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十堰市中考满分作文-药物分析实验指导四川农业大学药学系.doc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4338097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堰市中考满分作文-药物分析实验指导四川农业大学药学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十堰市中考满分作文-药物分析实验指导四川农业大学药学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十堰市中考满分作文-药物分析实验指导四川农业大学药学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十堰市中考满分作文-药物分析实验指导四川农业大学药学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十堰市中考满分作文-药物分析实验指导四川农业大学药学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药物分析实验指导四 川 农 业 大 学 药 学 系二一一年八月1前 言药物分析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药物分析实验是药物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树立药品质量观念,熟悉药品检验程序并培养学生具有检验常用的药物及制剂的能力。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全面了解药物分析工作的程序及各环节的要求。2 .掌握药物分析常用方法的原理及操作技术。3.能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及有关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4.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为此,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内容与方法,考虑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安排实验的

2、进程。实验中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作好原始记录,认真分析实验结果,力求做出准确可靠的结论。应遵守课堂纪律和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保持整洁。本实验指导内容是根据药学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编写的。以药物分析中常用分析方法和典型药物及其制剂为主。使用时可根据学时数选择实验内容,也可作为教材的实例用作课堂教学的参考。四川农业大学药学系二一一年八月2目 录实验一 药物的杂质检查 (一) 标准溶液的配制 (二) 氯化钠的杂质检查 (三) 蒸馏水的杂质检查 实验二 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 实验三 阿司匹林片的分析 实验四 硫酸阿托品片的含量测定 实验五 复方磺胺甲噁 唑片的含量测定

3、 实验六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分析 实验七 维生素 B1 片的分析 实验八 维生素 C 注射液的分析 实验九 诺氟沙星含氟量的测定 实验十 诺氟沙星胶囊含量测定 实验十一 药房制剂的快速检验 实验十二 常用安眠镇静类药物的鉴别 实验十三 气色谱法测定酊剂中乙醇含量 实验十四 血浆中苯妥英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实验十五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莫西林胶囊的含量 实验十六 枸橼酸铁铵的杂质检查及含量测定 实验十七 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苯巴比妥片的含量附录 1 药品检验操作标准原料药检验报告书附录 2 药品检验操作标成品检验报告书 3附录 3 药品检验操作标标准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附录 4 电子天平的使

4、用、维护和保养附录 5 容量仪器的洗涤与校正及特殊用水的制法4实验一 药物的杂质检查一、目的1.了解药物杂质检查的意义。2.掌握杂质检查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杂质限量的计算方法。二、实验内容(一)标准溶液的配制1.标准氯化钠溶液的制备称取氯化钠 0.165g,置 1000ml 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 10ml 置 100ml 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 1ml 相当于10g 的 Cl)。2.标准硫酸钾溶液的制备称取硫酸钾 0.18lg,置 1000ml 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每 1ml相当于 100g

5、的 SO4)。3.标准铁溶液的制备称取硫酸铁铵 FeNH4(SO4)212H2O 0.863g,置 1000ml 量瓶中,加水溶解后,加硫酸2.5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 10ml,置 10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 1ml相当于 10g 的 Fe)。4.标准铅溶液的制备称取硝酸铅 0.160 g,置于 1000ml 量瓶中,加硝酸 5ml 与水 50ml 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临用前精蜜量取贮备液 10ml,置 10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 1ml 相当于 10g 的 Pb)。配制与贮存用的玻

6、璃容器均不得含有铅。5.标准砷溶液的制备称取三氧化二砷 0.132g,置 1000ml 量瓶中,加 20氢氧化钠溶液 5ml 溶解后,用适量的稀硫酸中和,再加稀硫酸 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 1ml,置 100ml 量瓶中,加稀硫酸 1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每 1ml 相当于 1.0g 的 As)。(二)氯化钠的杂质检查1.酸碱度取本品 5.0g,加水 50ml 溶解后,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 2 滴。如显黄色,加氢氧化钠液(0.02mol/L)0.10ml,应变为蓝色;如显蓝色或绿色,加盐酸液 (0.02mol/L)0.2ml,应变为黄色

