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江苏省启东中学 2011 年高考地理考前辅导第一篇 应试答题技巧高考的命题思路虽然是稳中求变,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总是考查的重点内容。近年来,高考试题中考核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当然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并不是简单的、直接考核,而是要将试题信息与知识资源结合完成作答要求。所以说,题在书外,理在书内,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近几年,地理题型相对稳定。江苏卷有 18 道单项选择题、8 道双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三种。以下就上述三类题型进行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从形式上看分单一和连锁题(组合题)两类。近些年,以图表或材料作为
2、信息载体的专题类试题呈不断加强的趋势,试题往往抓住某一个点进行深层次挖掘,或是围绕一条线顺藤摸瓜,层层设问,或就某一个区域进行多角度透析。解答单项选择题要做到心细,眼准,也要做到题后反思。 1读懂题干含义。对于连锁题(组合题)先通读一遍,以获得全面的整体的印象,可加深对题意的理解。在解连锁题时,往往第一题的解答最为关键,若解答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后续问题。相反,若在解答后续问题时感到无从下手时,则需反思第一步的选择是否有误。 例一、图 6 为“某月沿 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 13 题。1、 上述“某月”是A1 月 B4 月C7 月 D10 月2、 该月份甲地盛行A东南风 B东北风
3、C西南风 D西北风3、 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例二、右图为某海区因洋流影响而形成的表层海水剖面示意图,图上曲线为 18等温面。读图完成 45 题。4 如果该海区在北太平洋,那么流经该海区的洋流是A日本暖流 B千岛寒流 C阿拉斯加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5 如果该海区在北大西洋,那么其沿岸地区为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2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例三、下图中 a、b、c 表示“北半球某区域一月份平均气温的等温面(理想模式) ”,读图完成 68 题。6 甲、乙、丙三处,气温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为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4、 D丙、甲、乙7 关于图中各点地球自转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四点的角速度相等 B甲点的角速度比丁点大C乙点的线速度比丙点大 D甲点的线速度一定比乙点小8 若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且一处位于海洋,另一处位于陆地,则A甲地位于陆地,乙地位于海洋 B甲、乙两地温差大于 5C水平方向上气流从甲地吹向乙地 D甲地气压低于乙地气压2看清题干表述。如题干中有“错误的是” 、 “最不可能的是”时切忌答成“正确的是”或“可能的是” ;如题干中要求“据图中信息”则对那些表述正确但无法从图中获得的选项予以排除。另外,从题目中找出对解题帮助最大的关键字,或者隐藏在题中的必要解题信息,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5、 例四: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911 题。主要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程度对比表浓度 (mg/m3)温室气体 1750 年 1990 年 年增长率 () 生存期( 年) 温室效应强度 (CO2=1)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有贡献率()CO2 280 353 0.5 50200 1 55氟氯烃 O 0.000 85 2.2 50102 3 4001500 24CH4 0.8 1.72 0.9 1217 11 15N2O 0.000 29 0.000 31 0.25 120 270 69 表中所列四种温室气体中,CO 2 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最大,主要原因是ACO 2 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
6、气体 BCO 2 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短CCO 2 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 DCO 2 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10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A使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多 B使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加C使太阳活动增强,从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D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11有利于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合理措施是A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 B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3C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的发展 D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例五、读下图回答 1213 题。12、下列关于图中四地,叙述正确的是A地纬度最高,一月温度最低 B地为谷地地形
7、,七月气温最高C地海拔最高,气温年较差最大 D地位于迎风坡,年降水量最多13、由图中信息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地区地形崎岖,岭谷相间 B海拔相同的地方气温一般相同C年降水量随地势起伏而变化 D该地区植被可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例六、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图 3 是“全球温度上升 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 1415 题。14有关升温 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41
8、5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 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A澳大利亚 B西亚 C北非 D中亚3解读图表信息。首先,要明察审慎,理解题中图表信息所要表达的地理现象或原理。其次,通过精筛细选,选对解题有效的关键信息。再次,通过巧思妙算,排除无效数据和干扰选项。有些图表信息量大,在解题时可依据题意大胆取舍,并在有效数据的计算中采用约数,估算等方式,以提高解题效率。 例七、下表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乌鲁木齐、库车与东北地区的长春、沈阳比较表,判断 1618 题。平均气温( )站名 北纬 东经 海拔(米) 年较差() 1 月 7 月 年乌鲁木齐 4354 8728 653.5 40.9 15.2
