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板块 物质、运动 和相互作用 第9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 摩擦力,一、牛顿第一定律(8年6考,2016年、2015年、2013年、2011年、2010年、2009年考查),1.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 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没有受到力,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得出的,因此 (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4.牛顿第一定律间接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的特性。惯性的大小跟物体的 有关,
2、即 越大,惯性越大。,不能,不变,质量,质量,注意:该研究方法是理想实验法。在研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中也用到该方法。,6.惯性的利用与防范: (1)利用:拍打衣服灰尘、体育比赛中的各种投掷项目、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以提高成绩等。 (2)防范:交通工具必须配备刹车系统、汽车司机和前排乘客配备安全带等。,二、二力平衡(8年4考,2016年、2015年、2014年、2011年考查) 1.力的平衡和平衡状态: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时保持 或 状态,则这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定义:作用在 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 、方向 ,并且作用在 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巧记 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体
3、、共线、等大、反向。,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同一,相等,相反,同一条,三、力与运动的关系 1.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物体的运动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阻力的缘故。 2.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将 ,如:减速、加速、运动方向改变。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或不受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将 。,改变,不需要,改变,不变,四、滑动摩擦力(8年5考,2016年、2015年、2013年、2012年、2010年考查) 1.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
4、: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接触,面粗糙程度,大,压力,大,3.增大或减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注意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间表面 ;两物体相互挤压且发生弹性形变,接触面上有 ;两物体间发生 ,此时有滑动摩擦力(若有 的趋势,此时也有摩擦力,大小可用“力的平衡”求解)。,粗糙,压力,相对滑动,相对滑动,增大,压力,粗糙程度,减小,减小,1. 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 B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想象的 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的一条重要规律
5、D牛顿第一定律认为物体没有惯性,C,2.(原创)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会越滚越慢,这是因为( ) A足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足球受到重力作用 C足球受到阻力作用 D.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C,3.(2016河北)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的宇航员不具有惯性 B物体运动时具有惯性,静止时不具有惯性 C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D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增大惯性提高成绩,C,4.在下列事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 A.正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 B.减速进站的火车 C.腾空而起正在加速上升的火箭 D.在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D,5.图1中的两个力,彼此
6、平衡的是( ),C,6.消防队员抓着竹杆从楼顶向地面匀速滑下。关于消防队员在这一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受摩擦力 B受摩擦力,方向向下 C受摩擦力,方向向上 D没有告诉队员质量,无法判断,C,7.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行走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体垫在车轮下 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B,8.(原创)如图2所示,在某段时间内跳伞运动员能匀速下降,因为运动员和伞作为整体受到的 力与 力是一对平衡力
7、;假设运动员和伞受到的所有外力全部消失,则运动员和伞的运动状态将 会是 。,重,阻,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易错易混点一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练习过考点2、3题) 例1 如图3所示,一辆卡车在开到拱形桥顶时,突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则这辆卡车将会( ) A.静止在桥面上 B.沿着桥面滑下去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沿着桥面做减速运动,C,【技巧规律】 一切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即原来静止的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易错原因 错选者没有真正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应注意“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易错易混点
8、二 惯性、力和惯性定律(练习过考点4题) 例2 关于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惯性 B.射出的子弹离开枪口后,仍然继续高速前进,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的作用 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仍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汽车的惯性大于它所受到的阻力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D,【技巧规律】 (1)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所遵循的运动规律。(2)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固有性质,而不是力。(不能把惯性说成惯性力,更不能与力的大小进行比较)(3)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4)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质量大
9、,惯性就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反之,惯性就小,运动状态易改变。,易错易混点三 摩擦力(练习过考点13、14题) 例3 某人用4N的拉力拉木块,木块静止不动,此时摩擦力为 N。用6 N的水平拉力时,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为 N。现改用10 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仍在这一水平桌面上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0,6,6,【技巧规律】 求摩擦力的大小实际上就是求与该摩擦力成平衡力的力的大小,因为两力的大小相等。因而分析解答此类问题,可先确定哪一个力与待求的摩擦力平衡,则待求的摩擦力大小就等于该平衡力的大小。,易错易混点四 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练习过考点7题) 例4 (201
10、6扬州)小华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二力平衡 B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二力平衡 C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 D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D,【技巧规律】 (1)判断二力是否平衡可以用二力平衡条件,也可以根据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来确定受到的力是否平衡。(2)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平衡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而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这是两者最明显的区别。,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例1 如图4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
11、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 (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 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 的大小。 (2)在某次实验中正确拉动弹簧测力计,其指针位置如图5,则物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1为N;若使物块向右加速运动,则摩擦力f2 f1(选填“”、“=”或“”)。 (3)分析图4-甲、乙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必须,直线,滑动摩擦力,1.6,=,匀速,压力,(4)分析图4-甲、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压力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5)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的大小
12、和接触面 的有关。 (6)有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他在同学的帮助下设计了下列实验: 第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接触面越粗糙,压力,粗糙程度,6-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表格中。 第2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6-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无关。,接触面积,(7)【拓展】小丽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7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比较容易读出数据。实验中,小丽同学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不一定,1.B 2.A 3
13、.D 4.D 5.B 6.C 7.C 8.B 9.(1)匀速直线运动(2)乙 (3)直线 10.B 11.D 12.D 13.B 14.2 不变 前 15.静止 4 16.如图1所示 17.A,1.D 2.C 3.A 4.D 5.C 6.等于 7.如图2所示 8.(1)受到阻力 (2)永远向右匀速直线运动,9.解:由v-t图象可知:712 s内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摩擦阻力大小等于动力,即f=F=30 N 10.解:由题可知,汽车受到的阻力f是车重的0.16倍 f=0.16 G=0.16 mg=0.161 500 kg10 N/kg= 2 400 N 小汽车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牵引力F=f=2 40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