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语文二轮同步练习(粤教版选修 唐宋散文选读)第4单元 15荔枝赋并序.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30815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二轮同步练习(粤教版选修 唐宋散文选读)第4单元 15荔枝赋并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二轮同步练习(粤教版选修 唐宋散文选读)第4单元 15荔枝赋并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二轮同步练习(粤教版选修 唐宋散文选读)第4单元 15荔枝赋并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二轮同步练习(粤教版选修 唐宋散文选读)第4单元 15荔枝赋并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二轮同步练习(粤教版选修 唐宋散文选读)第4单元 15荔枝赋并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语文选修 2/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荔枝赋并序15张九龄诗 歌 赏 析感遇十二首(其一)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译文:泽兰逢春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皎洁清新。兰桂欣欣生机勃发,春秋自成佳节良辰。谁能领悟山中隐士,闻香深生仰慕之情?花卉流香原为天性,何求美人采撷扬名。赏析: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

2、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草木照应,意旨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文 言 积 累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译文: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

3、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王冕) 于是学成了博学多能的儒生。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环诡(u) 西掖(y) 迁累(li) 惊仡(y)B大谬(mu)

4、暇日(xi) 绀理(n) 蠲忿(sh)C黛叶(di) 蓊郁(wn) 沮洳(j) 绮缋(u)D攒萃(cun) 骈比(pin) 冏然(jin) 嘉宾(ji)解析:A 项, “掖”读“y” ;B 项, “谬”读“mi” , “绀”读“n ”, “蠲 ”读“jun” ; C 项, “蓊”读“wn ” , “缋”读“hu” 。答案:D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世务卒卒,此志莫就 卒卒:勿促B因道扬其实,遂作此赋 道扬:彰显,表彰C乃作酸于此裔 作酸:变作酸味D下合围以擢本 合围:双手合抱解析:C 项,作酸:植物生长。答案:C3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与用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其实乃熟

5、 乃:副词,于是,就B故微文而妙质 而:连词,表并列,相当于“又”C味以无比而疑 以:介词,因,表原因D诸公莫之知 之:代词,它解析:C 项,以:连词,表原因,因为。答案:C4下列对句子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皮龙鳞以骈比。译文:外皮像龙鳞一样紧密排列。B虽琼浆而可轶。译文:味道比琼浆玉液稍差一点。C心恚可以蠲忿。译文:心里生气就可以拿着荔枝泄愤。D援蒲桃之见拟,亦古人之深疾。译文:用葡萄来和荔枝相比,可见古人病入膏肓了。解析:B 项应为“味道超过琼浆玉液” ;C 项应为“(吃了荔枝) 心头的愤怒可以平息” ;D 项后半句应为 “也是古人产生的错误 ”。答案:A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

6、字,完成 512 题。南海郡出荔枝焉,每至季夏,其实乃熟,状甚环诡,味特甘滋,百果之中,无一可比。余往在西掖,尝盛称之,诸公莫之知,而固未之信。唯舍人彭城刘侯,弱年累迁,经于南海,一闻斯谈,倍复喜叹,以为甘旨之极也。又谓龙眼凡果,而与荔枝齐名,魏文帝方引蒲桃及龙眼相比,是时二方不通,传闻之大谬也。每相顾闲议,欲为赋述,而世务卒卒,此志莫就。及理郡暇日,追叙往心,夫物以不知而轻,味以无比而疑,远不可验,终然永屈。况士有未效之用,而身在无誉之间,苟无深知,与彼亦何以异也?因道扬其实,遂作此赋: 果之美者,厥有荔枝。虽受气于震方,实禀精于火离,乃作酸于此裔,爰负阳以从宜。蒙休和之所播,涉寒暑而匪亏。

7、下合围以擢本,傍荫亩而抱规。紫纹绀理,黛叶缃枝,蓊郁而霮 ,环合而棼 。如盖之张,如帷之垂,云烟沃若,孔翠于斯。灵根所盘,不高不卑,陋下泽之沮洳,恶层崖之崄巇,彼前志之或妄,何侧生之见疵?尔其勾芒在辰,凯风入律,肇允含滋,芬敷谧溢,绿穗靡靡,青英苾苾,不丰其华,但甘其实。如有意乎敦本,故微文而妙质。蒂药房而攒萃,皮龙鳞以骈比,肤玉英而含津,色江萍以吐日。朱苞剖,明珰出,冏然数寸,犹不可匹。未玉齿而殆销,虽琼浆而可轶。彼众味之有五,此甘滋之不一。伊醇淑之无准,非精言之能悉。闻者欢而竦企,见者讶而惊仡。心恚可以蠲忿,口爽可以忘疾。且欲神于醴露,何比数之湘橘?援蒲桃之见拟,亦古人之深疾。(一)5下列

