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2017 届广东省汕头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阁夜 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注:此诗为大历元年(766 年)冬作者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四川军阀混战。 卧龙,指葬于此的诸葛亮。跃马,指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的公孙述。14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句中“岁暮”指冬季,“短景”指冬天日短。一个“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B颔联的鼓角声,表明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从侧面烘托出夔州
2、一带的不太平。C“夷歌数处起渔樵”,说的是在“夷歌”四起的地方人们只能过着打鱼砍柴的生活,表现了夔州百姓的贫瘠生活,抒发了诗人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D尾联所抒之情与杜甫另一首诗登高尾联相似,都有悲愤凄凉之感。E本诗主要表现手法为虚实对比,用远处的明朗雪光、灿烂星河、悠长渔歌等美景,跟眼前边地人民饱受战乱的苦难日子作鲜明对比。15诗人围绕题目“阁夜”从哪两方面展开描述?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答案】14CE15诗人围绕夜宿西阁从所见所闻所感展开描述(或答 视觉、听觉,或答夜景、夜声都可以)。边地冬夜,所 见虽是雪光明朗如昼、天上银河澄澈群星参差、地上江流摇曳不 定的伟丽景色,所闻却是夔州五
3、更时分悲壮的鼓角、家 家户户在野的哭声、渔子樵夫凄楚的夷歌 二、(2017 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复习检测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王景崇,邢州人也。为人明敏巧辩,善事人。唐明宗镇邢州,以为牙将 ,其后尝从明宗,隶麾下。后事晋,累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常怏怏人主不能用其材。汉高祖起太原,景崇取库金奔迎高祖。高祖至京师,拜景崇右卫大将军,未之奇也。高祖攻邺,景崇不得从,乃求留守起居表,诣行在见高祖,愿留军中效用,为高祖画攻战之策,甚有辩,高祖乃奇其材。是时,汉方新造,凤翔侯益、永兴赵赞皆尝受命契丹,高祖立,益等内顾自疑,乃阴召蜀人为助,高祖患之。及已破邺,益等惧,皆请入朝。会回鹘入贡,言
4、为党项所隔不得通,愿得汉兵为援,高祖遣景崇以兵迎回鹘。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高祖乃诏景崇兼凤翔巡检使。景崇至凤翔,侯益未有行意,而高祖崩,或劝景崇可速诛益,景崇念独受命先帝而少主莫知,犹豫未决。益乃亡去,景崇大悔失不杀之。益至京师,隐帝新立,史弘肇、杨邠等用事,益乃厚赂邠等,阴以事中景崇。已而益拜开封尹,景崇心不自安,讽凤翔将吏求己领府事。朝廷患之,拜景崇邠州留后,以赵晖为凤翔节度使。景崇乃叛,尽杀侯益家属,与赵思绾共推李守贞为秦王,隐帝即以赵晖讨之。晖攻凤翔,堑而围之,数以精兵挑战,景崇不出。明年,守贞、思绾相次皆败,景崇客周璨谓景崇曰:“公能守此者
5、,以有河中、京兆也。今皆败矣,何所恃乎?不如降也。”景崇曰:“诚累君等,然事急矣,吾欲为万有一得之计可乎?吾闻赵晖精兵皆在城北,今使公孙辇等烧城东门伪降,吾以牙兵击其城北兵,脱使不成而死,犹胜于束手也。”璨等皆然之。迟明,辇烧东门将降,而府中火起,景崇自焚矣,辇乃降晖。(节选自新五代史,有删改)【注】牙将,唐朝节度使是独镇一方的将帅,他们出镇,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援古例称官署为牙,称所亲之将为牙将。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B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
6、疑则以/便宜图之/C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D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庙号是皇帝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开国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本文中的汉高祖指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B拜,指“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古代表示授官的词语还有“除”“授”“辟”“征”“陟”“擢”等。C行在,即“行在所”。是皇帝所在的地方,本指京都。后泛指皇帝所到之处。D牙兵,即亲兵或卫兵,是唐末
