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方民族大学假期社会实习假 期 实 习 小 论 文姓名:虞俊学院:文史学院专业:传播学年级:2011 级传播学班级:2011 级传播班时间:2012 年 2 月 15日Comment A1: 黄石市地图北方民族大学假期社会实习从地理角度就城市规划的一些分析-以黄石规划( 20012020年)为例城市规划,对一个城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对于一个城市而发展方向与定位,还是便利人名群众的出行都具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一个好的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下面,以黄石市城市规划(20012020年)作出一些分析。首先,黄石市各方面概况黄石市的地理区位概况:黄石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地区,湖北省
2、东南部,东北临长江,与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西面靠武汉市江夏区,西南接咸宁市、通山县,东南与江西省武宁县、瑞昌县相接。黄石处于京广、京九两条铁路大动脉与京珠、沪蓉、大广、杭瑞四条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地带,是承东启西、贯南通北之地。黄石港是长江十大良港之一,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5000吨级货轮可长年往返。黄石市气候概况:黄石地处中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季节性差别大,远离海洋,陆面多为矿山群,春夏季下垫面粗糙且增湿快,对流强,加之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能丰富,雨量充沛,为典型的亚热带东亚大陆性气候。黄石年平均气温 17。最热月(7 月)平均
3、 29.2,最冷月(1 月)平均 3.9。无霜期年平均 264天,年平均降水量 1382.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32天左右,全年日照 1666.4-2280.9小时,占全年月日可照射时数的 31-63。境内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每秒 2.17米。全境气候温和、湿润,冬寒期短,水热条件优越,有利农作物生长。但由于大气环流、地形、季节变换,北方民族大学假期社会实习气候各要素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倒春寒、大暴雨、强风、伏秋连旱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黄石市地势山脉及水文概况:黄石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破碎,局部地方形成不完整的山间盆地。岗地坡度一般较为平缓,沿江一带标高较低
4、。延绵于湘江鄂赣三省边境的幕阜山脉,在阳新境内有大小山峰 411 座。进入大冶,分为大同山(又称南山) 、天台山、龙角山、云台山、茗山、黄荆山等去脉。境内较大的山有东方山、黄荆山、云台山、父子山、七峰山等。最高峰为阳新境内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岭,海拨 867.7 米(吴淞高度,下同) ,次高峰为大冶太婆尖,海拨 840 米,最低处为阳新境内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拨 8.7 米。长江自北向东流过市境,北起与黄石接址的鄂州市杨叶乡艾家湾,下迄阳新县上巢湖天马岭,全长 76.87 公里。市境内由富水水系、大冶湖水系、保安湖水系及若干干流、支流和 258 个大小湖泊组成本地区水系。最大的水系为阳新境内的富水
5、水系。富水河发源于通山,由西向东,流入长江 ,全长 196 公里,流域面积5310 平方公里,在市境内河段长 81 公里,流域面积 2245 平方公里。大冶湖水系流域面积 1339 平方公里,保安湖水系流域面积 570 平方公里。市境内河港纵横,湖泊、水库星罗棋布,大小河港有 408 条,其中 5 公里以上河港有 146 条,总河长 1732 公里。湖泊 258 处,主要湖泊有 11 处,即:磁湖、青山湖、大冶湖、保安湖、网湖、舒婆湖、宝塔湖、十里湖、北煞湖、牧羊湖、海口湖,总承雨面积 2469.76 平方公里。水库 266 座,总库容 25.05 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量 42.43 亿立方
6、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为 8.05 亿立方米。市区形状成“入“字形,三面环山,一面临江,磁湖位于市区中心,是一个盆地城市。城区中心地段海拨一般在 20 米左右。黄石地质构造及土壤概况:黄石的地质构造很复杂。黄石的大地构造分为淮阳山字型构造体系,东西(纬)向构造体系(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新华厦构造体系。岩浆活动频繁,岩石类型以中酸性为主,侵住特征为四深成、浅成,超浅成列贲发; 成岩特征,可分侵入岩、火山岩。黄石地质条件较好,地耐力一般较高,除个别软土层低于以上,一般在之间。从黄石地质体的岩石性质来看,西塞山区属于灰岩,强度非常高,承载力,黄石港区属砂岩,承载力。灰岩虽然强度高,但溶洞众多,其中
