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西方流行音乐第一节、爵士乐( Jazz )一爵士乐的起源和发展一般说来,爵士乐是非洲黑奴将其祖先音乐中的节奏和调式带到新大陆,与白人传统相结合产生的一种音乐形式。源自美国黑人的爵士乐 19 世纪末发祥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市,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从最早期的“拉格泰姆”和“民间格调”到颇具规模的新奥尔良爵士乐;从 20 世纪 20 年代著名的以集体舞为主要职能的“摇摆乐” ;从 40 年代追求高超的以和弦演奏为基础做即兴演奏的“比波普”到五六十年代风格迥异的“比波普”和“酷”以及随后的“自由”派;从七八十年代“摇滚”和爵士乐的融合, “合成”的出现到 90 年代“新经典主义
2、”的诞生;直至今天,每一种爵士风格都活跃在舞台上。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爵士乐经过百年的演变和融合,早已突破了地域、种族和国界的局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音乐。在众多通俗音乐中,爵士乐是出现最早,并且是在世界上影响最广的一个乐种。长期以来,爵士乐以其极具动感的切分音符、个性十足的爵士音阶和不失章法进行演奏(或演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爵士乐的源头有两个:一个是布鲁斯( Blues ),一个是拉格泰姆(Ragtime) 。源头之一:布鲁斯( Blues )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民间音乐,尊重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各国丰富的民间音乐,可以说都是人类共同的音乐瑰宝。爵士乐就是美国最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我们知道,美国黑
3、人的祖先在非洲。从 1718 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将大批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成为那里白人的奴隶之后,他们被强迫劳动、受尽折磨。在田间、在劳动之余,黑奴们怀念故乡和亲人,常常唱一种哀歌,以表达他们痛苦的心声。布鲁斯唱法是美国黑人唱法的源头,它由美国黑人民歌演变而来,源自美国黑人的劳动歌曲。黑奴在田间劳动时,经常以一种原始的非洲方式来演唱宣泄内心的苦痛。他们采用自然的、原始的、呼喊的方式进行演唱,声音没有任何装饰,粗声粗气,但是声音总是高亢有力,充满力量,低音厚实、高音具有爆发力,他们的演唱总是显得铿锵有力。鉴于布鲁斯的原始性,它总是显得不修边幅,但是很多早期布鲁斯作品都是穷苦黑人的情感寄托,一旦
4、情到深处,委婉、细腻的感情便自然流露,幽怨、忧伤的情感随处可见。可见,布鲁斯演唱群体不仅是一篇“粗人” ,而且还是一批极其懂得用音乐来表达情感的“粗人” 。这也就是黑人音乐总是能够带给我们震撼、感动的真正原因。这种音乐也渗透在一些宗教歌曲中。由于蓝色在美国人民中,被看作是忧郁的色彩,这种悲哀的歌曲,也就统称为 Blues(蓝色)。中国音译之为“布鲁斯” 。我们常常从美国音乐作品中发现带有 Blues 的曲名,如 蓝色狂想曲 、 蓝色的探戈 、蓝色的爱情)等,它们更准确的译法应该是忧郁狂想曲 、 忧郁的探戈 、 忧郁的爱情 。布鲁斯音乐是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人民间产生的一种演唱形式,早期是一种独
5、唱形式的“田间呼喊” ,与黑人种植园歌曲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后来黑人把它带到城市,产生了“农村布鲁斯” 、 “古典布鲁斯” 、 “城市布鲁斯” 。布鲁斯音乐的什么特点是:(1)从大音阶来讲,它的第三级 (Mi)音和第七级(si)音经常是降低一些( 平时讲是降半音,实际上不到半音 ),有肘第五级 (Sol)音也降半音,这些降音还常辅以滑音和颤音,因而更加强了歌曲忧郁、悲伤的色彩。由于有以上这些特点,按这种方法形成的音阶,人们称之为“布鲁斯音阶” ,是最能体现布鲁斯风格的特征之一。(2)旋律中多用切分节奏,形成轻重音颠倒。(3)节奏多以三连音为基础然后作不断地变化。通常为 44 拍,也有部分是 2
6、4 拍。(4)从歌词、曲调结构上讲,布鲁斯多采用对称的、带音韵的两行词。第一句重复一遍。每段曲调 12 小节,每句 4 小节,从而形成:A :+B 三句的固式曲式结构。(5)和弦常用主和弦(1)、属和弦(V) 和下属和弦。( ),因此,和声听起来很和谐,而且朴素。布鲁斯最早出现时,仅用于歌唱。后来也用于器乐演奏。起初仅限于一些弹拨乐器,如吉他、斑鸠琴等。19 世纪 60-70 年代,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在新奥尔良一些旧货店出售南北战争后军队留下的一些管乐器。那时,黑人们每到假日黄昏,常来到新奥尔良的“刚果广场”唱歌、跳舞。他们发现了这些廉价管乐器,便买了下来,学习吹奏。从此,黑人乐队有了管乐