7、。52.溶液的澄清度取本品 5.0g,加水 25ml 溶解后,溶液应澄清。3.碘化物取本品的细粉 5.0g,置瓷蒸发皿内,滴加新配制的淀粉混合液 取可溶性淀粉 0.25g,加水2ml,搅匀,再加沸水至 25ml,随加随搅拌,放冷,加硫酸液(0.025mol/L)2ml,亚硝酸钠试液3 滴与水 25ml,混匀 适量使晶粉湿润,置日光下(或日光灯下 )观察,5 分钟内晶粒不得显蓝色痕迹。4.溴化物取本品 2.0g,加水 10ml 使溶解,加盐酸 3 滴与氯仿 1ml,边振摇边滴加 2氯胺 T 溶液(临用新制)3 滴,氯仿层如显色,与标准溴化钾溶液 (精密称取在 105干燥至恒重的溴化钾0.1485

8、g,加水使溶解成 100ml,摇匀)1.0ml 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5.硫酸盐取本品 5.0g,加水溶解成约 40ml(溶液如显碱性,可滴加盐酸使成中性),溶液如不澄清,应滤过,置 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盐酸 2ml,摇匀,即得供试溶液。另取标准硫酸钾溶液1.0ml 置 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 40ml,加稀盐酸 2ml 摇匀,即得对照溶液。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溶中,分别加入 25氯化钡溶液 5ml,用水稀释使成 50ml,充分摇匀,放置 10 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供试品管浊度不得更浓。6.钡盐取本品 4.0g,加水 20ml,溶

9、解后,滤过,滤液分为两等份, 1 份中加稀硫酸 2ml,另一份中加水 2ml,静置 15 分钟,两液应同样澄清。7.钙盐取本品 2.0g,加水 10ml 使溶解,加氨试液 1ml,摇匀,加草酸铵试液 1ml,5 分钟内不得发生浑浊。8.镁盐取本品 1.0g,加水 20ml 使溶解,加氢氧化钠试液 2.5ml 与 0.05太坦黄溶液 0.5ml,摇匀,产生的颜色与标准镁溶液(精密称取在 800炽灼至恒重的氧化镁 16.58mg,加盐酸 2.5ml 与水适量使溶解成 1000ml,摇匀)1.0ml,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9.钾盐取本品 5.0g,加水 20ml 溶解后,加稀醋酸 2

10、 滴,加四苯硼钠溶液 (取四苯硼钠 1.5g,置乳钵中,加水 10ml 研磨后,再加水 40ml,研匀,用质密的滤纸滤过,即得)2ml,加水使成50ml,如湿浑浊,与标准硫酸钾溶液 12.3ml 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10.干燥失重取供试品,混合均匀(如为较大的结晶,应先迅速捣碎,使成 2mm 以下的小粒)。分取约lg,平铺在 130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瓶中,厚度不超过 5mm,精密称定。将瓶盖取下,置称瓶旁,或将瓶盖半开,置烘箱内于 130干燥约 23 小时后,将称瓶盖好,取出,置干燥器中放置 40 分钟后,精密称定重量。再按上述方法自“将瓶盖取下”起,继续干燥 12 小时,依

11、法操作,至恒重为止。从减失重量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的干燥失重(规定不得超过 0.5) 。11.铁盐取本品 5.0g,加水溶解成 25ml,置 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盐酸 4ml 与过硫酸铵 50mg,用水稀释成 35ml 后,加 30硫氰酸铵溶液 3ml,再加水适量稀释成 50ml,摇匀。如显色,立6即与标准铁溶液 1.5ml 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12.重金属取本品 5.0g,加水 20ml 溶解后,置 25ml 纳氏比色管中,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 与水适量使成 25ml,加硫代乙酰胺试液(临用前取 5.0ml 混合液,加 4%硫代乙酰胺溶液 1ml,水浴加

12、热 20 秒,冷却,立即使用)2ml,摇匀,放置 2 分钟,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如显色,立即与标准铅溶液 1.0ml 用同一方法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13.砷盐仪器装置:如图 1,A 为 100ml 标准磨口锥形瓶,B 为中空的标准磨口塞,上连导气管C(外径 8.0mm,内径 6.0mm),全长约 180mm。D 为具孔的有机玻璃旋塞,其上部为圆形平面,中央有一圆孔,孔径与导气管 C 的内径一致,其下部孔径与导气管 C 的外径相适应。将导气管C 的顶端导入旋塞下部孔内,并使管壁与旋塞的圆孔恰相吻合,粘合固定,E 为中央具有圆孔(孔径 6.0mm)的有机玻璃旋塞盖,与 D 紧密吻合。测试时

