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男性骨质疏松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 1、白细胞介素 6、雌二醇及睾酮的相关性研究作者:李颖 何学兵 沈凯 曾伶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梨园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7 【摘要】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1) 、转化生长因子 1(TGF 1) 、白细胞介素 6(IL 6) 、雌二醇(E2)及睾酮(T)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超声骨密度仪、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法测量 150 例老年男性(60 岁)和 50例正常中青年男性(60 岁)超声振幅衰减(BUA) ,以及血清IGF 1、TGF 1、IL 6、 E2、T 等指标。结果 随着增龄,
2、男性老年BUA、IGF 1、TGF 1、 E2、T 呈下降趋势, IL 6 呈上升趋势,与中青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 0.01)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组及骨量减少组 BUA 及IGF 1、TGF 1、E2 血清水平明显低于老年男性正常骨量组,而血清 IL 6 水平高于正常骨量组(P0.01,P 0.05) 。老年男性血清 IGF 1、TGF 1 和 E2 与 BUA 呈正相关(P0.05) ,血清 IL 6 与 BUA 和 E2 呈负相关(P0.05) 。结论 老年男性骨密度降低与性激素、IGF 1 和 TGF 1 水平降低及 IL 6 增加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密切相关。【关键词】 老年
3、男性 骨质疏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转化生长因子 1 白细胞介素 6 性激素目前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1) 、转化生长因子 1(TGF 1)及白细胞介素 6(IL 6)在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1 。本研究对老年男性骨密度、血清 IGF 1、TGF 1、IL 6 及雌二醇(E2) 、睾酮(T)水平进行检测,探讨 IGF 1 等相关因子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中的意义及相关影响因素。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老年男性组 150 例,年龄 6092 岁,其中根据年龄分为 6069 岁组(55例) 、7079 岁组(55 例)和 80 岁以上组(40 例
4、) ;根据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分为骨质疏松组(22 例) 、骨量减少组(45 例)和正常骨量组(83 例) 。中青年男性对照组 50 例,年龄2540 岁,经体检健康状态均良好。所有受检者均排除服用过影响骨代谢的各种药物者,排除肝肾疾病、内分泌疾病和代谢营养性骨病及肿瘤等继发性骨质疏松者。1.2 方法 骨密度测定采用法国 DMS 公司生产的 UBIS5000 超声骨密度仪测定人跟骨的超声振幅衰减(BUA) 。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受检者均行骨密度检测,所测骨密度值大于同性别同部位健康峰值骨量的 1 个标准差(s)为骨量正常,低于 1s 但大于 2s 为骨量减少,低于 2s 以上为骨质疏松2 。血清
5、IGF 1、TGF 1、IL 6、E2、T 测定:采晨空腹静脉血,离心取血清,置-20冰箱保存。TGF 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试剂盒购自晶美生物工程公司。 IGF 1、IL 6、E2、T 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药盒购自北方生物制品研究所。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 xs 表示,采用 SPSS10.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和方差分析,并作直线相关回归分析。2 结果2.1 老年男性不同年龄组 BUA 及骨代谢相关因素比较 见表 1。随着增龄,男性BUA、IGF 1、TGF 1、 E2、T 呈下降趋势,IL 6 则呈上升趋势,且老年各组较青年对照组均有
6、显著性差异(P0.05 或 P0.01) 。2.2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及正常骨量组相关因素分析比较 见表 2。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组及骨量减少组 BUA、IGF 1、TGF 1、E2 血清水平均明显低于老年男性正常骨量组,而血清 IL 6 水平均高于正常骨量组,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P0.05) 。三组间比较 T 含量差别无显著意义。2.3 各项指标与超声骨密度的相关分析 老年男性人群中 IGF 1、TGF 1 和 E2与 BUA 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33、0.25、0.45(均 P0.05) ,IL 6 与 BUA 呈负相关(r=-0.26,P 0.05) 。IG
7、F 1 和 TGF 1 与 E2 呈正相关, r 分别为 0.41 和 0.39(均P0.05) ,IL 6 与 E2 负相关(r=0.32,P0.05) 。表 1 不同年龄组 BUA 及骨代谢相关因素比较(略)与对照组比较:1) P 0.05,2) P0.01表 2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及正常骨量组相关因素分析比较(略)与正常骨量组比较:1) P0.05,2) P0.013 讨论研究表明,男性骨相关性 IGF 1 的增龄性减少与成骨细胞功能降低一致3 ,随着年龄增长,成骨细胞合成 IGF 1 的能力发生改变,而且 IGF 1 对骨细胞的作用也随增龄改变。TGF 1 是骨基质中含量最
8、多的细胞因子,在骨重建中起重要作用,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作用,抑制破骨细胞成熟,并促使成熟的破骨细胞凋亡。IL 6 是一种多功能因子,在造骨微环境中 IL 6 主要来源于骨髓干细胞,另外单核巨噬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也均可分泌 IL 6。体外研究表明,IL 6 可以刺激骨吸收,是骨吸收的主要调节者4 。目前已证实 IL 6 主要影响破骨细胞的数量和活性,IL 6 水平越高,破骨细胞数量越多,骨活性也越高,血 IL 6 的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其原因可能与 T 细胞免疫功能减退和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 IL 6 基因表达调节器节失控有关5 。成骨细胞有雄激素受体,雄激素刺激
9、成骨细胞的增生与分化,并可能通过增强骨细胞对 IGF 1 的敏感性起作用6 。雄激素除了作用于成骨细胞外亦可作用于破骨细胞,Mizuno 等发现破骨细胞存在雄激素受体7 。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表明 E2 在男性骨代谢过程的重要作用8,9 。已知睾酮可以在脂肪和骨髓的芳香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雌激素,睾酮对骨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雌激素的介导10 。本研究表明,老年男性 E2 和 T 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并且 E2 和 T 均与同龄组 BUA 呈正相关,老年男性血清 IGF 1 与TGF 1 水平随增龄而降低,同时 IGF 1 和 TGF 1 亦与同龄组 BUA 呈正相关,而IL 6 则随增龄逐渐升高,与同