9、 25.7 7.3长春 4354 12513 236.8 36.9 16.9 22.7 4.9库车 4143 8257 1 099.0 33.9 8.1 25.8 11.5沈阳 4146 12326 41.6 37.2 12.7 24.5 7.816据表可知,西北地区的气温与东北地区的气温比较A全年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高 B全年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低C夏季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低 D冬季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低17造成两个地区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纬度的差异 B海拔高度的差异C日照时数和地形类型的不同 D太阳高度角的不同18乌鲁木齐比长春气温年较差大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的大陆性强 B气候
10、的海洋性强 C海拔比较高 D海拔比较低例八、下为我国两所中学作息时间表(部分) 。图中的时间为北京时间。读图完成1921 题。 光明中学作息时间表(冬季) 光明中学作息时间表(夏季 育才中学作息时间表(夏季)19造成光明中学不同季节作息时间差异的根本因素是A天气气候 B地球自转 C地球公转 D日地距离 20育才中学可能位于A安徽省 B甘肃省 C河北省 D黑龙江省 21冬季,光明中学上午第一节课开始时,地球日照情况是 下图中的(图中阴影部分为夜晚) 。第一节课 8:008:45 第一节课 7:408:25 第一节课 9:009:45上午第四节课 10:5011:35上午第四节课 10:30 1l
11、:15上午第四节课 1l:5012:355例九 、读某地年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图 1) ,回答 2223 题。22对该地气候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温年较差小 B最冷月气温大于 l8C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D夏季降水丰富23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例十、读下面的两幅图,据此回答 2425 题。24甲图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B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C中小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黑土分布广25乙图大致为甲图从 A 至 B 一线附近地形剖面图,图中虚线表示当地一次特大暴雨量分布
12、状况,据图判断最大暴雨量分布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多少米:A550 米 B1800 米 C200 米 D800 米例十一、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土地价高大幅上扬,加之其他因素,于是导致房地产价格也“突飞猛进” ,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住房痛苦指数”是指每平方米的商品房均价与城市职工月收入之比。下表为我国某地区的商品房均价、职工月收入统计表,据此回答 26 题。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2009 年“住房痛苦指数” 高于 2007 年,原因是工资上涨幅度小于住房上涨的幅度2000 年 2005 年 2009 年住房均价(元) 980 1800 3000月工资(元) 960 1500 2
13、5006B解决住房指数偏高的办法是停止城市化C提高职工工资标准,可降低“住房痛苦指数”D控制房价上涨太快,也可降低 “住房痛苦指数”二、双项选择题 从阅卷情况看,双选题错误率较高。从答案组合情况看,双项选择题有六种组合,而单项选择题只有四种,因此双项选择题的难度相对较大。要顺利解答双选题,解题技巧非常重要。 1运用排除法。在双选题中运用排除法比在单选题中更直接有效,排除选项中两个明显错误的答案,正确的选项就“水落石出” 。 2对选项进行分类组合。将四个选项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别分成两组,再对照题意确定一组最佳的选项。 3对于难以取舍的选项,适当运用“量化法” 、 “提高标准法”和“降低标准法”
14、来确定最终的答案。 “量化法”就是对选项的准确率作综合的评估, “提高标准法”和“降低标准法”需要考生根据对题意的符合程度设立一个较高或较低的指标,最终筛选出所需要的答案。例十二、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的 16.8%,水资源占全国的4.01%。读图 8 和图 9,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27 题。27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A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B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 1996 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C灌溉用水量自 1998 年以来呈减少趋势D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例十三、图 11 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2829 题
15、。28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A一城市人口比重 B一第二产业产值比重C一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D一第一产业产值比重29图示曲线反映了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B20 世纪 90 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7C1990 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例十四、下表为“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部分)统计表”(摘自江苏改革开放 30 年统计资料简编),据此分析完成 3032 题。项 目 单位 数 值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8553.69(2000 年) 突破 3 万(2008 年)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456.38(2000 年) 3922.68(2008
16、年)二氧化硫排放量 万吨 137.34(2005 年) 121.80(2007 年)“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 亿元 21.87(2000 年) 183.48(2007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3595(2000 年) 7357(2008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6800(2000 年) 18680(2008 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 3.2(2007 年) 3.25(2008 年)人口出生率 9.08(2000 年) 9.34(2008 年)人口死亡率 6.52(2000 年) 7.04(2008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2.56(2000 年) 2.30(2008 年)30二氧化硫排放
