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务员学法用法读本试题答案(B1 卷)一、选择题:1B 2ABC 3ABCD 4BC 5A二、判断题1、对 2、错 3、错 4、对 5、对6、对 7、对 8、错 9、错 10、错三、简答题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人民主权原则。即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 (2)基本人权原则。我国宪法以专章规定了公民在政治 、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并从法律、制度、物质上规定 了实现其的保障。 (3)法治原则。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民主集中制 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
2、动原则。2犯罪的基本特征。()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即行为人的行为,对社会造成了一定危害。 ()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即行为人的行为是刑法禁止的,触犯了刑律。 ()行为具有应受刑罚处罚性。即行为人的行为达到了应受刑罚处罚的程度,应当受到刑罚的惩罚。.民事权利行使的原则。()权利行使自由原则。指权利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行使权利及怎样行使权利,除非法律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加以干涉。 ()诚实信用原则。指在行使权利时要诚实行事,不欺诈、不隐瞒、重信用、守规则。 (3)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民事权利的行使不得违反权利应有的社会目的,不能超出权利范围的界线。4物权的基本特点。()物权为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的
3、权利,物权人对物的占有、使用或处分无须他人的行为辅助。 ()物权具有排除性,在一个物上不能存在内容冲突的物权,先设立的物权可以排除后设立物权的效力。 ()物权具有优先性,在同一物上物权的效力优先于债权的效力。5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列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市场混淆行为;虚假宣传行为;商业诋毁行为;商业贿赂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掠夺性定价行为;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商品,排挤其他经营者公平竞争的地位;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制竞争的行为;串通投标招标行为。四、论述题试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答案要点:
4、.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执法为民是我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必然要求,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法治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3.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是立法、执法和司法工作的生命线,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4.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要求,是由法治工作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是社
5、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5.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的先进性决定的,是人民的历史选择,是法治建设的艰巨性决定的。公务员学法用法读本试题答案(B2 卷)一、选择题1AB 2BCD 3ABCD 4B 5ABC二、判断题1、对 2、错 3、对 4、错 5、错6、对 7、错 8、对 9、对 10、错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的内容具有根本性。宪法规定内容反映了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 (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活动的最高行为准则。 (3)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具有最高的效力。2犯罪未遂的特证。(1)行为人已经
6、着手实行犯罪。即行为人已经开始实行具体犯罪行为。 (2)犯罪未得逞。即犯罪行为未能完成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即违背行为人的本意,阻止犯罪行为继续实施或犯罪结果发生的各种原因。3民事案件中属于专属管辖的范围。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由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管辖。4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1)损害事实。指一定行为或事件造成人身或财产上的不利益,包括一切受法律承认和保护的权利和利益所遭受的不良后果。 (2)致害行为。指民事
7、主体实施的致人损害的作为或不作为。 (3)因果关系。一个行为或事件,只有在它构成损害发生的原因的情况下,才可能使行为人或负责人承担民事责任。 (4)过错。是一般侵权行为的主观要件和民事责任赖以确定的重要事实因素。5.我国税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税收法定原 则。包括课税要 素法定、课税要素明确、征税合法性原则。(2)税收公平原 则。指具有相等纳税能力者应负担相等的税收,不同纳税能力者应负担不同的税收。(3)税收效率原则。(4 )税收社会政 策原则。四、论述题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答案要点:已经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包括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由多个法律部门组
8、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层次。主要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法律;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决定制定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各部委、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体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制
9、定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规章。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结构上表现为统一和多层次,且专指中国内地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部门。以宪法为统帅,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涵盖了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公务员学法用法读本试题答案(B3 卷)一、选择题1、A 2、ABCD 3、AB 4、C 5、ABCD二、判断题1、对 2、对 3、错 4、错 、错6、错 7、对 8、对 9、对 10、对三、简答题1法治理念对依法治国的意义。(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
10、主义立法的思想前提。只有有了立法上的法治理念的正确确立,法治理念才能全面地体现在立法中,实现在整个法治之中。 (2)是社会主义执法的重要保障。没有遵循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执法人员,就不可能有法律的良好执行。 (3)是守法的必要保证。法治背景下的社会生活必须具有与法治同步的法律理念,保障社会有良好的守法状态。 (4)是法律监督的科学指导。没有正确的法治理念,法律监督可能出现失误,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2职务犯罪的特征。(1)主体具有特殊性。是具有一定主体身份的人的犯罪,我国刑法把“国家工作人员”作为职务犯罪的主体。 (2)犯罪与职务具有相关性。与职务有关的犯罪,才能成为职务犯罪。 (3)职务犯罪客体
11、的复杂性。职务犯罪侵犯的客体,一般都具有复杂性。3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特征 。因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纠纷,是民事诉讼当事人最基本的特征;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与案件的审理结果有直接或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受人民法院裁判的拘束。4列举合伙企 业解散的条 件。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决定不再经营;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全体合伙人决定解散;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满三十天;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目的已经实现或者无法实现;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原因。5公司的法律 特征。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以自己的名义享有财产;公司是以股东投资为基础成立的
12、社团法人,这种社团性要求股东、股权一般是多个,从而区别于独资企业。四、论述题试述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答案要点:1.宪法基本原则表现为人类生活的共同价值追求,也表现为各国特定的宪法文化和存在方式与特殊性。我国宪法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基本原则。2.人民主权原则。即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基本人权原则。宪法专章规定了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并规定了实现这些权利的保障。4.法治原则。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任何组织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5.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同时也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