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身设计硬点,一、硬点的定义,设计硬点(HardPoint)是指控制车身、底盘等零部件间相互关系的基准点、线、面及控制结构的统称。,二、硬点的分类,1、轮廓硬点整车在支承面上的位置尺寸;2、性能硬点整车或总成主要性能特征;3、运动硬点整车或总成运动特征和要求;4、安装硬点总成在整车上的位置和配合要求。,二、硬点的分类,轮廓硬点车辆的总长、总宽、总高;轴距;前、后轮距; 前、后悬;车辆的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角; 最小离地间隙等。,二、硬点的分类,性能硬点最高车速限值 ; 最大爬坡度限值 ; 加速时间限值 ; 百公里油耗限值 ; 制动距离限值 ; 最小转弯直径限值 等。,二、硬点的分类,运动硬
2、点左右车门开启角度 ;发动机舱开启角度 ; 行李舱开启角度 ;前后悬架动行程; 前轮内外最大转角度 ; 可调方向盘上下移动角度等 。,二、硬点的分类,安装硬点总成在整车上的位置和尺寸;由总布置规定的各总成及部件在整车上的装配点位置 。注:我们所说的硬点大多都是安装硬点。,二、硬点的分类,安装硬点的内涵安装硬点主要包括安装基准面 安装孔位中心位置、以及各总 成和部件周围必要的间隙要求。,三、硬点设计的主要原则,硬点确定原则:次要硬点服从主要硬点原则; 逆向、参考数据结合正向设计思路的原则;,四、基于样车逆向的硬点确定过程,硬点确定的过程是一个反复协商、不断调整的 过程 。硬点的设计参考依据主要是
3、参考样车底盘、 电气、车身数模和点云,三坐标测量硬点数模, 以及整车位置点云。,以下以散热器总成布置过程为例:,输入条件,底盘数模、车身数模整车位置点云三坐标测量硬点数模,1、确定散热系统上悬置安装硬点间距:,测量底盘安装点间距 可以看出其设计硬点间距为650mm,1、确定散热系统上悬置安装硬点间距:,校核底盘安装点间距在点云上拟合的圆柱并读出其设计硬点测量数据为649.9mm,1、确定散热系统上悬置安装硬点间距:,校核车身安装点间距 由于安装散热器上悬置的车身支架没有三坐标测量数据,车身支架建模工作也未完成。所以我们现通过点云拟合圆,并测量出其间距650.86mm,1、确定散热系统上悬置安装
4、硬点间距:,通过以上的工作 考虑到测量误差、精度,并进行圆整,将散热系统上悬置安装硬点间距定为650mm。注:如果底盘与车身安装硬点间距相差过大,总布置将组织底盘和车身相关设计工程师进行协商讨论,并进行实物测量,综合分析,确定安装设计硬点间距。,2、确定散热系统下悬置安装硬点间距:,测量底盘安装点间距 可以看出其设计硬点间距为601mm,2、确定散热系统下悬置安装硬点间距,校核底盘安装点间距 在点云上拟合的圆柱并读出其设计硬点测量数据为600.7mm,2、确定散热系统下悬置安装硬点间距,测量车身三坐标安装点打点坐标间距:599.71mm,2、确定散热系统下悬置安装硬点间距,校核车身安装点间距由
5、于安装散热器下悬置的水箱下横梁板金数模未根据点云开孔。所以我们现通过点云拟合圆,并测量出其间距599.87mm,2、确定散热系统下悬置安装硬点间距,通过以上的工作 我们可看出:散热系统下悬置安装硬点,底盘数模根据测量值圆整为601mm;而车身点云和三坐标打点间距其圆整值应为600mm。 同时考虑到散热器上下悬置与车身安装均为可压缩的橡胶垫,其安装并不存在直接问题,也较难通过其安装关系检查间距。总布置将召集车身和底盘相关设计工程师统一确定其设计值。 最后根据圆整要求确定为600mm,2、确定散热系统下悬置安装硬点间距,安装硬点间距设计思路安装硬点间距的确定一般根据总成重要性等级以及具体安装情况进
