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合肥工业大学真题总结.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4323633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工业大学真题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合肥工业大学真题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合肥工业大学真题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合肥工业大学真题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合肥工业大学真题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合肥工业大学真题一、公建原理名词解释:1、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或局部上的某个构件本身的长、宽、高大小关系;建筑物的整体和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大小关系。尺度是指建筑物的整体与各局部以及它们同人体或人所习惯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尺寸关系。它反映建筑物的真是大小;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与人体相协调;各部分尺度应统一。 (11)2、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度,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防火技术措施中的最基本措施之一。 (11)3、建筑控制线: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 ,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 )靠临街

2、面的界线。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11)4、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0、09)5、新建筑物特点:柯布西耶提出“新建筑五点”:独立基础的柱子架空底层;平屋顶花园;自由平面,墙无需支撑上层楼板;横向的长窗于两柱之间展开;自由立面,可以独立于主结、构。 (10)6、场所精神:来源于古罗马,根据罗马人的信仰,每个独立的本体都有自己的灵魂,这种灵魂赋予任何场所生命,同时也决定论特性与本质。 (10)7、空间序列:空间序列是指空间的有机

3、重整,它具有流动、意义、节奏的基本属性。8、图底关系:建筑实体为“图”与作为开场的“底”的相互关系。理论基础主要来自格式塔心理学,在建筑空间构图中,作为正形的图与作为负形的底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构成一个真正的格式塔。 (09)9、共享空间:是为了适应不同功能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同一空间区域;满足各种频繁开放的公共社交活动和丰富多样的旅行生活需要的空间。 (09)10、单元设计法:为适应住宅建筑的大规模建设,简化设计和方便施工,常将一栋住宅非为几个标准段,这种标准段叫做单元。以一种或数种单元拼接成长短不一,体形多样的组合体,这种方法称为单元设计法。 (09)二、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4、:1、规划区: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11)2、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区引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11)3、有机疏散理论:有机疏散理论是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他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一书就详尽地阐述了这一论理。(11)4、城市综合交通:城市综合交通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大致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

5、部分。 (11)5、增长极核和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特定城市的集聚而使经济的高效发展,同时在这种集聚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外围地区扩散,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 (10)6、环境容量控制指标: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做出的合理规定。其主要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 (10)7、城市总体规划:一定年限内对城市市区、郊区与城市发展相关的地区各项发展建设的综合部署。(10)8、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法从城乡规划法基础理论的角度,对城乡规划法中带有基础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证,涉及城乡规划的基本范畴、基本特点和基本内涵等,对于城乡规划法的应用与研究

6、具有奠基性的作用。 (10)9、邻里单元: 佩 里 创 建 了 “邻 里 单 元 ” 理 论 , “邻 里 单 元 ”是 组 成 居 住 区 的 “核 心 细 胞 ”, 是 为适 应 现 代 城 市 因 机 动 交 通 的 发 展 , 而 做 出 的 对 住 宅 区 结 构 的 布 局 规 划 。 ( 09、 07)10、 里 坊 制 : 里 坊 制 是 我 国 古 代 城 市 的 一 种 布 局 , 把 全 城 分 割 为 若 干 封 闭 的 “里 ”作 为 居 住区 , 商 业 与 手 工 业 则 限 制 在 一 些 定 时 开 闭 的 “市 ”中 。 里 坊 制 确 立 于 春 秋 至

7、汉 , 极 盛 时 期 是 三国 至 唐 。 唐 朝 后 期 开 始 瓦 解 。 ( 09)10、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亦称土地规划。是指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根据土地开发利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历史及现状特点,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等,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对各类用地的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或配置的长期计划。 (09)11、城市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09、07)12、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09、08、07)13、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就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

8、而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的划分。(08)14、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恩格尔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08)15、城市发展战略:为实现某种目标,为城市做出重大的、长期的、稳定的、决定全局的谋划和安排。 (08)15、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年平均总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08)16、历史文化名城:保

9、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08)17、历史街区:也称历史地段,它是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且风貌相对完整的地段。 (08)18、管线综合:统 筹 安 排 城 市 建 设 地 区 各 类 工 程 管 线 的 空 间 位 置 , 综 合 协 调 工 程 管 线 之 间 以 及 与城 市 其 它 各 项 工 程 之 间 的 矛 盾 年 进 行 的 规 划 。 所 说 的 管 线 是 指 市 政 工 程 中 的 常 规 管 线 , 即 给 水 、排 水 、 电 力 、 电 信 、 燃 气 、 供 热 等 工 程 管 线 。 ( 08)19、 居 住 区