13、,于导气管 C 中装入醋酸铅棉花 60mg(装管高度约 6080mm),再于旋塞 D 的顶端平面上放一片溴化汞试纸(试纸大小以能覆盖孔径而不露出平面外为宜) ,盖上旋塞 E 并旋紧,即得。标准砷斑的制备: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 2ml,置 A 瓶中,加盐酸 5ml 与水 21ml,再加碘化钾试液 5ml 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 5 滴,在室温放置 10 分钟后,加锌粒 2g,立即照上法装妥的导气管 C 密塞于 A 瓶上,并将 A 瓶置 2540水浴中,反应 45 分钟后,取出溴化汞试纸,即得。检查法,取本品 5.0g,置 A 瓶中,加水 23ml 溶解后,加盐酸 5ml,照标准砷斑的制备,自“加碘化钾

14、试液 5ml”起,依法操作,将生成的砷斑与标准砷斑比较,不得更深。(三)蒸馏水的杂质检查1.酸碱度取本品 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 2 滴,不得显红色;另取 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 5滴,不得显蓝色。2.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取本品,分置 3 支试管中,每管各 50ml。第一管中,加硝酸 5 滴与硝酸银试液 1ml;第二7管中,加氯化钡试液 2ml,第三管中,加草酸铵试液 2ml,均不得发生浑浊。3.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取本品 15ml,加醋酸液(6mol/L)18ml,对氨基苯磺酸- -萘胺试液 2ml,锌粉 0.01g,摇匀,放置 15 分钟,不得显粉红色。4.氨取本品 50ml,加碱性

15、碘化汞钾试液 2ml,放置 15 分钟;如显色,与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31.5mg,加无氨蒸馏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成 1000ml)2.0ml,加无氨蒸馏水 48ml 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 2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5.二氧化碳取本品 25ml,置 50ml 具塞量筒中,加氢氧化钙试液 25ml,密塞振摇,放置,1 小时内不得发生浑浊。6.易氧化物取本品 100ml,加稀硫酸 10ml,煮沸后,加高锰酸钾溶液(0.02mol/L)0.1ml,再煮沸 10 分钟,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7.不挥发物取本品 100ml,置 105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并在 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

16、超过 1mg。8.重金属取本品 40ml,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硫代乙酰胺试液(临用前取 5.0ml 混合液,加 4%硫代乙酰胺溶液 1ml,水浴加热 20 秒,冷却,立即使用。 ) 2ml,摇匀,放置 2 分钟,与本品42ml 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 的混合液比较,颜色不得更深。三、说明1.药物杂质检查必须注意按规定的检查条件,严格遵守平行原则。平行原则是指样品与标准必须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反应与比较。即应尽量选择容积、口径和色泽相同的比色管,在同一光源、同衬底上,以相同的方式(一般是自上而下) 观察,所加入的试药种类、用量、加入顺序和反应时间等也应一致。2.杂质限量是

17、指药物中允许存在杂质的最大量。其定义式为:杂质限量= 100供 试 品 量杂 质 允 许 存 在 量3药物的杂质检查是限度检查,合格者仅说明其杂质量在药品质量标准允许范围内,并不说明药品中不含该项杂质。四、思考题1.杂质检查的意义是什么?2.药物中杂质来源主要有哪些途径? 什么是一般杂质? 什么是特殊杂质?3.药物杂质检查应严格遵循什么原则?4.试计算出氯化钠中溴化物、硫酸盐、镁盐、钾盐、重金属和砷盐的限量。5.某一药物取样 0.5g 进行重金属检查,药典规定限量不得超过 10ppm,应取多少毫升标准铅溶液?86.某一药物规定砷盐限量不得超过 4ppm,取标准砷溶液 2ml 对照,问应取供试品

18、多少克?实验二 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一、目的掌握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的原理和操作二、操作取本品 1.5g,精密称定,置分液漏斗中,加水约 25ml,乙醚 50ml 与甲基橙指示液 2 滴,用盐酸滴定液 (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分取水层,置具塞锥形瓶中,乙醚层用水 5ml 洗涤,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加乙醚 20ml,继续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即得,每 1ml 的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72.06mg 的 C7H5O2Na。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 C7H5O2Na 不得少于 99.0三、说明1.苯甲酸钠

