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特色优势产业设施农业产业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dwy79026 文档编号:4290425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色优势产业设施农业产业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特色优势产业设施农业产业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特色优势产业设施农业产业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特色优势产业设施农业产业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特色优势产业设施农业产业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叶城县 2010 年2012 年兴边富民补助资金设施农业特色产业实 施 方 案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叶 城 县 人 民 政 府新 疆 诚 成 工 程 项 目 管 理 有 限 公 司二 O一 O年五月- 2 -叶城县 2010 年2012 年兴边富民补助资金设施农业特色产业实 施 方 案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项目名称: 叶 城 县 2010 年 2012 年 兴 边 富 民 补 助 资 金 设 施 农 业 项 目项目执行单位名称: 叶 城 县 民 族 宗 教 事 务 局 项目负责人姓名: 杨絮冬 职务: 叶 城 县 民 族 宗 教 事 务 局 党 组 书 记 项目性质:

2、改 建 实施方案承担单位:新疆诚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公章) 实施方案负责人: 杨超 职务: 诚成公司总经理 技术负责人: 刁 杨 职务: 工程师 - 1 -目 录第一章 项目综述 - 4 -1.1 项目背景 - 4 -1.2 编制依据 - 8 -1.2.1 法律、法规 - 8 -1.3 项目建设的任务与目标 - 8 -1.3.1 项目建设任务 - 8 -1.3.2 项目建设目标 - 8 -1.4 项目建设地点、规模、内容与工期 - 8 -1.4.1 项目建设地点 - 8 -1.4.2 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 - 9 -1.5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9 -1.5.1 投资估算 - 9 -1.5

3、.2 资金筹措 - 9 -1.6 效益分析与经济评价结论 - 10 -1.6.1 社会效益 - 10 -1.6.2 经济效益 - 10 -1.7 组织机构和管理 - 11 -1.7.1 组织领导 - 11 -1.7.2 管理 - 12 -1.8 成果构成 - 12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 13 -2.1 自然概况 - 13 - 2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 13 -2.1.2 自然条件 - 14 -2.2 社会经济状况 - 15 -2.2.1 人口及劳力 .- 15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16 -3.1 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 16 -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 - 17 -3.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18 -第四章 农业生产方案 - 18 -4.1 生产现状 - 18 -4.2 生产方案 - 18 -4.2.1 设施农业生产发展目标 - 18 -4.2.2 种植结构 - 18 -第五章 规划设计 - 19 -5.1 规划原则 - 19 -5.2 建设标准 - 19 -5.3 开发任务 - 19 -5.4 设计标准 - 20 -5.5 项目实施时间安排 - 21 -第六章 项目实施区域情况 - 22 -6.1 江格勒斯乡 .- 22 - 3 -6.2 恰斯美其特乡 .- 23 -6.3 加依提勒克乡 .- 23 -6.4 宗朗乡 .- 23 -第七

5、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24 -7.1 投资估算 - 24 -7.1.1 投资估算 - 24 -7.2 资金来源与筹措方案 - 25 -7.2.1 资金来源 - 25 -第八章 效益分析与经济评价 - 25 -8.1 经济效益 - 25 -8.2 社会效益 - 25 -8.3 经济(财务)评价 .- 26 -8.4 财务评价结论 - 27 -第九章 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 - 27 -9.1 组织机构设置 - 27 -9.2 实施管理 - 27 -9.3 运行管护 - 28 -9.4 实施阶段 .- 28 -第十章 对策及措施 - 29 -10.1 结论与问题 - 29 -10.2 对策及措施

6、 - 29 - 4 -第一章 项目综述1.1 项目背景叶城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边境,距首府乌鲁木齐市1513公里,在提孜那甫河、乌鲁克吾斯塘河及柯克亚吾斯塘河的冲积扇上,地处东经 76087831,北纬 35283834之间。西邻泽普、莎车、塔什库尔干等县,北接开阔的平原,和麦盖提县相接,紧连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叶尔羌河上游,东部与和田地区皮山县相连,南靠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脉,同巴基斯坦、印度相邻,与克什米尔交界,边境线长 83公里。地形南高北低,南北长 326公里,东西最宽处 120公里,呈新月形。叶城县国土面积 3.1万平方公里,人口 42.26万人,耕地总面积110万亩。叶城在历史上

7、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处于国道 315 线与国道 219线和两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地(新疆喀什、和田和西藏阿里地区)的交汇点,也是新藏公路的起点。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叶城具有陆地向西对外开放的地缘优势,是西藏阿里牧业区、和田农业区,以及喀什地区等物资流通、农牧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叶城县水土条件优越,光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棉花、小麦、玉米、绿豆及瓜果、蔬菜等农作物。气候适宜各类果树、蔬菜的种植,种植的蔬菜除供应本县 42.26万人和驻叶部队等驻叶单位人员的日常需要外,还供应西藏阿里地区,仍有剩余。每年销往西藏阿里地区的蔬菜占到了总产量的 40%。截止 2009年底全县从事设施

8、农业生产的- 5 -种植户有 7000户,30000 人,设施农业面积达 2.5万亩、2.1 万座。其中土木结构温室 9475座,拱棚 11067座,有棉被温室 5000座,种植蔬菜主要有辣椒、番茄、西、甜瓜、黄瓜、西葫芦、茄子、桃和花卉等。2009 年全县生产设施农业瓜菜总产量达到了 9.63万吨,总产值达 1.44亿元,设施农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县近年来增加农民收入的又一战略性高效产业。叶城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气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光热充沛,少雨干燥,蒸发强烈,平原地区年均降小 54毫米,年均蒸发2480毫米,全年日照 2742小时,平均无霜期为 228

