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历史周清(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右图是从网络上下载的分封制度示意图 ,此图反映的信息中,错误的是A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宗法等级B贵族的大小宗关系是相对而言的C贵族地位的传承执行长子继承制D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两者紧密联系2从汉代内外朝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明内阁到清军机处,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不包括A集体议事,集思广益,力求减少决策失误B分散、削弱乃至取消相权,不断加强皇权C起用亲信,形成以皇帝为主宰的决策核心D军政要务决策的主观性、独断性日益加强3有同学借助文献记载
2、研究下图所示的地方行政制度,请你帮他筛选一下,哪一条与之无关?A “孝文帝以所封悼惠王子分齐为王, 子贤为菑川王,子雄渠为胶东王”B “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 ” C “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注:指中书省)互为表里。 ”D “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 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4“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而亦人人有服官之权之所以兑现于实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以上材料说明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盘旋的原因之一,主要理由是它A提供了阶层流动可能,使官僚
3、政治获得了弹性 B促进社会上重学风气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C根绝了结党营私之弊,有助于官场风气的好转D结束了世卿世禄制度,开始依品德、才能选官5中国古代的族规、家法繁多,有些族规头一条就规定:圣谕当遵,有的则强调要“急完粮” ,孔氏族规中规定:“忤逆父母,凌辱尊长及纵容妻妾辱骂祖父母、父母,一经闻四祠,笞责三十。甚,革胙除派。至大反常,处死,不必禀呈,致累官长。 ”这段材料说明当时A宗法制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全面实施 B封建政府对地方的统治已经失控C宗族成为专制统治得力的基层组织 D基于契约关系的公民社会迅速发展61840 年 7 月,中英第一次厦门之战,清军士兵被打死了 9 名,下面是其中部分人
4、的档案资料,由此可以看出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姓名 年龄 身份 家庭情况左营战兵邱明禧 年三十九岁 弓箭手 祖母林氏,母刘氏,妻陈氏右营战兵张世泽 年五十九岁 鸟枪手 母余氏,妻黄氏,男光灿后营战兵吴振胜 年二十四岁 藤牌手 父俊,母林氏,弟贤前营战兵胡满才 年四十七岁 鸟枪手 男印蓝军队编制承袭古代社会样式,不适应近代战争需要。武器非常落后,基本上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年龄不一,说明军中没有正常的兵役制度,影响战斗力。绝大多数缺乏父亲的记载,极有可能因父死补兵缺,说明没有近代征兵制度。A B C D7太平天国在中国近代史上演出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悲喜剧,历来评价莫衷一是,下列评价中,错误的是A马
5、克思:欧洲的反动分子 看见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B梁启超:所谓太平天国,所谓四海兄弟, 皆不过外面之假名。C孙中山:洪氏之覆灭,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D陈旭麓:拜上帝教没有从天上搬来一套新的生产方式。8英国公使欧格讷注意到,北京的“大臣们坚持必须让李鸿章特使采取主动,而大臣们将批准他所作出的任何决定。” 到了向日本割让台湾的时候,朝廷又命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前去办理。李“对此非常生气和吃惊,这表明北京感兴趣的是把人们对条约的全部憎恨都加在他和他的亲属身上。”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清政府中枢迫于压力,力图推卸责任 B满清政府依赖和信任李鸿章家族C太平天国运
6、动后,汉族官僚把持朝政 D甲午中日战争中李鸿章名望上升9张鸣在辛亥,摇晃的中国一书中写道:“从近代革命史角度,辛亥革命算是一场动荡和破坏比较小的革命。立宪派的高度参与,极大地降低了破坏的程度,而革命党人,也在刻意减少革命带来的动荡。”作者意在A揭露辛亥革命失败根源 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B控诉立宪派混入革命阵营内部破坏革命的罪恶行径C肯定辛亥革命以相对平和的方式实现社会革新进步D赞扬辛亥革命采用温和改良方式埋葬封建制度10“世上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这种社会和思想的酝酿,引发了(民国八年)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对该文中“全国性运动”描述错误
7、的是A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高峰 B学生为先锋,具有广泛群众性 C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救亡意识 D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局面111927 年 3 月 24 日下午 3 时半,美英帝国主义下令停泊在下关江面的军舰对南京萨家湾一带开炮轰击,至 5 时始停。共产国际执委会发表声明称:“美英帝国主义的所作所为仅仅是因为中国革命最近的胜利威胁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声明中所说的“革命”是指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 D土地革命12左图为 1927 年至 1937 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1927 年的低点缘于国民革命的失败和国民党的屠杀B1927-1928 年的缓慢上升缘
8、于武装斗争和革命重心转移C1928 年以后的迅速上升缘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D1934 年以后的迅速减少缘于 “左”倾错误的冲击13右图为 1944 年日本侵略者发布的有关蒋介石的宣传画,图中伤痕累累、接近瘫痪的蒋介石正向英美乞援,口中念念有词道:“请借给我军费吧,你的请求我全都听见了。”日本作此宣传的最主要目的是A揭露防御阶段中国正面战场的挫败,振奋日军士气B抹黑重庆国民政府,攻击世界反法西斯同盟C反映英美侵略野心,积极推动中日之间的和解D反映国共内战,揭示当时中国复杂尖锐的社会矛盾14下列图表说明,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
