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夏海原县郑旗中学 2015 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模拟考试试题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 150 分钟,全卷 120 分,其中卷面与书写共 4 分。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积累 (36 分)1、 默写(16 分)(1) ,白露为霜。 (诗经 )(2) ,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3)大漠孤烟直, 。 (使至塞上王维)(4) ,阴阳割昏晓。 (望岳杜甫)(5)春蚕到死丝方尽, 。 (无题李商隐)(6)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杜牧)(7)马作的卢飞快,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8) ,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欧阳修)(9) ,自缘生在最高层
2、。 (登飞来峰王安石)(10)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1) ,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陶渊明)(12)报君黄 金台上意, 。 (雁门太守行李贺)(13) ,身世浮沉雨打落下。 (过零丁洋文天祥)(1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爱莲说周敦颐)(15) ,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则)(16) ,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龚自珍)2、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4 分)无( )顾及 残( )断壁 鳞次( )比 ( )而走险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把“不再”删
3、掉)B.通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中山市的空气更加清新。 (把“使”删掉)C为了搞好这次活动,老师征求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把“为了”删掉)D.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把“也”改为“就”)4、依次 填入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此情此景多么壮丽啊! 细看一下,每一只鹤都一点一点冉冉高飞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缓升腾上百只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扬乍一看,鹤群排成圆形队飞旋,似在游戏A B C D5、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 分)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是一缕春风
4、,染绿荒芜的山岗; , ;欣赏是一汪甘泉,浇灌枯竭的希望。6、阅读下面材料,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什么是天然自净作用。(3 分)在生物圈中,同生命密切相关的物质碳、氮、氧、水都在不断地循环。人和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生物死后,尸体被空气、水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这样的循环,从宏观到微观,到处都有,从来没有间断过。在这样的循环中,大气得到了氧的补充,不清洁的水通过阳光的蒸发作用形成了雨,有害的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或者被大量的水和空气稀释成无害的物质。这就是所谓的天然自净作用。天然自净的循环一旦受到破坏,就会造成环境污染。7、综合学习。(4 分)说到春节
5、,压岁钱就会成为同学们的热门话题。认真品读下边漫画压岁钱!压谁钱?,完成下面的题。、请用说明的文字介绍漫画的内容。(2 分)、说说你对“压岁钱!压谁钱?”的理解。(2 分)8、名著阅读。(2 分)水浒传中,有一位侠肝义胆的英雄,为历代读者所喜爱。为了“打开危险路”,“杀尽不平人”,他可以全然不顾什么朝廷法度,佛门清规,更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就是 ;无独有偶,三国演义中也有一位这样的人物,长坂坡桥头一声大吼,百万大军魂飞魄散,他就是 。二、阅读 40 分(一)、文言文阅读(16 分)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4 分)俟其欣悦 ( ) 望其旗靡 ( )孰视之 ( ) 云归而岩穴暝( )10、翻译
6、。(6 分)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记承天寺夜游紧扣“夜游”结构全文。全篇从“夜”写起,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和;接着写寻找夜游同伴并说明夜游的地点,为写景作铺垫;之后集中笔墨描写景物,结尾部分 。(2 分)12、论语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为何不先说“思而不学则殆”,而是先说“学而不思则罔”?说说你的理解。(2 分)。1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 分)(二)、现代文阅读。(24 分)有书赶紧读黄以华曾有报纸说,阿根廷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不能等”的文学选集。说其“
7、不能等”,是因为它是用特制墨水印刷,再用塑料袋密封。拆封后 2 至 4 个月,墨迹碰到阳光和空气后就开始逐渐消退,最后变成不着一墨的笔记本。出版商以此提醒读者:有书赶紧读!看了这个消息,我从心底敬佩出版商的良苦用心,也由此想到更多。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只有借别人的书,有了还书期限的限制,有了外在的压力,才会有动力去读完一本书。如果是自己的书,什么时候都可以读,没有了压力,人便会变得懒散,读书也永远成了一个计划。由此想到出版“不能等”的书,仿佛也是给读者立了一个还书的期限,有点儿与“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相通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以此来劝诫人们读书要趁早,读书不能等,说