10、人 口 毛 密 度 : 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a)。 (08)20、城镇规划体系:一 定 地 域 范 围 内 , 以 区 域 生 产 力 合 理 布 局 和 城 镇 职 能 分 工 为 依 据 , 确 定 不 同人 口 规 模 等 级 和 职 能 分 工 的 城 镇 的 分 布 和 发 展 规 划 。 ( 07)21、 城 市 形 态 : 是 表 象 的 , 是 构 成 城 市 所 表 现 的 发 展 变 化 的 空 间 形 式 的 特 征 。 ( 07)三、公建原理简答1、建筑群体空间组合的原则和方法:原则:A 总体联系方便紧凑合理;B 室外空间组合完整统一;C室外空间

11、效果丰富多样。 (4)应综合考虑以及协调用地条件方法:(1)分散式布局的组合。划分为若干独立的建筑进行布置,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室外空间组合体系(2)中心式布局的群体组某些性质上比较接近的公共建筑集中在一起,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或中心。 (11)2、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及特点: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有三种:(1)行列式:绝大多数居室朝向良好,结构施工简单,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单调、呆板;(2)周边式:能形成封闭小空间,便于组织绿化、休憩地。对于寒冰地区可阻挡风沙。节约用地,提高密度;缺点:部分居室朝向差,炎热地区西晒。结构施工较为复杂,不利于抗震,造价会增加。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会造成较大的土

12、方工程;(3)点群式:建筑结合地形,在照顾日照、通风等要求的前提下,成组自由灵活地布置,但在寒冷地区因外墙太多而对节能不利;(4)混合式以上的结合形式,最常见的往往是以行列式为主,以少数住宅式公建沿道路式院落周边布置,以形成半开敞式院落。 (10)3、在处理建筑造型时,韵律分为哪几种:(1)连续的韵律:以一种或几种要素连接、重复排列而成,各要素间保持恒定的距离和关系,可以无限地延伸。 (2)渐变的韵律:连续的要素在某一方面按照一定的秩序而变化,如逐渐加长或缩短、变宽或变窄,变密或变稀等。 (3)起伏韵律:渐变的韵律按照一定的规律时而增加,时而减小,或具有不规则的节奏感,即为起伏韵律,这种韵律较

13、为活泼而富有动感。 (4)各组成部分要素按一定的规律交织穿插而成,即为交错韵律。(09)4、低层住宅的平面组织形式,就平面而言,主要有哪几种:(1)廊院式;(2)庭院式:中庭式、多院落式、开敞式;(3)异形式:(4)自由式。 (09)四、规划原理简答题:1、控制性指标有哪些:1、用地性质;2、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3、建筑密度;4、建筑高度;5、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的规定;6、容积率;7、绿地率;8、交通出入口 9、停车泊位;10、配套公建等等。 (11、08、07)2、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包括那几大类?用地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分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

14、、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2)用地评价主要内容:1、自然条件评价:包括工程地质、水文、气候和地形等几个方面;2、建设条件评价:a、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方面。b、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c、社会经济结构方面。2、城市用地经济型评价:分基本因素层、派生因素层、因子层。 (11)3、城市形态的基本类型:集中型形态、带型形态、放射型形态、星座形态、组团式形态、散点式形态。 (10)4、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1)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2)积极妥善地推进城市化;(3)加快建设节约型城市;(4)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5)统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

15、0)5、雅典宪章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 意义:(1)背景:背景:20 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基本上是在建筑学的领域内达到发展的,追随现代建筑运动而展开。 雅典宪章也是由现代建筑运动的建筑师所制定,反映的是现代建筑运动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运用了近代理性主义的观念。(2)主要内容:保护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功能的分区;居住第一功能;居住、工作、游息与交通四大活动是研究及分析现代城市设计时最基本的分类。(3)意义:a.是对 19 世纪后期以来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较为系统的总结。b.把城市规划从单纯的空间艺术构图中解脱出来,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c.其思想内容及具体原则,在今后几十年世界

