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暑期作为一名博物馆志愿者的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4342651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暑期作为一名博物馆志愿者的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暑期作为一名博物馆志愿者的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暑期作为一名博物馆志愿者的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暑期作为一名博物馆志愿者的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暑期作为一名博物馆志愿者的心得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在这个假期我如愿到了云南省博物馆做一名志愿者,通过快两个月的志愿者工作实习,自己学到很多也收获很多,在此想谈谈这次经历之后自己的心得体会。一、与志愿者结缘还记得曾经都是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博物馆参观,每次也总是走马观花的欣赏各个展馆的文物,总觉得来感受一下博物馆具有文化底蕴的氛围就可以从中或多或少的学到很多知识。后来我如愿考取了自己向往的大学,心想刚好自己能遇上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可遗憾的是奥运志愿者在我还上高中时正式报名就截止了。这次大一暑假是自己上大学后第一个比较长的假期,总觉得应该做些什么把自己的假期利用好,让生活更加充实。在北京参观了许多博物馆,觉得作为一名博物馆志愿者能把文化传播给更多的

2、人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加之爸爸一直比较喜欢收藏,也逐渐培养了我对字画、玉器等收藏品的兴趣,所以自己决定放假后到博物馆做一名志愿者,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更多来博物馆参观的人能有所收获。其次,我认为作为一个从小在云南长大的人,如果连自己生长的地方的文化、历史都不了解的话,那么又怎么能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呢?利用这个假期来博物馆学习体验,对于我来说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内涵,丰富了自己的假期生活,也完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重要的是在我学了一年的印地语后,通过在博物馆的学习能帮助我更全面的了解佛教文化,对我今后把语言和印度佛教文化联系起来起了很大作用,给我以启发,当我重新审视这个多元化的世界时能有

3、更独特的见解。二、学习、积累、沉淀、收获快两个月的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很快就一晃而过了,从一开始对博物馆各个展厅都不熟知,到现在通过学习青铜器、佛教文化以及金玉满堂等各展厅的相关文化背景和知识,获益匪浅,从而更加热爱上了志愿者工作。其实,通过学习自己才发现不论从事哪个领域的工作,无论做什么事,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每一个行业都有它的特殊性,每一种工作都必须通过学习、积累、实践才能胜任。志愿者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奉献,也许有时志愿者工作看起来毫不起眼,也许有时志愿者工作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风光,但正因为有这些时候,我们才学会了把浮躁的心沉静,也让我更加明白积累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

4、成功,外表的风光也是用人后的艰辛换来的,通过在博物馆学习,不仅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还让我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事,学会了如何倾听,学会了从观赏文物中积淀自己的内涵,学会了思考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发现自己还有那么多的不足,只有学习不同的知识才会更加懂得如何完善自己,把自己培养成复合型人才。三、收获知识、播种梦想作为一名志愿者,必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才可能把志愿者工作做好。而我认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本身就是一种美丽的理由,所以志愿者工作也是最美的。通过做志愿者工作不仅增长了我的学识,收获了友谊还增强了我的意识。让我明白应该有意识的抓住一切机会充实强大自己,成长源于一步步脚踏实地的摸索,拥有坚韧的性格才能为厚积

5、薄发奠定基础。既然我选择了就会义无反顾的坚持下去。我一直想方设法的学习、尝试、积累,因为我清楚厚积薄发的含义,只不过在这之前应该耐得住寂寞,把握住寂寞,生活太需要努力,没有寂寞中汲取营养的时刻,也就没有蛰伏后的振翅翱翔。通过做一名志愿者我才发现我们现在缺乏对社会的了解,缺乏宽容和坚韧,缺乏对事物的整体把握和对具体情况的理性分析。它还教会了我对我经历过的事情,还有个重新认识的过程,现在我还没有能力去很好的把握一些事,对事情的认识、分析、分寸感还没有想好,正因为如此,我才需要多参加社会实践,让自己羽翼渐丰。做一名志愿者只是一个开始,站在这个起点上,我会用更好的姿态来迎接接下来要面对的一切。四、感言