7、和五代时期节度使的私兵。节度使所树之旗为牙旗,所居之城为牙城,亲兵则称牙兵。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景崇精明善辩,善于侍奉主人。他曾担任后唐明宗的亲兵将领,在后晋时多次升官做到了左金吾卫大将军,还曾取出库中金银献给后汉高祖。B王景崇曾怀才不遇,但最终受到赏识。在后晋时常为不受重用怏怏不乐,后汉高祖起初也没有发现他的奇异之处,直到他自陈方略之后才得到认可。C王景崇做事有时犹豫不决,以致错失良机。他到凤翔后,有人劝说他赶快杀死侯益,他因顾及少主而优柔寡断,结果侯益逃回京师。D王景崇爱意气用事,逞一时之怒。他气愤朝廷不授予凤翔节度使,一怒之下造反并杀死侯益全家,兵败之际
8、手下将要投降,他被逼无奈自焚。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益至京师,隐帝新立,史弘肇、杨邠等用事,益乃厚赂邠等,阴以事中景崇。(2)诚累君等,然事急矣,吾欲为万有一得之计可乎?【答案】10C11B12D 13(1)侯益到京城时,隐帝刚刚即位,史弘肇、杨邠等人执政,(侯)益用厚礼贿赂杨邠等人,暗中用一些事中伤景崇。(“新立”“用事”“阴”“中”) (2)真是连累了各位,但事情已经危急了,我想使用有万分之一成功可能的计策,可以吗?(“诚”“累”“为”“万有一得”)参考译文:王景崇,邢州人。他为人敏捷精明,善于巧妙的答辩,会侍奉主人。唐明宗镇守邢州时任命他当亲军将领,他后来常常跟随明
9、宗,隶属于明宗麾下。后来又为晋作事,多次升官为左金吾卫大将军,他经常因为皇帝不能重用他的才能而怏怏不乐。汉高祖在太原起兵后,景崇取出库中金银跑去献给高祖,高祖到京城后,任命景崇为右卫大将军,没有发现他的奇异才能。高祖攻打邺城,景崇不能跟从,就请求留守去送问候平安的奏表,到达高祖率兵驻扎的地方,表示愿意在军队中效劳发挥作用,帮助高祖策划攻伐作战的方略,很有明察辨别的能力,高祖才觉得他有不寻常的才能。这时,汉的政权刚刚建立,凤翔的侯益、永兴的赵赞都曾经接受过契丹的合作,汉高祖登上皇帝位,侯益等人害怕朝廷怀疑自己,就在暗地里招呼蜀军作为外援,高祖对此表示忧虑。到了攻占邺城之后,侯益等人都害怕了,请求
10、入京朝见皇帝。刚好遇上回鹘人进贡,告诉朝廷说被党项族阻隔了交通,希望得到汉的军队帮助打开通道,高祖派王景崇率兵迎接回鹘人。景崇准备出发时,高祖已经生病了,招他进入卧室内告诉他说:“如侯益等人已经来朝,那就好了;如果还是犹豫迟疑,就抓住机会解决他们。”高祖就颁布诏命让景崇兼任凤翔巡检使。景崇到凤翔后,侯益还没有要入朝的意思,正巧高祖逝世,有人劝说景崇可以赶快杀死侯益,景崇心里想自己只得到先前皇帝的授命,而刚即位的年轻皇帝还不了解情况,犹豫不决。侯益就乘机逃走了,景崇对失去杀死他的机会非常后悔。侯益到京城时,隐帝刚刚即位,史弘肇、杨等人执政,益用厚礼贿赂杨等人,暗中用一些事中伤景崇。不久,益被任命
11、为开封尹,景崇自己心里很不安,暗示凤翔的将领官吏向朝廷请求让他兼管凤翔府事。朝廷很忧虑此事,任命景崇为州留后,派赵晖担任凤翔节度使。景崇因此就反叛了,将侯益的家属全部杀死,与赵思绾一起推举李守贞当秦王,隐帝就派赵晖去讨伐他。赵晖攻打凤翔,挖掘壕沟围住城,几次派精锐部队挑战,景崇不出城第二年,守贞、思绾相继都失败了,景崇门下的食客周璨对景崇说:“你能守着这座城,是因为有河中、京兆二城相为掎角。现在他们都败了,还有什么可以凭借呢?不如投降朝廷。”景崇说:“真是连累了各位,但事情已经危急了,我想使用有万分之一成功可能的计策,可以吗?我听说赵晖的精锐部队都在城北,现在派公孙辇等人烧着城东门假装投降,我
12、率领亲兵攻击他们城北的部队,如果此计不成功而战死,仍然比束手就擒好一些。”周璨等人都觉得可以,第二天天快亮时,公孙辇焚烧城东门准备投降,可是府中又燃起大火,景崇投火自焚死了,公孙辇就投降了赵晖。三、【2017 届浙四川双流中学高三二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部中国文学史究竟应该从何时说起?这看起来是个简单的问题,但是要说清楚并不容易。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把艺术的起源追溯到与人类的起源一样久远。从后世的文献记载出发,我们也可以做出适当的想象性描述。如礼记所载的蜡辞,吴越春秋中提到的弹歌,还有先秦两汉文献中留下的关于炎黄大战、大禹治水等等的神话传说。我们自然不能轻率地将这些历史的记载否定
13、,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属于后世的记忆,暂时又难以得到实物的证实。然而幸运的是,我们发现了大量的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发现了铜器铭文,在传世文献中保存下来了盘庚和商颂,还有在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中有关殷商时代的遗文遗诗与神话传说。它们之间互相发明互相印证,共同构建了殷商文学的历史。从此,中国文学脱离了传说的时代,步入了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新的时代。甲骨文带给殷商文学的意义,从文学的角度来讲,我们首先要考虑它的文字载体意义。这有两点,一是这些文字数量庞大,结构完整,说明它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二是这些甲骨卜辞的文字书写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叙事条理,甚至有了基本的文例程式,一篇典型的甲骨卜辞会同时包括叙辞、命辞、占辞