10、龄组 BUA 呈负相关。提示老年男性骨丢失与雄激素、特别是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而雌激素对骨量的影响是通过调节骨代谢有关的细胞因子来实现的,IGF 基因是雌激素作用的靶基因,它介导雌激素对骨骼的作用11 。TGF 1 也是骨代谢有关细胞因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调节因子,Zhou 等12研究发现,雌激素可以上调间充质干细胸成骨基因包括碱性磷酸酶、型胶原、TGF 等 mRNA 的表达,雌激素促进成骨细胞中 TGF 的产生。还有学者研究认为,雌激素可通过转录因子 NF KB等抑制骨细胞的 IL 6、gp80 和 gp130 的基因启动,使 IL 6 的基因表达受到限制,从而抑制 IL 6 的产生。本次研
11、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相一致,表明雄激素、雌激素对老年男性骨代谢的影响很大,随着增龄性激素水平降低,导致骨代谢因子 IGF 1 和 TGF 1 减少和 IL 6 增多,是引起老年性骨质密度降低的重要原因。本研究还通过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及正常骨量组这三组相关因子和性激素的研究比较,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组及骨量减少组血清 IGF 1 和 TGF 1 水平明显低于男性老年正常骨量组,而骨质疏松组与骨量减少组 IGF 1 和 TGF 1 水平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说明 IGF 1 和 TGF 1 水平的下降在骨量减少阶段已经开始,而血清 IL 6 水平与以上两种细胞因子正相反,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组及
12、骨量减少组 IL 6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骨量组。同时还发现了老年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血清 E2 水平明显低于正常骨量组,而以上三组血清 T 水平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意义。综上,老年男性骨密度降低与性激素下降,IGF 1 及 TGF 1 减少,IL 6 增加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密切相关,特别是雌激素能影响 IGF 1 共同参与调节骨代谢,而TGF 1 也 主要是介导雌激素在骨中的作用,同时研究还发现雌激素的减少,可使破细胞因子相对增加,促使破骨细胞数量增多,最终导致骨质疏松的形成。进一步研究性激素及 IGF 1、TGF 1 和 IL 6 等在骨代谢方面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特别是这些细胞因子在骨组织
13、中的表达,作为骨代谢指标可多方面反映机体骨代谢状况,将为骨质疏松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晋升网(http:/)设有论文学院、考试学院、在线投稿等,本网站致力于成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心灵导师;是目前国内收录医学期刊、医学杂志最多最权威的医学学术平台;提供免费医学期刊在线阅读;网罗和甄选海量优秀医学论文检索,独立研发医学在线资源分享库和医学在线模拟考试库;整合刊类、标题、关键词检索及全文检索,并独家研发刊社管理和刊社加盟系统、在线投稿、在线查稿、在线阅读、远程审稿、在线下载等系统;聚刊社力量,建服务平台,让晋升网通过“专业”走入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身边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目标【参考文献】1 Rosen
14、CJ,Pollak M.Circulating IGF 1: New perspectives for a new centuryJ.Trends Endocrinol Metab,1999;10(4):136 41.2 刘忠厚,杨定焯,朱汉民,等.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 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1 3.3 Boonen S,Aerssens J,Dequeker J,et al.Age associated decline in human femoral neck cortical and trabecular content of insulin lik
15、e growth factor :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age related (type II) osteoporotic fracture occurrenceJ.Calcif Tissuc Int,1997;61(3):173 8.4 Bataille R,Klein B.The bone resorbing activity of interleukin 6J.J Bone Miner Res,1991;6(10): 1143 6.5 张国安,刘小朋,马建芳,等.健康老年人白细胞介素 6 水平及诱生能力的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5;14(5):
16、 310 3.6 Hofbauer LC,Khosla S.Androgen effecfs on bone metabolism: recent progress and controversies J.Eur J Endocrinol,1999;140(4):217 86.7 Mizuno Y,Hosoi T,Inoue S,et al.Immunocyt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of androgen rerceptor in mouse osteoclast like multinucleated cellsJ.Calcif Tissue Int,1994;54
17、(4):325 6.8 Anderson FH,Francis RM,Selby PL,et al.Sex hormones and osteoporosis in menJ .Calcif Tissue Int,1998;62(3):185 8.9 Grumbach MM,Auchus RJ.Estrogen: consequences and implications of human mutations in synthesis and actionJ.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9;84(12):4677 94.10 田 军,陶天遵,王凯夫,等.老年男性骨质疏
18、松及雌激素受体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11(1):95 7.11 Kassem M,Okazaki R,Harris SA,et al.Estrogen effects in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gene expression in a human osteoblastic cell line with high levels of estrogen receptorJ .Calcif Tissue Int,1998;62(1):60 6.12 Zhou S,Zilberman Y,Wassermann K,et al.Estrogen modulates estrogen receptor alpha and beta expression,osteogenic activity ,and apoptosis i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of osteoporotic miceJ.J Cell Biochem Suppl,2001;Suppl 36:144 55.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