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九讲--文化研究.ppt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323173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PPTX 页数:192 大小:27.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讲--文化研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92页
第九讲--文化研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92页
第九讲--文化研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92页
第九讲--文化研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92页
第九讲--文化研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九章 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要克服艺术研究领域中方法论上纷呈的歧说,不能走创造新方法的路子,即再加一种独特的利用艺术事实性的方法,参与到多种方法的共同斗争中去,而应该在人类文化的整体中通过系统哲学来论证艺术事实及艺术的特殊性。巴赫金:文学作品的内容、材料和形式问题(文化研究据说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巴赫金),近些年,在中国当代人文学科的研究领域中,继全球化之后,文化研究成了新的关注点,并因之引起了关于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论争。,美齐亚乌丁萨达尔著、 苏静静译 文化研究 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年。,文化研究是什么?一门课?一个学科?一个知识系统?一种观点?一种立场?还是一种

2、关怀和干预现实的策略?它只是关于文化的研究吗?那么什么是文化呢?文化研究用的是什么方法?关注的是哪些问题?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各自的贡献和理论是什么?,文化研究的诞生背景,早年间,不论中西,文化一词都会让人们想起风度翩翩的知识分子、衣冠楚楚的上流社会、严肃正统的乡绅贵族们。而在20世纪中叶,随着左翼运动的风起云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文化也就不再是以往的精英文化,成了大众的平民的文化。文化研究源自比较文学,研究范畴却远远超出了文学这一类文化现象。“文化研究是美国的人文学科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一项主要活动:一些文学教授已经从弥尔顿转向了麦当娜,从莎士比亚转向了肥皂剧,而把

3、文学研究抛在一边。” 美国学者乔纳森卡勒(Janathan Culler),20世纪60、70年代的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几位学者创立这个学科时,借鉴了社会学、文学理论以及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到严肃的文学艺术。借着这一学科他们成立了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所(CCCS),成就了著名的“伯明翰学派”。,对文学而言,与文化研究的关系包含两个方面: 1.从传统的文学经典研究转向大众文化研究。 2.用新的理论重新评估与阐释旧的文学与文化现象。文化研究企图包含并覆盖文学研究,企图从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理论出发重新审视文学经典。,文化研究的目的

4、,文化研究关心的不是束之高阁的经典和原理日常生活的高雅文化,而是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现实的文化现象。从网络文化到电影电视,从流行音乐到通俗小说,从时尚到摄影,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说过,我们最熟悉的东西往往是我们最缺乏思考的东西。文化研究就是要改变这个局面,分析常见的文化现象,启发一些独特的思考。 从事文化研究的学者关注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关注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关注着这个世界上每个有人存在的角落,试图把观察到的现象与意识形态、种族、社会阶级、性别这些议题关联起来。我们每个人,每个不经意的动作行为,都会成为文化研究的对象。,这个学科,告诉我们为什么会下意识地认为博物馆是高尚的,酒吧是粗鄙的,

5、一个口袋,为什么民工拿在手里就是蛇皮袋,贵妇拎着就是新款LV。 它揭示了文化的阶级本质,预言了全球化给文化带来的影响,探索了爵士乐为何能风靡西方世界。,何为文化?,关于文化,一种最古老的定义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18321917)在其著作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s,1871年)一书的开篇所提出的。,其它对文化的定义,玛格丽特米德行为模式雷蒙威廉姆斯交往形式克利福德格尔茨人类故事集在以上定义看来,文化几乎无所不包,几乎涉及到任何东西。,研究方法的多元性,文化研究可以从社会科学学科、人文学科和艺术领域自由地汲取元素和获得借鉴,从而发挥其功能。几乎所有的研究方法

6、都可以应用于文化研究领域,从文本分析、民族志、精神分析,到调查研究皆是如此。,背景,“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是特指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英国、80年代起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思潮和批评实践。“文化研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对文化的研究(the study of culture or cultural research),而是指一种注重考察文本的文化与政治意义的特定的跨学科领域。它把文化看做一种表意实践,旨在探究文化与权力的关系,同时它本身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政治运动的学术实践领域。 作为一种制度化的话语建构,“文化研究”发端于文学研究,但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传统的文学研究分道扬镳