19、为有机酸的碱金属盐,显碱性,可用盐酸标准液滴定。CONa+HCl COH +NaCl在水溶液中滴定时,由于碱性较弱(Pk b=9.80)突跃不明显,故加入与水不相溶混的溶剂乙醚提除反应生成物苯甲酸,使反应定量完成,同时也避免了苯甲酸在瓶中析出影响终点的观察。2.滴定时应充分振摇,使生成的苯甲酸转入乙醚层。3.在振摇和分取水层时,应避免样品的损失,滴定前,应用乙醚检查分液漏斗是否严密。四、思考题1.乙醚为什么要分两次加入?第一次滴定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时,是否已达终点?为什么?2.分取水层后乙醚层用 5ml 水洗涤的目的是什么?9实验三 阿司匹林片的分析一、目的1.掌握片剂分析的特点及赋形剂的干扰

20、与排除方法。2.掌握阿司匹林片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二、操作鉴别1.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 0.1g),加水 10ml 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 1滴,即显紫堇色。2.取本品的细粉(约相当于阿司匹林 0.5g),加碳酸钠试液 10ml,振摇后,放置 5 分钟,滤过,滤液煮沸 2 分钟,放冷,加过量的稀硫酸,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检查游离水杨酸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 0.1g),加无水氯仿 3ml,不断搅拌 2 分钟,用无水氯仿湿润的滤纸滤过,滤渣用无水氯仿洗涤 2 次,每次 1ml,合并滤液与洗液,在室温下通风挥发至干;残渣用无水乙醇 4ml

21、溶解后,移至 100ml 量瓶中,用少量 5乙醇洗涤容器、洗液并入量瓶中,加 5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取 50ml,立即加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 取盐酸液(1mol/L)1ml ,加硫酸铁铵指示液 2ml 后,再加水适量使成 100ml 1ml,摇匀;30 秒钟内如显色,与对照液( 精密称取水杨酸 0.1g,置 1000ml 量瓶中,加冰醋酸 1ml,摇匀,再加水适量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 1.5ml,加无水乙醇 2ml 与 5乙醇使成 50ml,再加上述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 1ml,摇匀 )比较,不得更深。溶出度 取本品 1 片,照溶出度测定法第一法(2000 年药典二部附录) ,以稀盐酸

22、24ml 加水至1000ml 为溶剂,转蓝转速为每分钟 1005 转,依法操作,经 30 分钟时,取溶液 10ml 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 3ml 置 50ml 量瓶中,加 0.4%氢氧化钠液 5ml,置水浴中煮沸 5 分钟,放冷,加硫酸液 2.5ml;并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 303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 C7H6O3 的吸收系数 E )为 265 计算,再乘以 1.304,计算出每片的溶 出量;不得少于标示1 1cm量的 80 。其他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00 年中国药典二部) 。含量测定取本品 10 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出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 0.

23、3g),置锥形瓶中,加中性乙醇( 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 )20ml,振摇,使阿司匹林溶解,加酚酞指示液 3 滴,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至溶液显粉红色,再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40ml ,置水浴上加热 15 分钟并时时振摇,迅速放冷至室温,有硫酸滴定液(0.05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 1ml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 18.02mg 的 C9H8O4。本品含阿司匹林(C 9H8O4)应为标示量的 95.0105.0。10三、说明1杨酸与三氯化铁试液显紫堇色。+FeFe3+ 3 3OOH +H3+OOHOH3 O C2.检

24、查溶出度是利用在碱性条件下,加热,使阿司匹林水解,测定水解产物水杨酸的吸收度,按 E 为 265 计算水杨酸的含量,故用阿司匹林的含量表示溶出度时应乘以换算因数。1 1cm换算因数=M ASPM SA=1.3043.为消除阿司匹林水解产物水杨酸,醋酸及稳定剂枸椽酸、酒石酸对含量测定的影响故采用两步滴定法。第一次滴定:CH 3COOHNaOHCH 3COONaH 2OCOHOH+NaOH CONaOH +H2OCOHOCOCH3+NaOHCONaOCOCH3+H2OCCH2COHCH2COHHOCOH+3NaOH CCH2CONaCH2CONaHOCONa+3H2O第二次滴定:CONaOCCH3

25、+NaOHCONaOH+CH3CONa四、思考题1.简述鉴别试验的原理。2.检查游离的水杨酸时,为防止阿司匹林水解,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计算供试品中阿司匹林的限量。3.含量测定时,为什么要作空白试验?空白试验的操作如何进行? 为什么加中性乙醇溶解供试品?如何制备中性乙醇?4.你认为含量测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才可以获得准确的结果?11实验四 硫酸阿托品片的含量测定一、目的1.掌握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2.掌握比色法的基本方法,要求和计算。二、实验内容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 120干燥至恒重的硫酸阿托品对照品 25mg,置 25ml 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