14、、验辞等四大部分,有着完整的叙事结构,辞汇丰富,语言简洁,体现了叙事文的初步技巧,因而我们可以将其纳入早期文学的范畴,它本身就构成了殷商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与甲骨文相提并论的是铜器铭文。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造,到殷商时代达到了一个高峰,出土器物中有些相当精美,其中有些器物上也刻有文字。将殷商铜器铭文上的文字与甲骨文字进行比较,会发现二者在字形结构的组合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作为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为其书写工具不同,方式不同,记述功能不同,二者之间又有不同的文字特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殷商铜器铭文中,几十字以上的铭文很少见到,大多数只有几字,而且好多字是合体字,具有鲜明的图案特征。因而,
15、铜器铭文代表了殷商文字书写的另一种情况。商代社会是否还曾经存在过其他的文字书写形式?是否还有其他文体的文学?当然有。何以知此?这是由甲骨文与铜器铭文的特殊用途考知的。我们知道,占卜在殷商王朝的生活中虽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它毕竟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青铜器上铸字的活动更是如此。那么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当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无数重要的事情,又记载在哪里呢?尚书多士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多士为周初时文献,是周公训诫殷商旧臣的记录。可见,“册”与“典”乃是殷商时代更为重要的文字文献。(摘编自赵敏俐殷商文学史的书写及其意义)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礼记所载蜡辞,吴
16、越春秋中提到的弹歌,还有先秦两汉的历史文献等记载出发,我们可以推想,艺术的起源很久远。B诸如先秦两汉文献中的关于炎黄大战等的神话传说等,是后世的记忆,我们不能轻率否定,要作为历史则需要实物加以证实。C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中有关殷商时代的遗文遗诗与神话传说互相发明互相印证,共同构建了殷商文学的历史。D殷商时代甲骨卜辞、铜器铭文的发现,盘庚商颂等传世文献的发现,使中国文学脱离了传说时代,步入有文字记载的新时代。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甲骨文带给殷商文学的意义,首先是文字载体意义。因为甲骨文是相当成熟的文字,在已发现的殷商时代的甲骨上,甲骨卜辞文字数量庞大,结构完整。B甲骨卜辞的
17、文字书写叙事条理清楚,甚至有了基本的文例程式。叙辞、命辞、占辞、验辞,是一篇典型甲骨卜辞的构成部分。C甲骨卜辞是殷商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早期文学的范畴,它辞汇丰富,语言简洁,有着完整的叙事结构,体现了叙事文的初步技巧。D代表殷商文字书写另一种情况的铜器铭文与甲骨卜辞相较,书写文字较少,大多是合体字,具有鲜明的图案特征,这缘于其书写工具不同,方式不同,记述功能不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理论上讲,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追溯至人类生活的最原始阶段,但目前只能追溯到殷商时期,之前的伏羲、炎黄、尧舜等,只是传说。B铜器铭文是铸在青铜上的文字,它与青铜器制造业密切相关。中
18、国古代青铜器的制造,到殷商时代达到了一个高峰,铜器铭文也随之步入了全盛时代。C文字的书写、文学的产生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因而,从甲骨文与铜器铭文的特殊用途可以考知,商代社会还曾经存在其他文字书写形式,还有其他文体的文学。D全文用举例论证、因果例证、引用例证等方法,论述了殷商文学的书写形式及其意义。【答案】1C2A3B 四、(2017 届河南省百校联盟高三 4 月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梁启超的 1927 年1927 年给王国维和梁启超这些学有根底、历经世变的学人带来的心里震动,超过了辛亥之变。王国维投湖自尽,与其说是为过去殉葬,不如说是对未来的绝望。在风云激荡的时代大变局中,他
