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前儿童对死亡概念认知特点的研究.ppt

上传人:杨桃文库 文档编号:4327132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对死亡概念认知特点的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学前儿童对死亡概念认知特点的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学前儿童对死亡概念认知特点的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学前儿童对死亡概念认知特点的研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学前儿童对死亡概念认知特点的研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前儿童对 死亡概念 认知特点的研究,2010.11,学前儿童对死亡概念认知特点的研究,一、研究的必要性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现有研究的不足 五、研究内容和具体程序 六、研究进度和预计成果 七、课题组成员分工 八、研究经费预算,研究的必要性,许多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历过死亡事件,例如:亲人的过世,家里动物或植物的死亡。有些儿童即使没有亲身经历,但在电视上也会目睹一些生命无法延续的情景,例如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死去等等。其实儿童自幼年开始即对死亡产生好奇与疑问,但却得不到父母及老师的教导。当父母及老师被问及有关死亡方面的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原

2、因是他们并不清楚儿童死亡概念的发展特点。如果儿童不知道生物一旦死亡便不能复活,那么,他们会觉得死亡只是一个意外,更有甚者,可能会利用自杀这样的动作来得到成人的注意或企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要求。因此研究儿童死亡概念的发展有利于儿童从生命的终极角度来理解生命,从而使儿童能够更好地珍惜自己的生命,保护身体的健康,理性地面对生命和死亡。,相关概念的界定,1、死亡的含义 2、死亡概念的定义,1、死亡的含义,生物学上所说的死亡是指:“机体生命活动的终止,从而乃是个体作为独立生命系统的死亡,并伴随蛋白质和生物聚合物等生命最重要物质基础的分解”。 Labouoie认为生物的生命是一个由出生生长到衰老死

3、亡的过程,而死亡是人类要面对的一个复杂课题。所谓死亡是指生命活动的终了,标志着新陈代谢的停止,从生物学意义上讲,任何人和高等动物都能因生理衰老而发生生理死亡或自然死亡;因各种疾病造成病理死亡;因机械的化学的或其他因杀所造成的意外死亡。,1、死亡的含义,依据该定义推断,死亡是客观存在的,它反映了生命本身有限的特征。而心理学家Speece指出,死亡不仅表现为在生命过程中人失去一位所爱的人、失去心爱的物、失去童年、失去做人的方式以及因此招来的他人的特殊反映等。即Speece认为死亡不仅仅是指生命的终结,还包括发生在生命过程中的物、事和活动的失去、终止和停滞。,2、死亡概念的定义,Kane、Speec

4、e和Brent把死亡概念定义为是由一些相当不同的成分或次概念所组成的复杂概念。翁璱芬提出,死亡概念是对与死亡有关的经验归纳出共同性认识。 经过众多研究后发现,死亡概念包含了许多明确的次概念(sub-concept),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死亡概念的定义,1、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或终极性(finality),即理解生物一旦死亡,便不能再复活; 2、普遍性(universality)或适用性(applicability),即理解所有的生物(只有生物)都会死去; 3、个体性(personal mortality),即理解死亡适用于个体自己的; 4、不可避免性(inevit

5、ability),即理解生物最终都必将死亡; 5、终止性(cessation)或无功能性(non-functionality),即理解死亡后身体和大脑机能都将停止; 6、原因性(causality),即理解死亡最终都是因为身体机能的终止; 7、不可预测性(unpredictability),理解死亡的到来不是事先可以预测到的。 而有学者将死亡的情绪性也作为死亡概念的本质特征有待商榷,因为死亡本身是一种生命现象,而死亡情绪性则是一种带有主观性质的社会品质。,国内外研究概况,(一) 国外对儿童死亡概念认知的研究现状近期的研究发现,学前儿童已经有了初步的死亡概念。Nguyen(2002)和Slaug

6、hter(2003)的研究都发现6岁儿童已经知道动物和植物都能死亡。(Nguyen S,and Gelman S.Four and 6-year oldsbiologicalconcept of death:The case of plant.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2,20:495-513),(一)国外对儿童死亡概念认知的研究现状,Virginia Slaughter and Michelle Lyons(2003)通过死亡概念访谈表(Death interview)对3到5岁学前儿童的死亡概念五个次概念(不可避免性、适用

7、性、不可逆性、终止性和原因性)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对不可逆性的理解最容易,其次是不可避免性和终止性,适用性和原因性最困难。这个结果和之前的研究结果相似(Lazar Speece and Brent, 1985)。,(一)国外对儿童死亡概念认知的研究现状,H. Clark Barrett, Tanya Behne(2005)提出以活体的终止来理解死亡由早期发展的活体系统(agency system)促进,一个早期发展的推理系统,致力于理解和预测有意图的活体的行为 (Johnson, 2000; Leslie, 1994)。这一提议不同于之前的主张,认为没有核心机制明确的推动对死亡的理解 (Care

