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论警察战术预案的制定战术预案是战术行动实施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依据。战术预案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战术行动的效益效果和成败;战术预案的设计与选择是战术行动指挥员最重要最关键的指挥决策活动;战术预案随机变更与战术行动组实施的调整是战术行动达到目的的基本手段;战术预案的设计与选择是战术行动指挥员战术素质挥能力高低的衡量标准。一、战术预案的设计与选择(一)战术预案设计与选择的规律与标准1、战术预案设计与选择的规律战术预案设计与选择的规律主要有针对性规律、有效性规律 、 目的性规律、法定性规律。2、战术预案设计与选择的客观依据(1)战术目标的位置、数量可能抗拒的力度、方式(2)战术目标位置及周围的自然与人文环
2、境(3)战术行动、战术方式对目标及周围环境的影响(4)战术行动的实力条件有力量条件3、 战术预案设计与选择的标准(1)适应案件条件案件条件指有关案件的类型、性质、特点、作案人数、作案手段、体貌特征、心理与行为特征、作案人社会关系、相应证据证明其犯罪的程度等,为确定缉捕目标所提供的侦查情报与证据 条件。(2)适应法律条件法律条件指战术预案的设计与选择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与程序要求。(3)适应实际战场环境条件实际战场环境指战术目标所处位置及战术力量投入作战区域、场所及其周围的自然人文与社会环境。实际战场环境条件是设计与选择战术方法的决定性条件。(4)适应实力条件实力条件 指我警方可投入特定战场的
3、警力、武器、器材、通信、交通工具以及可以借用的力量条件与行动保障条件。凡战术预案设计与选择适应上述标准,则为最为合理最能实施、最能获行最佳效果与效益的方案,凡不适应上述标准中的任何一条的方案,都可能是有重大缺陷或可能导致重大失败,或难以实施,或实施后难以实现预案制定意图或得失利弊悬殊过大的方案。二、战术行动的组织与实施程序(一)战术行动的组织1、一般组织内容与程序(1)传授或明确任务:上级意图、本级任务(2)下达预先号令:尽早准备、转入临战状态(3)了解掌握情况:敌情、我情、地形环境、友 邻、天候(4)分析判断情况:对抗态势、行动影响,战法思考(5)现场勘察:现场勘察地形与侦查敌情(6)定下决
4、心:企图、突击方向及点位、部署、战法、任务区分、协同方法、时限(7)下达命令(简要直接、任务区分、行动时限、信号规定、协同方法(8)组织协同:不间断开进机动、占领位置、隐 蔽接敌、突击、清理(9)组织保障:情报、武器、机动、通信、警戒、消防、救护(10)预防意外:预计进展推测可能、预做准备、灵活变更、留有余地2、特殊组织程序(1)接报或遭遇急案,尽快了解情况要点(2)先行就近投入警力,控制现场,稳定局面(3)边行动,边了解与判断情况,边形成初步决心(4)行动中调集与协调警力(5)行动中逐步修正决心、完善行动组织及保障工作(二)战术行动的实施1、集结警力武器2、开进与机动方式方法3、占领预定位置
5、4、突击前准备5、隐藏迅速接敌6、迅猛突袭7、控制搜索8、清理现场三、 临战方案的制定临战方案是指进行实战的总体规则、战术布置等,它是参战人员的作战依据和行动指南。临战方案制定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行动的成与败,关系到付出代价的多与少。作为一名警察,不但要熟知各种战术原则,了解犯罪嫌疑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心理特征,更应掌握制定作战方案的具体方法。(一)临战方案的制定一般制定临战方案应从以下两方面考虑。1、熟悉情况,了解案情制定临战方案时必须清楚地了解双方的人数,参战人员的实战技能,所配置武器装备的性能,外围的环境,所在建筑的结构,缉捕对象的体貌特征、脾气秉性、行为习惯、防卫手段、社会关系、作案企图、犯