19、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恐惧,冷静地选择了离世。与王国维不同,梁启超一生常处在政治漩涡中,对世变的承受力也更强一些,但从他写给女儿的家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当时的内心波澜。但他仍想为未来用力,也就在这一年,他对同门师弟伍宪子说了两点想法:一是做人方法,在社会上要造成一种不逐时流的新人;二是做学问的方法,在学术上要造成一种适应新潮之国学。他思考的重点还是人,培养人才,并转移风气,建立新学术路数。这和他一贯的思路也是吻合的。梁启超在晚清提倡“新民说”、办新民丛报、自号“新民子”。他曾说:“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虽然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但在他流亡异国的十几年间,以其“新民体”的文字
20、为媒介,不断地将他的思想主张传递给国人,也确实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梁启超生于 1873 年,在比他小 20 岁的这一代人,比如同是生于 1893年的梁漱溟、毛润之、左舜生,这些人将来走的道路各不相同,而他们在成长的年代都曾浸润于他的“新民体”文字中。在 20 世纪早期亚洲的历史上,像他那样对一个民族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读书人,似乎唯有印度的泰戈尔、甘地。到 1927 年,梁启超却不再提“新民”,也不再提“国民运动”,而是“不逐时流的新人”,即“新人说”。他认为难的不是造就新人,而是造就“不逐时流”的新人。伍宪子如此理解梁启超的两点想法:“做人要不逐时流,此有同于曾涤生之强调诚拙、振拔向上的功夫
21、。为学要适应新潮,即在沟通中西文化,从事人学与物学之间的会通调理。这两点都从求上进而来。令人起敬。”伍宪子追随梁启超多年,对他有相当的了解,但伍宪子对“新民”的这一解读并未触及梁启超思考的内核。如果说,“新民”还是群体性的概念,寄望于国族群体的觉醒,来改造这个国家,那么,“不逐时流的新人”则是个体性的,是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不随波逐流的。梁启超瞻望未来时,当然会想到他所亲历的世变。他曾说清末 15 年之变超过了以往 150年,其实何止是 150 年。但 1927 年的冲击带有更多不可预测的成分,超过了他以往的经验范围。他的同事王国维自沉带给他的震撼不能忽略,虽然两人政治观点不同,人生经历也
22、有很大不同,但在那一年他们的许多感受是一致的。这是他说出上述两点思路的时代背景,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他心目中的“不逐时流”当然不会简单地停留在曾国藩式的个人修养层面,而是想得更远、更深一些。晚清大变局造就的梁启超,在新的民国一直没有停止思考,在老大帝国瓦解之后,他所期待的“少年中国”并未出现,唯有新人才配得上一个新的国家,他想到了“不逐时流的新人”,没有这样的新人,中国还将是那个老中国。两年后,56 岁的梁启超一病不起,对于如何才能造就“不逐时流的新人”,他却已来不及作更深入的思考。(摘编自 2016 年第 12 期杂文月刊)相关链接“曾涤生之强调诚拙、振拔向上的工夫”:曾涤生,即曾国藩,字涤生
23、。“诚拙”即诚实。曾国藩说:“须有一诚字,以之立本立志。吾辈总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他(梁启超)懂得中国历史,说得明白中国文化,同时又了解西方学术,他一定能提得出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人类社会的方案,让大家减少盲从和瞎碰。这于世界、于中国帮助多大呢?可惜死早了,留给我们后死者这么一个沉重的任务重新认识中国历史,估量中国文化。”伍宪子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印度的泰戈尔和甘地都曾对 20 世纪早期亚洲的历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梁启超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足以与之媲美。B在做学问方面,梁启超一直认为要创造一种能沟通中西文化
24、,“从事人学与物理学之间的会通调理”的适应新潮的国学,来改变不良的学术风气。C1927 年,梁启超一改过去提倡“新民”“国民运动”,而提出“新人说”。他认为,只有造就了“不逐时流的新人”,才会出现一个崭新的中国。D既懂得中国历史文化,又了解西方学术的梁启超,却令人遗憾的过早去世,对于造就“不逐时流的新人”的方法和途径问题,未能作更深入的思考。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学有根底的王国维和梁启超虽然政治观点不同,人生经历也有很大的不同,但 1927年的大变局给两人带来的心灵震动,却是一样大的。B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梁启超常年流亡异国,期间他仍不断将“新民说”思想传递给梁漱溟、