7、,跨越了学科壁垒,积极介入社会运动和文化政治,反过来对文学研究传统本身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文化研究既涵盖了经典的科学,又涉足新兴的政治运动,同时参与在思想演化过程中,诸如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后结构主义。根据关注点和动机的转变,它可以从一个学科跨跃到另一个学科,从一种方法学再到另一种方法学。 因而,文化研究不是一门学科。实际上,它是一个描述集合的名词,它包括多种富有争议的观点和学说,这些努力通常是要解决不同的问题,包括很多不同的理论和政治立场。,文化研究的特点,1.文化研究将文化演变以及其与权利的关系作为研究视角。其目标始终是揭露各种权力关系(power relationsh

8、ip),以及揭示权利关系如何影响和塑造文化演变。 2.文化研究并不仅仅是针对文化的研究,尽管它是脱离了社会或政治背景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其目标是借由文化的各种复杂表现形式去理解文化,并且分析其自我表现的社会和政治语境。 3.文化研究中,文化通常行使两项功能:它是被研究的客体,同时也是政治批评和政治活动的主体。文化研究的目的是成为才智和务实的事业。,文化研究的特点,4. 文化研究试图揭示并调和各类理论间的鸿沟,克服隐性知识(即基于本地文化的直觉知识)和客观知识(所谓的普适知识)两种形式间的代沟。文化研究预设的前提是:知者与被知者、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问具有相同的身份认同和共同的利益。 5. 文化研究

9、致力于对现代社会进行道德评价,且遵从政治活动的根本底线。文化研究的传统并不是不含任何价值取向的学术工作,而是服从批判性政治参与的社会重构。因此,文化研究的目的是随时随理解和改变主导结构,尤其是在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研究素来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也要受到政治批判的社会建构。,如何做文化研究:符号学,符号(sign)的三个基本特征:具有具体的形式、多数人可辨认出它是一个符号、符号指代的是其本身之外的某种事物。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一场被称为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的知识革命,对人类学、精神分析、文艺批评、马克思主义等理论和思潮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也为之后出现的后结构主义(pos

10、t-structuralism)奠定了基础。,符号理论是由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的著作发展而来的。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以某种特殊方式生成意义。通过一套关系体系,借由同义词和近义词的网络产生意义。,索绪尔的追随者们发展出了专门研究符号的学科符号学(semiotics),他们确定了符号的基本特征,并为符号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做出了解释。雅各布逊 罗兰巴特,符号、编码和文本,符号通常以一定社会团体文化中约定俗成的规则组织编码(code)。一个符号系统可以编码(encoded)从而成为信息的载体,那些已理解编码规则

11、的人可以阅读其中的信息。通过符号和编码组成的结构可以构成文本(text),阅读文本可以理解编码及其所承载的信息。,对于他者的表征,能够赋予符号意义的过程被称为表征(representation)。通过再现,抽象的概念和思想观念有了实体的形态。因此,“印度人”这个概念或符号就有了特定的思想内容,就像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和EM佛洛斯特(EMForester,18791970)在殖民地文学中所描写的那样懦弱、女人气、没信誉。 这种在自体以外“再现”的存在物一个人性别、社会群体、阶级、文化之外的实体被称为他者(Other)。最常见的对他者的再现是将他者表征

12、为与我们自身相对立的、阴暗的一方:我们是文明人,他们是野蛮的;殖民者勤奋工作,土著们十分懒惰;异性恋是好的、有道德的,同性恋是邪恶的、不道德的。,吉卜林 佛洛斯特,话语分析,“话语”(discourse)的概念将这些概念一个不落地收纳到了一起。话语包括文化或社会所造就的多个观念群,其中包含文本(符号和编码)和表征(描述权力与他者的关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话语通常代表了知识和权力的结构。话语分析(discursive analysis)探讨的就是这些结构,它将话语置于历史、文化和社会关系的背景之中加以探讨。,案例:解码印度餐馆,我们可以看到,“Raj Balti”餐馆位于伦敦一条很普通的街道上

13、。“外卖”的招牌向我们提示了它的定位:工薪阶层餐厅,其周边也是工薪阶层的聚居社区。餐厅名字中的“Raj”告诉我们,它与印度殖民地的关系(这也可能是餐馆老板的名字!)。而Balti也有其含义。但,究竟是什么呢?为了了解文本要告诉我们什么,先让我们把“Raj Balti”放到语境中它与其它印度餐馆有何关系,它在英国历史和文化中的意义如何?印度次大陆的移民在20世纪50年代来到不列颠,早在那时印度餐馆便已在英国出现。,【注】Raj:是印度人中常见的名字,另有政权、殖民统治之意。,如今,“咖喱”本身已具有它独特的发展史。在中世纪时,咖喱曾经是一种人们全力争夺的商品。1605年印度莫卧儿帝国国王贾汗吉尔