17、量下降的原因是A能源消费总量减少 B产业结构调整优化C环境整治力度加大 D污染产业省际转移31江苏经济、社会的变化主要有A人口增长转为“高高低” 模式 B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发展加快C城镇人口就业压力逐步缓解 D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32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江苏对外贸易的积极措施有A扩大资源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B积极培育品牌,开拓国际市场C加大自主创新,提升产品档次 D实施降价销售,切实拉动内需例十五、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 AF 和共 12 个地区,分类绘成下图中的甲、乙两图。读图完成 3334 题。33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A甲图反映由赤道
18、向两极分异 B乙图反映由沿海向内陆分异 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 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34某地水热状况与 A 和 地区相似,则该地8A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 B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为水稻种植业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 D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例十六、读我国某省区主要物产分布图,完成 3537 题。35图例甲、乙代表的粮食作物分别是A甲小麦 B乙玉米C甲高粱 D乙水稻36立足本地资源,该地应发展的工业有A化学工业 B纺织工业 C石油工业 D钢铁工业37关于该省各地国土开发整治重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南部地区优化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B沿海地区开垦滩涂湿地,开发风能资源C中部地区改善交通条
19、件,发展高新产业D北部地区大搞农田水利,改造中低产田例十七、生产集中度指数是某种农产品在该地区人均产量除以全国人均产量得到的比值。读下图,完成 3839 题。38据图分析,下列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是A蔬菜 B花卉 C粮食 D油料39关于图示内容的解读正确的是A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优势省区均劳动力丰富B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优势省区均地域广大C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优势省区数多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优势省区数9D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占优势的省区多位于沿海地区三、综合题 综合题的分值高,综合性强,对学生的知识灵活应用和能力要求高,因此答好综合题是地理取得高分的关键。解答综合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细审题。从高考阅卷
20、的反馈信息看,审题不清导致失分的现象非常严重。在急于答题的心理影响下,往往匆匆审题,结果答非所问,事倍功半。细审题,就是要改变以往那种答题时间多,思考时间少的状况,在审题时看清关键字,明确所问的问题,思考解题的思路和答题的方向。 二是查信息。在解答综合题时,往往需要应用材料及图表中提供的信息。善于利用材料和图表的信息,可以在答题时有章可循,事半功倍。善于在图表和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这是基本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高考命题所关注的。相反,在答题中若没有用到材料和图表中提供的大量信息,可以推知答案是有漏洞的。在地图中查信息,一要研究图名,二要研究图例,三要研究图中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若是统计图表,则既
21、要研究总体特征和总体趋势,也要研究差异性。在曲线图中特别要注意曲线的节点和折点。 三是勤迁移。高考注重能力的考查,地理学科考查的核心是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具体背景材料的能力。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应用旧的知识点进行解答,这需要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不仅需要在平时加强训练和反思,更需要有全面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若地理原理掌握不扎实,则应用原理会缺乏灵活性,考生必然会出现思维混乱,随意回答的现象。另外,由于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在答题时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这些都要求考生在夯实基础方面下苦功夫,要通过比较将相近、相邻的地理概念及原理弄清楚。 四是善表达。许多考生在考试结束后自我感
22、觉良好,但成绩不佳,原因在于文字表述不当。主要表现在答题不完整,答题缺乏逻辑性,地理术语使用不当,出现错别字等。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述能力,需要在平时复习中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一要培养发散性思维,在答题时注意“要点化” ,注意不同的角度;二要培养逻辑思维,并将思维过程用文字表述。如问水资源缺乏的原因,若只答降水少,一方面是缺乏完整性,因为水资源缺乏还有用水量增大,水污染等因素,另一方面是缺少逻辑性,因为降水不属于水资源,水资源指陆地的径流。纠正地理术语使用不当及大量的错别字,需要在平时养成一种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五是讲规范。要点化:文字尽可能简明扼要;主控化:先写主导因素或主要特点;术语化:
23、尽量采用地理术语来表述;具体化:地名、地物、地象的表述要具体。例十八、下图中的甲图和乙图分别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下列各问题。10(1)目前两个区域开发的能源资源主要是:(按能源利用状况分)甲 、乙 。将两区域连接在一起的大型工程是 ,这一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能源的跨区域调配。(2)甲、乙两区域内都有我国的著名河流,河流的丰水期都出现在 季。原因分别是 ;。(3)两个区域内的经济作物:甲 ;乙 。 (4)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区域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分析两区域在外贸活动中货物运输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甲 ;乙 。(5)甲区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 乙区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参考答案:(1)常规能
