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滚动练 25 基础知识古诗文填空诗歌鉴赏散文阅读(五)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勖勉(x) 殒身不恤(x)发难(nn) 排忧解难(nn)B吐哺 (b) 衡阳之浦(p)鲜见(xin) 屡见不鲜(xin)C搠倒 (shu) 横槊赋诗(s)瞋目(chn) 遥岑远目(chn)D犄角(j) 掎角之势(j)饯别(jin) 天梯石栈(jin)答案 B A.解难 nn;C.槊 shu;岑 cn;D.掎 j,栈 zh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风骨不再成为多数作家的自觉追求
2、,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B一代伟人毛泽东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而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对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世界观影响尤为深刻。C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师们的作品也是参差不齐的,某些篇章语言繁冗乏味,格调低下庸俗,真让人不忍卒读。D联通版 iPhone 4S 正式首发销售,尽管苹果零售店已经宣布销售告罄,但站在苹果专卖店门口的果粉们却乐此不疲,久久不愿离去。答案 B A.大音希声: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即达到极致的东西是不可捉摸的。与句子要表达的语意不符。C.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不指文章的好或差。D.乐此不疲:因为酷爱做某事而不觉得疲倦。形容对某事酷爱而沉浸于其中。与
3、句子要表达的语意不符。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举国体制把体育比赛与官员的政绩与国家的荣誉甚至政治制度的优异挂起钩来,从而使得自运动员一直到体育部门,都肩负着沉重的运动成绩压力。B近年来,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人们有理由认为,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所作所为绝不是偶然的,所反映出来的政治趋向也是值得警惕的。C由于对感觉的错误缺乏清醒的认识,使理性陷入荒谬而毫不觉察,这种缺憾对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是十分不利的。D科学技术无论是在我们的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因此,必须重视科学技术,解决阻碍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答案 B A.搭配不当, “政治制
4、度的优异”两面对一面, “肩负”和“压力”动宾搭配不当;C.成分残缺,删去“由于” ;D. 句式杂糅, “科学技术无论是在我们的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应为“科学技术无论是在我们的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二、古诗文填空4古诗文填空。(5 题限选 4 题)(1)越陌度阡,_。_,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2)_,不能十步;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3)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_,_。(贾谊过秦论)(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_。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苏轼定风波)(5)_,是人之所恶也;_,不去也。(论语里仁 )答案
5、(1)枉用相存 契阔谈 (2) 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 (3)比权量力 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4)山头斜照却相迎 也无风雨也无晴 (5)贫与贱 不以其道得之三、诗歌鉴赏5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定风波李 珣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识自由身。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已得希夷 微妙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注】 希夷:指一种虚寂玄妙的境界。语出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1)上片中写景只提到了“云水” ,请分析这两种景物在词中的作用。答:_ (2)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 (1)云舒卷自如,漂浮自
6、由;水随势奔流,不受约束,它们让词人感受到彻底的自由。云霞的绚丽、水的清澈浩渺可以展现大自然的美好,让词人感到愉快。(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归隐山水,忘怀世俗名利,厌倦官场,做一个超凡脱俗的隐士的情怀。这首词开篇就点明“志在烟霞” ,中间透露不见市中求利和朝中求官的人,结尾以“荷衣蕙带”的装束表现高洁的品格。四、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雪中六盘张承志离开沙沟和西吉滩,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急急地前进了。干燥的雪在脚下“喳喳”作响,问答间已经能辨出方言的差异。西吉一别,即是隆德。我们踏着硬硬的薄雪,背上
