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走向高考】2017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习题: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0 第4节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30975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高考】2017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习题: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0 第4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走向高考】2017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习题: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0 第4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走向高考】2017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习题: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0 第4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走向高考】2017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习题: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0 第4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走向高考】2017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习题: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0 第4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部分 专题十 第四节(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 题。 导 学 号 60790835少年游 早行林仰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1词的题目为“早行” ,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词人写“啼鸟两三声” ,使用了什么手法?_答案 诗人用“霁霞” “晓月” “残星” 、行人稀少的山径和啼鸟声等意象(景物)表现早的。有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的表达效果。2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_答案 表现了词人轻松愉快的心境,通过“心共马蹄轻”直接写心境的轻快

2、愉悦,也通过拟人的手法(借景抒情)青山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二)阅读下面杜甫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导 学 号 60790836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3诗题中的“倦”指的是什么?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答案 “倦”是指作者由于心忧国事,而彻夜难眠的状态。诗歌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4本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实例具体分析。_答案 融情于景。全诗的前六句,貌似写夜,但仔细看,在这幅“秋夜图”中,我们除了看到绿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还看到了目击者诗人自己。诗中的自然景物,无一

3、不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人为国事而寒心,所以才“竹凉” ,悲叹人民的遭遇,才对“重露成涓滴”的声音那么敏感,对政局和现实的担心,才会星是“稀星” ,月是“野月” ,物我为一。(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56 题。 导 学 号 60790837清平乐检校 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 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谴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注检校:核查。床头:指酿酒的糟架。5这首词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词人“万事从今足”的心态?_答案 “连云松竹” ,是欣赏大自然美景,写的是精神上的满足。 “分肉送酒,梨枣丰收” ,写物质上的满足。6下片描写了一个特写镜头,

4、请赏析其中的“偷”和“看”两个字的妙处。_答案 一个“偷”字,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心虚胆怯、唯恐被人发现的神情。一个“看”字,既有观看之意,又有看护之意,表现了诗人对“偷”梨和枣的儿童欣赏、爱护之情。(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78 题。 导 学 号 60790838水调歌头叶梦得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

5、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7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_答案 诗人选用秋色、秋霜、黄花、房屋(小窗低户 )、小路等意象,描绘出秋季来后诗人隐居之处凄美、幽僻的景象。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8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指出是哪几种。_答案 对朝政的不满;壮志难酬、英雄空老的感喟;想以山水自娱;但又无法忘怀国家的安危,时刻惦念着抗金战事的矛盾、痛苦。(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910 题。 导 学 号 60790839泊平江百花洲 杨万里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 得胜游。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莫

6、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注这首七律是诗人从临安赴建康江东转运副使途中所作;平江百花洲:平江,府名,治所在今江苏苏州,百花洲是当地的一个沙洲。王程:为王事(公事)而奔走的旅程。9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_答案 苏州本是吴中佳胜,诗人因王程之便得以游赏苏州胜景而兴奋不已,看着熟悉的岸旁杨柳和青山白云,颇有悠然自赏的得意;诗人由泊在百花洲的孤舟想到自己身如孤舟,漂泊不定,已有半世之久,不由得生发出对这种羁旅生活的无奈与感慨。10后人在评价这首诗的颈联时说它“无理却有趣” ,结合该联,谈谈你对“无理却有趣”这一评价的理解。_答案 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极力挽留“我” ,看似

7、不符合生活的常理,实际上是诗人故意将景物拟人化,明明是自己喜欢杨柳,依恋眼底云山,却从对面写来,故意说成是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自己。这样写既突出诗人对这一带风物的熟悉,也包括了诗人对此间风物的深情,显得不落俗套又更有情趣。(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112 题。 导 学 号 60790840浣溪沙苏轼软草平莎 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 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 元是此中人。注莎,指莎草。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古时农具)并肩而耕。使君,指作者自己。11词人为什么会发出“何时收拾耦耕身”的感慨?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回答。_答案 “软草平莎”在雨后油

8、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一层薄沙,经雨之后,净而无尘,作者纵马驰骋在这种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自然有着舒适轻松的感受。触景生情,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12简要赏析“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两句写景的妙处。_答案 比喻, “光似泼”极言光线充足, “气如薰”表明香气浓郁;视觉、嗅觉相结合,桑麻在春日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绿光,暖风夹带着蒿艾的薰香扑鼻而来;对仗,日暖与风来,桑麻与蒿艾,光似泼与气如薰对仗工整。(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1314 题。 导 学 号 60790841春思二首(其一)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13请结

9、合全诗,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前两句。_答案 以乐景衬哀情,借草色青青,柳色嫩黄,桃花繁盛,李花飘香的生机盎然的春景反衬出诗人的深愁苦恨。14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 ,说说你的理解。_答案 不是直接抒发愁情,而是运用拟人的手法曲折、含蓄地表达愁思。不说自己愁重,而怨东风冷漠不为己遣愁;不说自己“恨长” ,却反过来怨春日惹恨。(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516 题。 导 学 号 60790842枕上作陆游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 注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注孟博,即东汉范滂, 后汉书记载他