6、行圆整。如散热器、冷凝器等的安装硬点间距,其与车身安装接触面为橡胶垫,所以可圆整至小数点前一位,如599.71圆整成600。比较重要的硬点间距如前悬架左右减震器盘的安装硬点,需圆整至小数点后一位。考虑到三坐标精度范围0.10.02mm、整车点云对正后精度范围0.2mm ,一般最多圆整到小数点后一位。圆整时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要时也需考虑加工精度、公差范围等要求。,2、确定散热系统下悬置安装硬点间距,安装硬点间距设计时需注意的问题1、硬点圆整参考数值需使用原始数值;2、数据最可行原则进行:车身三坐标值,底盘刚性体(变形较小)打点值,小件卡尺测量值等较为可靠;点云拟合值其次。3、刚性体的所有安装
7、硬点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须考虑(X、Y、Z),部分值需圆整。,2、确定散热系统下悬置安装硬点间距,上悬置橡胶垫安装关系,下悬置橡胶垫安装关系,3、确定散热系统整车姿态以及安装基准面,将数模,根据硬点数据或者整车位置点云布置到整车位置。 散热系统是根据整车位置点云布置的。,3、确定散热系统整车姿态以及安装基准面,整车位置散热器点云,逆向用散热器点云,3、确定散热系统整车姿态以及安装基准面,将逆向用点云通过取特征,然后精确的移动、转动到整车点云位置。 并通过断面保证主要安装面误差0.2mm,其他的面误差0.5mm。 并将数模通过点云布置到整车位置,此为初步布置数模,3、确定散热系统整车姿态以及安装基
8、准面,将初步数模安装点调成X、Z方向坐标一致,Y方向左右对称。 此为正向布置过程。主要考虑系统布置要求,以及反推原车正向设计思路。,3、确定散热系统整车姿态以及安装基准面,将布置后的数模放入车身数模中,考虑安装基准面和装配关系,进行精确调整。 由于没有车身数模,这里用点云拟合出来的片面进行代替。 此步结束,散热系统的安装硬点也确定了。,3、确定散热系统整车姿态以及安装基准面,此步需与车身、底盘设计工程师相互协调。 而且有多次反复过程。 但此时设计硬点已确定,并已经登记保存。此后每次更改须有变更说明,并经过三方确认。,4、硬点整理和布置检查,间隙分析: 在完成相邻部件的布置后,需要测量和考虑两者
9、的相对位置关系和间隙要求。 此为空调冷凝器和散热系统的相对位置关系。,4、硬点整理和布置检查,总布置须在硬点确定后,将硬点坐标整理成表格,并请各系统设计工程师签字备份,以后作为各系统的设计基准。,五、基于硬点的正向设计,汽车的设计,必须满足所有的硬点要求,包括前面提到的 轮廓硬点:总体布置和造型满足要求 性能硬点:设计的目标 运动硬点:开闭件的运动校核,开启角度 安装硬点:灯具的布置、安装,五、基于硬点的正向设计,五、基于硬点的正向设计,外形尺寸 长mm 4040 宽mm 1700 高(空载)mm1473 轴距(空载)mm 2542 轴距(满载)mm 2550 轮距前轮距(空载)mm 1423
10、 后轮距(空载)mm 1424 前 悬mm 790 后 悬mm 708 通过性参数接近角() 17 离去角() 23.5 最小离地间隙mm 143 最小转弯直径m 11,五、基于硬点的正向设计,整车基本性能参数最高车速km/h176 加速时间(0-100km)sec15.5 最大爬坡度%30 等速百公里油耗(90km/h) L/100km 6.67,五、基于硬点的正向设计,后背门的设计:,五、基于硬点的正向设计,后背门结构:,五、基于硬点的正向设计,后背门的构成 1.1后背门外板 1.2后背门内板 1.3后背门锁加强板 1.4后背门左、右铰链加强板 1.5后背门左、右气弹簧加强板 1.6后背门铰链总成 1.7后背门气弹簧总成 1.8后背门限位块 1.9后背门密封条,五、基于硬点的正向设计,1.10后背门锁总成 1.11后背门玻璃 1.12后背门玻璃密封条 1.13后背门刮水器总成 1.14后牌照饰板总成,五、基于硬点的正向设计,五、基于硬点的正向设计,五、基于硬点的正向设计,五、基于硬点的正向设计,请思考,在后背门的设计中,我们考虑了哪些设计硬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