16、各国的规划和建设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 (09、08)6、区位理论与增长极核理论的内容以及在我国的应用:(1)区位理论:内容关于运输成本定向工业区位;劳工成本影响工业区位趋向集聚与分散因素影响工业区位。应用:其中的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 ,对我国当前的农村城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结合中国国情,区域理论对我国的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帮助。(2)增长极核理论:内容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空间中存在着若干个中心或极,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每一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产生相互交汇的一定范围的“场”。这个增长极可以是部门的或区域的。应用:增长极核理论也被我国区域经济计划和生产

17、里布局部门所接受,在全国和各省区经济空间组织的梯度推移、轴线开发和点周开发等三种模式中,以增长极核理论为基础的点轴开发模式得到了尤为广泛的推广。 (08)7、我国城市旧城更新中的主要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矛盾(1)土地配置低效率日益突出;(2)住宅拥挤和房屋破旧仍十分严重;(3)基础设施滞后和不足与日俱增 ;(4)历史风貌和景观特色丧失有所加重。原因:(1)深层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历史渊源;(2)生产发展缓慢, 是导致我国旧城衰退的重要原因。 (3)管理条块分割, 单位所有制, 是造成城市结构分散和布局混乱的直接原因;(4)各地的地方性法规和一些专项法规仍显薄弱,不能适应当前实际的需要。 (5)人们

18、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错误或片面认识。 (08)8、居住小区中应如何考虑居民的停车问题?(08)(1) 、在规划阶段应充分考虑以方便、经济、安全为原则,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置方式,结合室外、室内、地下等停车方式的汽车存放的问题;(2) 、合理利用地下资源;(3) 、分散建设小型停车库;(4) 、停车库布局上兼顾居住小区的特点。a.停车场布置在合理的可接近范围内;b.确保行人的安全,停车场的出入口不要直接对着马路;c.采取措施,防止停车场对小区的静态景观造成影响和噪声对居民的影响。d.选择合理的停车方式;e.采取方便行人通行的措施。 (5)完善与居住小区停车相关的措施。a.保证公建配套设施

19、的完备;b.优先发展公交,保障居民方便出行;c.采取措施降低私家车使用率;d.对外的停车库应接近小区外围,以免外来车辆对小区安宁带来不良影响。9、城市设计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区别与侧重点。 (08)区别是:(1)研究对象不同。 (2)解决的问题不同。 (3)研究方法不同。宏观层面:(1)天然环境,天然环境的主要特点、组成部分,天然景观、文化或社会经济资产在地理和视觉景象质素上的直接及间接影响,配合天然环境和景观 (2)人造环境,城市环境,加城市特色及创造高质素环境以促进城市景致,地标的适合性及所产生的视觉影响,视觉景物的适合性及显见度,景观和发展模式方面的协调,整体高度轮廓和结集程度的协调

20、,地方特色的增强,与历史文物环境的协调 中观层面:(1)天然环境,对天然景观在地理和视觉景像质素上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2)人造环境,地点的合适, 与现有观景廊的关系,对光线透射和空气流通的影响,与街道模式的协调,地标的适合性及所产生的视觉影响,整体高度轮廓和结集程度的协调,与地区文物的协调,对四周环境的影响 微观层面:(1)天然环境,在功能上与天然环境的配合,与当地天然景观的配合 (2)人造环境,适当配合街道环境和功能,方便行人的环境,人本比例和提升质素,空间感的建立。 10、工业化时期、后工业化时期以及信息时代城市物质结构的演变特征?(08)1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定性指标与指导性指标的内容

21、有哪些?(08、07)规定性指标为以下各项: (1)用地性质(2)用地面积(3)建筑密度(4)建筑控制高度(5)建筑红线后退距离(6)容积率(7)绿地率 (8)交通出入口方位(9)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指导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1)人口容量:即规划地块内部每公顷用地的居住人口数。 (2)建筑形式、体量、色彩、风格要求。 (3)其他环境要求。12、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及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是什么?(07)答:城市总体规划任务:1、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口、资源情况及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2、综合确定土地、水、能源等各类资源的使用标准和控制指标,节约和集约

22、利用资源;3、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区和适宜建设区,统筹安排城乡各类建设用地;4、合理配置城乡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市功能;5、贯彻公交优先原则,提升城市综合交通服务水平;6、健全城市综合防灾体系,保证城市安全;7、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整体景观风貌;8、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城市历史文脉;9、合理确定分阶段发展方向、目标、重点和时序,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城市总体布局的原则:(1)城乡结合,统筹安排;(2)功能协调,结构清晰;(3)依托旧城,紧凑发展;(4)分期建设,留有余地。13、城市交通城市规划布局的影响?(07)答:(1)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交通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构