6、罪性质等,熟知这些情况后,才能制定出合理的临战方案,巧妙地运用战术方法,顺利地完成任务。在现实中,临战人员掌握的情报往往不很完全,这就要求临战人员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现场询问当事人或知情群众,实地勘察,全面搜集情报,并根据实际情况 ,定出周密的作战方案。2、全面考虑,合理选择在制定临战方案时,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对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要考虑到,尽可能做到详细而周密,不要轻易放弃任一情报。一般根据可能发生的情况,要制定出尽可能多的方案,选择不同的进攻路线。临战方案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方案可以有效地阻断查缉目标的逃窜路线,迅速控制犯罪嫌疑人,在短时间内完成战斗,使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或者不受损失
7、;不好的方案则会暴露行动,使罪犯察觉警方意图,从而采取反抗措施,或者寻机脱逃,或者拼死反抗,或者劫持人质,作战人员付出的代价就会增大,甚至产生不必要的伤亡。所以,临战方案应以层次清楚、分工明确、结构简单、安全实用、便于操作的为首选。(二)临战现场的处置面对复杂多变的临战现场,临战人员如何进行处置是整个临战方案能否实施的关键,直接关系到行动的成功与失败。临战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上级部署,严密控制,瞄准战机,迅速出击,奋力夺取整个行动的胜利。1统一指挥,协同作战2行动突然,一着制敌掌握临战技能对于有效打击犯罪活动,提高捕获犯罪分子的成功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维护社会的稳定都会起
8、到积极的作用。四、常用战术预案的名称及制定常用战术预案包括以下十九种:处警登车、道路设卡、盘查行人、诱捕疑犯、间接诱捕、搜查上铐、盘查疑车、车上搜索、室内搜捕、闹市抓捕、守侯伏击、押解疑犯、搜捕疑犯、追辑抓捕、围捕战术、袭击战术、摸底排查、人质解救、反袭战术。(一)道路设卡1、战术口令“道路设卡”。2、战术目的接到道路设卡的指令后,值勤小组及时在犯罪嫌疑人、嫌疑车必经之路武装设卡,以堵截查获嫌疑人、嫌疑车、制止其逃窜或继续作案。3、战术操作根据犯罪嫌疑人、嫌疑车逃跑的方向和路线,通常设置三层复式卡哨,它们分别是:观察卡、检查卡、拦截卡。观察卡主要担负观察嫌疑人、嫌疑车。堵截调头逃窜的疑车。封锁
9、该区域,禁止其它车辆入内。观察员要进行必要的化妆隐蔽,发现情况后及时的与检查卡、拦截卡联系。检查卡主要担负对观察卡提供的嫌疑人、嫌疑车的检查任务。对调头逃窜的疑车进行追击。检查卡一般设在观察卡后方约 800M 处,通常可设检查人员 1 人,掩护人员 2 人,交通指挥员 1人,机动车 1 辆。拦截卡主要负责对经过(冲越)检查卡的嫌疑人、嫌疑车进行堵截任务。拦截卡一般设在检查卡后方约 800M 处,在嫌疑人、嫌疑车经过或冲越检查卡后,进行拦截。拦截人员可采用各种拦截(障碍拦截、火力拦截)等技能,将疑车拦截,将疑犯缉捕。4、战术装备个人装备防弹衣、头盔、长短枪支、弹药、警棍、手铐、对讲机。如果夜间行