6、在此我想表达我的谢意。首先,感谢云南省博物馆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在这个假期如愿作为一名志愿者到博物馆实习。其次,我还要感谢云南省博物馆社教部的王黔凌老师以及所有工作人员,感谢你们给予我的帮助和指导,同时还要感谢自己在博物馆学习时去过的其他部门的全体工作人员,谢谢你们对我的正确引导。这篇不算太长的文字仅仅谈了我这段时间在博物馆做志愿者的体会,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却是我内心真实的感受,还望老师们能够谅解,感谢你们能从忙碌的工作中抽时间阅读。作为一名博物馆志愿者虽然只是我假期生活的一部分,但从中自己收获颇多,我相信当以后回首这段假期时光时,在博物馆做志愿者的经历一定是这期间最美好的回忆。简 介云 南

7、省 博 物 馆 是 一 座 中 国 省 级 综 合 性 博 物 馆 , 位 于 昆 明 市 五 一 路 118号 , 创 建 于 1951 年 8 月 , 陈 列 面 积 达 2400 平 方 米 。 馆 内 现 有 以 下 10 个 部 门 , 分 别 是 : 担 负 藏 品 收藏 与 保 护 的 保 管 部 ; 承 担 向 社 会 公 众 介 绍 宣 传 博 物 馆 展 览 的 社 会 教 育 部 ; 主管 文 物 鉴 定 和 文 物 征 集 的 鉴 定 站 ; 编 辑 出 版 馆 刊 云 南 文 物 、 负 责 云 南省 博 物 馆 网 站 日 常 管 理 维 护 及 收 藏 各 类 书

8、 刊 和 信 息 资 料 的 信 息 部 ; 承 担 文 物修 复 和 保 护 的 技 术 部 ; 负 责 博 物 馆 新 馆 建 设 的 基 建 办 ; 负 责 全 馆 外 事 及 学 术交 流 活 动 的 合 作 交 流 部 ; 负 责 博 物 馆 文 物 安 全 的 保 卫 科 ; 负 责 全 馆 后 勤 保 障工 作 的 办 公 室 ; 负 责 全 馆 人 事 管 理 及 考 核 工 作 的 人 事 教 育 科 。 现 有 职 工100 余 人 , 其 中 , 中 高 级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的 比 例 约 占 职 工 人 数 的 一 半 。云 博 典 藏云 南 省 博 物 馆云

9、南 民 族 博 物 馆 以 保 护 、 弘 扬 民 族 文 化 为 已 任 。 馆 内 珍 藏 具 有 一 定 历 史 、 科学 、 艺 术 价 值 的 民 族 文 物 4 万 余 套 ( 件 ) , 其 中 民 族 服 饰 类 文 物 为 中 国 门 类最 齐 全 ; 基 本 陈 列 有 : 人 类 的 记 忆 云 南 民 族 古 籍 文 化 遗 产 、 民 族服 饰 、 民 间 美 术 、 民 族 乐 器 、 传 统 生 产 生 活 技 术 、 民 族民 间 面 具 、 民 族 民 间 瓦 当 、 奇 石 珍 宝 等 , 常 年 向 观 众 开 放 。 作 为 民 族 文 化 大 省 ,

10、考 古 发 掘 已 证 明 了 云 南 历 史 文 化 呈 现 的 多 样 性 与 多民 族 省 份 是 相 一 致 的 。 50 余 年 来 , 云 南 省 博 物 馆 经 过 多 年 的 考 古 发 掘 、 调查 征 集 、 社 会 收 购 和 接 受 捐 赠 的 青 铜 器 、 古 钱 币 、 陶 瓷 器 、 古 书 画 、 碑 贴 、邮 票 及 各 类 工 艺 品 已 逾 19 万 件 之 多 , 是 云 南 省 收 藏 文 物 最 多 的 博 物 馆 。 在数 以 千 计 的 珍 贵 文 物 中 , 被 认 定 为 国 家 一 级 文 物 的 约 千 余 件 。 该 馆 的 历 史文

