学校建立起较为系统的“数字
3、化”学习服务平台,网络在线学习课程不少于 1000 小时,内容丰富,实用性强,能满足居民多样化学习的需要。22.1.4 学校设立综合咨询服务大厅,专人负责管理,各类资料齐全,服务人员热情周到。 22.1.5 学校建有专门的图书资料室和电子阅览室,拥有图书 3000 册以上,全年订有 20 种以上报刊杂志。 22.1.6 积极开展社区教育、终身教育思想的宣传工作,每年举办富有特色的宣传活动;建有运作正常、内容充实的学校网页;各类宣传、信息报道工作突出,学校每年在县(市)区级以上的新闻媒体发表 5 篇以上专题信息报道。43.1.1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领导班子结构合理,一般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业务精
4、,能力强,团结协作,务实创新,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33.1 管理队伍(5) 3.1.2 学校各部门设置合理,中层管理人员一般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有较强的教学业务与组织协调能力。 23.2 .1 按照标准配备学校专职教师,结构合理,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具有良好的师德,事业心强;具有相当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43、队伍建设(16) 3.2 师资队伍(11) 3.2.2 兼职教师(兼职辅导员)队伍稳定,素质较高,管理规范,聘用(任用)手续齐全。兼职教师(兼职辅导员)的数量应按辖区户籍总人口数的万分之五配备。23.2.3 建立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志愿者实行注册制,管理制度健全
5、。常年活跃的志愿者(年参加志愿活动时间不少于 100 小时)不少于辖区户籍总人口数的万分之八。23.2.4(1)对专职教师实施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率达 100%;(2)对兼职教师(兼职辅导员)每年组织二次以上学习培训活动;(3)对志愿者每年组织一次以上培训。34.1.1 学校与成人教育领导管理机构成员单位之间建立日常工作交流会议制度,至少两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研究商讨相关工作。24.1 工作制度(3) 4.1.2 学校内部建立岗位目标、定期会议、学习交流、检查评比等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14.2.1 档案资料规范齐全,教育培训及学习型组织创建等活动有工作方案、登记名册、活动记录、
6、总结反馈等。 24.2 档案管理制度(3) 4.2.2 积极试行学员(社区成员)终身学习卡(学分卡)制度。 14.3.1 不断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对社区教育、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定期进行表彰和奖励。 24、制度建设(21)4.3 奖惩制度(4) 4.3.2 重视上级部门的成人教育督导与评估,整改措施落实,成效明显。 24.4.1 乡镇(街道)政府按辖区常住人口年人均 3 元以上标准安排成人教育专项工作经费,列入经常性财政开支,并逐年有所增加。44.4.2 学校积极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工作,办学收入做到逐年增长。 34.4.3 学校有独立账户,账目清晰,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经费使用效益高。 2
7、4.4 经费制度(11)4.4.4 多渠道筹措经费,辖区内有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捐资(出资)开展成人教育工作,社会效益良好。 25.1.1 统筹村(居)、企业、社会机构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基本满足辖区成员的学习培训需求,全年接受社区教育服务的辖区成员达到 50%以上(以人次为准),并逐年递增。45.1 教育培训(16)5.1.2 (1)注重开展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培训率达到 85%以上;(2)积极开展老年教育,培训率达到 70%以上;(3)失业(地)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率分别达到 90%和 80%以上;(4)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培训率达到 80%以上;(5)积极开展双证制成人教育和农
8、村预备劳动力教育培训,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6)结合当地实践,着眼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开展面向全体成员的其他各类培训。125、内涵建设(28)5.2 教科研与实验项目5.2.1 学校每年有 1 项成人教育课题在区级以上立项或获奖,有 2 篇以上论文在区级以上获奖或发表。 4(6) 5.2.2 学校每年有 1 个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在区级以上立项或获奖。 25.3 课程研发(3)。学校每年有一门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或教材应用于成人教育,在社会中产生良好的影响。 35.4 特色品牌(3)。以项目为引领,抓重点,创品牌,强化内涵发展,推动“一校一品”与“一社一品”建设,在指导创建学习型组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自己鲜明特色、独特优势,成效明显。3附加分(10)1、学校所在乡镇(街道)被评为全国和省级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先进的分别加 5 分和 3 分;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教育培训载体、社区教育模式创新等方面有突出成效,影响广泛,受到国家、省、市教育、文明办、民政等相关部门专题表彰或专门学习推广的,每项分别加 3 分、2 分和 1 分。10备注:打“”的为必达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