9、因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改革开放的推进 内地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援建 三大改造的逐步开展A B C D15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五周年庆祝活动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活动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A香港特首梁振英向胡锦涛主席宣誓就职 B胡锦涛主席检阅解放军驻港部队C梁振英强调港府将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D直升机悬挂国旗、区旗飞过广场162013 年 5 月,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出席中国扬州两岸素食文化暨绿色生活名品博览会。星云大师多次往返海峡两岸,参加重大佛事活动,宣传佛教文化。他曾说过:“两岸一家,本来同手足一体,我在台湾说过,台湾没有台湾人,台湾很多中国人嘛,你说台湾哪一个不是中
10、国人?”在这段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有利于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 两岸人员往来、交流日益频繁大陆和台湾在经济上的互补性两岸有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A B C D17有人认为美国的对华政策经历了扶蒋压共、扶蒋反共到与蒋拉开距离但继续反共和“防止中共成为苏联附庸”的过程,正是美国的这种反华政策逐渐升级,才迫使新中国制定了“ ”的对外政策。按照此人的逻辑,横线上应填的是A不结盟 B一边倒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18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实施“一条线”外交战略: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联合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国际统一战线,下列属于这一战略
11、在“文革”期间表现的有数字与事实:宁夏 50 年巨变宁夏 1957 年 2007 年地方财政收入 0.37 亿元 80 亿元粮食产量 50.77 万吨 323.50 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 101.63 元 3181 元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216.32 元 10859.33 元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周恩来和田中角荣签署联合声明 中美建交后邓小平访美A B C D1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是“全方位”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大旗,为此采取了下列哪些措施、策略?多边外交都以联合国为中心展开 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努力为现代化建设营造和平环境 践行不结盟原则,加
12、入第三世界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A B C D20近年来,美国加速重返亚太,中国外交面临新挑战。2013 年 3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双方发表公告称:“把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至新阶段,将此作为本国外交的优先方向。双方在涉及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安全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A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基本出发点 B外交活动受国际关系格局变迁的影响C我国开展超越意识形态的务实外交 D中俄谋求建立盟友关系应对时局变化二 、 非 选 择 题21.(12 分)近现代以来,中国经历了复杂的探索历程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13、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 要议会民主政治,就必须要有法制的传统。而要有法制传统,又必须要有个人权利意识。而要有个人权利意识,又必须要有市场经济的发达。而市场经济的发达,又必须要有中产阶级社会。中国的情况是怎样的?就是在一个高度专制传统的农业社会上面,安放着一个高度西化的政治系统,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两者之间无法有机的结合。萧功秦中国近代以来的六次政治选择材料三 避免了在处理党派关系问题上选举民主的“票决”可
14、能带来的弊端,而且政治协商还从处理各政党之间关系的方式和方法,进一步拓展为各界代表人士广泛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渠道,成为体现我国广泛人民民主的又一重要形式,即协商民主形式。何群试论政治协商制度及协商民主方式的优越性材料四 细究中国社会这些年来政治体制的每一变迁,无一不是由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所推动。没有社会分化与社会转型,没有经济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没有技术进步出现的互联网络与信息化,中国社会在政治体制领域的这些变化,放在 30 年前,甚至 15 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辛鸣推动中国政改的四大力量请回答:(1)民国初年,革命党人作了宪政设计的伟大尝试,以限制袁世凯独裁,捍卫民主共和制度,请根据材料一概述其设计的内容。 (2 分)(2)根据材料二概述议会民主政治在中国难以实施的原因(3 分)(3)新中国建立后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请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制度。 (2 分)(4)有人认为:改革开放 30 多年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所需的条件已经成熟,但也有人认为仍需假以时日,力求稳健扎实。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同意哪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要求:论点明确,言之有据。 ) (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