10、动,应准备反光衣、强光灯、手电筒等夜间用具。公用装备停车警告牌、机动车辆、指示灯、阻成灯、路障、高音喇叭、路牌、通讯器材等。5、战术要求道路设卡的地点应选择在过往车辆疏松,周围人群、建筑物不密集,视野开阔的交通要道上。参加设卡人员要熟悉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及车辆特征随时保持高度警惕。卡与卡之间要保持通讯畅通,一有情况及时联系。1996 年 1 月 2 日凌晨,凤凰县公安局一干警在家中熟睡时被犯罪分子用竹杆从窗口钩走“六四” 式手枪 1 支,子弹 6 发。凌晨 6 时 30 分,凤凰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接到报案。 大队领导立即调集刑警赶赴现场。在对案情进行初步分析后,得出犯罪嫌疑人极有可能携枪逃窜。大队
11、领导当机立断,除留 4 名技侦人员在进行现场勘验和现场访问外,将 15 名干警分成 3 个小组安排在出城的三个交通要道设卡查缉。 7 点20 分左右,通往怀化方向设卡的 5 名刑警在检查一辆从县城开往怀化的客车时,发现一旅客用手护着胸装肚子疼痛突然往车门急走,意图下车,神情十分可疑。4 名干警立即上前围住此人,犯罪嫌疑人意欲冲下车逃窜,一干警以一个由前擒敌动作,将其携臂上铐,使其不能动弹,然后搜查,从其胸前搜出一支带有枪套的“六四”式手枪,连同子弹 6 发。经审查, 此人正是本盗枪案的犯罪人彭永辉,由保靖到流窜至凤凰县城作案,作案后仅 1 个多小时即落网。(二)盘查行人1、战术口令“盘查行人”
12、。2、战术目的接到盘查行人的指令后,使巡逻值勤小组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通过对过往行人和所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从中查获犯罪嫌疑人和犯罪物证。以便及时、准确、有效的打击罪犯。3、战术操作巡逻、值勤小组(通常三人一组)在游动巡逻和执勤时,接到上级指示或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游动或定点等方法,对值勤区域内的可疑人员进行盘查、询问和检查。盘查过程中可针对以下五种人进行盘问和检查身份可疑的人。体貌可疑的人。行为可疑的人。携带可疑物品的人。其他人。在盘查过程中做到首先应查清被盘查人的身份以及被盘查人与他人、他事、他物的关系,而后再检查其携带到物品,即先盘后查。检查物品时遵循以下原则进行操作一看:(看是什么形状、结
13、构、颜色);二听:(有无异响);三闻:(有无异味);四轻解(不要破坏原物)的原则进行。4、战术装备个人装备防弹衣、头盔、长短枪支、弹药、警棍、手铐、对讲机。如果夜间行动,应准备反光衣、强光灯、手电筒等夜间用具。公用装备停车警告牌、机动车辆、指示灯、阻成灯、路障、高音喇叭、路牌、通讯器材等。5、战术要求盘查行动中应保持高度警惕,组员间要注意互相掩护,配合默契。要正确选择盘查地点,做到宜明不宜暗,宜宽不宜窄。要求:应先表明自己的身份再进行盘问和检查,同时要注意语言和问话技巧。盘查时不要与被盘查人纠缠不清,应果断处置。(三)诱捕疑犯1、战术口令“诱捕疑犯”。2、战术目的值班值勤小组在不便于或不能直接
14、进行抓捕的情况下,以找犯罪嫌疑人谈话或其他借口,将其诱致利于缉捕的场所和环境,然后采取缉捕行动。3、战术操作接到指令后,值班科(所、队)长迅速通知值勤小组立即到达指定位置。将犯罪嫌疑人诱致利于缉捕的场所和环境,然后采取缉捕方法,将其抓捕。攻心为上,利用查缉目标的关联人将疑犯诱致预定地点。对预定抓捕地点周密布控,等候疑犯出现。嫌疑人到达预定地点后,应近距离将其抓捕。明确分工:观察组、警戒组、抓捕组和诱捕组,动作协调、默契配合。4、战术装备个人装备防弹衣、头盔、长短枪支、弹药、警棍、手铐、对讲机。如果夜间行动,应准备反光衣、强光灯、手电筒等夜间用具。公用装备停车警告牌、机动车辆、指示灯、阻成灯、路