7、行装迈开大步,搭上手扶拖拉机越过隆德。我们的心在六盘。人间的事就是这样,当一切都已远逝,当新的世界像江河浪涛一样卷持着自己浮沉而下的时候,人们有时会回忆起一个遥远的印象。随着成年,随着见识和缺憾的积累,人们会开始懂得这印象的可贵。因为它只这么闪烁一瞬,然后就消失,就熄灭,就永远失而不得了。它在消失和熄灭的时候,带走了你的一份青春和历史,当你知道已经真的失去了它的时候,你会感到额头上又添了一道皱纹,你的生命又衰老了一分。我感谢六盘山,因为在我顺着它腰肢的崎岖小道向上攀登时,它为我唤醒了一个已经沉睡了的印象。那是一个十八岁的我,背负着六十斤重的行囊,在岷山山地的一座高山上行走的印象。六盘山雪路泞滑
8、,路边灌木枝条上凝成银白的雪柱,山岩状如冰雪雕塑,白雪为悲壮的贫瘠山体披上了外衣,山间弥漫着沉甸甸的浓雾。眼前的景象,还有那急促的喘息和背上的汗水、双腿的沉重,都强烈地向我的肉体和心灵唤起着那个印象。那一天,我和一个背着一篓煤炭的农民并肩走在大雪覆盖的岷山道上,那农民被压弯的背和煤灰染黑的脸上流淌的道道汗水,还有那双在黑污中朝我闪着善良憨实的目光的眼睛,曾经给年轻的我带来过撞击般的感触。从那以后近二十年过去了。像我这样的人也能说:近二十年过去了,荒凉的岷山道,雪封的远山近村,脚上的冻伤和背上的重负,连同那个脸膛黑污、眼睛和善的驮炭人,都被忙碌的生涯淘去了,淡忘了。我只是朦胧中觉得自己心里似乎还
9、存留着什么,它常常使我在奔波中稍稍定神的一瞬感到惶惑。所以我感谢六盘山。哪怕是短暂的接触也好,哪怕我还远远不能洞知和理解;尽管我仍然只能再去投身于我的奔波世界,尽管我深知当我们在顶峰欢呼雀跃之后,朝下山道上迈出一步就有可能是对这座山峰的永诀我仍然感谢六盘山。它在我成年的心里唤醒的那个印象已经再也不会沉睡了。当我望着在雪幕后雄伟的、缓缓升起的、那颜色灰蒙的静默大山,望着它身上鳞甲般的丛丛树木,望着它襟裾下茫茫无际的大地上不可思议的梯田村庄的地图时,我久久地想着这近二十年的时光里经历的一切。从岷山道上那背炭的农民开始,一直到沙沟乡面容坚忍的哲合忍耶回民,许许多多的熟识面影,仿佛在向我启示着什么。来
10、到和尚铺,回首望六盘,顶峰和山口已经被山峦遮住了。想起昨天夜宿的杨河乡,只觉得天关难越。眼前路分三岔,固原城已经举步可接。我知道,此别六盘山就是告别西海固;前面虽路程尚远,但我这次严冬远行的计划已经结束了。巍巍六盘山还在冬雪中无言地默立着,荒瘠的岭脉沿着路左一字排开。我没有多少惊喜或可数的收获,但我的心中是一片踏实的宁静。再见,我质朴、刚强的六盘山!(选自 风土与山河 ,有删改)6简析首段在文章中的作用。答:_解析 一般来说,文章首段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引出下文;与下文形成对照。本段重在描写作者在风雪中艰难而急
11、切地赶路的情形,从侧面表现了作者对六盘山的向往之情。同时,也为后面写六盘山以及议论和抒情作铺垫。答案 写出了作者不畏风雪和路途艰难而急切地赶路的情状,表明了作者对六盘山的向往;为下文作者登六盘山和议论、抒情张本(作铺垫)。7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六盘山雪路泞滑,路边灌木枝条上凝成银白的雪柱,山岩状如冰雪雕塑,白雪为悲壮的贫瘠山体披上了外衣,山间弥漫着沉甸甸的浓雾。答:_解析 解答此类题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指出语句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衬托等;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动词、形容词、副词和数词等进行分析;分析语段的语言特征,如朴实自然、清新活泼、典雅庄重、含蓄深沉等;分
12、析语言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深化主旨、化无形为有形等。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和点面结合的手法,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有“悲壮” “沉甸甸”等,考生抓住其中的两点分析即可。答案 从“路” “枝条” “山岩”等写到整个山体,点面结合,较全面地描写了雪中的六盘山;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景, “悲壮”突出了六盘山的贫瘠, “沉甸甸”表现了“浓雾”的湿重;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山岩”比作“冰雪雕塑” ,赋予“白雪”人的情态动作,形象生动地描摹了六盘山的雪景。(答出两点即可)8如何理解第段中“我没有多少惊喜或可数的收获,但我的心中是一片踏实的宁静”的含意?答:_解析 理解语句的含意不能脱离
13、语段和文章,要善于抓住句子所在的段落,注意其相邻语句的隐含信息及其与该句之间的关系,从而准确把握和阐述语句的含意。解答本题可抓住“没有多少惊喜或可数的收获”和“我的心中是一片踏实的宁静”来分析,着重分析产生这些感受的原因。答案 匆匆赶路,短暂接触,对六盘山远远不能洞知和理解,所以说“没有多少惊喜或可数的收获” ;六盘山在作者成年的心里唤醒的坚忍善良的印象已不再沉睡,心灵找到了寄托,所以“我的心中是一片踏实的宁静” 。9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感谢六盘山”的原因。答:_解析 做好此类题目,研读文本是基础。答题时要基于对文本的理解,不能脱离文本作探究。分析作者“感谢六盘山”的原因时,要力求避免下面几个误区:忽略文本材料,只就题解题,或只摘取词句,把关键材料或关键细节撂在一边。肤浅地了解文本,勉强写几句答案。没有个性化阅读和独特的认知,只是人云亦云。解题角度单一,不能对文本作多元解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一味多元,没有界限,甚至是胡扯。答案 六盘山唤醒了作者曾经沉睡的、承载了作者的一份青春和历史的可贵的印象;六盘山让作者回顾了二十年的经历,给作者以生命的启示;六盘山的沉毅带作者穿越尘世的浮华,给予作者的心灵以踏实的宁静;六盘山是性格坚忍的岷山农民与哲合忍耶回民的物化,是作者心中印象的本源,向作者昭示了一种坚忍、质朴、刚强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