8、y, 1985)。活体预测系统 (Johnson, 2000; Leslie, 1994; Rakison Scholl & Tremoulet, 2000)包含了区分活的和死的动物的程序。,(一)国外对儿童死亡概念认知的研究现状,Barrett and Behne通过让生活在两种完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3到5岁儿童回答动物死去或睡觉时是否会有各种各样的行为表现,发现两种文化背景下的4岁儿童基本上都能正确回答问题。他们能够区分生物机能持续着的“睡觉事件”和生物机能终止了的“死亡事件”。对人的故事或各种动物的故事,儿童所作的回答没有什么差别。 Barrett and Behne指出,如果用拟人手法使

9、故事再简单一些,使故事里的角色不超出幼儿经历的范围,即使3岁的幼儿也能回答得很好。论证了幼儿确实清楚地理解死亡就是生物机能的终止,儿童在早期就能区别活着和死去的动物。,(二)国内对儿童死亡概念认知的研究现状,我国学者张向葵(1998)对3.56.5岁儿童的死亡认知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儿童对死亡认知是随年龄发展而提高的,但在水平上存在差异,并把儿童对死亡认知的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儿童对死亡认知的发展,水平一:对死亡特征的四个次概念(不可逆性、必然性、功能丧失性和情绪性)不能清楚认识。不能理解人会死的问题,尤其不能理解动物和植物会死的问题。 水平二:能够比较清楚地解释死亡的基本特征,但是表现出

10、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和情感色彩:死是别人的事,而自己永远不会死;自己喜爱的生命不能死。 水平三:能够依据一定的自然原因、疾病原因和意外原因来解释死亡,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结束,人死了不能再活;任何人、动物和植物都会死;死去的人、动物和植物既不能走,也不能想问题,并使人感到伤心、难过、恐惧和悲哀。这意味着,儿童对死亡特征的认识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二)国内对儿童死亡概念认知的研究现状,郑永爱(2006)选取100名36岁的幼儿作为被试,采用个别访谈法对幼儿死亡概念认知的特点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幼儿对死亡概念认知的年龄主效应显著、性别主效应不显著;幼儿对死亡的适用性和死亡无功能性认知较高,对死亡的不可

11、逆性认知居中,对死亡的普遍性和死亡原因性认知较低;对动物死亡和人体死亡概念认知要高于对植物死亡概念的认知。,(二)国内对儿童死亡概念认知的研究现状,朱莉琪,方富熹(2006)抽取4、5、6岁学前儿童各22名,采用个别访谈法探查学前儿童对生物死亡现象的认知,探查他们是否能根据死亡这一生物属性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以及对死亡的不可逆性和普遍性的认知。结果显示,学前儿童逐渐能够以“死亡”现象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死亡的不可逆性,也部分认识到死亡的普遍性。学前儿童对“死亡”的认知没有显示皮亚杰所示的“泛灵论”和魔法思维,其认知表现高于传统研究所揭示的认知水平。,(二)国内对儿童死亡概念认知的研

12、究现状,赵瑞芳(2009)抽取50名4岁和5岁儿童,用访谈法和实验法研究他们对死亡三个特征(普遍性、不可逆性、功能丧失性)的认知发展,结果发现,儿童对死亡的认知是随着年龄的发展而提高的,对死亡三个特征的认知表现出不平衡性,死亡不可逆性的理解最先开始发展。,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资料的查阅,笔者发现,我国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大多实证性的研究都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且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对死亡概念的各个次概念的认知差异缺乏深入的探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以及各大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儿童的死亡概念是否在进一步发展?现如今儿童对死亡概念认知的总体状况如何?我

13、国儿童与外国儿童对死亡概念的认知是否存在差异?性别、生活经历等因素是否影响着儿童对死亡概念的认知?这些都应该成为我们研究的主题。,研究内容和具体程序,本研究旨在通过半结构式问卷对儿童进行个别访谈,探索儿童对死亡的不可避免性、适用性、不可逆性、终止性和原因性的认知以及对这五个次概念掌握的先后顺序;比较中国儿童与国外儿童对死亡概念认知的差异;考察儿童的性别、生活经历与对死亡概念认知的关系等。,研究准备,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苏州地区公立幼儿园4-6岁儿童约60名。 由于本研究涉及的是死亡概念的相关知识,而“死亡”一直是人们所避讳的话题,因此,在正式访谈之前,主试利用幼儿园开家长会的时间,向家长们说明