15、障、高音喇叭、路牌、通讯器材等。5、战术要求设置前线指挥部,多警协调作战时尤其重要。必须了解掌握疑犯基本情况。正确判断分析断案情,制定 3 套直接诱捕方案。必须确保群众和自身安全。各个战斗小组之间通讯畅通。(四)袭击战术1、战术口令“袭击战术”。2、战术目的使巡逻值勤小组在我知敌,敌不知我的情况下,摸请犯罪嫌疑人的人数、手中的武器、落脚点、周围的环境等,拟订袭击战术方案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突然抓捕活动。3、战术操作巡逻、值勤小组在我知敌,敌不知我的情况下,采取伪装突袭或夜间偷袭战术形式。通常在查缉目标不备时突然实施,快抓快撤。白天相关场所的伪装突袭在公共场所的伪装偷袭。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伪装突袭
16、。在社区的伪装突袭。夜间突袭在社区的突袭。在月光或灯火情况下的突袭。在无月光或无灯火情况下的突袭。4、战术装备个人装备防弹衣、头盔、长短枪支、弹药、警棍、手铐、对讲机。如果夜间行动,应准备反光衣、强光灯、手电筒等夜间用具。公用装备停车警告牌、机动车辆、指示灯、阻成灯、路障、高音喇叭、路牌、通讯器材等。5、战术要求及时了解查缉目标的情况,力求袭击目标准确无误,不至于造成误会或被动。制定预案,设置 3 套战术方案。力争达到战术的突然性,出其不意抓捕。袭击时特别注意战术操作的协同。快攻、快抓、快撤,迅速解决战斗。1997 年 1 月 6 日,四川成都,农行青白江支行弥牟镇中街储蓄所发生一起持枪抢劫案
17、。案犯杀死营业员后 ,抢得现金 7.52 万元,驾车逃窜。成都警方快速侦破此案,采用快速突击战术,将歹徒缉捕归案。案发后,当地派出所干警迅速赶赴现场,进行现场保护和调查访问,并同时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成都市公安局刑侦处以及青白江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干警闻警而至,展开调查工作。市局、分局领导也先后到达现场,临时指挥部和专案组就地成立。经查,作案成员有三人,男性,均为年轻人,持手枪作案,杀害营业员徐后,抢得现金 7.52 万元,驾驶一辆牌照尾数为“018”的深色轿车逃离现场。据此情况,指挥部通过市局指挥中心,调集警力,在全市范围内设卡堵截并进行了拉网式的治安大清查。经参战干警艰苦细致的搜寻,1 月 8
18、 日,在青白江成钢厂汽修厂查获作案车辆。指挥部、专案组决定以车找人,循线追踪,发现并证实了青白江人邓中良、严山高、陈昌宏具有重大作案嫌疑,遂使用多种侦查手段,首先查明了陈昌宏的行踪,1 月 9 日下午,专案组以朋友托请办事为由,设计诱捕了陈昌宏。经突审,陈交待了邓、严一起藏匿于都江堰市郊一出租房屋内,并伺机外逃。获此情况后,指挥部迅速与都江堰市局联系,得到了有力的支持与配合。随后,指挥部和专案组移师都江堰,并组织力量对案犯藏匿地进行布控和现地勘查,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周密的缉捕方案。1 月 10 日凌晨,按计划趁案犯熟睡之际,突击、围控,各战斗小组机动到位,突击组迅速接敌,破门快速突入,没费一枪一弹,将邓、严两名案犯在床上擒获。现场收缴左轮手枪 1 支、子弹 3 发、赃款 3 万余元,至此,缉捕行动结束,案件成功告破。警察战术对保证人民警察在执法行动中有效地打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伤亡,减少损失,保存自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战术预案是战术行动实施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依据;战术预案的设计与选择是战术行动指挥员最重要最关键的指挥决策活动;战术预案随机变更与战术行动组实施的调整是战术行动达到目的的基本手段。制定出的战术方案要遵守战斗规律,更符合实战,能有效地提高警察战斗的效率和效益,能够发挥实战的威力,更为有效地打击各种犯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