7、器。作曲家威廉汉迪(1873-1958)被称为“布鲁斯之父” 。他把布鲁斯与拉格泰姆相结合,使原来只在黑人中流行的布鲁斯被不同阶层的听众所接受。1960 年,美国邮政部发行了他的纪念邮票,以表彰他对黑人音乐所作的贡献。布鲁斯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贝西史密斯(女 18941937),她的歌曲涉及面甚广,在 20 世纪 20 年代主宰了布鲁斯音乐的潮流,被称为“布鲁斯皇后” 。雷蒙杰弗逊(18971930) ,一位既能弹吉他、又能唱歌、还能填词编曲的天才盲人歌手。另外还有查理帕顿(18851934)、马蒂沃特斯(19151983)、约翰李胡克(19172001),影响力最大最广的要数 B B金(1925
8、 一) ,人称“布鲁斯男孩”的布鲁斯大师。是布鲁斯历史上影响面最广、生命力最强的布鲁斯音乐家。他的作品既有纯布鲁斯,也有乡村音乐风格的,还有流行和摇滚的,但是每一种形式都夹杂着布鲁斯成分。1985 年,他的第 50 张唱片问世,1987 年荣获格莱美终身成就奖。布鲁斯后来一方面被爵士乐吸收,成为爵士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作为通俗音乐的一个分支自身还在发展,并继续影响爵士乐。源头之二:“拉格泰姆” (Ragtime)“拉格泰姆”是 Rag6me 这个词的音译,词意是“参差不齐的拍子” ,故又称为“散拍乐” 。它也是从非洲民间音乐发展而成,是美国通俗音乐中第一次出现的真正有全国影响力的音乐形式。
9、最初是一种钢琴音乐,到 19 世纪 90 年代被爵士乐取代。19 世纪末,一个名叫司科特乔普林(ScottJoplin,18691917) 的黑人钢琴手,创造了一种新风格的钢琴音乐:右手高音声部演奏切分音节奏很特别的主旋律或琶音。一般 44拍乐曲,一、三拍为强拍,二、四拍为弱拍,而他在高音声部每一拍半,即三个八分音符时,就出现一次强音,而左手则是规律地演奏由四分音符轻重音组成的节奏,一、三拍为低音强拍,二、四拍为和弦、弱拍。这样左右手形成交错的节拍,使音乐带有幽默、欢乐、活泼的情趣,由于这一创造,乔普林被人们誉为“拉格泰姆之王” 。爵士乐诞生于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美国南部城市新奥尔良
10、。历史上第一张爵士乐唱片问世于 917 年,是由“正宗迪克西兰爵士乐队”(Original Dixieland Jazg Band)录制的。19 世纪 90 年代,芝加哥和圣路易斯先后举办“世界博览会” 。新奥尔良和圣路易斯的黑人爵士钢琴手和乐队纷纷来到这两座城市“淘金” 。他们演奏的爵士乐,吸引了大批客人。从此,爵士乐传到了英国和法国,在那里也流传开来。法国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听到爵士乐之后,于 1905 年用拉格泰姆的节奏,创作了一首爵士风格的钢琴小曲木偶的步态舞 ,成为一首世界名曲。早期的爵士乐速度介于中速与快速之间,并且是集体即兴演奏。第一个重要爵士乐音乐家是黑人查尔斯波尔登(Chad
11、es Bolden),他擅长演奏短号。影响力最大的是杰利莫顿(Jelly Morton),其代表作是波特王跺脚舞 。继新奥尔良爵士乐之后,芝加哥爵士乐兴起。芝加哥爵士乐增加了萨克斯管,用吉他代替班卓琴;音乐更加紧凑、激烈,更有驱动力,常以 24 拍代替 44 拍;单独的乐器独奏更加突出,引子和尾奏普遍得到使用。20 世纪 20 年代还产生了一种新的钢琴音乐风格,叫布吉乌吉,即在钢琴上敲击式地演奏布鲁斯,强调节奏,淡化旋律。芝加哥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音乐家是贝德白克和阿姆斯特朗。“爵士”这个名称的由来说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人说 Jazz 这个词,是从非洲土语Jaiza 演变而来。这个词原意思是“加快
12、击鼓;另一种说法是:早年新奥尔良有位乐手名叫Jasper,大家叫惯了,都叫他 Jas,后来一传再传,就变成了 Jazz 了;还有人说 Jazz 这个词是由 Chaz 这个词演变而来的。而这个 Chaz 是 20 世纪初,美国密西西比州威克斯堡市某个伴舞乐队中,一个名叫查里华盛顿鼓手的名字。这个鼓手当时在演奏上负有盛名,每当他演奏得十分精彩时,人们就向他欢呼:“Now,Chaz!Chaz!”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传说。最早、最有影响的一支爵士乐队,是由巴迪博尔顿组建的。另有默顿和埃林顿,他们都是著名的爵士钢琴家;爱德华奥尔利是著名的爵士长号家;姜尼达兹是著名的爵士单簧管演奏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