8、的也是同样的道理。但是,在我看来,“不能等”的书也许还有更多含义。在现代生活中,一些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对读书失去兴趣。在他们眼里,读书或许只是升官发财、改变命运的敲门砖,一旦功成名就,敲门砖就该扔掉了。还有的人浮光掠影,只是满足于在网上浅阅读,搜集奇闻逸事,不愿意也静不下心来,实实在在读本书。在这种情况下,一本“不能等”的书,对他们来说又是一种善意的规劝:读书拖不得,好东西是不等人的,要是不及时抓住,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如果阿根廷这家出版商策划图书时有这种用意,那简直有种与读者心理博弈的味道了。尽管如此,这种良苦用心只可理解,却不值得效仿。毕竟图书是传承文明的工具,大家都去出版“不能等”的
9、图书,这个工具就有可能丢失,如果是这样,损失就太大了。与“不能等”的图书相关,我想到更为多样的一些方式,比如人民日报曾介绍过河南固始县采取定期个人述学、群众评学和组织考学的方法,解决干部不爱学、不真学和不善学的问题形式虽有不同,用意却有相通之处,都在劝人向学,劝人读书。只是外因毕竟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想真正读点书,学点知识,关键还在于人自身。思想问题解决了,时间便像海绵里的水,挤也挤不尽。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都抓紧时间读书。 14、选文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15、文章开头从“阿根廷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不能等的文学选集”的故事写起,有什么好处?(3 分)16、第段画线句
10、子运用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17、文末提到“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这句话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请你结合选文谈谈应该怎样做?(3 分)天使的声音当我第一次教女儿使用“谢谢”这个词的时候,她好奇地问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这是一种礼节。”“什么是礼节?”“礼节就是各种惯用形式。”我用字典上的解释来敷衍她,然后很快岔开了话题。“大人们的事情,我老是想不明白。”女儿叹了口气,没有再问下去。不过,从那以后,她还是很乖地在各种场合说着“谢谢”。一天下午,过马路的时候,她突然问:“是不是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都应该说声谢谢?”“那当然!”穿过斑马线,她拉住我的手,让我在路边站住,问道:
11、“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谢谢警察叔叔为我们指挥交通?”“是的。”“可是,他每天指挥这么多人,为什么却没有一个人去谢他呢?”“因为没有人认为有这个必要”,我真想这么说,然而想了想,还是笑道:“因为他要工作,要是每个人都跑去谢他,他还怎么工作呢?”“可是,好多天好多天,我都没有看见一个人去谢他呀!”女儿郑重地说。“妈妈,我想谢谢他。”“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去谢他。”我小心地斟酌词语,“要是这么说,我们要感谢的人就太多了。纺织工人为我们织衣料,我们应当感谢;老师教我们知识,我们也应当感谢;医生为我们看病,我们也要感谢。这一辈子要谢的人,谢都谢不完了。”我又好笑,又担心,又充满了不耐烦,可是我又能怎么对她讲
12、,告诉她“这是个功利世界,你谁都没有必要去感谢”。我不能。“妈妈,其实我一直想谢谢您。”女儿突然说。望着她小小的面容,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对“谢谢”这个词的理解和使用一向是多么呆板和可笑。多少年了,我已经不懂得“感谢”的核心意义了。我所谓的感谢不过是一个单纯的社交词语。它是一蓬覆盖在实惠和利益上的轻飘的茅草,微风一吹,就会全裸出冰冷的钢筋骨架。谢谢,为什么要感谢?你为我做了什么呢?你给我多少好处?你能帮我什么忙?你为了我,还是为了你自己?紧张而繁华的生活渐渐让我们淡漠了一切、怀疑一切、利用一切、也玷污了一切。我们不知感恩,没有激情,机械地随波逐流。我们常常感叹找不到真实的东西,却不明白是我们心中的
13、噪音,掩盖了耳边天使的歌声。“妈妈,我可以向他说声谢谢吗?”女儿又问。“可以,不过要等他换过岗。”我认真地答应她,她高兴地点了点头。我们站在路边的柳树下等了半个小时,那位警察终于下岗了,我领着女儿走到他的面前。“什么事?”他问。“我要谢谢你,你指挥交通太辛苦了。”女儿说。警察愣愣地看着我们,许久,他“噢”了一声,笑道:“你看,你看,这有什么,这有什么,天天这样的,天天这样的。”我们默默地走在街上,我忍不住对女儿说:“妈妈也想谢谢你。”“为什么?”“不为什么,不为什么也可以谢的。”我说。是的,不为什么也可以感谢的。 或者说为了爱,为了感觉,为了彼此存在的需要,为了一些简单而朴素的事情,甚至仅仅为
14、了活着本身,我们就可以有无数感谢的理由。而我之所以感谢女儿,也许 仅仅是因为她的话语,像是出自天使的声音。(乔叶)(选自央视国际网:电视散文)18、标题“天使的声音”,在文中有哪些含义?(2 分)19、“我”第一次教女儿使用“谢谢”这个词的时候,用字典上的解释来敷衍她:女儿要向警察叔叔说声“谢谢”的时候,“我”却认真地答应了她。“我”的态度为什么变化如此之大?(2 分)20、女儿是怎样理解和使用“谢谢”这个词的?由此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4 分)21、阅读本文,联系生活,请你说说对“感谢”的核心意义的理解。(2 分)22、文中画线句子很有表现力,请联系具体内容进行简要分析。(3 分)它是一蓬覆盖在实惠和利益上的轻飘的茅草,微风一吹,就会全裸出冰冷的钢筋骨架。三、作文(40 分)请以“我改变了_的色彩“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困难“挫折“性格“友情“),再按要求作文。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500 字600 字700 字来源:学科网ZX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