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新闻史》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434044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新闻史》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国新闻史》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国新闻史》名词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国新闻史》名词解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国新闻史》名词解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讲,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露布:1.不缄封的文书。亦谓公布文书。3.泛指布告、通告之类。定本:进奏院将编好的官报样本送枢密院或宰相审查通过为“定本” ,进奏院必须以“定本”为准传发,不得擅自增减。定本制度:定本制度起始于宋朝真宗咸平二年。定本即经官方审定后的邸报样本。进奏官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不得超过范围。定本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加强了当时统治者对邸报对控制,迫使进奏官们只能按照当局允许发布的内容进行传报活动,使邸报能够更好的贯彻皇帝和重臣的意图。进奏院:官署名。进奏院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驻京办事处,汉朝初建时称邸。后改称都进奏院。进奏院状:一种上行官文书,是进奏官专门提供给节度使本人阅读的

2、情况汇报资料。内容有军政情报、地方官员驻京表现。是目前中国境内有确据可考的年代最早的传播媒介。敦煌进奏院状: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一份中国古代报纸。原件为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收藏。这份报纸被封存在敦煌石窟达 1000 年之久,1907 年才被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运往伦敦。1983 年经中国新闻史学者考证,确认为中国古代的报纸,并命名为“敦煌进奏院状“ 。朝报:唐孙樵读“开元杂报” 中,记载的开元时期一种每天条布于宫门外的朝政简讯的的载体。每天公开发布,内容完全是宫廷新闻,作为中央政府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工具,直接向民众宣布,时效迅速。无固定名称,后唐和宋代方称之为“朝报” 。开元杂报:唐代开元年间首都长

3、安皇宫门外,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唐人孙樵经维集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 。邸报:“中国古代的报纸的通称。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名称,比如说“状” , “状报” , “报” ,“邸吏报” , “朝报” , “邸抄” , “阁抄”等等,都通称为“邸报” ,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论禁小报:南宋周麟之海龄集选文。文中第一次提出小报这一名称。京报:京报出现于十六世纪中叶,明朝统治者允许民间自设报房,在封建政府的监督下,翻印一部分从有关部门抄来的邸报稿件,公开发行。 “京报”这一名称在明代实际上是邸报的别称

4、。至清朝初年,京报与邸报也是同一概念。京报:始于清乾隆年间,始由政府统一抄发,后改出现民营形式。其内容是可以公开的宫门抄、明发谕旨和大臣奏章。 京报是中国古代报纸的完备形式,也是与近代报刊最为接近的古代新闻传播工具。第二讲,近代新闻媒介之输入与近代新闻媒介之确立查世俗每月统计传:1815 年在马六甲由马礼逊创办,是近代期刊中目前见到的第一种中文期刊。在刊发内容上,主要以“神理” (基督教教义)为主, “人道” (伦理道德)其次,再次为“国俗” (各国风土人情) 。1821 年因主编米怜病重停刊。蜜蜂华报: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报纸,中国第一份由外国人创办的报纸和澳门第一份报纸。以周刊形式出版

5、,葡文刊载,创刊于 1822 年 9 月 12 日,于 1823 年 12 月 26日停刊,共出版了 67 期。特选撮要每月统计传:1823 年创刊,主编麦都思。办报方针以“破”为主,性质更加宗教化。1828 年停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 年在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办和主编,是在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外形类同察世俗 ,都采用中国纪年,也都引用儒家语录,内容也是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组成。1838 年停刊。新闻纸略论:1833 年由郭士力撰写,这是中文报刊第一篇概略介绍西方报业情况与新闻自由的言论。文中第一次出现“新闻纸”概念。中国从报:1835 年 5 月创办

6、于广州。英文月刊。先后迁徙至澳门、香港,1845 年回到广州,1851 年停刊。保存了中国近代史开端时期大量资料。澳门新闻纸:中国最早的译报。系 1839 年林则徐在广州组织翻译广州周报及广东记录报所得装订成册。现存 6 册 171 条,不公开发行。林则徐加以润色按类编为澳门月报五辑。北华捷报:又名华北先驱周报或先锋报 。上海第一家英文报刊。1850 年 8 月3 日由英商奚安门创办,每周六出报。主要刊载广告、行情和船期等商业性材料,同时也刊有言论、中外新闻和英国驻沪外交、商务机关的文告,并转载其他报刊的稿件,供外国侨民阅览。有关太平天国的报道甚多,是研究太平天国的重要参考资料。一定程度上反映