13、uis Armstrong,19001971)是爵士乐历史上最伟大的独奏家之一,被誉为“爵士乐之父” 。他生在新奥尔良的一个贫民区。小时候在街上卖过报、当过小工。12 岁时,一段特别的经历使他学会了演奏小号。在日后自组的 The Hot Fire 队( 注:Hot 意为强节奏)不仅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且打破新奥尔良时期形成的集体即兴演奏的风格,为爵士乐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开创了个人即兴演奏的先河。是净化节奏、开创合理切分韵律法和“摇摆感觉”爵士乐的第一人;他重视乐器演奏的质量,激励年轻号手,使爵士号演奏职业化;他所采用的衬词唱法(用无字义的音节来模仿乐器声) 成为后来爵士乐唱法的重要方法之一。
14、阿姆斯特朗不仅短号、小号吹奏技巧无人可比,而且能演奏别人所奏不出的奇特音响和动人的音色,令人吃惊的滑音、耀眼的高音 C 的连续进行,都成为爵士音乐家们进一步提高演奏技巧的范例。除了精湛且丰富的即兴演奏之外,他还拥有一副厚实有力又带点磁性沙哑的嗓子,成为他歌唱的独特特质。他的表演充满激情,常常给人以喜剧和幽默感,因而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早期的黑人爵士乐师多不识谱,演奏时只是凭着灵感,对所熟悉的曲调自由地进行变化。所以带有很强的即兴性质。由于人数不多,三五个乐手经常在一起合作,时间久了,彼此之间也就自然地形成一种默契。杜克埃林顿乐队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埃林顿乐队不仅创造出粗犷的“
15、丛林风爵士” ,各种乐器组成了庞大的舞坛乐队,其音响更大、音色更美、表现力也更加丰富,由于许多受过正规音乐教育的演奏家、作曲家加入他的乐队,使得爵士乐从单纯的伴舞音乐,发展成供人们欣赏的音乐,甚至进了音乐厅。“把爵士乐带进正规音乐厅”的“最成功”的是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18981937) 。他用“布鲁斯音阶”写成的布鲁斯狂想曲是一部将爵士乐与交响乐相结合的作品,在爵士乐高雅化、健康化的实践中获得了被世人称颂的成就。从此,爵士乐受到严肃音乐家及知识阶层的重现,许多作曲家也竞相效仿,创作了许多爵士风格的音乐作品,如美国的一些音乐剧,兴德米特的舞蹈组曲 、斯特拉文斯基的黑色协奏曲等,都运用了爵士音
16、乐的素材和节奏。爵士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分支和类别,摇摆乐、比博普、冷爵士、自由爵士、拉丁爵士(Latin Jazz)等。其中,拉丁爵士影响比较大。拉丁音乐与爵士乐的结合早在 30 年代就开始了,真正的盛行则是在六七十年代以后。拉丁爵士的特点是在爵士乐的基础上融人了大量的打击乐器,同时也将复杂的拉丁节奏渗入到爵士乐之中。从乐队上看,除了爵士乐原有的乐器之外,像康加鼓、邦戈鼓、沙锤、牛钤等打击乐器成了乐队的重要配置。从节奏上看,各种复杂的拉丁节奏(如曼波、探戈、伦巴等) 和爵士乐的结合使其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节奏色彩。其中以兴起于巴西的波萨诺瓦(Bossa Nova,葡萄牙文) 最为典
17、型。波萨诺瓦是曼波(Mambo)与冷爵士融合的结果,同时也吸取了一些桑巴 (Samba)音乐的特点。Bossa 是一种拉丁双人舞节奏,Nova 则是“新” 的意思。结合起来,Bossa Nova就是指一种融合巴西桑巴舞曲和美国酷派爵士的一种“新派爵士音乐” 。它不像伦巴舞那样有强烈的节奏,它的曲风轻快舒适,旋律也较为简单,能呈现出非常浪漫的情调和煽情的气氛,十分迷人。它自 50 年代末期在巴西兴起,成为五六十年代巴西新流行音乐的代名词。它的音响效果不喧闹,给人的直觉好像是歌手与听众聊天时的窃窃私语。波萨诺瓦的旋律性不强,而且带有很多的变化音,但是它那典型的节奏型却在流行音乐中被广泛地得到运用。
18、因此说拉丁爵士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于丰富的节奏律动。代表歌手有阿斯特鲁德吉尔巴托(Astmd Giberto ,巴西人)、铃木重于、小野丽莎(日本)。二、爵士乐的音乐特点应该说爵士乐的特点充分表现在布鲁斯和格拉泰姆之中。概括说来,主要有如下几点:节奏特点,广泛频繁、连续不断、错综复杂的切分;音色特点,经常使用特性乐器,加弱音器,用特殊演奏方法模仿人声;旋律特点,不太稳定的降半音(主要是降 3、5、7) 构成的布鲁斯音阶;曲式特点,将 12 小节的布鲁斯音阶、16 小节获 32 小节的进行曲、舞曲结构不断反复,组成类似变奏曲式、回旋曲式等带重复的多段体形式;即兴演奏特点,这是爵士乐的生命之所在,严格
19、说来,只有根据歌曲和主题即兴演奏才能成为真正的爵士乐。爵士乐中的常用乐器有:钢琴(Piano)、贝司(Bass)、架子鼓 (Drum)、萨克斯(Saxophone)、小号(Trumpet) 、长号(Trombone)、单簧管(Clafinet)。在爵士乐队中每个人都是乐队的主体,其中也包括歌手。其实在真正的爵士乐中,歌手就相当于一件人声乐器,同其他乐器一样所担任的是其中的一个声部。所以说爵士乐手或歌手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意识,乐队中的每件乐器(包括人声) 并不是谁为谁服务、谁为它最能体现音乐家灵感和创新,它既有个人独奏、小乐团,也有类似交响乐团的大乐队编制。在当今世上能与古典音乐相提并论的恐怕