14、(Jahangir)特许托马斯罗伊爵士(Sir Thomas Roe)在印度成立公司,专门从事印度的咖喔和各种香料的出口贸易。 四百年后,英国完成在印度的殖民化,印度开始被作为他者来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表征,咖喱也开始成为最最便宜的食物,并且与欧洲的炸薯条地位相当,后来咖喱取代炸薯条成为英国最为流行的食物。 在人们看来,“印度餐馆”本身代表着一种统一而又庞大的整体存在物。只要食谱上列出的菜肴来自印度次大陆,这样的餐馆便是“印度餐馆”。但“吃印度菜”包含了多种迥异的食物,像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旁遮普、莫卧儿和南印度;“素食或非素食”。但对于英国人来说,一切都是“咖喱饭”。在20世纪7

15、0年代之前,“去吃咖喱饭”一直都有一个特别的含义在酒吧打烊之后,酩酊的小伙子们需要找一个地方去催吐一下,解解毒。,“Raj Balti”餐馆 【注】贾汗吉尔(Jahangir:1605年1627年):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第四代皇帝。 托马斯罗伊爵士(Sir Thomas Roe):1615年,英皇詹姆斯一世派托马斯罗伊爵士拜访莫卧儿帝国皇帝贾汗吉尔,达成重大贸易协议,使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活动进一步扩大。,对于这些刻意的刁难和歧视,印度餐馆也并非没有抗争。一个例子就是,白人顾客的无知被他们利用了一把。你不是想要咖喱吗,我就给你咖喱:相同的咖喱贴上不同的标签,端上了饭桌。所以,不论是吃咖喱羊肉(roga

16、n gosht),印度咖喱鸡(chicken massala)还是咖喱对虾(prawn curry),其实吃的基本上是相同的东西,只不过是配上了不同的肉。 巴尔第(Balti)这个词就是抗争的第二个例子了。巴尔第显得太深、太宽,又有点太不雅了,很难用它来烹制花样繁多的印度菜肴。,是否使用“巴尔第”这个词对于证明印度餐馆是否正宗而言意义重大。随着白人主顾们对印度饮食越来越熟悉,他们逐渐认识到“咖喱”其实是对许多种食物的代称,正宗的印度食品又开始与印度泥炉(Tandoor,印度食品烹饪所用的灶具)拴到一起了。,更笼统地来说,巴尔第所代表的就是来自次大陆的印度餐馆经历过的,并且仍在经历的一场微妙的转

17、变。巴尔第在英国餐饮业中的出现,是对传统和正宗“印度菜”的一次革新,将次大陆餐馆重新与英国社会紧密联系了起来,再度续写了它们的历史。 在基本相同的食物上贴上不同的标签,印度餐馆破除了其工薪阶级的形象,而期待获得一个时尚的标签。巴尔第的大跃进与马塞尔杜尚(18871968)设计小便斗所带来的大跃进并不尽相同。,餐馆的名字正是一套编码,可以反映印度餐馆和英国社会之间正在更迭的权力关系。20世纪60年代,印度餐馆多是“大君”(Maharagah)和“英属印度最后的风情”此类的名字。这些名字无疑会重燃人们对那个逐渐消逝的帝国的美好回忆。 接下来,餐馆的名字又换成了“泰姬陵”和“德里红堡”。这使得印度文

18、明那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并且在重新书写其历史的过程中,粉饰了英国曾占领过这个帝国的事实。 在第三个阶段,印度餐馆的名字开始摆脱殖民统治的影子。它们展现的不仅是新民族对英国社会的融入,而且还内含一种邀请印度人来吃印度菜的自信:“拉合尔咖喱屋”和“孟买酒家”。 在最近一个阶段,次大陆餐馆再次更换名字,表现了印度本土语言在使用上的原汁原味,以及自信心的到来;“贾拉饼餐厅”,“咖喱烙饼咖啡屋”和“苏亚印度美食坊”。 其中很多餐馆里,多是一边烹调食物一边供顾客享用,这不仅保证桌上的食物是新鲜出炉的,并且重塑了做饭的人和吃饭的人之间那直接又真实的联结。,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印度餐馆身上发生的