23、成社会的主要物质要素。 (2)对城市规模的影响。交通条件影响工业的性质与生产规模;城市贸易、旅游活动需要交通条件保障;交通枢纽作为城市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城市的人口与规模。 (3)对城市布局的影响。a.运输设备位置影响城市其他组成部分的布局;b.车站码头等位置影响城市干道走向;c.对外交通用地布置影响城市发展方向与布局;d.城市面貌的反映,城市景观的代表;e.道路系统是城市骨架,影响城市的用地布置。14、城市设计的含义和作用?(07)答:含义:指人们为某特定的目标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以及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作用:承上启下,从城市空间总体构图引导项目设计。尘世设计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为人类创造更

24、亲切美好的人工与自然结合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促进人的居住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15、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意义?(07)答: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 意义: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2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体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3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4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五、共建原理的论述题: 1、谈谈你对邻

25、里单位和人车分流思想的认识及其在当前居住规划区中的应用。(1)邻里单位佩里提出“邻里单位” 理论,主要内容为a.邻里单位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b.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c.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d.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e.邻里单位占地约 64.75hm;f. 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2)人车分流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是 20 世纪 20 年代在美国提出,在 1933 年斯泰恩设计的雷德朋居住区中实施。被称为雷德朋体系。在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26、a、进入住宅区设置步行路与车行路两个独立的路网系统;b、车行路应分级明确,环绕布置方式的方式,并以枝状尽端路或环状尽端路的形式伸入住户;c、在车行路周围或尽端设置适当数量的住户停车位,在尽端车行路的尽端应设回车场地;d、步行路应贯穿于住宅区内部,将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串联起来,并伸入到各住户入口,起到连接住宅院落、住宅私院和住户起居室的作用;e、人车分行的路网布局一般要求步行路网与车行路网在空间上不能重叠,在无法避免时可以采用局部立交的工程措施。2、试述城市滨水区的特色塑造。 (10)答:在城市滨水区设计时,必须采用城市设计的手法。构建完整的滨水空间,完善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体系。(

27、1)整体性和连续性。a.沿湖立面景观视线的连续统一方面使滨水地段在视觉上可保证整体连续性;另一方面林荫步行道和沿江道路及河流等带状景观线直接感受滨水区景观视廊的连续性。 b.应遵循历史文脉的延续。在对历史文化类景观建筑、历史地段进行保护的同时,应顺应历史文脉,引导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时代感的景观。(2)特色性和可识别性。a.各个不同的滨水区可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文脉进行不同的富有特色的景观设计以达到可识别性。b.亮化和强化城市夜间景观,突出其可识别性和特色,从而达到表现自我,扩大影响的效果,同时也强调其在公共场合的重要性。(3)统一性和多样性。a.塑造多样性的景观,保证不同时代、不同

28、类型、不同风格的景观在滨水区的共存。b.营造多层次性的景观。显现出平行且连续的景观层面。(4)提倡以人为本。a.要注重人文方面的设计,滨水区除了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之外,还有人文景观。b.滨水区在可达性方面,要合理组织和解决城市滨水区的交通。总之: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形象集中表现的亮点。城市滨水区的设计必须引入城市设计的概念,注重可持续性和人性化,注重空间的整合,让富有特色的滨水空间与城市空间融为一体,从而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3、请结合对现阶段我国住宅设计发展趋势的认识,谈谈住宅的适应性与可变性对住宅设计的影响。(09) 答:现阶段我国住宅设计发展趋势为智能化、生态化以及多样化的趋势将会是住

29、宅发展中的主导趋势,也是住宅“以人为本”设计原则的具体体现。(1)住宅设计智能化。智能住宅的设计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a.内部空间智能化。b.安全系统智能化。c。智能化产品的推广和应用:标准化、模块化、普及化。(2)住宅设计生态化。 体现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采用新型建材饰料;创造绿色景观 ;尽可能减少污染。(3)住宅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包括资源的节约和充分利用。(4)健康住宅。表现在:空间环境的健康性;自然环境的亲和性;生理环境的维护。 住宅的适应性与可变性对住宅设计的影响:为住宅的多样化、舒适化等需求设计提供了技术的向导和支