26、取 5ml,置 10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 1ml 含无水硫酸阿托品 50g)。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 20 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出适量(约相当于硫酸阿托品 2.5mg),置 50ml 量瓶中,加水振摇使硫酸阿托品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用干燥滤纸滤过,弃去初滤液,收集续滤液,即得。3.测定法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 2ml,分别置于预先精密加入氯仿 10ml 的分液漏斗中,各加溴甲酚绿溶液 取溴甲酚氯 50mg 与邻苯二甲酸氢钾 1.021g,加氢氧化钠液(0.2mol/L)6.0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 100ml,摇匀,必要时滤过 2.0ml,振摇提取

27、 2 分钟后,静置使分层,分取澄清的氯仿液,置 1cm 吸收池中,在 420nm 的滤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计算,并将结果与1.027 相乘,即得供试量中硫酸阿托品(C 17H23NO3)2H2SO4H2O的重量。本品含硫酸阿托品(C 17H23NO3)2H2SO4H2O应为标示量的 90.0110.0。三、说明1. 硫酸阿托品的结构:2.本实验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硫酸阿托品含量,实验中应严格控制水相 pH 并保证离子对化合物能定量提取进入氯仿层。3.分液漏斗活塞处宜涂甘油淀粉作润滑剂,其配制方法是:取甘油 22g,加入可溶性淀粉9g,混匀,加热至 140,保持 30 分钟,并不断搅拌至透明,

28、放冷,即得。4.振摇提取时既要能定量地将离子对化合物提入氯仿层,又要防止乳化和少量水份不混入氯仿层,因此,需小心充分振摇,并使静置分层后再分取氯仿层,同时可在分液漏斗颈部放置少许脱脂棉以吸附氯仿中少量水份。四、思考题1.试述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122.酸性染料比色法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结合实验说明如何控制这些条件。3.应如何作空白试验?4.校正因子 1.027 是怎样算得的?13实验五 复方磺胺甲噁 唑片的含量测定一、目的1.掌握复方制剂的分析特点及赋形剂的干扰与排除方法。2.掌握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磺胺甲噁 唑片中磺胺甲噁 唑与甲氧苄啶含量的原理与方法。二、实验内容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9、取本品 10 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磺胺甲噁 唑 50mg 与氧苄啶 10mg),置于 100ml 量瓶中,加乙醇适量,振摇 15 分钟磺胺甲口 恶 唑与甲氧苄啶溶解,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 105干燥至恒重的磺胺甲噁 唑对照品 50mg 与甲氧苄啶对照品 10mg,分置 100ml 量瓶中,各加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作为对照品溶液(1)与对照品溶液(2) 。3.磺胺甲噁 唑的测定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1)、(2)各 2ml,分置 100ml 量瓶中,各加 0.4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取

30、对照品溶液(2)的稀释液;以 257nm 为测定波长( 2), 在 304nm波长附近( 每间隔 0.5nm)选择等吸收点波长为参与波长 ( 1),要求A=A 2A 1=0。再在 2 与 1 波长处分别测定供试品溶液的稀释液与对照品溶液(1)的稀释液的吸收度,求出各自的吸收度差值(A) ,计算,即得。4.甲氧苄啶的测定精密量取上述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1)(2)各 5ml,分置 100ml 量瓶中,各加盐酸一氯化钾溶液 取盐酸液(0.1mol/L)75ml 与氯化钾 6.9g,加水至 1000ml 摇匀 稀释至刻度,摇匀。取对照品溶液(1) 的稀释液,以 239.0nm 为测定波长( 2),

31、在 295nm 波长附近( 每间隔 0.2nm)选择等吸收点波长为参比波长( 1),要求A=A 2A 1=0。再在 2 与 1 波长处分别测定供试品溶液的稀释液与对照品溶液(2)的稀释液的吸收度,求出各自的吸收度差值 (A),计算,即得。本品每片中含磺胺甲噁 唑(C 10H11N3O2S)应为 0.360 0.440g,含甲氧苄啶(C 14H12N4O3)应为72.088.0mg。三 说明1.磺胺甲噁 唑与甲氧苄啶的结构分别为:14NH2 SO2NH CH3ONOCH3CH3OCH3O CH2 NNNH2NH2(SMZ)(TMP)SMZ 与 TMP 的紫外吸收图谱分别为:图 1.SMZ 的紫外