19、事情可谓是个奇迹。它把一个狭隘的、过度注重卫生的民族改造得更加国际化和人性化了。,运用不同的方法分析分化现象,【注】文中为Indian Kulcho,实为Indian culture,是为模仿印度人的口音。,文化研究的起源,文化研究的名字由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CCCS)衍生而来,该中心成立于1964年。 1972年,中心发表的文化研究工作文件目标是“划界和占位”,并“为文化研究在知识版图上找到一席之地”。此后,中心所做的工作在文化研究领域赢得了广受赞誉的地位。 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gart

20、,1918),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19211988),汤姆森(E.P.Thompson,19241993),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1932)的著作都在不同时间点与CCCS有联系,都被认为是文化研究的经典文献。,肇始者的著作都是来自于特定的社会和历史语境,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英国的受教育机会逐渐增加,而成人教育被推为战后重建的方式之一。但是,在一个已经改变,并且正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战前既有的阶级政治体系仍然被保留着,并且仍然是社会的规范的主体。 此外,英国正受到美国流行文化的入侵,这改变了英国的公众意识,英国文化生活中所充斥的阶级特征受到了强

21、化。,工人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如霍加特和威廉斯,认为自己的任务是中产和上流社会的权贵精英主义(高雅文化)中,推广普罗大众的文化。对于来自新兴的工业化时代工人阶级的正宗流行文化,他们共飨盛举。 他们关注的焦点是文化如何被实践、在现实中被表征,文化如何被制造,以及文化实践如何引导不同的种族和阶级来赢取文化主导权。,理查德霍加特的学术生涯是从在赫尔大学(Hull University)任职成人教育辅导员开始的。之后,在伯明翰大学担任英语教授时,他创建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在他的著作识字的用途(The Uses of L

22、iteracy,1957)中,首次提出了“文化研究”的理论雏形。基于自己对F.R.利维斯(F.R.Leavis,18951978)文学作品的批评理论,霍加特提出,艺术的批评性阅读反映的是一个社会“可感受到的生活质量”。唯有艺术可以以其复杂性和多样性重新创造生活。 处于主导地位的精英为表达其权力,通过将他们的“价值域”(fields of value)的投射出来,而赋予其文化形态和文化实践合理性。因此,文化斗争其实包含了在文化合理性和文化状态上的战争。,真实的工人阶级生活,理查德霍加特,真实的工人阶级生活,理查德霍加特,真实的工人阶级生活,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德威廉斯,雷蒙德威廉斯的学术生涯也是从

23、成人教育辅导员开始的。19461960年,他在牛津大学任教。他的两本著作文化与社会(Culture and Society,1958)和漫长的革命(The Long Revolution,1961)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两大传统。 对威廉斯来说,文化是包括一切的一个抽象概念,“各种形态的生活、物质、知识和精神”。他从不同的历史环境开始追踪文化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文化都是在朝向一个“终极状态”不断演化。在不同地域,不同系统所塑造的各种文比中,威廉姆斯发现了其中暗含的“普遍的人类文化”(a general human culture)。,威廉斯超越了文学和哲学分析,开始审视所有形式的语言。威廉斯声称,没

24、有“大众”这个事物,我们所拥有的只是把“人群”看作“大众”的方法。我们能够拥有好的大众文化,也会有较差的大众文化。 价值可以用来支持现有的意识形态结构,以及表达对普通人付出努力的蔑视。威廉斯在漫长的革命(The Long Revolution)一书中断言,英国社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并已经使英国经历了工业化、民主化和文化方面的转型。,E.P. 汤普森,EP汤普森(EPThompson)是一位坚定的和平主义者,也是核裁军运动的副总监督人。他是一位激进的历史学家,他的观点改变了大家对于英国历史的认知,在其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25、 Class,1978)一书中,他试图展示特定历史条件下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历程,他的工作使那些被主流研究和传统历史所忽视却又占人口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受到关注。,阶级并不是某种实物它是一种实际发生(我们可以看到实际发生了什么)的人类关系。,为了理解阶级,汤普森论证,很重要的一点是认识到阶级是“只有经过长期历史演变,让阶级自我显现之后,才能进行研究的一种社会和文化形成过程。” 汤普森论证了相同的来源也可有不同的含义。例如约翰班扬(John Bunyan)的著作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1678,1684)和造成十八世纪英国社会发生割裂的卫教工会教义宗教运动(movemen