11、 物 藏 品 绝 大 多 数 来 自 考 古 发 掘 。 编 辑 本 段考 古 发 掘馆 文 物 工 作 队 对 省 内 古 墓 葬 , 古 遗 址 的 清 理 发 掘 已 超 过 百 次 , 获 取 文 物藏 品 2 万 多 件 。 馆 藏 精 品 近 百 件 。 其 中 有 属 于 云 南 省 博 物 馆春 秋 时 期 的 万 家 坝 古 墓 群 出 土 的 云 雷 纹 铜 鼓 (为 迄 今 发 现 存 世 最 早 的 铜 鼓 )、羊 角 状 三 钮 编 钟 ; 属 于 战 国 时 期 的 大 波 那 古 墓 葬 出 土 的 屋 宇 形 铜 棺 (长 200厘 米 、 宽 62 厘 米 、

12、 高 64 厘 米 , 重 257 千 克 , 由 7 块 铜 片 组 成 , 铸 有 精 美的 动 物 图 象 ); 属 于 战 国 时 期 的 李 家 山 古 墓 群 出 土 的 虎 噬 牛 铜 案 (长 76 厘米 、 高 43 厘 米 ), 整 器 由 二 牛 一 虎 组 成 ; 虎 牛 饰 铜 枕 , 刻 纹 铜 臂 甲 ; 属 于 西汉 时 期 的 石 寨 山 古 墓 群 出 土 的 骑 士 (鎏 金 )牧 牛 铜 贮 贝 器 、 纺 织 场 面 鼓 形 铜贮 贝 器 、 战 争 场 面 铜 贮 贝 器 、 祭 祀 场 面 桶 形 铜 贮 贝 器 、 献 俘 图 像 鎏 金 铜 扣

13、 饰 、双 人 舞 盘 鎏 金 铜 扣 饰 , 八 人 乐 舞 鎏 金 铜 扣 饰 、 三 水 鸟 铜 扣 饰 ; 属 于 大 理 国 时期 的 大 理 三 塔 出 土 的 金 质 阿 嵯 耶 观 音 像 (高 28 厘 米 , 重 1135 克 )、 银 质 鎏金 金 翅 鸟 、 五 色 舍 利 塔 模 ; 字 画 中 有 北 宋 郭 熙 的 溪 山 行 旅 图 轴 、 元 黄公 望 剡 溪 访 戴 图 轴 、 明 徐 霞 客 赠 鸡 足 山 妙 行 僧 诗 稿 、 明 释 担 当 无 稿 山 图 轴 、 清 钱 沣 杜 少 陵 骑 马 图 。 云 南 省 博 物 馆 的 藏 品 最 具 特

14、 色 的 是 滇 文 化 青 铜 器 , 南 诏 与 大 理 国 时 期的 佛 教 文 物 , 以 及 近 现 代 多 姿 多 彩 的 少 数 民 族 文 物 精 品 。 编 辑 本 段常 设 展 览滇 国 青 铜 器青 铜 器 是 云 南 文 物 中 最 为 重 要 的 部 分 之 一 , 它 不 仅 在 云 南 历 史 上 , 而 且在 世 界 青 铜 史 上 都 占 有 重 要 的 地 位 。 以 滇 青 铜 器 为 中 心 的 云 南 青 铜 文 化 具 有极 高 的 艺 术 水 平 和 丰 富 的 社 会 文 化 内 涵 , 自 上 个 世 纪 起 就 备 受 世 人 注 目 。 这