32、吸收图谱 图 2.TMP 的紫外吸收图谱1 TMP(2.0g/ml); 2 SMZ(10.0g/ml) 1 TMP(5.0g/ml) ; 2 SMZ(25.0g/ml)3 SMZTMP; 4 辅料 3 SMZTMP; 4 辅料2.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处方为:磺胺甲噁唑 400g甲氧苄啶 80g 制成 1000 片3.本实验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 SMZ 和 TMP 的含量。由于干扰组分在测定波长和参比波长处吸收度相等,可在计算A 时消去,所以应用本法可以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复方制剂中 SMZ 和 TMP 的含量。四、思考题1.试简述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原理。2.试查阅本品的其它分析方法,从中了解复

33、方制剂分析的特点及发展趋势。15实验六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分析一、目的1.掌握用薄层层析法检查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对氨基苯甲酸限量的原理及方法。2.掌握用重氮化滴定法、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含量的原理及方法。二、实验内容(一)鉴别 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盐酸普鲁卡因 50mg),加稀盐酸 1ml,加 0.1mol/L 亚硝酸钠溶液数滴,滴加碱性 -萘酚试液数滴,生成橙红色沉淀。(二)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薄层层析法:精密量取本品,加乙醇稀使成每 1ml 中含盐酸普鲁卡因 2.5mg 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对氨基苯甲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 1ml 含 30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

34、述两种溶液各 10l,分别点于含有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 H 薄层板上,用苯冰醋酸丙酮甲醇(141 14) 为展开剂,展开后,取出晾干,用对一二甲氨基苯甲醛溶液2对一二甲氨基苯甲醛乙醇溶液 100ml,加入冰醋酸 5ml 制成喷雾显色。供试溶液如显与对照品相应的杂质斑点,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薄层板的制备:取硅胶 H 2g,加 0.5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适量调成糊状,均匀涂布于玻璃板(515cm)上,置水平台上,在空气中晾干,再于 110 烘 0.51 小时,放置干燥器中备用。(三)含量测定1.重氮化法:调节永停滴定仪上电阻 R 使加于电极上电压约为 50mV。精密量取本品

35、适量(约相当于盐酸普鲁卡因 0.1g),置烧杯中,加水 40ml 与盐酸液(12)15ml,加溴化钾 2g,置电磁搅拌器上,插入铂一铂电极后,在 1520,将滴定管的尖端插入液面下约 2/3 处,用亚硝酸液(0.05mol/L) 迅速滴定,随滴随搅拌,至近终点时,将滴定管的尖端提出液面,用少量水淋洗尖端,洗液并入溶液中,继续缓缓滴定,至电流计指针突然偏转,并不再回复,即为滴定终点。每 1ml 的亚硝酸钠液(0.05mol/L)相当于 13.64mg 的 C13H20N2O2HCl。本品含盐酸普鲁卡因应为标示量的 95.0105.0。2.分光光度法:精密量取本品 1ml 于 100ml 量瓶中,

36、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此稀释液 10ml 于另一100ml 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即每 1ml 含盐酸普鲁卡因 10g) ,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 290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 C13H20N2O2HCl 的吸收系数(E )为 680 计算,即得。1 1cm三、说明1盐酸普鲁卡因,对氨基苯甲酸在冰醋酸中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缩合而呈色。16NH2 COH +NH2 COCH22N(C2H5)2HCl CHOCH33N H+NH COHCHCH33N+ NHCHCH33N+ COCH22N(C2H5)2四、思考题1. 计算用 TLC 法检查对氨基苯甲酸的限量。17实验七 维生素 B1片的分析一

37、、目的1.掌握维 B1 鉴别反应的原理和方法;2. 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内容(一) 鉴别取本品的细粉适量,加水搅拌,滤过,滤液蒸干。(1)取残渣约 5mg,加氢氧化钠试液 2.5ml 溶解后,加铁氰化钾试液 0.5ml 与正丁醇 5ml,强力振摇 2 分钟,放置使分层,上面的醇层显强烈的蓝色荧光;加酸使成酸性,荧光即消失;再加碱使成碱性,荧光又显出。(2)取残渣少许,加水溶解,加硝酸使成酸性后,加硝酸银试液,即生成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加氨试液即溶解,再加硝酸,沉淀复生成。(3)取残渣少许,置试管中、加等量的二氧化锰,混匀,加硫酸湿润,缓缓加热,即发生氯气,