7、出英国政府的观点,被视为“英国官报” 。1866 年转为字林西报副刊。遐迩贯真:1853 年 8 月由英国马礼逊教育协会主办,是香港地区最早的中文报刊。1856 年停刊。沙架免度新录: 华人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日报, 1856 年 12 月,旅美华侨司徒源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首府萨克拉门托创办,并任编辑。该报初时为日报,后为不定期出版,1858 年停刊。六合从谈:上海墨海书馆于 1957 年出版,月刊,伟烈亚力编,上海地区最早的中文刊物,1858 年迁日本出版。上海新报:1861 年 11 月于上海成立的第一家商业中文报纸,由字林洋行出资。初为周报,1862 年 5 月改为每周版 3 次,周日

8、停出。1872 年 7 月改为日刊。1870 年 3 月 24 日开始采用新闻标题。1872 年 12 月 31 日,在于申报长期竞争后失败而停刊。字林西报 :英国人在中国出版的历史最久的英文报纸。英商奚安门 1850 年 8 月 3 日在上海创办北华捷报周刊。1856 年增出航运日报和航运与商业日报副刊。1864 年 航运与商业日报 扩大业务 ,改名字林西报 ,独立发行。内容主要为行情、船期、广告等商业信息,重视时政新闻和言论,有很强的政治性。主要读者是外国在中国的外交官员、传教士和商人,1951 年 3 月停刊。中国教会新报:美国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刊物。 万国公报的前身。1868 年 9 月

9、 5 日创刊,上海林华书院出版。由美国人林乐知(Young.J.Allen )创办和主编。周刊。 1872年 8 月 31 日从 201 卷起,改称教会新报 ,册次续前。1874 年 9 月 15 日的第 301 卷起,改名万国公报 。万国公报:中国教会新报改版后完全演变为一个一传播西学为主的综合性刊物,除传播科学知识外,还系统介绍西方国家的社会政治历史现状。时人称“西学新知之总荟” ,对中国知识界产生了较大影响。1883 年出至第 750 期时因经济原因停刊。万国公报(广学会):1889 年万国公报复刊,成为广学会机关报,刊期由周刊改为月刊。仍由林乐知主编。在 1896 年维新前后,发行量曾

10、高达 38400 份,1903 年发行量达 5.4 万多份。成为当时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刊物。1907 年 5 月 30 日林月知在上海病逝后,万国公报也在 7 月终刊。申报:商业性报纸,原名申江新报 。1872 年由英商美查于上海创办。旧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其创办被视为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历经了清朝同治、光绪和宣统三个朝代,又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各个历史阶段,至 1949 年 5 月 27 日上海解放时停刊。其副刊自由谈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羊城采新实录:1872 年出版于广州,一说是我国内地出版的第一家国人自办的近代化报纸。现已失传。昭文

11、新报:1873 年 8 月创办于汉口,创办人艾小梅自任主编。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内容多为轶闻趣事,间有诗词小品,初为日报,后改为五日刊,不久停办。 循环日报:1874 年 1 月 5 日创刊于香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也是中国人自办成功的最早的中文日报。由我国近代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创办并担任主编。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宗旨,是一张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 “立言”强调变法自强是其思想内容的特色。 循环日报至 1947 年停刊。1959 年曹聚仁、林蔼民重新恢复循环日报 ,及至 1960 年停刊并改名为正午报 。杨月楼案:清末四大奇案