20、唯有爵士乐了。因为爵士乐不仅旋律、和声和节奏方面极具特色,更主要的是它复活了古典音乐失传已久的即兴演奏。此外,爵士乐强劲的节奏、复杂的和弦体系以及高超的演奏技巧等都因音乐家不同的喜好、文化背景和生活的体验而有不同的反映和表现。爵士乐通过它独特的音乐语言,从不重复的、饱含丰富文化特征的、极具个性的灵活的音乐演奏,时而低沉忧伤,如泣如诉,时而强劲高亢,激动奔放,直探听者的心底,给人深刻的精神体验和心灵的喜悦。爵士乐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到半个多世纪之前。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就是爵士乐在中国的栖息地,曾出现过相当规模的爵士乐演出和一些颇具水准的爵士乐音乐家。不过那时的爵士乐主要是为舞厅伴舞。几十年
21、的沧桑变迁,爵士乐在中国几乎销声匿迹,出现了近四十年的断层。而这期间正是爵士乐重要的发展阶段。爵士乐早已摆脱了四平八稳的伴舞的音乐形式,融合了丰富的音乐风格、文化特质和演奏技巧,最具音乐自身的魅力、表现力和感染力,早已置身于高雅艺术的行列。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爵士乐在中国开始复兴,香港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对于欧美乐坛的反应总是“快一拍” ,因此在老牌歌手张国荣演唱的歌曲中能够“看到”淡淡的“蓝调”色彩;而在新生代歌手的演唱中这一色彩开始变浓,如许茹芸演唱的如果我离开 , 无论从乐器的使用和演奏,还是从配器特征,都相当的“爵士化” ,是典型的爵士风格的歌曲。在内地,有一批音乐人一直在努
22、力地尝试着将爵士乐与中国音乐结合,从而在文化心态上使爵士乐赢得越米越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呈现给听众的是大量的中国精晶歌曲的改编版。如:成方圆演唱的茉莉花 ,将中国民歌的曲调与爵士乐的节奏、即兴特征结合,尤其是爵士乐中“拟音”或“衬词唱法”的运用,使歌曲别有一番风味;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是被改编次数最多的作品(见欣赏部分)。2002 年,创作歌曲一生的美丽只为你打扮 ,由于是在“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推出而产生了一点影响外,其余的创作歌曲,分量较少,影响也较小。总体而言,爵士乐(爵士歌曲 )在中国虽然没有形成浪潮,却掀起了朵朵浪花,成为中国通俗歌坛一种独具魅力的风格样式。第二节、摇滚乐( Rockn
23、 Roll )一、摇滚乐的产生与发展摇滚乐(Rock music)-20 世纪 50 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通俗音乐。它是美国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结合,是“二战”以后美国流行音乐占据国际市场的重要品种之一。作为西方流行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体裁,摇滚乐不仅自身延伸出了众多分支,如民谣摇滚、迷惑摇滚、硬摇滚、艺术摇滚、重金属、朋克等,同时还对其它流行音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索尔、放克、雷鬼音乐、迪斯科、说唱乐等音乐中,都能明显地看到摇滚乐的影子。摇滚乐由美国西部的乡村歌手在演唱中吸取黑人音乐的因素而逐渐形成。其中美国宗教歌曲,西部乡村音乐,黑人音乐中的节奏成分和布鲁斯音调等常融成一体。摇滚乐正式产生于
24、 20 世纪 50 年代,但是这个词在 50 年代初期就出现了。1951 年,美国克利夫兰电台唱片节目主持人艾伦弗里德(Alan Freed)从一首节奏布鲁斯歌曲我们要去摇,我们要去滚(We re Gonna Rock,Wem Gonna Roll)中创造出了 “摇滚乐”(Rockn Roll)这个名词。1955 年,电影黑板丛林)(Blackboard Jungle)的上映,对摇滚乐的产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群学生造反的故事,一位中学教师面对这群学生唱起了一首歌,就是这部影片的插曲昼夜摇滚(Rock Around The Clock) 。早期的摇滚乐多用吉他、钢琴、鼓、萨克斯
25、管等乐器伴奏,音调奋亢喧闹,乐句简单而不断重复,节奏富有强烈的动力感,歌词内容多为学校生活、爱情等。60 年代起转向反抗社会的主题。摇滚乐是黑人节奏布鲁斯风格与白人乡村音乐互动的结晶,是一种节奏感强烈的现代流行音乐。从 50 年代起,摇滚乐逐渐衰落。少数几个人组成的乐队,又开始盛行起来。他们通常使用的乐器,有钢琴、萨克管、小号、单簧管、长号及舞鼓等。自从电子琴、电吉他诞生以后,常用它们取代原有的一些乐器。这时,开始出现了摇滚乐。它和爵士乐、摇摆乐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不同时,摇滚乐与社会形成了紧张的对峙和反叛的关系,它表达的主题是反政府、反战争、反权威、反传统这些政治和道德关怀,从而成为一种“神