30、撑,适应了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适应性,满足不同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生活模式和不同目的居民的生活需求。运用技术手段满足多样和变化的空间及结构功能。可变性,住宅空间的变化丰富了空间的视觉,多变的设计也改变了室内公式化的功能布局,从视觉空间等方面将住宅功能布局更为灵活。体现出经济、实用、美观的要求。 六、规划原理论述:1、试述“工业化时期与后工业化时期的土地利用的各自特征” 。(11)2、城市设计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之间的认识。 (11)(1)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都是针对城市建设而进行研究,但侧重点不同。具体如下:1)概念范畴不同。后者是一个更广、更全的概念,它所侧重的是宏观调控和战略决

31、定。2)空间形式不同。前者主要研究三维空间,后者主要研究二维空间。3)实施过程不同。后者时间跨度较大。4)工作内容不同。前者的成果是文本,图纸、附件,后者是以城市管理为目的。5)委托方不同。前者委托方可以是多重的,而后者必须是国家和政府机构。6)参与者不同。前者可以是多种相关人士,后者是政府、规划师等专业人士。(2)城市设计从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化和补充。1)它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反馈条件,用以深化和修正控制性详细规划;2)城市设计不仅对城市特定区域的空间形态进行组织和再创造,还可指导区域内的整体开发和有序建设。3)城市设计将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抽象、空乏的技术经济指标转换为具

32、体、形象的城市空间形态。4)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工作核心是土地利用的控制,5)城市设计是对特定区域进行建筑空间的组织及景观环境的整体控制。6)城市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使得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实现局部控制的同时,实现对城市区域功能、建筑风格、品位等的整体控制。城市设计具有双重功能,既要承接总体规划的城市设计内容(宏观层面) ,又要启结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微观层面)。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作用的。3、比较分析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内容。 (10)答:1933 年雅典宪章:(1)思想基础:物质空间决定论(2)核心内容: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它依据城市活

33、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引导规划向科学方向发展。(3)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1977 年马丘比丘宪章:(1)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2)城市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提出了动态规划的概念。 (3)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规划师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供技术帮助。两者的差异:(1) 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2) 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而起决定

34、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的各类群体、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3) 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的描述;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 的过程性和动态性。4、谈谈对于城市发展与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之间关系的看法。 (10)答: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不仅关系到建筑本身的生存问题,更深层次讲是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城市文化延续的问题。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发展与保护之间充满了矛盾但同时也充满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理性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1)城市的发展预示着良好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运行机制等年代化的内容,但同时城市的发展也给自然资源和人们带来的伤害。人们需要从城市过去痕迹中寻找精神本源,城市的更新和城市复

35、兴运动就是从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回归角度对历史建筑保护的回应。(2)城市的历史建筑,既是城市文化品味和个性的重要表现,也是城市过去和现在的浓缩,是城市历史地图的标志物。历史保护提高了城市的资产价值,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建筑物的保护已成为现代城市良性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城市的发展是历史建筑保护的经济物质基础,历史建筑保护是折射城市发展文明财富。两者应协调一致,是城市发展为一个健全、内涵、文明的城市。5、论述比较古代长安和北京城在规划布局与空间形态方面各自的特点。 (09)古代长安:1)规模宏大、形态完整,结合自然、法自天象。2)中轴对称,道路规整

36、,坊里严谨,市肆方整,城市布局井然有序。3)分区严明,官民不相参,强化城市管理。4)组织实施严密,表明当时城市建设上物质基础技术与科学水平相当发达。5)规划中某些问题处理比较主观,如两市太少又过于集中,坊里制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东夹城干扰交通等。古代北京:1)布局恢复宗法礼制思想,继承前代都城规划的传统,成为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的集大成者。2)城市布局艺术上,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中轴对称,宏伟壮丽。3)方格网道路体系,但由于宫城居中,城市东西向道路交通受阻。4)商业市肆分布在城南正阳门外,城内鼓楼钟楼及很多行业市场和商业街构成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商业网。5)居住坊里与道路相适应,继承元代的创新,散布

37、于皇城四周,共 37 坊,居住环境良好,外城为一般居民居住。6)城市水系基本承袭元大都的体系,但是漕运不入内城,给水以井水为主,城市排水系统重新整修。7)城内各种宗教建筑杂然并存。6、简述现代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谈谈城市经济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09)现代城市面临的问题 :(1)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规模迅速膨胀,城市用地急剧扩展。(2)现代城市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对自然环境严重的破坏。(3)自然资源供应能力紧张,生态环境承受极大压力,城市生态环境严重破坏。(4)随着近代农业的发展,化肥农药等迅速普及,森林草原的锐减,城市外部生态环境的恶化,又对城市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5)现代城市