38、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显蓝色。(二)含量测定取本品 20 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 B1 25mg),置 100ml 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ml)约 70ml,振摇 15 分钟使维生素 B1 溶解,加盐酸溶液(9 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干燥滤纸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 5ml,置另一 100ml 量瓶中,再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 246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12H17ClN4OSHCl 的吸收系数 (E )为 421 计算,即得。1 1cm本品含维生素 B1(C12H17ClN4OSHCl)应为标示量的 90.0

39、110.0。三、思考题1.试简述以上维生素 B1 鉴别反应的原理。2.试简述吸收系数测定药物含量的特点和一般方法。3.如何计算供试品中维生素 B1 的含量。18实验八 维生素 C 注射液的分析一、目的1.掌握注射液分析的特点及附加成分的干扰与排除方法。2.掌握维生素 C 注射液鉴别和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内容(一)鉴别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 C 0.2g),加水稀释至 10ml,照下述方法试验。1.取溶液 5ml,加硝酸银试液 0.5ml,即生成银的黑色沉淀。 2.取溶液 5ml,加二氯靛酚钠度液 12 滴,试液的颜色即消失。(二)含量测定1.碘量法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

40、 C 0.2g),加水 15ml 与丙酮 2ml,摇匀,放置 5 分钟,加稀醋酸 4ml 与淀粉指示液 1ml,用碘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持续 30 秒钟不褪,即得。每 1ml 的碘液(0.1mol/L)相当于 8.806mg 的 C6H8O6。本品含维生素 C 应为标示量的 90.0110.0。2.比色法(1)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维生素 C 对照品约 100mg,置 100ml 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上述溶液 5ml 置另一 10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50g/ml)。分别精密量取以上对照品溶液 2、3、4、5、6ml,分置

41、25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 10ml,加 1,10菲咯啉铁()试液 取 1,10菲咯啉( 一水物)0.198g ,加盐酸(1mol/L)2ml 和硫酸铁铵 0.16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 100ml。1ml,混匀,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 510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用吸收度对对照品量(mg)回归,即得。(2)维生素 C 注射液的含量测定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 C 500mg),置 10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 2ml 置另一 10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100g/ml)。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 2ml 于 25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 10m

42、l,加入 1,10菲咯啉铁( )试液1ml,以下按照标准曲线方法操作。根据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度和标准曲线计算出维生素 C 的含量,即得。三、说明:1. 在酸性溶液中铁()氧化抗坏血酸生成去氢抗坏血酸,同时铁()被还原成亚铁离子,后者与 1,10菲咯啉络合生成红色的亚铁菲咯啉离子Fe(C 12H8N2)3 2 ,在波长 510mm处有最大吸收。可用作抗坏血酸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反应式为:19OHOHOOCHHCH2OH+Fe OOOCHHCH2OH+Fe2+O3+Fe2+ NN3 NNFe 32+2.经试验,注射剂中抗氧剂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等不干扰测定。四、思考题1.试简述维生素 C 的结构与分

43、析方法之间的关系。2.用碘量法测定含量时,加入丙酮和稀醋酸的目的是什么?3.用比色法测定维生素 C 含量时,空白对照溶液如何制备? 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20实验九 诺氟沙星含氟量的测定一、目的1.掌握氧瓶燃烧法的操作方法。2.掌握茜素氟蓝比色法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内容1.仪器装置燃烧瓶为 500ml 磨口、硬质玻璃锥形瓶(或根据取样量选用 250mol、100ml 或 2000ml 的磨口、硬质玻璃锥形瓶)瓶塞应严密,空心,底部熔封铂丝一根( 直径为 1mm),铂丝下端作成网状或螺旋状,长度约为瓶身长度的 2/3,如图 A。2.供试品的燃烧破坏及供试溶液的配制取本品

