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专用)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四 遗传的分子基础 构建知识网络 补遗教材易漏学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最后一页预览完了!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文币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专用)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四 遗传的分子基础 构建知识网络 补遗教材易漏学案.doc
- 资源描述:
-
1、1专题四 遗传的分子基础直击考纲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B)。2.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B)。3.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B)。4.基因与性状的关系(B)。5.DNA 分子的复制(B)。6.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B)。构建知识网络 补遗教材易漏1遗传物质的特点:遗传物质必须稳定,要能贮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可以准确地复制拷贝,传递给下一代等。2T 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2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选择 35S和 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 DNA标记而不用14C和 18O同位素标记的原因:因为 S仅存在于 T2噬菌体的蛋白质组分中,而 P几乎都存在于 DNA的
2、组分中。用 14C和 18O等元素是不可行的,因为 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分子的组分中都含有这两种元素。4选用细菌或病毒研究遗传物质的优点:成分和结构简单,繁殖速度快,容易分析结果。5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共同思路是把 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6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证实了DNA的确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7在 DNA半保留的实验证据中区分亲代与子代的 DNA分子的方法:因本实验是根据半保留复制原理和 DNA密度的变化来设计的,所以在本实验中根据试管中 DNA带所在的位置就可以区分亲代与子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4311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