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入 PICU 标准对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或具有多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的患者,以及慢性器官功能不全出现急性变化,具有恢复可能的患儿,均应该收住 PICU 治疗。下面按不同系统分述如下:1 呼吸系统疾病;需多学科协作及高频次监护的中度或气道疾病,主要包括:1) 可能需接受气管内插管的患儿。2) 慢性呼吸功能不全的患儿,仅需低参数机械通气支持,且经气管切开进行,气管切开 处已安全稳定。3) 中等严重程度的进行性肺疾病(上气道或下气道) ,具有进展为呼吸衰竭或发生气道梗阻的风险。4) 不论何种原因,患儿急需吸入浓度大于 0.5。5) 气管切开术后平稳的患儿。6) 需要频繁雾
2、化吸入或持续雾化吸入的患儿。7) 需行呼吸暂停检测及心肺监护的患儿。2 心血管疾病:需要多学科协作及密集监护的中度心血管疾病患儿,主要包括:1) 无生命危险的心律失常。2) 无生命危险的心脏疾病,仅需小剂量静脉应用血管活性药物。3) 进行严密监护的高风险心脏操作,且接受操作患儿血流动力学及呼吸方面无异常。4) 闭合性心血管及胸外科术后,包括 PDA 修补、血管分流、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及开胸术后,患儿血流动力学及呼吸方面无异常。3.神经学疾病;无生命危险,且需多学科干预及密集监护的神经学疾病,主要包括:1)抽搐、为对治疗的反应,但需持续心肺监护,血流动力学无异常,但存在呼吸异常的可能。2)患儿有神
3、志改变但无恶化迹象,需行神经学评估。3)神经外科术后需心肺监护。4)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炎症,无神经学缺陷或其他并发症。5)头颅外伤,但无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6)进行性神经肌肉功能不良,无神志改变但需行心肺监护。4.血液/肿瘤疾病;不稳定的血液肿瘤疾病或无生命威胁的出血,需多学科干预及密集监护,主要见于:1)严重贫血但无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异常。2)出现中度镰刀型细胞危象的症状,如呼吸窘迫、但无急性胸腔综合征。3)血小板减少、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实体瘤患儿,存在心肺功能异常风险,但需密切监护心肺功能。5.内分泌、代谢病;需要多学科干预、频繁监护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主要见于:1)无神志改变的中度
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7.2)需持续输注胰岛素。2)其他中度电解质或代谢异常(需心肺监护及干预)如低钾血症( 血钾2.0mmol/L)和高钾血症(血钾)6.0mmol/L);低钠血症及高钠血症伴临床征象异常(如抽搐或精神状态改变) ,低钙血症式高钙血症,低糖血症或高糖血症,中度代谢性酸中毒,需输注碳酸氢钠。3)先天性代谢性疾病且需心肺监护。6胃肠道疾病;需多学科干预及密集监护的病情不稳定的胃肠疾病,主要见于:1)急性胃肠道出血但血流动力血及呼吸方面无异常。2)需行内镜检查的胃肠道异物或其他胃肠疾病,心肺无异常。3)慢性胃肠功能或肝胆功能不全,但无昏迷、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异常。7.外科情况;需要多
5、学科处理及密集监护的患儿,及进行过外科操作但无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方面异常的患儿,主要包括:1)心血管手术患儿。2)胸外科手术患儿。3)已经神经外科操作的患儿。4)上气道及下气道手术患儿。5)颅面手术患儿。6)胸部外伤或腹部外伤患儿。7)正接受治疗的多发性外伤患儿。8.肾脏疾病;潜在不稳定的、需要多学科处理及密集监护的肾脏疾病,主要包括:1)无抽搐、脑病或其他症状的高血压患儿,需经常间歇予静脉或口服给药治疗。2)无并发症的肾病综合症伴慢性高血压,需频繁血压监测。3)存在肾衰竭。4)需行定期血透及腹膜透析的患儿。9.多系统疾病或其他疾病;潜在不稳定的、需多学科处理及密集监护的多系统疾病,包括:1)需
6、特殊治疗的患儿,如呼吸支持,包括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双水平正压通气或长期家庭通气(指在家中应用呼吸机,如慢性肺疾病) ,气管切开出需经常进行肺部清洗和吸痰,呼吸及血流动力学正常的胸膜腔及心包腔引流患儿,用药量超出普通病房允许剂量或所需设备技术普通病房不能提供。2)从院外医疗机构直接入院(亦可直接进入监护病房)3)无并发症,心血管及呼吸系统无异常但需行心肺监护的中毒患儿。监护病房转出标准患儿病情恢复或急诊入院时的生理异常已经解决、不再需要多学科处理时,应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并考虑转至普通病房或特殊病房。标准如下:1. 患儿血流动力学已稳定至少 6-12 小时。2. 患儿呼吸系统状态稳定,拔管后血气在可
7、接受范围至少 4 小时。3. 仅存最低的氧需求,吸入氧浓度0.4。4. 不再需要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或患儿其他方面均正常,仅需在特定病房内输注小剂量这类药物。5. 心律失常已得到控制并达到理想期限,该理想期限不得短于 24 小时。6. 患儿抽搐控制并达到理想期限。7. 已经撤除所有有创监测设备(如心导管) 。8. 长期机械通气的患儿,其进入监护病房或 PICU 的急性病症已解除,且已回归至最初状态。9. 患儿需定期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但可在门诊或特定病房进行。10. 患儿的多学科干预可预约进行。且符合转入病房的规定。11. 经过多学科医护人员与患儿家属的仔细评估,得出结论:患儿留在 PICU 已无任何益处,或者治疗在医学上无意义。以上指标为美国的危重患儿管理指引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