25、毛润之、左舜生,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C伍宪子虽追随梁启超多年,对他有相当的了解,也对梁启超 1927 年说的两点想法有较深刻的理解,但这种理解仍未触及其内在核心。D由于未曾经历大的政治变革,对事变的承受力较弱,在时代的大变局中,王国维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恐惧,最终出于对未来的绝望,选择了投湖自尽。E梁启超对亲身参与的戊戌变法给予了肯定,他认为清末 15 年的变革超过了以往 150年甚至更多,这点从他写给女儿的家书中可窥见一斑。6“不逐时流的新人”有哪些特点?梁启超为何在 1927 年提出“新人说”?【答案】4A5AC 6特点:“诚拙、振拔向上”;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不随波逐流 原因:1
26、927 年给梁启超带来了很大的心灵震动,超过了辛亥之变;1927 年,他期待的少年中国一直没有出现;他对救国方法有了新的认识,想到了“不逐时流的新人”,认为唯有新人,才能配上这个新的国家。【解析】五、【2017 届山西太原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一辈子就做一件事记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赵忠贤詹媛赵忠贤 1964 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除去搞国防任务的五年,一直从事超导研究,他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探索高温超导体。超导现象最子由一位荷兰科学家于 1911 年发现,指某些材料在低于一定的临界温度下电阻为零的现象。“假如超导现象能在常温下实现,远程
27、超高压输电将没有损耗,能节省很大电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王玉鹏说,医疗中常用的核磁共振仪器,其核心部件就用超导磁体。在探索十余年后,赵忠贤迎来了第一个科研高峰1987 年 2 月,他带领团队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并在国际上首次公布其元素组成为 BaYCuO。国际上很多实验室验证了中国的工作,掀起了国际高温超导研究的热潮。赵忠贤因此于 1987 年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 TWAS 物理奖,他也成为首次获此奖项的中国科学家,这一成果在 1989 年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集体一等奖。随后,低谷不期而至。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国际物理学界在通过铜氧化物超导体探索高温超导机理的研究上遇到
28、了瓶颈。国内的研究也遇冷,有人转投其他领域,但赵忠贤却坚持要坐“冷板凳”。“热的时候要坚持,冷的时候更要坚持。”忆及这段往事,他说,“我当时很正常,不痴迷也不呆傻。我认为超导还会有突破,所以才坚持。”多年的坚守之后,赵忠贤科研人生的另一个高峰出现在了“大家想都不敢想”的方向上赵忠贤与国内的同行分别打破了国际物理学界普遍认为的 40K 以上无铁基超导的“禁忌”。2008 年,赵忠贤带领其团队不仅发现了系列 50K 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还创造了大块铁基超导体 55K 的纪录,这项研究又为他贏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而他本人则在 2015 年被授予国际超导领域的重要奖项一 Matthias 奖。在
29、跌宕起伏之间,赵忠贤对“初心”的追逐从未变过,用他的话说:“我这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寻找更好的超导材料。”中国的一系列成果发布后,美国科学杂志曾发文盛赞:“如果以后再有更多的样品和数据诞生于中国,我们不必感到惊讶”,“如洪流般不断涌现的研究成果标志着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强国”。然而,任何影响巨大的科研发现都不是随手捡得。两获世界赞誉的背后,是赵忠贤数十年高温超导研究中无数次制备、测试、分析、放弃、再重新开始的身影人生至此,本已可安享晚年,赵忠贤却依然坚持着他的高温超导研究,“我如今的工作重点有两个,一是凝练方向;二是尽我所能为大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在他衣兜里,还时常揣着一个小本,随时记录研究思路。1987 年的美国物理学年会,是赵忠贤一个难忘的记忆。当时只有 5 个人受邀做特约演讲,他是其中之一。向世界展示中国超导研究的重大突破,让赵忠贤“感到光荣与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