24、源 新能源 西气东输 (2)夏 甲图中的河流多为内流河,为季节性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是夏季高温时融化的高山冰川 积雪;乙图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风带来的大气降水补给 。 (3)棉花 甜菜 棉花 (4)铁路 海运 (5)沿盆地边缘的绿洲分布 沿河、沿 铁路分布例十九、阅读某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单位:米) ,并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示海域主要的地形类型。(2)试描述图中海域海洋生物分布的主要区域并分析其原因。(3)简要说明图示海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4)图中箭头表示盛行风,请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影响范围和成因。参考答案(1)大陆架、大陆坡、洋盆。 (2)大陆架海域,原因海域浅阳光充足,沿岸河流带来了
25、营养盐类。 (3)图示海域靠近马六甲海峡,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是重要的海上石油运输线。(4)虚线箭头:东北季风 范围:我国南部、中南半岛、南亚等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实线箭头:西南季风 范围:我国南部、中南半 岛、南 亚等 成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例二十、读我国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11(1)图中等潜水水位线的分布特点及原因并画出 M 处的潜水流动方向。(2)黄河三角洲开发的资源优势有那些?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的增长速度有减缓的趋势,请简要分析原因。(3)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区,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优势。(4)某学校地理小组拟对该区域的土壤盐碱化进行研究,请你帮助其
26、拟订研究题目并谈谈获得资料的方法。参考答案:(1)特点:大致南北走向,由西向东递减 原因:地势西高东低 画图:西南流向东北(黄河水补给潜水,垂直于等潜水水位 线,由高处流向低处)(2)石油、海盐、卤水、滩涂 原因:中游水利工程的建设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入海水量减少造成输沙能力的减弱。(3)地理位置优越(邻我国经济发达的京、津、冀以及东北、华北地区);海、 陆、空交通运输发达(是我国北方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工业基础好;科技水平高(科研力量强,人才资源丰富);资源丰富(油气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扶持;可开发土地资源多,地价低;市场广阔。(4)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分析与防治等 上网查询资料、
27、野外实地调查、咨询相关专家、化学实验分析等。例二十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08 年 6 月 25 日是第十八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材料二 我国 11 个省(黑、吉、辽、冀、鲁、豫、苏、皖、赣、湘、鄂)耕地及粮食生产占全国总量的百分比图。材料三 2008 年 4 月 16 日,国土资源部发布的 2007 年国土资源公报显示,2007 年我国耕地面积为 l8.26 亿亩,比上年度末净减少了 61.01 万亩,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材料四 广东省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表(单位:千公顷) 。12(1)从材料二可
28、以看出,我国粮食生产的布局特点是 ,这种布局的主要优点是 (多选)A有利于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B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粮食商品率C有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D有利于农药和化肥的集中使用(2)面对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严峻形势,分析同答为确保耕地红线(保有量不低于18 亿亩)应采取的主要措施。(3)结合材料四,简述广东省 2007 年与 2003 年相比四种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的特点,并说明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参考答案:(1)集中分布 BCD (2)禁止盲目扩大建筑用地(或合理规划建筑用地) ;大力开展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减少受灾耕地面 积;提高土地利用率,积极开展工矿建设中的土地复垦工作;节约
29、和集约用地;加强土地管理,完善法律法规,构建保障和促 进耕地科学发展的新机制。 (3)特点:粮食、油料作物播种面 积减少;糖料、蔬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原因:城市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量的变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例二十二、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 12 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 13 是 10 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 14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3(1)说明 A
30、 支流的水文特征。(2)说出 B、C 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3)指出图 13 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方面的必要资料? 参考答案:(1)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 (2)B 支流:开发水能;发展旅游。 C 支流:发展航运。 (3)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坡地开垦;围湖造田; 对湖泊及其下游的环境影响:湖泊淤积,湖面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功能减弱,加大下游洪灾威胁。 (4)地质资料;河流水文 资料;社会经济资料。例二十三、阅读下列材料