26、圣地使用噪音”(古德曼语)的青年先锋文化。比如美国“民谣摇滚 ”的精神领袖鲍勃迪伦就扮演了这样的反叛角色,他的单曲答案在风中已成为民权运动的圣曲,他还曾为民权运动领导人爱弗斯的被害而高歌,为肯尼迪总统的被刺身亡而谱曲,为各种社会的不公平和压制自由而呐喊。然而,时过境迁,摇滚乐的时代被商业大潮所翻转。如果说,美国的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嬉皮士占主导的年代的话,那么,80 年代则是雅皮士占主流的时代,前者崇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生产者主义,后者则崇尚消费者第一的消费者主义。摇滚乐作为青年的主要文化工具,它的张力正是“介于对反结构符号的需求与伙伴团体所确认的仪式的相反要求之间,而那些符号则表现出摆脱
27、角色与传统惯例的效用” 。这样,摇滚乐的商业特性就被发展起来,摇滚工业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也基本趋于完型。以英国著名的“披头士”乐队的单曲革命与麦克尔杰克逊的单曲住手)作比较,前者的同名专辑发行于 1968 年的 8 月,后者所在的专辑颤栗者在 1983 年成为摇滚史上最畅销专辑,以下是它们的歌词大意:革命:“你们说渴望着一场革命,你们很清楚咱们都渴望改变世界,你们告诉我那就是进化,你们很清楚进化,咱们都渴望改变世界,但当你们说起去搞破坏时,知道吗,你们得把我算在外(内),你知道吗,一切都还算不坏。 ”住手:“你要让他们知道你不怕,你正在跟你的生命搏斗,没有真理也不必害怕,他们准踢你,
28、打你,然后又告诉你这是正义。住手,住手,住手!”显而易见, 革命的政治关切与住手的街头呼吁是迥然有别的。 革命表达的是在 60 年代的政治风云中披头士的“革命”态度,这张同名专辑亦因此成为披头士全部唱片中最畅销的一张。 革命表达的是一种颠覆的、反抗的力量,抒发的就是作者针对战后社会现实的叛逆之声。相反, 住手则崇尚一种安抚的、制止的、忍耐的品质,它表现了面对街头暴力的逃避态度。按照麦克尔的自我解释, 住手告诉我们应该在大街上憎恶并放弃暴力, “除非你被逼到墙角别无选择了,最好避免暴力的发生,赶快溜之大吉。如果你打架受伤甚至死了,那你什么也没有得到,反而什么都失去了,你是个失败者。 ”这就难怪迈
29、克尔为什么会得到里根总统的嘉奖,正是由于他的音乐贡献特别是对社会安全的维护而得到了这种特殊荣誉,他的音乐当然是以反叛逆和反英雄的姿态出现的。比较而言,列农与麦克尔就好像分属于流行音乐界的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的不同阶层。更为重要的是,从革命到住手这种态度的转变,象征着摇滚乐对商业的顺从与投降。在 80 年代,文化保守主义逐渐抬头,这恰恰与 60 年代的激进文化图景恰恰相反。住手就是这一时期美国流行音乐产业步人成熟阶段的产品,它的畅销显示了流行音乐的商业炒作的巨大成功。 住手及其所在的专辑之所以能使销量达到 4000 万张,如果没有对大众心理的迎合与 MTV 推波助澜,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一些研究者尖
30、锐地指出,大众传播媒介的美学意识到必须讨人高兴,和赢得最大多数人的注意,它不可避免地变成媚俗的美学。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对我们整个生活的包围与渗入,媚俗成为我们日常的美学观与道德。因而,在摇滚乐自我标榜异类的同时,更应当看到其深层的商业化和媚俗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二、摇滚乐的代表人物爵士乐和摇滚乐都产生在美国,而摇滚乐在美国和英国几乎是同时兴起的。他们各自的代表人物是约翰列农和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约翰列农和“披头士” 。1955 年前后,在英国的利物浦市,先是出现一个由四个青年人自由组合的摇滚乐演唱组合,取名“quot ;蟋蟀” ,并取得一些成功。不久,约鞘列农(吉他手、歌手)、保罗麦卡特尼(键盘乐
31、唱风格。 “披头士”后来也成了这类形象的时尚青年的专用词。 “披头士”从成立到解散共创作了 200 多首歌曲,横跨主流摇滚、迷幻播滚、先锋派摇滚、交响摇滚以及轻松愉快的摇滚小曲等各种风格,主要题材是爱情,也有些作品涉及社会事件、人际交往、怀念家乡、和平友爱、药物体验以及一些超现实主义或无意识等内容。他们继承了摇滚乐前十年的成果,以自己的创造和革新,丰富和发展了摇滚乐,把摇滚乐带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他们开始,摇滚乐不再只是一种单纯的娱乐音乐,它有了更多让人思考的深层次的社会意义。他们的歌声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审美趣味、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在音乐创作技法上, “披头士”打破传统摇滚乐单一的 44