44、细粉 35mg,精密称定。置于无灰滤纸 (如图 B)中心,按虚线折叠(如图 C)后,固定于铂丝下端的网内或螺旋处,使尾部露出。另在燃烧瓶内加水 20ml,作为吸收液,并将瓶颈用水湿润,小心急速通入氧气约 1 分钟(通气管应接近液面,使瓶内空气排尽) ,立即用表面皿覆盖瓶口,移至他处;点燃包有供试品的滤纸尾部,迅速放入燃烧瓶中,按紧瓶塞,俟燃烧完毕(应无黑色碎片),用少量水封闭瓶口,充分振摇,使生成的烟雾完全吸入吸收液中,放置 15 分钟,用水冲洗瓶塞及铂丝,合并洗液及吸收液,转移至 100ml 量瓶中,用水洗净燃烧瓶,洗液并入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溶液。3.氟对照溶液的制备精密

45、称取经 105干燥 1 小时的氟化钠 22.1mg,置 100ml 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临用前,精密量取 10ml,置另一 5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刻度,摇匀,即得。(每 1ml 相当于 20g 的 F)。4.比色测定精密量取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各 2ml,分别置 50ml 量瓶中,各加茜素氟蓝试液 10ml,摇匀,再各加 12醋酸钠的稀醋酸溶液 3.0ml 与硝酸亚铈试液 10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1暗处放置 1 小时,置 1cm 吸收池中,在 610nm 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并将供试液的吸收度用空白试验校正,计算,即得。含氟量应不少于 5.6。三、说明1.氧瓶

46、燃烧法系将有机药物在充满氧气的燃烧瓶中燃烧破坏,使有机结合的测定元素转化为无机的离子状态,俟燃烧产物被吸收液完全吸收后,再采用适当的方法来鉴别、检查或测定卤素、硫、硒、磷等元素的方法。2.本实验的原理是将诺氟沙星用氧瓶燃烧法燃烧破坏,使有机结合的氟转变为无机的 F ,再用茜素氟蓝比色法测定其含量。3.本实验的关键在于供试品是否燃烧完全和吸收完全。4.本实验应有防护措施,如戴防护罩、眼镜等。5.比色法中的空白试验,是取同体积的溶剂代替供试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然后在与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完全平行的条件下加入有关试剂,作为空白对照溶液(又称试剂空白) 。测定吸收度时,先将空白对照溶液的吸收度作为零

47、(或透光率为 100) ,再测定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吸收度。四、思考题1.为使供试品燃烧完全和吸收完全,应注意哪些问题?2.氧瓶燃烧法有哪些优点? 有什么不足?3.写出供试品中氟含量的计算公式。已知诺氟沙星(C 16H18FN3O3)的分子量为 319.24,氟(F)的原子量为 19.00,试计算诺氟沙星的理论含氟量。22实验十 诺氟沙星胶囊含量测定一、目的1.掌握非水滴定法的原理及操作;2.熟悉非水滴定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二、操作1.诺氟沙星的鉴别(1)取本品内容物适量(约相当于诺氟沙星 0.15g)置干燥试管中,加丙二酸 0.1g 与醋酐 2ml,振摇,并在 8090水浴中加热 101

48、5mm,显红棕色。(2)取本品内容物适量,加 0.4氢氧化物溶液适量,振摇使诺氧沙星溶解,稀释成每 1ml中含诺氟沙星 5g,滤过,充去初滤液,取续滤液,在 273,325 与 336nm 波长处测定有最大吸收。2.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本品内容物适量(约相当于诺氟沙星 0.25g),加冰醋酸 30ml,振摇使诺氟沙星溶解,加橙黄指示液 10 滴,用高氯酸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紫红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三、说明1.ChP1995 版规定本品含诺氟沙星应为标示量的 90.0110.0,滴定时,每 1ml0.1mol/L 的高氯酸液相当于 31.93mg 的 C16H18FN

49、3O3。1683CHFNO 19.242. 0.1mol/L 的高氯酸溶液的配制及标定参见 ChP1995 版附录。高氯酸不稳定,注意避光保存。3.水的体膨胀系数较小(0.2110 -3/C0) ,一般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受室温改变的影响不大。而多数有机溶剂的体膨胀系数较大,例如,冰醋酸的体膨胀系数为(1.110 -3/C0)其体积随温度改变较大。所以高氯酸冰醋酸溶液滴定样品时和标定时温度若有差别,则应重新标定或按下式将标准溶液的浓度加以校正:011T.0C式中:0.0011 为冰醋酸的体膨胀系数,t 0 为标定时的温度,t 1 为测定时的温度,C 0 为标定时的浓度,C 1 为测定时的浓度。4.现行药典对本品含量测定的方法为 HPLC 法。四、思考题非水滴定应用于药物分析有何特点? 哪几类药物适合用非水滴定法测定其含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