26、t of Methodism)。它的意义存在于不同的方面,例如,当一位机修工面对一位贵妇时,他会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对方不同,并会努力行动去改变这种关系。,应该通过分析经验和胜败双方的贡献来理解文化。“只有胜利者才被铭记”而“死胡同、暗淡的事业和失败者将被遗忘。”,因此我们不能妄加自己的判断。,汤普森的理论对于文化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大众文化并不是消费时代社会的新产物其实它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汤普森区分了“为了工人阶级所创作文化”和“工人阶级自己所创作文化”,这点十分重要。在追寻其意义的近十年间,汤普森对“对于重大历史时期”中有意义的社会变革(meaningful social ch

27、ange)的强调,有助于我们区分有意义的社会变革和毫无意义的社会变革。,汤普森反对法国哲学家路易斯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19181990)的观点,这位法国哲学家将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引入了马克思主义。他对于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做了有力的抨击(发表在理论的贫瘠(The Poor of Theory,1978)一书中),这使得他在许多文化研究实践者眼里的更像是一位多面的人物。 但是在他尖酸的评论当中,有一种始终如一的、理性的、有原则的理智。当然,他断言“那些在英国衰落的事业,可能会在非洲和亚洲得以实现。”他使我们认识到了多元化和开放性,他的观点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28、。,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是一位社会学家和批评家,也是文化研究之父。事实上,正如一位批评家所说,文化研究总是错误地围绕着斯图亚特霍尔的那几篇漏洞百出的文章打转。霍尔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出生在牙买加一个保守的中产阶级家庭。1951年,他获得了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学习。至于他其后的生平,正如其他学者所言,那就是一部文化研究史了。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霍尔是新左派的领军人物;六七十年代,他在伯明翰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工作;八十年代,他搬到了英国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领导了今日马克思主义(Marxism Today)上的“新时代”辩论(“New Times”deba

29、te)。,斯图亚特霍尔,学术活动,激进的主张和投身学术理论研究,这两点是霍尔人生的关键词。他相信文化研究需要以“以一种永远不能缓解、但是永远存在的张力”为依托,而同时去研究理论问题和政治问题,应允许人们可以“相互刺激、彼此惹恼”。对于霍尔而言,保持这种张力十分重要。 霍尔反复论证,知识分子必须永远处于知识和理论的最前沿,而同时将这些思想应用到知识分子这个圈子之外。霍尔的生活和工作可以说是符合这一条件的例证他总是试图使相冲突力量达成妥协,对他们加以利用,将它们引导至富有创造性的政治问题之上。,文化的影响,霍尔把他自己描述为“从未脱离马克思的思想”。然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和六十年代初期,他曾反

30、对了马克思主义,并提出应“急需和当代保持紧密的联系”。这种思想在七十年代出现了改变:“我们应该选择一种卡尔马克思那样全面而体系严谨的理论而不应选用以前的那其分析思路。”在这一时期,文化研究中心是“结构式马克思主义”(structural Marxism)。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霍尔提出了一种“不带有任何保证的马克思主义”(Marxism without guarantees)。在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早期,在霍尔的思想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元素”被“或多或少的抛弃了”。 然而,虽然霍尔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模糊不清,但他从来没有接受过阶级斗争可以解释、决定一切的思想。,斯图亚特霍尔一直都坚持认

31、为文化研究对于现实有实际的影响。他向知识分子们发问道:“你们的工作真的让世界有了什么改变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直接影响了文化研究“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永远不能做什么;也决定了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文化研究实践所独具的优势。”,英国文化研究,在形成时期,英国文化研究深受新左翼思想的影响,许多历史学家部认为新左翼的形成和发展就是文化研究的先驱。新左翼的出现可看作英国对1956年苏联入侵匈牙利的回应。,文化研究中的国际主义,实际上,新左翼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英国本土左翼势力容不下外来知识分子。根据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这是理解新左翼和英国文化研究历史的关键所在。 如果没有这些来自殖民地知识分子,就