8、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状甚环诡,味特甘滋 环诡:珍贵奇异B弱年累迁,经于南海 累迁:多次贬官C远不可验,终然永屈 终然:最终D傍荫亩而抱规 抱规:环绕成圆形解析:B 项,累迁:连续升官。答案:B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每至季夏,其实乃熟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 以为甘旨之极也吾欲之南海,何如C下合围以擢本又试之以鸣D果之美者,厥有荔枝天下者,高祖天下解析:D 项都表停顿。A 项, “乃” ,副词,才;介词,在。B 项, “之” ,助词,无实义; 动词,到。 C 项, “以” ,连词,用来;介词,用。答案:D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9、 )A作者以前在中书省的时候,曾经大力赞美荔枝,由于当时没有人知道荔枝,所以没有人相信荔枝的甘美。B作者认为魏文帝将葡萄、龙眼跟荔枝相比,是由于盛产荔枝的南方与盛产葡萄的西方之间不通往来造成的。C荔枝生长在偏远的南方,接受天地日月的精华,历经寒暑才长成大树,既鄙视洼地的低湿,又厌恶层崖的高险。D作者由荔枝联想到一直没有获得声誉、未能施展才华、没有人推荐的人士,于是写这篇文章告诉他们要像荔枝一样。8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解析:D 项, “写这篇文章告诉他们要像荔枝一样”一句,理解错误,本文中作者托物言志,为没有施展才华机会的士人鸣不平。答案:D(1)诸公莫之知,而固未之信。_答案:诸公

10、没有人知道,当然不肯相信我说的了。(2)夫物以不知而轻,味以无比而疑。_答案:事物因为不为人知而被忽视,味道因为无法比较而受到怀疑。(3)彼前志之或妄,何侧生之见疵?_答案:那些以前的记载有的是错的,为何指责荔枝生于侧枝?(二)9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肇允含滋 肇:开始B如有意乎敦本 本:根本C此甘滋之不一 滋:水分D非精言之能悉 精:美丽解析:C 项,滋:甘甜。答案:C10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肤玉英而含津B未玉齿而殆销C闻者欢而竦企D皮龙鳞以骈比解析:A、D 两项均为“连词,表修饰” ;B 项,连词,表转折;C 项,连词,表递进。答案:AD11下面

11、的句子分为四组,完全属于赞美荔枝甘美的一组是( )芬敷谧溢 微文而妙质肤玉英而含津 虽琼浆而可轶此甘滋之不一 口爽可以忘疾A BC D解析:写花香,写木质,写荔枝内膜,均不合题意。都赞美了荔枝的甘美,符合题意。答案:B12下面对本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荔枝在春天开花、结果、成熟。B文段详细地描写了荔枝果的外形、内膜、果肉,运用的是由外到内的顺序,很有层次性。C文段在正面描写荔枝甘美的基础上,又用人们对荔枝的态度来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D作者盛赞荔枝是为了托物言志,以荔枝之甘美比仁人志士之才德,抒发仁人志士连遭贬谪、正义不能伸张的苦闷和无奈。解析:A

12、 项分析有误,荔枝的果实成熟在夏季。答案:A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18 题。吏部侍郎李林甫,柔佞多狡数,深结宦官及妃嫔家,伺候上动静,无不知之,由是每奏对,常称旨,上悦之。时武惠妃宠幸倾后宫,生寿王清,诸子莫得为比,太子渐疏薄。林甫乃因宦官言于惠妃,愿尽力保护寿王;惠妃德之,阴为内助,由是擢黄门侍郎。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中书令张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 ”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于是上罢九龄政事,以林甫兼中书令。

13、上即位以来,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绂、杜暹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各其所长也。九龄既得罪,自是朝廷之士,皆容身保位,无复直言。李林甫欲蔽塞人主视听,自专大权,明召诸谏官谓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补阙杜琎尝上书言事,明日,黜为下邽令。自是谏诤路绝矣。李林甫谨守格式,百官迁除,各有常度。虽奇才异行,不免终老常调;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窥其际。好以甘言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凡为上所厚者,始则亲结之,及位势稍逼,辄以计去之。虽老奸巨猾,无能逃于其术者。(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卷三十一)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为内助 阴:暗中B一鸣辄斥去 辄:就C百官迁除 迁:贬官D各有常度 度: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