15、些 文 物 目 前 主 要 收 藏 于 云 南 省 博 物 馆 。 此 展 将 把 其 中 云 南 省 博 物 馆的 精 品 展 示 出 来 , 对 外 进 行 长 期 陈 列 。 云 南 地 处 东 亚 、 东 南 亚 、 南 亚 和 青 藏 高 原 的 交 接 处 , 亚 洲 的 几 条 主 要河 流 在 云 南 分 向 不 同 的 方 向 , 因 此 云 南 历 来 就 是 一 个 国 际 性 的 大 通 道 , 是 各种 文 化 交 汇 的 地 方 。 即 使 是 二 千 年 前 的 滇 青 铜 器 , 也 表 现 出 了 异 乎 寻 常 的 多姿 多 彩 , 文 化 面 貌 异 常

16、丰 富 。 此 次 展 览 目 的 就 是 揭 示 出 云 南 青 铜 器 的 厚 重 历史 内 蕴 , 以 现 有 的 科 研 成 果 为 基 础 , 配 合 现 代 化 的 展 览 陈 列 手 段 , 尽 可 能 地恢 复 当 时 人 们 的 生 活 面 貌 , 把 灿 烂 的 云 南 青 铜 文 化 展 示 在 世 人 面 前 。 佛 光 普 照 的 国 度云 南 是 世 界 上 独 一 无 二 的 天 然 宗 教 博 物 馆 。 遍 布 全 省 的 文 庙 自 不 必 说 是儒 家 的 殿 堂 ; 传 说 云 南 最 早 的 展 馆寺 庙 供 奉 的 竟 然 是 书 圣 王 羲 之 ,

17、 据 考 证 , 他 是 早 期 道 家 一 支 -五 斗 米 教中 的 神 仙 ; 而 后 传 入 的 佛 教 、 伊 斯 兰 教 , 甚 至 近 代 西 方 来 的 天 主 教 、 基 督 教 ,加 上 本 地 各 民 族 原 来 信 奉 的 原 始 宗 教 , 林 林 总 总 , 世 界 各 大 宗 教 全 在 云 南 这块 神 奇 的 土 地 上 寻 找 到 了 自 己 的 一 方 净 土 , 或 多 或 少 地 留 下 了 足 迹 。 这 其 中 影 响 最 广 泛 、 最 有 代 表 性 的 , 当 然 是 佛 教 。 从 流 传 的 时 间 看 , 自从 唐 代 佛 教 传 入

18、云 南 , 就 很 快 发 展 壮 大 , 直 至 今 天 。 从 流 传 的 规 模 看 , 自 从南 诏 国 晚 期 以 佛 教 为 国 教 , 兴 盛 数 百 年 , 清 代 诗 人 吴 伟 业 称 “苍 山 与 洱 境 ,释 家 之 齐 鲁 ”, 云 南 因 而 被 誉 为 “妙 香 佛 国 ”。 然 而 云 南 佛 教 最 令 人 称 奇的 , 是 它 海 纳 百 川 的 广 博 。 从 最 早 由 印 度 传 来 的 密 宗 , 到 中 原 传 来 的 华 严 、净 土 宗 , 从 北 面 西 藏 传 入 的 藏 传 佛 教 到 南 面 东 南 亚 盛 行 的 南 传 上 座 部

19、佛 教 ,佛 教 发 展 史 上 的 各 个 派 别 , 在 云 南 都 能 找 到 , 留 下 的 文 物 内 容 之 丰 富 , 令 人叹 为 观 止 。 编 辑 本 段金 玉 满 堂该 展 分 为 三 个 部 分 : 金 属 工 艺 、 珠 宝 玉 器 、 雕 刻 工 艺 。 金 属 工 艺金 属 工 艺 包 括 金 器 、 银 器 、 铜 器 。 年 代 均 为 汉 代 和 明 代 。 如 : 汉 代 葫 芦金 饰 、 汉 代 梅 花 金 片 饰 、 汉 代 兽 形 金 片 饰 、 汉 代 压 花 金 剑 鞘 等 。 其 中 , 最 具特 色 的 要 数 云 南 呈 贡 王 家 营 ,