32、不会有英国新左翼势力,也不会有文化研究的存在。因此,英国的文化研究从最开始就不仅仅局限于英国,而是具有国际主义色彩的。,问题的拓展,但是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些来自殖民地的知识分子所关心的问题才进入英国文化研究的圈子。这使得英国的文化研究主题转向了对“潮流”和青年工人阶级行为的研究。 在撒切尔时代,私有化和自由市场理论大行其道,社会文化分析的焦点也转移到了“自由化”对于女性和少数民族这些社会边缘团体的影响。像以前一样,研究的重点仍然是在“解读”对抗主流文化的种种符号。,英国的文化研究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研究课题多样,并且都很有原创性。除了对于青年亚文化和电视新闻节目的研究之外,第二

33、个特征是:英国文化研究总是会涉及到政治,总是强调知识分子积极参与政治所带来的价值,试图让人们理解文化与不同权力形式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鼓励人们去获取各种资源,发现生存的策略。,阿尔都塞的建构主义,法国哲学家路易斯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19181990)将建构主义引入了马克思思想,让构建主义成为了一门科学。阿尔都塞把社会设想为一个结构化的整体(a structured whole),这个整体的由具有一定自主性的领域构成法律,政治,文化而这些领域的存在形式最终由经济水平决定。真正有意义的是这些方面之间的差异,各个领域自身的特征,而不是这些领域如何反映了社会整体的特征。因此,对于

34、科学马克思主义而言,不存在“社会”,只有生产组织模式,不断随着历史的进步而进步,而在这个结构性整体的那些存在一定自主性的领域上对于生产组织模式的不同都有所体现。,【注】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国乡村结构时提出了差序关系的概念,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以已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同时又从属于以优于自己的人为中心的圈子。,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拒绝了“普遍的

35、人性”(a universal human nature)的存在,而是采取了一种“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theoretical anti-humanism)。这样,马克思主义“科学”并没有把个体看作社会生产中具有自我意识的行动者。个体被排在社会条件(social condition)之后。每个个体只不过是社会系统中的一分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文化研究吸收了阿尔都塞的分析方法。其中包括三个重要的观点: 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表达手段:法律,教育和家庭,与经济条件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文化既不完全依靠也不完全独立于经济条件和关系。 与传统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不同,意识形态不会构建“虚假意识”(fal

36、se cosciousness)。,【注】虚假意识:在马克思看来,道德和伦理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它们是一系列无视经济剥削的社会规则,以期维护社会的平稳运行,由此而产生了虚假意识。,阿尔都塞创造了许多术语“问题式的”,“多因素决定”等等,这些术语在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的杂志上反复出现。但是,阿尔图塞学术思想推广不是一帆风顺的。斯图亚特霍尔倾向于否定阿尔图塞的理论。EP汤普森是一位脾气火爆的工人阶级历史学家,十分厌恶这种理论,因此有力地抨击了阿尔都塞的反人类主义倾向和否定个体作用的观点。(理论的贫乏,1978)。,安东尼奥葛兰西的影响,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1891

37、1937)是一位政治活动家,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是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坚信列宁在俄国发动的十月革命(1917)可以移植到意大利。同时,苏俄也可以借鉴都灵和皮埃蒙特的工厂理事会运动(Factory Council movement),将产业工人阶级打造为革命的中坚力量。1920年,意大利北部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罢工活动,工厂被工人占领。但是在政府招募大批南部农民来代替产业工人之后,罢工失败了。,霸权,虽然葛兰西身为意大利议员,但还是没能使他免于牢狱之灾,1926年他被法西斯党徒投入监狱,他在监狱中度过了余生。在这段“被迫休养”的生活中,他开始思索社会主义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文化在社会当中的

38、关键作用。 葛兰西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是霸权(hegemony),这个概念对于理解任何社会的历史和结构都是十分关键的。霸权能够在不使用武力的前提下将整个社会团结起来。,霸权,为了获得这种领导地位,他们会在某些非关键领域对工人阶级做出妥协,以达到社会上的广泛一致意见。葛兰西认为这一过程是英国和法国自由民主运动能够成功的关键。谈判(negotiation)和共识(consent)是理解霸权的关键词汇。这两个词汇强并非是加给大众思想。价值和信念的,它们不会偶然自发地出现的,但是可以通过不同阶级之间一系列的碰撞和对话而酝酿出来。 文化领域是霸权争夺战的重要战场之一,正是在通俗文化领域,上层阶级获得了“道