31、,回答问题:材料一: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平原多分布在京广铁路以东,山地、丘陵主要分布在豫西北、豫西和豫南一带。河南是农业大省,2008 年粮食产量再超 1000 亿斤,连续九年居全国第一;小麦、玉米、烟叶、豆类、芝麻等农产品和肉类、禽蛋等畜产品产量都居全国前列。材料二:河南省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 (图 9)材料三:随着河南农村经济的发展,许多村民多在交通沿线新建住宅,造成原村庄内许多住宅闲置,出现村庄“空心化”现象。(1)读材料二,描述 0等温线的分布状况,并简述洛阳、商丘两城市一月气温的差异及其原因。(2)目前郑州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试分析其主要原因。(3)河南省
32、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目前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一位,试分析其对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简析农村村庄“空心化”现象对当地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及其解决措施。参考答案:36 (1)0等温线穿过本省中部;东段大致为 西北东南走向;中部向北凸出;最西段大致为东西走向 洛阳气温略高于商丘(或洛阳气温在 0以上,商丘气温在 0以下)。洛阳北部有高原和山地的阻挡,受冬季 风的影响较 小;商丘地处华北平原,受冬季14风影响较大。 (2)河南是农业 大省, 农副产品( 原料)丰富,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市场需求量大;保 鲜、冷 冻等技木的发展。 (3)提高运输能力和交通运输效益(或降低运输成本);促
33、进沿线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利于加速城市化进程;便于加强区域内外经济、文化联系;促进河南旅游 业发展等。 (4)侵占和浪费土地资源;造成人均土地减少,不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 展。 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合理规划建设新农村或小城镇;闲置土地复垦等。例二十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重庆市主中心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描述重庆市的自然地理特征。(2)指出重庆市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其都市区重点布局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2008 年 5 月重庆钢铁公司着手迁出都市区,在长寿县江南镇建设新厂。新厂大量采用环保技术,并整合当地 12 家小型钢铁企业。(3)
34、分析重庆钢铁公司搬迁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发展的影响。生态环境质量 经济发展迁出地迁入地(4)为保护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指出重庆应重点防治的环境问题。涪陵区作为我国最大的榨菜生产基地,按标准化要求种植原料,吸收农民 100 多万人;建成 8 条梯级产品的生产线,安排就业 50 万人。奉节县白帝城建设旅游型小城镇,发展餐饮服务业、宾馆娱乐业、交通运输业和手工艺品加工业,并建立劳动力长期培训机制。(5)受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重庆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结合材料,提出就地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措施。参考答案:(1)地处亚热带、我国西南内 陆,嘉陵江与 长江交 汇处。夏季高温多雨、
35、冬季温和少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多,径流量大;自然植被以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2)经济增长中心 服务中心 (3)2009051515生态环境质量 经济发展迁出地 重钢迁出主城区,将减轻主城区的 环境污染,改善其生态环境质量。 都市区发展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升级迁入地 新重钢整合原有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并采用环保技术,将改善和保护当地的生 态环境。 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4)水土流失 水污染 (5)利用当地优势资源, 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进行农产品综合开发、深度加工;发展第三产业 ;利用返乡人员的资金和技 术, 发展乡镇企业;培训劳动力,提高其就业技能。
36、通过以上措施吸 纳剩余劳动力。例二十五、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农业部农情调查,从 2 008 年 1 0 月下旬以来,北方冬麦区的降水明显偏少,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至八成,出现了大范围的气象干旱。截至 200 9 年 2月 5 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等主产区小麦受旱 157亿亩,其中严重受旱 6482 万亩。土地龟裂、河流干涸,地里的冬小麦面临绝产危险。材料二:我国季节性干旱多发区分布图材料三: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1)从材料分析此次北方冬麦区旱情严重的主要原因 。(2)缓解此次北方冬麦区旱情严重的主要措施是 (选择填空) 。 A长江
37、水北调 B黄河上游水库向中下游输水 C合理利用地下水D适时进行人工增雨 E采取节水灌溉措施(3)ABC 是我国三个干旱严重地区,但是三地区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不同,试分析说明 B 地区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4)根据材料,描述干旱灾害在我国的地理分布特点 。参考答案:(1)北方冬麦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受 锋面雨带 推移影响,降水主要集中167、8 月(夏季),冬春季节降水少;季风气候不稳定,降水的年际变化大,今年北方冬麦区的降水较常年少;春季是冬小麦的生长旺盛期,需水量大。 (2)ABCDE (3)B 地主要为伏旱(7、8 月份)。原因:该地在 7、8 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温高
38、,蒸发量大,形成伏旱。 (4)干旱灾害在我国地区分布广, 东部季风区危害 较严重;干旱灾害出现频繁,季节性明显(有时持续时间长)。例二十六、深圳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予以解答。参考答案:(1)不正确;深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夏至日前后,阳光不能进入房内(2)不正确;正午旗杆影长低于日出与日落时旗杆影长(3)N 20w17第二篇 考前热身训练一、单项选择题读某日以 d 点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太阳高度分布图,完成 13 题。1 a 地纬度是 A45N B6826N C6826S D2326N2 a、b、c 三地点中,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