12、之一。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杨乃武与小白菜为余杭知县刘锡彤陷害。 “谋夫夺妇”定拟,问成死罪。杨乃武及其家属不服,屡屡上诉,最终得以昭雪。申报在此案整个过程中多加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汇报:1874 年 6 月 16 日于上海创刊。日刊。以官民集资入股的形式创立报社。入股者多为广东人。因杨乃武案多与申报意见相左。1875 年春夏间停刊。是中国最早“挂洋旗”的报纸。新报:1876 年由上海各省商帮创办,主笔袁祖志,后因经济原因接受上海道台资助。为近代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办报纸。1882 年为邵友谦勒令停刊。字林沪报:初名沪报 ,创办于 1882 年 5 月 18 日,日刊。总主笔由字林西报总主笔

13、巴尔福兼任。另聘戴谱生、蔡尔康为华人主笔。同年 8 月更名为字林沪报 。创办初期一度成为与申报竞争最激烈的一家报纸。1899 年出让给日本在上海开设的东亚同文书会。新闻报:1893 年 2 月 17 日于上海创刊。初期由中外商人合资兴办,以英国人丹福士为总董,斐礼思为总理,中国人张叔和为主要出资创办人,蔡尔康为主笔。该报创刊后十分注重经营管理,实行报纸企业化,并报纸发行量最高达日销 15 万份,成为全国第一家突破 10 万份以上的报纸。八一三事件后逐渐失去影响力。1949 年 5 月上海解放时停刊。中东战记本末:书名。举人蔡尔康等辑。1897 年上海广学会排印。全书共 8 卷。收录与中日甲午战

14、争有关的部分奏疏、诏令、函牍、条约和布告等文件,并摘译中外报章所载的部分战争信息和评述。发表于万国公报 。第三讲,政治家办报乙未三报:维新派于乙未年(1895)前后创办的三份报刊。分别为万国公报 、 中外记闻 、 强学报 。万国公报 (康有为):1895 年 8 月 17 日由康有为在北京创刊,成为维新派在国内出版的第一份政治报刊。每隔一天出版一期,委托京报房用雕板印刷,主要对象是在京的政府官员,发行方式是随京报免费赠送。后经李提摩太建议,为和广学会万国公报区别, 万国公报更名为中外纪闻 。中外纪闻:1895 年 12 月 16 日正式出版,由梁启超和汪大燮主持编务。强学会机关报。在新闻史学上

15、被认为是中国政党报刊的萌芽。较万国公报的内容更加丰富,所采用的各国各省日报上的文章,规定标明出处,条条有根据。发行改为每两日出版一期,同时改为购阅。光绪后于 1896 年 1 月 20 日下令封闭强学会, 中外纪闻于 1 月 6 日被迫停刊。强学报:强学会上海分会会刊。册报。该报创刊号于 1896 年 1 月 12 日出版,为中国最早政论报纸,宣传维新变法, 为清廷所不容。光绪后于 1896 年 1 月 20 日下令封闭强学会,强学报仅发行 5 天,出版二期即遭查禁。苏报:1896 年 6 月 26 日创刊于上海,创办人是胡璋。1903 年,爱国学生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言论日趋激烈。同年 6

16、月 29 日苏报又以显著位置刊出章太炎的著名政论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引起清政府的震恐。两江总督魏光焘会同租界当局对抓捕苏报新闻人。陈范章士钊等先期走避章太炎邹容等 6 人被捕。 苏报也于1903 年 7 月 7 日被查封。史称“苏报案” 。苏报案:是辛亥革命前的著名反清政治案件。1903 年,邹容、章太炎分别写出轰动全国的革命军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 苏报连续发表相关文章,高呼革命为神圣“宝物” ,要求建立资产阶级“中华共和国” ,同时报道各地学生的爱国运动。为此清政府照会上海租界当局,将章太炎等逮捕。邹容激于义愤,自动投案。7 月 7 日, 苏报被封。1904 年 5月,章、邹分别被判处监禁