39、德和才智上的领导地位”。,知识分子,在葛兰西的思想当中,知识分子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通常来说,知识分子这一概念指的是极具才智,道德高尚,独立自主的少数精英人群,这个群体总是作为人类的良知而存在。 葛兰西赞成“有机知识分子”(organic intellectuals)这一概念,这是一个公开与受压迫阶级站在一起,与被压迫阶级休戚与共,并为其利益而奋斗的群体。 多年来,葛兰西的思想一直受到党派之争的影响,被大众误解。大量的社会运动,团体和个人都吸收利用了他的理论文化研究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在文化研究领域当中,“霸权理论”(hegemony Theory)所代表的已经不是葛兰西最初创造的原意了。 在文

40、化研究历史当中,我们一般使用葛兰西的理论揭示各种文化上、知识上以及哲学地位上的霸权主义倾向。,对英国文化研究的批判,英国的文化研究过于狭隘并且带有严重“盎格鲁中心”(Angloentrism)(以英国为中心)主义的倾向,它过分强调阶级而忽略种族和性别问题,过于关注城市生活方式以及亚文化的礼仪等问题。英国文化研究中的“文化”一般所指代的是“英国文化”。,在英国的文化研究中,在“艺术”这一概念也具有很强的“欧洲中心主义”(Eurocentric)特征。只有西方文化认为艺术重塑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生命意义的来源之一。在非西方文化中,并不认同自我意识与艺术品之间存在关系这种想法。 尽管文化研究一直宣称

41、自己的目标是保卫边缘化的弱小民族,但是文化研究本身与西方后殖民地时代的“文化和文明”至上主义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类似的,英国的电视节目,尤其是第4频道(channel 4),常宣传其代表了“人民”和“少数族裔”表面上旨在维护文化的多样性,而实则却假定在各种文化和社会结构中存在共性,去制作他们的节目,消融了各种文化词的差异。,还有人指责英国的文化研究其实是披着文化研究外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件经过修正的、更合身的马克思主义“外衣”。这一批评还是有些道理的,马克思主义的确在两个方面影响了文化研究。第一,文化研究中,认为在产业资本主义社会内部,阶级、性别和种族划分极度不平衡这一假设来自于马克思主义

42、。但是,文化研究的假设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范畴,它认为文化领域是社会阶级划分区隔和相互斗争的角斗场,正是在文化领域中,处于从属地位的阶级和被边缘化的那些团体不断斗争,反抗剥削阶级强加给他们的文化内涵。,第二,部分批评家宣称,文化研究已经全盘接受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确,文化研究试图通过研究文化力量是如何将社会结构塑造为历史形态,以此来对社会结构进行分析。文化之所以如此重要,就是因为它能够塑造历史以及社会结构。因此,文化研究不认为历史和文化是彼此独立的。然而,整体上看来,文化研究认为简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和经济的硬性决定论,因此反对这一理论。,文化研究的迁移,在撒切尔时代(1979199

43、0)英国的文化研究开始分裂,从英国本土出海奔向世界各地,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和印度。 在某些地方,文化研究的政治色彩变淡,而倾向于进行美学及文本分析。在另外一些地区,文化研究的政治色彩得以强化,更加关注被边缘化人群的苦难。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差异。,美国的文化研究,文化研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传播到了大西洋彼岸,这正是美国人文学科面临整体转型的时期。许多学科更积极地参与到社会身份的研究当中,并更积极的关注文化形式的表现。,在美国,文化研究已经制度化,并在讯速地专业化。文化研究很快就有了自己的专业语言这些术语主要来自符号学以及文学理论。更为滑稽的是,文化研究素以反对学科划分著

44、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研究自身成为了一门学科原来文化研究只是知识分子的一种习惯传统,但是在美国文化研究变成了文化界一种有组织的专业行动。 美国文化界一直缺乏左派传统,这使得美国文化研究与英国文化研究区别更大。对于那些从未直接参与过政治和文化运动的学者们,“文化研究”作为一门学科成为他们的自留地。 关于权力和政治、阶级和意识形态的问题,在英国文化研究的倡导者看来十分重要,但是在美国却意义全无。,所以我们毫不惊奇地发现美国的文化研究抛弃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的假设不仅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遭到后现代主义者猛烈的抨击。法国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 Francois Lyotard,192419