32、 节拍,扩充到各种节拍,有时还混合使用:在节奏处理上善于运用各种时值的节奏连音来改变节拍单位固有的时值,使节奏变得更为生动;在曲式结构上,他们创造了由不同段落的对比组合而建立起的庞大的、变化丰富而又高度统一的曲式结构;在和弦运用上,他们突破“自然音和弦”为主的传统,广泛应用了各种类型的“变体和弦” ;在音色上善于运用人声的变化,主唱约翰列农和保罗麦卡特尼的演唱音色都富于变化,有时还加入各种自然的音响。 “披头士”在音乐技法上的创新,对当时和后来的摇滚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被公认为摇滚乐历史上“最伟大的乐队” 。“披头士乐队”表演风格泼辣,放荡不羁。演唱的歌曲大部分是自编的。他们有个基本原则
33、:歌曲应该产生于集体,应该反映人们的思想,还应该无情地揭露和抨击社会的不良现象。每首歌曲要有新意,应走在听众的前面,尽管他们暂时还不能理解。由于有了这些宗旨,他们唱出了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心声。加上表演手法新奇,如电声扩大、或跪、或仰、或久久作金鸡独立的姿势,或边唱边移动话筒架等爆发性很强多种姿态来辅助歌声,因而大受青年人的欢迎。20 世纪 60 年代,披头士乐队到美国演出,在那里掀起了“列农狂潮” 。约翰列农还是一位和平战士,他强烈地反对不正义的战争,多次为和平静坐示威、奔走呼号。为此,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给他封了爵位,并授给披头士乐队全体成员“大英帝国勋章” 。1967 年之后,披头土乐队
34、把主要精力放在录唱片和拍电视上。1969 年,列农与日本音乐家小野洋子结婚。婚后,他们到美国定居,披头士乐队也就移居到了美国。70 年代初,于他们四人产生意见分歧,决定解散乐队,分道扬镐。不幸的是,当列农 1980年返回英国后,一天在街头散步时,竟被一名叫查昔曼的疯狂的崇拜者开枪打死。那一年,他才四十岁。列农去世的消息传出之后,人们十分悲痛。在下葬的那一天,送葬者竟多达一百几十万人,真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精神之王” ,胜过真正的国王。披头士乐队的摇滚风格,在当时深深地影响了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直到今天,虽然歌星如云,精彩的流行乐队和摇滚乐组合不少,但对社会的影响,却没有人能超过他们。埃尔维斯普雷
35、斯利(Ellvis,19351977) ,绰号“猫王” 。几乎是在列农组成“甲壳虫”乐队的同时,美国也升起了一颗摇滚新星。他就是被人们尊之为“美国摇滚乐之王”的普雷斯利。埃尔维斯昔雷斯利出生在密西西比州图培洛的一个工人家庭,从小喜欢唱歌,童年时多次参加歌唱比赛,并多次获奖。1958 年服兵役到了德国。1960 年退役后,他繁忙地从事演出、拍电影和录唱片活动。1967 年,他的一张(金色的赞美诗) 专集唱片,荣获“格莱美奖” 。1973 年,他在檀香山举行个人演唱会,通过卫星向全世界转播了演出实况,成为流行音乐界前所未有的创举。普雷斯利的唱片发行量,创下了世界唱片发行量的记录,据统计超过了 10
36、 亿张。他主演的影片多达三十四部,在西方埃尔维斯昔雷斯利成了青年人心目中的偶像。由于经常失眠最后他只能靠吃安眠药才能入睡。渐渐地,他养成了酗酒、吸毒的恶习。1977 年 8 月 16 日,他固心脏病突发去世。虽然“猫王”已辞世多年,但是,人们一直忘不了他。直至今日,仍有不少人打扮成他的模样:留着大鬓角、戴墨镜,穿着他生前常穿戴的服饰,唱着他的歌曲参加比赛。甚至有人还危言耸听地编造一些奇闻,说他没有死,只是隐退。由此可见他的影响了。比尔哈利。在早期美国摇滚乐的发展进程中,有两位先行者,一位是猫王,也称“摇滚乐之王;另一位就是被称为“摇滚乐之父”的比尔哈利。他是第一位被青少年崇拜的摇滚乐偶像。他的
37、音乐风格涉及乡村音乐、节奏布鲁斯和泼普这三个摇滚乐产生的源头。在演唱过程中,他发现用乡村音乐风格演唱节奏布鲁斯也能被白人听众喜欢,于是他有意识地把乡村音乐与节奏布鲁斯强劲有力的节奏结合在一起。1954 年他录制了昼夜摇滚 ,与电影结合在一起,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为摇滚乐的产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与普雷斯利同时代和在他去世之后,美国、英国和欧洲流行乐坛上,还出现了一些有名的摇滚歌星,像罗伊典比森(19361988) 、鲍勃迪伦 (Bob Dylan,1941 一) 等,都是其中的姣姣者。有的还拿到过“格莱美最佳摇滚演唱奖” ,播滚乐也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像滚石Rock & Roll)、重金属