39、一年中最大值的是 Aa Bb Cc Da 、b、c3 设 b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H,c 地的地方时为 T,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H14 时 BH60,T60,T14 时图 2 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 46 题。4 在图 2 甲中 A 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A1004 或 1006 B1006 或 1008 C1008 或 1010 D1004 或 10085 在图 2 乙中,青岛市的风向最可能是A西南风 B偏北风 C西北风 D偏南风6 在这 6 个小时中,风力明显加大的是 A台湾岛 B北部湾 C黄河口 D辽东半岛7 下图是某地的气温和降水数据。据此判断该的的气
40、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18508011014017020023026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单 位 : 千 瓦 时用电量读“我国某城市三口之家 2007 年各月用电量比较图”,回答 89 题。8 该三口之家最可能位于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9 该城市居民夏季用电量普遍达到高峰,直接给城市环境带来的影响是A热岛效应 B雨岛效应 C阳伞效应 D绿洲效应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喜高温多雨气候。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 1/4,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据此回答 1011 题。10我国
41、水稻种植北界可达三江平原,主要自然原因是A我国东部多平原,灌溉便利 B我国东部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C我国东部降水丰富,四季热量充足 D东部河流稠密,水源充足 11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逐渐从稻谷主要输出地转变成输入地,主要是因为A人口数量自然增长较快 B生活水平提高,大米人均消费量大增C水资源减少,水田面积逐年减少 D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下图为某山峰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回答 1213 题。12该山峰可能位于:A阴山山脉 B安第斯山脉南段 C天山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13该山峰针叶林只分布在北坡的原因是北坡:A热量高于南坡 B降水多于南坡 C光照多于南坡 D海拔低于南坡14读“某小岛河流分布及其周
42、围海区的年平均等盐度线分布示意图” ,关于该岛正确的叙述是:地形中低周高 周围等盐度线的数值 c 最大降水西南多东北少 全年盛行西南风A B C D1915图 4 是 2010 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预测图。与 2005 年相比,2010 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将是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B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C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D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右图为某地区农业生态、生产 、生活良性循 环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1618题。16图示农业生态模式在我国最适用的地区是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及山地C南方低山丘陵 D西北绿洲地区17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过程离不开沼气的开发利用,开发利用沼气的好处有解决农村
43、燃料问题 实现有机质还田将污染物资源化 解决畜牧业的饲料来源A BC D18林草植被在该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D减弱噪音,美化环境岩石及地貌的形成均与地质作用有关。 图 6 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地 质作用类型, 读图回答 1920 题。19关于图中各地质作用的描述,合理的是Aa 表示干旱环境下的风力沉积 Bb 表示地壳的水平运动Cc 表示流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 Dd 表示流水搬运一沉积作用20下列人类活动,能够加重 c 过程的是A退耕还林 B围湖造田 C陡坡垦荒 D营造薪炭林20城市化的进程大幅度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专家在进行城市化
44、、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 间关系归纳如图 7。回答 2122 题。21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现负相关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注以量愈大A B C D22依据该模式推论,某都市 1970 年时城市化程度 20%,下水道普及率 40%,2000 年时城市化程度 90%,下水道普及率 80%,则 2000 年时的径流量为 1970 年时的多少倍A1 B2 C3 D4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 间平面上力矩
45、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 总趋势。 图 9 为“ 我国人口(汉族、少数民族)重心迁移示意图 ”。读图回答 2324 题。23下列关于我国民族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合理的是A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 有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B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明显C20 世纪 80 年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向西迁移趋势明显21D人口重心的迁移与经济重心的迁移没有必然联系24我国少数民族分布人口重心大致位于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江南丘陵 D东北平原读下表资料,分析回答 252
46、6 题。部分国家工业国际竞争力对比数据表(2004 年)国家项目 中国 印度 新加坡 俄罗斯 美国 法国 德国 日本工业劳动生产率(美元/年人) 4891 2211 73361 13372 106554 84980 74120 86215劳动成本(美元/日人) 15.33 27.14 10.4 6.88 20.62 27.29 44.31 24.98制造业工人报酬(美元/时人) 0.75 0.60 7.63 0.92 21.97 23.19 32.84 21.5425对比表中各国的相关数据判断,最应该到国外投资制造业的国家是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26表内国家中,工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是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二、双项选择题27读下图,若、三地均位于平原地区,当三地的日照时数相等时(不考虑天气状况),则:A三地的正午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