10、“有澄清天下之志” 。初平,即黄初平, 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15颔联在景物描写上用了什么手法?简析其作用。_答案 ( 从听觉的角度写,)以声衬静, “孤灯无焰” ,闻声才知“穴鼠出” ,听到踩踏枯枝发出的声响,推想是“邻犬”在行走,由此衬托出深夜的静谧,刻画了诗人夜不能寐的形象,烘托诗人内心的悲凉。16从颈联和尾联可看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变化?_答案 诗人早年希望能够为国效力,然而报国无门;晚年希望学得长生之术,而又自知不能;遂生归隐之心(就产生逍遥江湖纵情山水的想法),从中可见内心的愤激之情。(九)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 1718 题。 导 学 号 60790843雪晴晚

11、望贾岛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注该诗写于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之时。17后人认为这首诗歌体现了贾岛诗歌“清冷”的特点,请从景物和情感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_答案 诗人选取薄暮雪霁天晴时分,出门远眺见遍山白雪,樵人初归,野草燃烧,断断续续的烟霭生于傲立的石松之间,空山寒寂,景物清冷;落第之后,栖身荒山古寺,空山独行,情感清冷(心灰意冷、凄凉、失落、苦闷)。18这首诗妙在写景,请分析诗歌的写景手法之妙。_答案 整首诗在写景上,远近结合:选择了“野火” “断烟” “危峰”等远景,也选择了溪水这样的近景

12、;动静结合,选择了“白屋” “寒日” “溪云”等静景,也选择“归” “下”勾勒出山间景物的生气和动态;俯仰结合,写了天上溪水上升腾的云朵,也选择了采樵人沿着羊肠小道缓缓下山;明暗结合,野火为明,断烟为暗,写出了景物随时间推移变化;视听结合,这首诗歌前六句全为望景,最后一联写清脆的钟声让诗歌的景物描写有声有色,余韵无穷。(十)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1920 题。 导 学 号 60790844过陈琳 墓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 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注陈琳,建安七子,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不

13、被采纳;后为袁绍效力;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曹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铜雀,指铜雀台,远在邺都,曹操所建。19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物?有什么作用?_答案 颈联描绘了一幅荒凉寥落的景象。前句写眼前实景,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藏在萋萋春草之中,冷落萧条;后句写联想之景,曾经重用陈琳的曹操修建的铜雀台,现在想必也只剩下了荒凉的遗迹,在遥对黯淡的暮云。整联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弃贤毁才时代的不满。20前人曾评价这首诗说:“此诗吊陈琳,都用自己陈说,盖己之才与遇,有与琳相似者。 ”诗中哪些词句是描写自己的?二人有何相似之处?_答案 “飘蓬” 、 “霸才无主独怜君” 、 “临风倍惆怅” 、 “欲将书剑学从军

14、” 。二人皆有盖世才华,陈琳曾不被重用,而作者一直怀才不遇。(十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 2122 题。 导 学 号 60790845朝天子秋夜客怀元周德清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21 “叫起离情,敲残愁况”一句中“敲残”二字有何妙处?_答案 “敲残”二字极为凝练,化无形为有形,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写得可闻可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游子内心的愁苦。22本诗是如何通过描写景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_答案 本诗描写了秋夜的月光、桂香、砧声、雁声等意象,月光桂香在随风飘荡,砧声雁声打破了秋夜的沉寂,这一切构

15、筑了令人断肠的秋夜氛围,从视觉、听觉、嗅觉上勾起了游子思乡的离愁别绪。(一)(2016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淮北一中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 题。 导 学 号 60790846夜坐 文天祥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 四壁诗。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注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蛩,蟋蟀。1诗人夜坐,见到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_答案 诗人夜坐见到的是一幅肃杀凄凉的景象:烟笼枫叶,雨打蓼花,成群的大雁寄宿于江边,凄切的蝉鸣回响在四壁。

16、烘托了作者沉郁悲壮的感情。(意思对即可。)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_答案 尾联借“闻鸡起舞”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在国家危亡之际,要力挽狂澜、忠君报国的感情。当国家处在危亡的时候,诗人感慨自己年华不再、前途渺茫,其内心是沉重悲凉的,但尾联又能让读者感受到这位爱国诗人矢志报国、壮心不已的情怀,升华了全诗情感。 (二)(2016长春外国语学校上学期高三第一次质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 题。 导 学 号 60790847酒楼秋望华岳 注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秋水碧连天一片,暮霞红映日三竿。花摇舞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

17、拾付杯盘。注华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这首诗作于南宋晚期,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3这首诗颔联写景精妙,请分两点简要分析。_答案 俯视、仰视相结合(或空间层次由低到高 )。诗人先写秋水碧波荡漾,再写映日红霞,由低到高,层次分明。色彩鲜明艳丽。以“碧” “红”二字分别描绘秋水、云霞之色,使画面色彩鲜明艳丽,富有美感。以乐景写哀情,表达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4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本诗尾联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_答案 与过零丁洋尾联的直抒胸臆有不同。本诗尾联前句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 ,将个人感情融入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拓宽了情感的深度和广度。后句间接抒情,运用反语的手法,写诗人表面上姑且将心中的忧愤之情交付给菜盘和酒杯,实则是愤激之语,表达的感情更加激越。(三)(2016合肥一中第一学期高三段一考 )阅读下列这首词,完成 56 题。导 学 号 60790848碧湘门 陶弼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天阔鸟行 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注碧湘门:即长沙( 今属湖南 )城门。行(hng) :行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