38、以纯理性思维的功能主义和对历史传统的否定(6)对环境景观的漠视和对古建筑的肆意拆毁,造成了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的破坏,致使现代城市显得冰冷而乏味。城市经济的作用:(1)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对城市的职能的发挥有重要的影响。(2)发展城市经济是协调诸多矛盾的结合点。(3)发展经济还是积累工业化条件的必由之路。(4)发展经济也使得城市更具有集聚力和活力。7、试分析说明城市功能、结构和形态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08)城市功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中所发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作用。它反映城市的个性和特点。是多功能的综合体。城市结构:是指城市各组成要素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方式的统一体。城市形态:是城市整体的物

39、质形状和文化内涵双方面特征和过程的综合表现。三者关系:城市功能与结构论题侧重于从社会经济视角来探索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功能是主导的、本质的,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也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特征的高度提炼。结构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城市形态是表象的,侧重于从空间品质视角来培育城市发展动力。城市形态是城市结构和形体轮廓的总和,是城市活动在空间上的投影。8、信息化城市在空间、经济、文化方面的特征及信息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08)特征分别如下:(1)信息化城市的经济特征:新经济。它增强了传统工业经济内部的协同能力,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 (2)信息化城市的空间特征:流的空间。流的空间的中内容的运行正成为决策、信

40、息制造和通讯的基本框架。 (3)信息化城市的文化特征:真实虚拟的文化。这种文化特征的重要表现是新电子媒介传播方式的崛起。信息化对城市规划领域有下列影响。(1)关于城市性质的确定。在信息化条件下确定城市的性质,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加强对城市等级体系和区域城市等级体系的研究。其次,要充分分析城市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结合城市体系,确定城市性质和地位。第三,城市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 (2)关于城市功能空间布局。城市的网络化结构不但表现在空间布局形态上,更表现为城市空间流动模式的变化上。首先是城市中心功能的设置。其次是工业空间的边缘化。第三,是信息化城市的特征决定的城市空间的开放性布局。(3

41、)城市建设用地分类。第一,土地分类方法应适用于信息化城市。第二,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方式应符合信息化城市的需求。 (4)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居住区建设也面临着冲击和挑战。第一,住宅建设的设计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第二,居住区的配套设施建设要符合城市信息化综合社区的要求。 (5)城市规划与更新。信息化社会中的城市空间形态将更具有个性化和生态性。高新技术园区规划的 “创新氛围”的形成。9、城市形象的内涵有哪些?如何塑造有特色的城市形象?(08)城市形象内涵:是指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它涵盖物质

42、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市容市貌、市民素质、社会秩序、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塑造:城市形象塑造的灵魂在于城市文化形象要素中的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从识别性、结构、意义方面考虑。首先需确定城市文化的宏观取向,避免城市的“同质化”建设。其次,着重解决城市战略定位和城市文化品牌构建问题。对城市特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形成城市主题文化经济、文化有机链条。要遵守如下原则:其一,遵从城市文脉,正确处理城市形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其二、吸收地方风格和文化精华,保护城市文化形象特色。其三、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形象建设的协调发展。10、居住区规划中住宅布置的基本手法有哪些?(可绘

43、简单图说明) (07)1)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有: a行列布置:建筑按一定朝向和合理间距成排布置的形式。 b周边布置:建筑沿街坊或院落周边布置方式。c混合布冒:为以上两种形式的结合。d自由式:建筑结合地形,在日照、通风要求的前提下,成组自由灵活地布置。2)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有: a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住宅群体的组合由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住宅,组合成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的基本组合单元,有规律地发展使用。 b成街成坊的组合方式:住宅沿街成组成段的组合方式为成街组合方式;住宅以街坊为整体的布置方式为成坊组合方式。 3)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是运用建筑之间构图的规律和手段,将住宅、公建,绿化、道路和建筑小品等有机地