38、(硬摇滚,Hard Rock)、慢摇滚 (SIow Rock)、中康摇滚(Middle of the road Rock)、浪荡播滚(庞克摇滚,Punk Rock)、爵士摇滚口 a 凹 Rock)、拉丁摇滚(Latin Rock)等。它们的性质和内容各异,有的歌词关注人们的生活,反对现实中某些坏的和怪的现象;有的歌词文学性很强,诗意浓;有的用音乐配带韵脚的朗诵词;有的采用声光相配合的手段,给舞台上造成扑朔迷离的虚幻效果,真是五花八门。他们都反对在音乐上保留传统。像滚石乐队就提出这样一种口号“滚石耍超越贝多芬”(Roll over Beetheen)。“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
39、nes),是继“披头士”之后最为杰出的摇滚乐队。如果说“披头士”主要以温和、精美、较少反叛性为主要特征, “滚石”则以粗犷、猛烈、反叛为主要特色。该乐队是由主唱麦克尔贾格尔(Michael Jagger)和吉他手兼创作者凯思里查德(Keith Richard)为核心,组建于 1961 年。后来又吸收了吉他手布莱思琼斯(Brian Jones)、贝司手比尔怀曼(Bill Wyman)和鼓手查理沃茨(Charlie Watts)共 5 人,并以布鲁斯歌手马迪沃斯特的一首滚石作为乐队的名称。最初, “滚石”也是模仿“披头土”的风格,连穿着打扮也和“披头士”一样。后来,他们脱掉“技头士”服装,穿上街上
40、最随便的服装,把头发留得比“披头士”还长,乱莲蓬的,有意树立“粗鲁、叛逆、威胁”的形象。在音乐上,与“披头士 反其道而行之,主要在黑人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强化布鲁斯音乐的浓烈风格,突出摇滚乐的厚重节拍。1964 年发行的一张唱片滚石标明了强劲的节奏布鲁斯音乐在英国诞生。后来他们数次到美国举办音乐会,成为最叛逆、最反社会、最享乐主义的典型。 “滚石”是世界上最持久的一个乐队,迄今 30 余年,影响到三代人,为 70年代的硬招滚、朋克摇滚以及 80 年代的重金属开辟了道路。第三节、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一、乡村音乐的源起与发展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于 20 世纪 20
41、 年代兴起于美国南方的农村,是土生土长的美国音乐,具有浓郁的美国民间音乐的风格。它以小提琴和吉他作为主要乐器,偶尔也使用洋琴、口琴和曼陀铃,并在吉他或班卓琴所弹奏的节奏基础上进行演奏和演唱。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随着美国流行音乐影响的扩大,乡村音乐慢慢融入了流行音乐的主流行列,如今已是西方流行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美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融合的重要结晶。作为流行音乐的一种,乡村音乐经过漫长的发展,不但形成了众多分支,同时也对摇滚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 18 世纪末,居住在美国东海岸的一些苏格兰、爱尔兰人的后裔,以及其他一些居民,逐渐向西部内地和山区迁移,他们带来的古老的旧大陆民歌,就成了这些拓荒者劳
42、动和休息时的歌声。每当村镇进行一些集会活动时,劳苦的矿工和农夫就会弹奏起曼陀钤、低音提琴和班卓琴助兴,人们称这种音乐为山地歌谣。当然山地歌谣除了一些英国古老的民歌外,还有北方伐木工人的劳动歌曲,西部天然牧场的牛仔歌,海边水手们的劳动号子,以及后来融化进来的美国黑人音乐、爵士乐、西班牙和拉丁美洲音乐,这些都是乡村歌曲的来源和素材。在美国大萧条时期,山地歌谣乐观、豁达的精神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信心和慰藉。30年代中期一些反映西部牛仔的影片采用山地歌谣作为插曲,流行了整个美国。二战期间,士兵们在战壕里用它寄托自己的怀乡之苦和恋母之情。战后山地歌谣更加盛行,它在发展中与美国各地音乐更加密切地融合起来,逐
43、渐改名为格兰德奥尔奥班里,专门播放地道的乡村音乐。通过电台广播与唱片业,造就了一大批乡村音乐表演者, “卡特家族”乐队和吉米罗吉斯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卡特家族”乐队主要由 AP卡特和他的妻子萨拉以及弟媳梅贝尔 3 人组成,数十年自成一派,始终与商业化的乡村音乐有所区别,被喻为“传统乡村音乐的守护神” 。吉米罗杰斯原是密西西比州的一名铁路工人。密西西比州是个很贫困的州,但在音乐上却是个富有之乡。罗杰斯自幼爱好音乐,铁路工人及黑人们教会了他演奏班卓琴、吉他及演唱当地歌曲。在其 35 年短暂的一生中,总以真挚的感情表现铁路工人、流浪汉以及其他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他是纳什维尔伤感乡村歌曲传统的倡导者,