14、本次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打消家长们的疑虑,在征得家长同意之后签署“同意书”并正式开始对儿童的访谈。 此外,考虑到学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和接受能力的限制,在正式访谈之前,征求幼儿园教师的意见,用儿童能够接受的表达方式和语气,并避免给儿童留下负面影响。,研究程序和材料,本研究在幼儿园的一间教师休息室中进行。在访谈正式开始之前,主试及其助手与儿童共同做一些游戏,以消除儿童对主试的陌生感。研究过程由主试对儿童进行一对一的访谈,由助手负责对儿童从班级里面进行接送。此外,在做正式的访谈之前,告诉儿童如果不愿意可以不回答任何问题,所有的问题并没有对与错之分,并鼓励儿童尽量回答所有的问题,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研

15、究程序和材料,本研究的程序是以Slaughter和Lyons (2003)对学前儿童死亡概念理解的研究为参考,材料源于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用于评估儿童死亡概念发展的半结构式访谈表。研究材料由两部分组成:“身体问卷”和“死亡概念访谈表”。首先参照“身体问卷”的程序将儿童分为“理解生命者”和“不理解生命者;然后按照“死亡话题会谈”的内容对儿童进行施测。,研究程序和材料,“身体问卷”:用来测评儿童对身体各个部位功能的认识。首先让儿童自己尽可能多的说出身体上的不同部位名称,然后测评儿童对五个内部器官(心脏、大脑、肺脏、血液和胃)及两个外部器官(眼睛和手)的认识。就每种器官给儿童提出3个问题:“

16、1在哪?2的作用是什么?3如果身体没有了会怎么样?”向儿童问一些关于吃东西和呼吸空气等机体过程方面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吃东西/呼吸空气?被我们吃掉的东西/呼吸的空气会发生什么变化?”。,研究程序和材料,“死亡话题会谈”:源于国外学者之前所做过的研究(Koocher,1973;Slaughter et al.,1999;Slaughter, V., & Lyons, M.,2003),测查儿童对死亡概念所涉及的五个次概念的理解。即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所有生物最终都必将死亡),适用性(只有生物才会死亡),不可逆性(死亡是永恒的状态),终止性(所有身体机能都将停止),原因性(死亡是因为身体机能的停止

17、)。 具体问题如下:,研究程序和材料,1、能说说哪些东西会死吗?(如未提及人,追问“人会死吗?”) 2、是不是所有的(问题1提及的答案)都会死? 3、可以告诉我哪些东西不会死吗? 4、死去的人会活过来吗? 5、如果一个人死了,但很长时间都没被埋到坟墓里,他还能活过来吗? 6、当一个人死去:a.他还需要食物吗? b.还会上厕所吗? c.还会呼吸吗? d.还能动吗? e.还会做梦吗? f.还需要水吗? 7、能说说那些原因可以使人死去吗? 8、当_发生了,人为什么就死掉了呢?,访谈的评分标准,“身体问卷”的记分方法:如果儿童在身体问卷的回答中至少有两次会说到:那样我们就能活着,或,那样我们就不会死,

18、即被称为“理解生命者”。如果儿童在回答中只提及一次或根本没有提及活着,或不会死,即被称为“不理解生命者”。 “死亡概念访谈表”的记分方法:对儿童给出的回答参照“死亡概念访谈表”的记分标准给以0,1或2分,五个次概念的得分之和即为总分,满分为10分。,研究进度及预计成果,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完成前期资料的查阅以及实验的构想与设计 2011年3月中旬:完成对学前儿童的访谈,获得有关实验数据 2011年3月下旬:实验数据的处理 2011年4月上旬:完成论文的写作 预计成果:论文一篇,师生评价与建议:,该研究的被试为学前儿童,在和儿童谈论死亡的话题,是否会对儿童产生不良的影响。在访谈之后,是否要给儿童做一些辅导和干预?可考虑年龄更大的儿童。 在访谈中,因为被试年龄很小,对言语理解的能力有所欠缺,是否可以借用一些图片来表达,以帮助儿童的理解。,在国外已有相似的研究,那么该研究的意义在哪里? 该研究中提到,研究可以为儿童的死亡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具体怎么展开?作为对死亡概念认知特点的研究,是否可以提供一些可供比较的环境和切入点,如经历父母或亲人死亡的学前儿童对死亡概念的认知和没有经历父母或亲人死亡的儿童对死亡概念的认知之间的对比,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