45、98)在后现代条件(The Postmodern Condition,1979)一书中引入了“怀疑一切宏大叙事”(incredulity towards Grand Narratives)这一理论。 1989年共产主义政权在苏联和东欧的瓦解,以及随后社会主义逐渐式微,更使得美国文化研究远离了批判马克思主义。,也不难理解,美国的文化研究受到了如此之多的批评,不仅来自英国文化研究先驱,也来自那些在世界其他地方力图重复文化研究在英国兴起之路的苦行僧式的学者们。对于美国文化研究最强烈的批评是认为美国文化研究不过是一种文本研究和自由理论化的广泛形式。,加拿大的文化研究,加拿大的文化研究起始的时间、地点与

46、美国大致相同,主要是在大学的传播系中开展的。但是加拿大的传播学研究侧重点与美国不同,它们主要反映加拿大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一般认为加拿大的文化研究集中于所谓的“加拿大式的体验”。加拿大有着自己独有的一些特征。,在加拿大的文化研究中,首要的关注点就是加拿大族群的问题。于是,加拿大文化研究的焦点在于对自我认知的探寻。,澳大利亚的文化研究,澳大利亚的知识分子总是受到英国的影响。知识分子的历史确实如此,澳大利亚的文化研究吸收了英国文化研究的大部分元素。确实如此,不止一位批评家注意到,澳大利亚总是充满了大量的左翼知识分子,他们在这片土地上逛来逛去,而嘴里却在讨论着伯明翰,不能不说,这是对英帝国主义原来所征

47、服领土的一种讽刺。,澳大利亚文化研究的进展主要受到澳大利亚政府为其电影业提供资金支持这一决策的影响这一决策直接导致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澳大利亚电影业的复兴。受政府资助的团体决定了澳大利亚电影的特点,他们认为电影业不仅是商业,更是在国内外展示国家形象的载体。 因此复兴的电影业通过戏剧、电影表演美化了欧洲殖民史,从而捍卫了官方的、保守的对澳大利亚文化的定义。,Ocker是澳大利亚俚语,原意是粗俗无礼的澳大利亚人。,通过关注当地文本、制度以及言语,澳大利亚的文化研究试图从电影、历史以及文学理论中拷问“澳大利亚的国家特征”这一概念。然而,虽然只有从国家角度分析才能把澳丈利亚当作一个国家来审视,若按照阶级

48、或从英国亚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这个国家也分析不出什么结果,但是澳大利亚还是从英国文化研究中提炼出了自己的理论和分析体系。,法国文化研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法国在经历了激烈的社会转型。去殖民化给法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在越南,法国被越共赶跑。在北非,阿尔及利亚经过八年残酷战争也于1962年赢得了独立。1968年法国著名的学生动乱也使得法国政治变得十分激进。,为了理解“什么是法国?”这一复杂问题,人们需要理解法国南北分裂。部分地区如科西嘉、布列塔尼以及东部的省份,曾长时间分裂于法国之外。,“谁是法国人”甚至都成了问题。来自东欧、中欧、地中海地区以及最近来自北非的移民使法国的民族构成更加复杂。在比利时、

49、瑞士、北非(以及其他非洲国家)中也有大量法语社区。,非裔法国人常被称为Beur,这些人拥有不同的文化,对法国的认同存在很大问题。Beur对法国文化具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音乐方面,他们将阿尔及利亚传统音乐和摇滚融合在一起。,一些理论家争论说那些前殖民地国家的确与法国存在独特的文化联系,法国的非洲文化是法国文化研究中合法的一部分。但是将非洲文化包含在法国文化研究之内会造成一个问题:法国的非洲文化应该如何定义呢?法国的非洲文化中不是包括了很多个种族的亚文化么?,法国认同也受到“他者(others)”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里,法国的主要“他者”是德国人。自1945年起,由于经济实力以及文化上的影响,“他者”变成了美国。法国的美国化也成为法国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 美国的理念以及消费文化正在代替法国文化中的“准则”。人们被剥夺了自己民族的语言,被外来势力玩弄于鼓掌之中。 高卢人阿斯泰里克斯(Asterix the Gaul)中描写了一群俏皮的高卢武士,打败了罗马人,庆祝自己团体的胜利。这可被看作是对美国喜剧霸权的一种回应。 什么是法兰西(国家)?谁是法国人(人民)?谁又是法国社会的分支(不同性别、地区、种族和阶级的人们)?这些棘手的问题赋予了法国文化研究特殊的生命力。看上去就像法国在逆境中繁荣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