44、组成完整统一的建筑群体,使之满足使用、工程技术、经济及美观的需要。11、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目标是什么?如何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07)目标:a.积极的鼓励人们增加在室外的活动,促进人与人之间、文化、科技等集会交流,进而提高城市活力;b.带动周边土地价值的提升,形成城市的良性发展;c.改善城市自身形象、商业文化地区,提升空间环境质量。措施:最好的城市空间规划设计应将改进人们的生活质量作为最终的目标,既提升了城市的活力与生气,又保护了脆弱的生态系统。需坚持以下原则:a.可持续发展原则。自然资源的合理适度开发,是人工环境和谐共生,减少破坏性建设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保持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延续。b

45、.整体设计原则。公共空间环境在历史上是延续的,在空间形体上是有序的,保证公共空间要素之间相互协调。c.个性化原则。确保自身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特色。d.舒适型原则。空间要具有场所感和舒适感。e.要符合“ 以人为本” 的原则。f. 要关注人文与社会。12、试分析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07)1、城乡统筹思想的树立核心思想。田园城市规划理论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城乡统一思想,具有一定的革命意义。其主要思想,就是将城市和农村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之上,将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一起考虑。这是对以往将城乡割裂的城乡二元观念的突破,是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从他的思想上看,城市是面向工业的,以一定

46、的集聚为特征;农村是面向生活的,一方面为人民提供一个优美的住所,另一方面也是对城市蔓延的有效制约。两者作用不同,但地位是一样的。2、组团化城市发展思想的起源形式启蒙。这是对城乡统一思想的发展,也是为了面对城市中的环境卫生问题。从物质形态上讲,城乡之间用绿化带隔离出来,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开发新城,以保证旧城的人口不至于太多。因为人口太多是当时认为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城市与农村之间有方便的交通,以减少因为区域而带来的生活生活组织不便。3、系统化的思考与经济指标核算可行性分析。霍华德对建一个城乡和谐统一的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化思考,甚至进行了建设成本计算。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

47、理想社会的可实施性。虽然田园城市最终没有实施,但是,他的做法,可以理解成是从城市发展的角度上对城市规划实施可行性的一次探索。对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工作者也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13、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及整治更新的内容有哪些?(07)(1) 、历史地段的保护:1)建筑的保护。对各种不同层次,情况的建筑选择恰当的保护方式。2)街道格局。保持接到格局应该考虑接到布局与形态、街道功能和街道空间及景观三个基本方面。3)空间系统及景观界面的保持。其重点在于空间的功能、形态、联系的结构关系和界面的景观特征的保持。(2)整治与更新:1)建筑内部的改造。建筑内部的改造,应不破坏建筑外观的历史风貌特征和内部结构特征

48、为原则,对平面做重新分割,对设施做更替与添置,对室内环境作整饰。2)建筑景观融合。主要是建筑环境的融合,是历史地段的新建和改建建筑与现有的景观整体协调。3)基础设施的改造。包括供水、供电排水供气和取暖等管网,垃圾收集与处理,道路路面等街区市政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完善。4)居住环境的改善。除了建筑内部的改造外,从城市规划角度还包括居住人口规模调整和户外环境质量的提高。5)地段功能的定位与土地的调整。对历史地段应重新定位,并通过地段同样地使用调整的方法来逐渐实现。6)交通地段的重组。在保持历史地段空间景观特征的前提下,解决交通问题。14、试举例说明城市特色的构成要素及塑造城市特色的途径和方法。 (07

49、)城市特色的构成要素概括起来有四个大的方面,即功能特色、环境特色、造型特色和人文特色。(1)功能特色:城市具有各种不同的功能,不同的城市功能体现出城市的不同特点。如服务功能的质量水平、效率、模式等体现出城市的特色。(2)环境特色:城市环境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基础,是城市特色的外在表现。如苏州是水城,济南是泉城,重庆是山城,大连、青岛是海湾城,吉林是江城等等。(3)造型特色:城市造型是对城市体型环境的设计,它贯串于城市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包括空间形态、建筑物构筑物、城市色彩、城市小品、街道广场等。他们都影响着城市特色的形成。(4)人文特色: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城市标志和城市特色的重要源泉。如:人文精神反映现代城市的精神面貌。又如城市的素质、城市的象征是提高城市品位的关键。改造城市特色的途径和方法:只有把人工因素和自然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得使城市更具特色。具体如下:(1)城市在建设发展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结合人民的生活、文化、习俗、形成自己的特色。 (2)重视名胜、古迹是形成城市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及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和整理。 (3)建筑的风貌应体现时代性、民族性、地方性。 (4)城市空间形态:结合地方自然因素,汲取中华传统精华,体现当今时代的精神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