44、被称为“现代乡村音乐之父”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乡村音乐大都只在家里、教堂里或地方性集会上,及小城镇的集市上表演。当时表演者从不受商业化的影响或引诱。水平较高的小提琴手、民谣歌手和弦乐队在演出后经常有报酬,他们有时亦像职业演员那样在杂剧、兜售药品的江湖巡回表演或小提琴比赛会上演出。1920 年至 1925 年,乡村音乐开始受到人们的注意商业界着手开拓这一领域,经常组织一些演唱会。自 1922 年起,唱片业开始发展乡村音乐唱片。有位轻歌剧男高音歌手弗侬达哈特于 1924 年以乡村音乐的形式成功地演唱了囚徒之歌以后,引起了全国的注意,此歌录成唱片后,销售量达数百万张之多。于是,开始有更多
45、的乡村音乐被录制唱片,流行各地。30 年代,乡村音乐稳步发展。由歌手密尔顿布朗带领一个最出色的乡村弦乐队到南部巡回演出,后又有一个得克萨斯“花花公子”乐队在加利福尼亚等地演出。他们把西部乡村弦乐队加上了鼓、钢琴、电吉他和圆号等乐器。这些西部摇摆乐队在使用乐器方面对主流乡村音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了 40 年代,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乡村音乐歌手,尤以比尔蒙罗和蓝草男孩乐队为最。二战后,在美国西部出现了一种称为西部摇摆的乡村音乐,它于 20 年代起源自西南部的得克萨斯州和南部路易斯安那州。那里有些小提琴与吉他乐队经常在乡村跳舞场合演奏边区的传统舞蹈音乐。他们比东南部的乡村乐队更富于创新精神,随意借
46、鉴爵士土乐队的即兴演奏形式。因此,到四五十年代,西部摇摆音乐与过去源于东南部的山地歌谣已被通称为乡村音乐或乡村与西部音乐。至 1950 年,乡村音乐已在美国占有稳固的地位。格兰德奥尔奥柏里成了全国最有影响的乡村音乐电台广播节目,而纳什维尔亦成了乡村音乐事业中心。六七十年代,乡村音乐较以前更为流行。在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建立起来的美国乡村音乐协会和美国乡村音乐基金会,对其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自 1970 年以来,美国总统和 40 个州的州长已确定每年 10 月为乡村音乐月。在音乐月期间,大力举办乡村音乐演出,电视、电台大量播放乡村音乐。自 1968 年起,每年都要评选乡村音乐明星,授
47、奖仪式由电视向全国实况转播,成为每年乡村音乐月的高潮。二、乡村音乐的基本特点第一,从表演上看,乡村音乐一般都以独唱或重唱形式演出,井有一个小乐队伴奏。小乐队通常由小提琴、吉他、五弦班卓琴、曼陀铃、钢琴和打击乐器等六七件乐器组成,后又加用了电吉他、电曼陀铃和电五弦琴、小号等。一场音乐会需要演唱几十首歌曲。演员上台,穿着民间传统服装,色彩丰富,不拘形式。乡村音乐的特点是,说唱结合,自弹自唱,内容多变,形式活泼。其唱法用真声较多,不讲究声音是否受过训练,歌手的音域较窄,一般都在中音区内进行。在乡村音乐会上,经常可以看到演员与观众共同歌唱的随便而活跃的场面。第二,从音乐上看,其歌曲旋律简单,大多为自然
48、音阶,有些还带有明显的五声音阶的轮廓,节奏单一,结构清晰,风格纯朴,同时又吸收了许多流传于民间的曲调因素,顺畅易学。第三,从题材上看,乡村音乐内容大多为爱情、的情况,作为歌曲的题材。乡村音乐的基本听众为美国中、下层的蓝领群落,年龄在 25 岁至 49 岁之间的人居多。但是,近年来已逐惭为一部分上层、中上层人士所接受。有人估计,美国每年观看与出席乡村音乐会的人约 5000 万,大大超过欣赏古典音乐的人数。由于这种音乐有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美国一些政治家也利用乡村音乐为其开展政治活动服务。如前总统肯尼迪做竞选演说之前,就有先请乡村音乐歌手进行表演的习惯,他还多次在白宫安排乡村音乐会招待国宾。随着乡
49、村音乐为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民所喜爱,它已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业,乡村音乐商业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美国商人利用各地乡村音乐歌星的名声,在电视、电台、报刊、杂志上大做广告,有的音乐家几乎成了某些商品的代名词。由于乡村音乐的发展,与乡村音乐有关的唱片、音乐出版等行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兴起。三、乡村音乐的代表人物和流派1蓝草音乐。20 世纪 40 年代,在美国肯塔基州的山区出现了一个乡村音乐的分支,叫蓝草音乐。主要来自当地古老的民间风俗“玉米脱粒晚会”上的传统音乐形式。他们把田纳西州、肯塔基州等几个东南部州的民间宗教音乐、家庭歌曲及舞曲的音乐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蓝草音乐流派。标准的蓝草乐队包括有 4-7 名歌手,他们自弹自唱,同时受爵士乐的影响,常在器乐段落出现比较华丽的即兴演奏,用各种乐器轮流独奏,除主奏乐器外,其他乐器配以和声与节奏,间奏后再进人人声演唱。在音乐特征上,蓝草音乐的演唱一般采用多声部,除主旋律声部之外,往往还在上方用假声叠置一个和声声部,有时还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