17、 3 年和 2 年。1905 年,邹容被折磨致死。1906 年,章太炎刑满释放。通过这一事件, 革命军销行更广,革命风潮日盛。时务报:1896 年 8 月 9 日在上海创刊。梁启超主笔。中国人办的第一个杂志。出资人黄遵宪、总经理汪康年、主笔梁启超并称“时务报三巨头” 。旬刊。是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后汪、梁之间矛盾激化,梁启超愤而辞职,自第 55 期后再无梁文,终于1898 年 8 月 8 日停刊。共出 69 期。昌言报 、 时务日报 、 中外日报:缺变法通译:是维新派领袖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前夕撰写的一组政论文章,主要内容是论证中国社会变则存,不变则亡。本书是近代中国最为系统全面的向国

18、民宣扬维新变法主张的著作,从理论上深入阐述了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及其保种、保国、保教的作用,成为晚清政坛上名声最大的宣传著作,是维新变法时期宣传改良思想的最高旗帜。 变法通议在时务报上连载,使时务报在众多报刊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维新派刊物,梁启超本人也因此得到了“舆论之骄子,天纵之天豪”的美誉。耳目喉舌论:梁启超的新闻观之一。具体阐述了梁启超对“媒体的社会功能”的认识。出自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文载时务报第一期。饮冰室合集:近代梁启超(别署饮冰室主人)撰。分文集 、 专集两部分。 文集包括文余篇,诗话种,诗词余首。 。 专集包括戊戌政变记 、 自由书 、新民说 、 清代学术概论 、 中国近

19、代三百年学术史 、 中国历史研究法 、 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等种。编年排列。知新报:原名广务实报 ,于 1897 年 2 月 22 日创刊,是澳门第二份中文报纸。 知新报于维新运动时期所创办,为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刊物。主要宣传变法方针,其次亦有各类译文,知识覆盖面涵盖社会各阶层。百日维新失败后, 知新报仍继续出版。1899 年 7 月 20 日,康有为在加拿大创立保救大清皇帝会后,更将知新报与清议报定为会报。 知新报延续至 1901 年 1 月 20 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一日)停刊,前后共 133 期。湘学报:维新派报刊。江标、唐才常、蔡钟睿等创办于湖南长沙,1897 年 4 月 22

20、日发刊。旬刊。初名湘学新报 ,自第 21 册起改名。主要介绍西方近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维新变法。对于开通湖南的社会风气起了很大作用。戊戌政变后停刊。至1898 年 8 月 8 日共出刊 45 册。国闻报:1897 年 10 月 26 日创刊于天津。清末维新派的报刊,日刊,严复主编。每旬出增刊国闻汇报 。刊登国内各省要闻, 。同时译载重要政论及名著,如连载严复译的赫胥黎天演论等。在维新运动中影响很大,成为维新派的重要宣传工具,与上海时务报分掌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戊戌变法后遭清政府查办,1898 年 12 月被迫停刊。1900 年一度复刊。湘报:维新派报刊。谭嗣同、唐才常等创办于湖南长

21、沙,1898 年(3 月 7 日发刊。日报。宣传“爱国之理” 、 “救亡之法” ,倡导变法维新,尤注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改革的历史和社会学说。戊戌政变后被迫停刊。至 1898 年 10 月 15 日共刊出 177 号。慈禧禁报:1898 年 9 月 26 日及 10 月 9 日,叶赫那拉氏在戊戌政变后连下两道上谕查禁报业。9 月 26 日第一道上谕下令停办时务官报 ,10 月 9 日第二道上谕下令全国报馆一律停办,并访拿全国康梁系报馆主笔。清议报:维新派报刊。梁启超创办于日本横滨并自任主编。1898 年 12 月 23 日发刊。旬刊。政变后保皇派在海外办的第一个机关报。以开民智、振民气为宗旨

22、。一面抨击封建顽固派,一面颂扬光绪皇帝。大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影响尤为广远。因火灾于1901 年 12 月 21 日停刊。共出 100 期。少年中国说:近代散文名篇。作者为梁启超。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一九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 ,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 ,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动性。酣畅淋漓,多用比喻、对比,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中国日报:1900 年 1 月 5 日兴中会在香港创办,创办人陈少白自任社长兼总编。1905年成为同盟会派系报纸,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报纸。早期宣传爱国救亡,后期大力宣传三民主义。1913 年被袁世凯查封。该报同时刊发日刊和旬刊,旬刊称中国旬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