20、 沐 氏 墓 葬 中 出 土 的 明 代 金 镶 红 蓝 宝 石 冠 、 明 代金 镶 宝 石 耳 环 , 其 工 艺 之 精 , 令 人 感 叹 。 银 器 以 少 数 民 族 饰 品 为 主 , 如 : 傣族 镶 石 银 鎏 金 项 圈 、 傣 族 银 臂 箍 、 傣 族 银 披 肩 、 佤 族 手 镯 等 , 每 件 展 品 都 体现 出 不 同 民 族 的 不 同 审 美 态 度 和 文 化 习 俗 。 铜 器 展 品 有 红 铜 、 黄 铜 、 紫 铜 等多 种 类 型 , 其 工 艺 更 是 丰 富 多 彩 , 如 斑 铜 工 艺 、 乌 铜 走 银 工 艺 等 。 珠 宝 玉 器

21、珠 宝 玉 器 包 括 玉 石 、 琥 珀 、 玛 瑙 、 水 晶 。 所 选 展 品 多 为 明 代 和 清 代 材 质上 乘 、 雕 工 精 良 的 藏 品 。 如 : 明 代 白 玉 镂 雕 花 卉 带 版 、 明 初 玉 雕 鹭 鸶 如 意 头 、明 代 鱼 龙 人 物 座 屏 等 。 清 代 玉 雕 的 最 具 特 色 , 如 : 清 代 翠 玉 长 命 富 贵 笔 掭 、清 末 翡 翠 帐 钩 等 。 雕 刻 工 艺云 南 省 博 物 馆雕 刻 工 艺 包 括 竹 、 木 、 牙 、 石 、 角 、 骨 等 不 同 材 质 、 不 同 形 制 的 藏 品 数 十 件 。“牙 雕 行

22、 草 书 嵌 挂 屏 ”是 展 览 中 的 亮 点 , 其 高 198 厘 米 , 宽 58 厘 米 , 共12 幅 , 均 为 云 南 当 地 名 家 所 书 写 。 书 法 精 湛 , 雕 刻 精 美 , 是 难 得 一 见 的 珍 宝 。编 辑 本 段建 筑 特 色馆 藏云 南 省 博 物 馆 于 1964 年 建 成 使 用 。 它 是 一 座 主 楼 七 层 ,两 翼 三 层 的 宝 塔 式建 筑 ,通 高 40 余 米 。 大 楼 一 至 三 层 为 展 厅 ,面 积 共 4200 平 方 米 ,前 面 是 12根 合 抱 粗 的 圆 形 大 柱 ,屋 顶 金 色 刹 杆 灿 灿

23、,红 星 闪 烁 ,气 势 雄 伟 ,造 型 别 致 。 编 辑 本 段基 本 陈 列馆 藏该 馆 的 基 本 陈 列 是 “云 南 奴 隶 社 会 历 史 陈 列 ”, 展 出 云 南 青 铜 时 代 800 余件 文 物 , 介 绍 了 云 南 青 铜 文 化 的 分 布 、 阶 级 关 系 、 社 会 生 产 活 动 、 精 神 文 化和 生 活 习 俗 等 情 况 。 “云 南 少 数 民 族 风 物 志 ”展 出 3000 余 件 少 数 民 族 文 物资 料 。 专 题 陈 列 有 “云 南 原 始 社 会 ”、 “云 南 奴 隶 社 会 ”、 “云 南 近 现 代史 ”、 “红 军 长 征 过 云 南 历 史 ”等 。 该 馆 还 举 办 过 “从 猿 到 人 ”、 “古 代陶 瓷 ”、 “古 代 绘 画 ”等 数 十 个 展 览 。 1984 年 , 该 馆 青 铜 器 展 览 在 日 本 东 京 、 名 古 屋 展 出 , 1986 年 又 在 瑞 士苏 黎 世 和 奥 地 利 维 也 纳 展 出 。 该 馆 出 版 有 云 南 省 博 物 馆 馆 藏 铜 鼓 图 录 、 云 南 晋 宁 石 寨 山 古 墓 群 发 掘 报 告 、 担 当 书 画 集 、 云 南 青 铜 器 论丛 、 云 南 青 铜 器 等 专 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