7、西塞山区的溶洞数量最多,遍布最分散。该地区的地壳下富含了丰富的石灰岩,经过地下水长年累月的冲刷和化学作用,形成了一个个中心落空的溶洞。当地震发生或者地壳活动时,很容易引起地表塌陷等情况,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砂岩虽强度较高,但接触空气和水后,会风化成土。据黄石地震办相关人士介绍,黄石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地理坐标:北纬度,东经度。本区在大地构造上处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地带咸宁大冶凹褶断束中,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结构分布较广。特殊的地理与地质背景造就了黄石秀丽的自然山水与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同时也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黄石地区土壤可分为红壤、石灰岩土、紫色土、潮土、水
8、稻土、沼泽土 6 个土类,土壤类型丰富。有利于各种植被多样化的生长。Comment 微微微微2: 黄石市城市总规划图(20012020)北方民族大学假期社会实习结合这些概况,再来分析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共十八章(含附则) ,分别就黄石市的发展战略、性质、规模,交通,基建,环卫等等各个方面都做了短、中、长期的详细全面的规划。其最终目的是将黄石市建设成为一座充分接近自然的山水林城。我认为,在近期内,这一定位与城市发展方向是不能够很好的完成的,黄石市素来是一个工业城市,在工业方面有良好的基础,冶金,机械,采矿,制造、轻工,纺织等都有着较好的基础,我们不能因为黄
9、石的铁矿石没有了而放弃相关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已经具备优势在更新技术,加强管理等方面做文章,当然我们也可以搞工业服务业、工业品精加工等,依托副中心的所具有的微薄优势继续提升自身优势。在规划中,对于教育等具有前景作用的事业相关事宜较少,黄石的现状恰恰需要高度扶持这些事业的发展,因为黄石的技术条件较为薄弱,没有自身优势,而改造老工业区,建新兴技术开发区都需要强大的资金技术条件。在主城区,新城区等具有完善条件地区,适当的建立一些中小型的金融交易、中转体系。黄石市地域结构规划为“采用中心组团式布局结构,以环绕磁湖的由团城山、胜阳港、花湖、陈家湾片区组成的主城为核心,以罗桥新城为建设重点,东西向布置
10、铁山、下陆、西塞、河口等相对独立的组团,形成“双城四组团”结构形态。构筑由主城、新城、外围组团和江湖山脉、生态绿地相互交融的具有独特自然山水景观特征的城市空间格局。各组团相对独立、集中发展,相互间以快速干道串联,形成多核、分散、开敞的大城市发展框架。 ”我个人认为这种布局结构的选北方民族大学假期社会实习择是很正确的,也充分体现了城市与地形,自然相结合。但是,这种规划方式会过分的向罗桥新区倾斜,该区本来交通位置会因为火车站,高速公路连接而凸显重要,在不久的将来,黄石片区地带(团城山片区、胜阳港片区、花湖片区【含黄石港】 、陈家湾片区)会渐渐衰落。应该加强黄石片区的对外交通以及黄石港口的建设。即在
11、大黄石东西方向均有重要的与外界相联系的通道。黄石市规划为组团式城市地域结构也增加了政府的基建投资,在一定范围内内,还可能引起环境问题。在“双城四组团”规划中未将阳新县的广大地区统筹入其中,而是仅仅将其阳新火车站附近的城区以及风景区做了些规划,这是不利于各不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应当将部分农、畜牧养殖、林业、轻、纺、旅游等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甚至可以利用阳新地区的环境优势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还应该加强阳新不同乡镇间的联系,缓解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之弊。将黄石、大冶、阳新县的农村地区,市郊区,江北农场等适宜农林畜牧,养殖的地区规划成为整个城市的蔬菜,肉类,蛋,水果的供应基地,以自产与外界输入相结合,丰
12、富市民生活内容。积极推进中央推广的土地流转制度,以促进农业的集约化,科技化,深加工方向的发展,积极在广大农村地区内建设给水排水灌溉设施,建设农业知识推广站,完善农产品的买卖交易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交易场所。在城市内部规划中,应当注重街道的倾斜角度,以保证街道两旁的建筑物有采光条件,在连接飞地之间的公路两旁应该留有较为宽敞的规划余地,以促使飞地连接成一体,便于管理。还有就是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有个明确的发展方向,明确的城市定位,结合特色,合理开发,城乡统筹结合发展。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及对黄石城市规划看法,也是作为一个黄石人对于家乡建设的一些见解。在这里,非常感谢尹联军先生的帮助与支持,文中还有纰漏之处,还望各位指点。谢谢!注材料来源:1、黄石市规划局;2、黄石政府网;北方民族大学假期社会实习3、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