9、天。北部平原地区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 11.30,年极端最高气温 39.50,极端最低气温-22.70,七月最热,平均气温 24.50,一月最冷,平均气温 5.20。因境内地形相对高差大,气温的垂直变化明显,大体是海拔高和增高 100米,气温下降 0.50左右,全县的气温日较差大,平均日较差 13.30以上,对农作物和果树生产十分有利。我县很多大棚修建年限较长,有一部分大棚棚体已经老化,大棚的结构也不尽合理,墙体薄且低矮、保温性能差,大棚没有棉被等保温覆盖物,棚膜也已破旧不堪,更无棉被、卷帘机等机械设备。大棚的生产能力受限,每年只能生产春、秋两季的蔬菜,所以大棚经济效益不高,尤其越冬菜生产

10、能力较低,每年蔬菜紧张时无菜,菜多时滞销。为全面我县提升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种植水平,实现设施农业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提供有力保证。需要有计划地对我县现有布局、结构不合理、保温性能差的旧大棚进行改造,配备棉被。使- 6 -改造后的大棚不仅在结构、保温性能以及采光等方面更加合理,而且改造后的大棚全部都用于越冬菜的生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县大棚蔬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1.11 发展思路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十二五”时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结合本县资源优势,挖掘发展潜力资源,不断推进和深化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狠抓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

11、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使特色产业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力争通过对 300座大棚的改造,示范带动 900座大棚种植户自筹资金和政府其他扶持资金对大棚进行改造。1.1.2 基本原则立足符合叶城县情、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符合群众普遍受益、特别是贫困群众直接受益的原则,在资金使用上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到接受群众监督,资金捆绑有效使用的基本原则。1.1.3 主要内容2010年至 2012年在叶城县江格勒斯乡改造温室大棚 100座,恰斯美其特乡改造温室大棚 100座,加依提勒克乡改造 90座温室大棚,宗朗乡改造温室大棚 10座,合计 300座,每座大棚由县民宗局及园艺站组织专家进行一名技术人员

12、的培训,负责大棚日常管护及技术指导工作。1.1.4 发展目标- 7 -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提高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叶城县农业安全,努力争取建设规模化种植基地。从而促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争通过对 300座大棚的改造,示范带动 900座大棚种植户自筹资金和政府其他扶持资金对大棚进行改造。1.1.5 扶持方式国家兴边富民补助资金到位后,由民宗局、财政局联合农业局、园艺站、各项目所在乡实施。资金由民宗局和项目所在乡监督,财政局拨款,实行资金报帐制。1.1.6 受益人群大棚种植户。1.1.7 保障措施一是大力调整结构,建设特色优

13、势产业集中区;二是依靠科技,提高特色农业开发水平;三是增加投入,改善特色农业生产条件。1.1.8 资金使用方向本工程三年总投资 1266.00万元,单棚造价 4.22万元钢架:50 根/座280 元/根/10 米300 座=420 万元棉被:35 条300 元300 座=315 万元卷帘机:0.59 万元/座300 座=177 万元棚膜:0.11 万元/座300 座=33 万元线路、变压器:0.1 万元/座300 座=30 万元墙体:80 米120 元/米300 座=288 万元- 8 -人员培训费:100 元/人/年300 座=3 万元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

14、国水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3 项目建设的任务与目标1.3.1 项目建设任务2010年至 2012年在叶城县江格勒斯乡、恰斯美其特乡、加依提勒克乡及宗朗乡改建 300 座温室大棚。1.3.2 项目建设目标通过扶持特色产业,把“特”变“优” ,扩大产业链,以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提高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叶城县农业安全,努力争取建设规模化种植基地。从而促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5、1.4 项目建设地点、规模、内容与工期1.4.1 项目建设地点江格勒斯乡、恰斯美其特乡、加依提勒克乡、宗朗乡。1.4.2 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 9 -2010年在江格勒斯乡改建 30座温室大棚,在恰斯美其特乡改造温室大棚 30座,在加依提勒克乡改造温室大棚 30座,在宗朗乡改造温室大棚 10座;2011年在江格勒斯乡改建 40座温室大棚,在恰斯美其特乡改造温室大棚 40座,在加依提勒克乡改造温室大棚 40座;2011年在江格勒斯乡改建 30座温室大棚,在恰斯美其特乡改造温室大棚 30座,在加依提勒克乡改造温室大棚 20座。1.5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5.1 投资估算本工程三年总投资 1266

16、.00万元。钢架:50 根/座280 元/根/10 米300 座=420 万元棉被:35 条300 元300 座=315 万元卷帘机:0.59 万元/座300 座=177 万元棚膜:0.11 万元/座300 座=33 万元线路、变压器:0.1 万元/座300 座=30 万元墙体(包括耳墙):80 米120 元/米300 座=288 万元人员培训费:100 元/人/年300 人=3 万元1.5.2 资金筹措该项目总投资 1266万元;其中 600万元申请国家兴边富民专项资金,购置棉被及棚膜 348万捆绑扶贫资金,乡镇自筹 318万元。1.6 效益分析与经济评价结论项目实施后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生

17、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0 -1.6.1 社会效益改造前的土木结构大棚,使用年限为 3-5年,第二年始开始维修,棚膜每年更换,改造后的大棚使用年限可达 10-15年,10 年以上开始维修,棚膜可使用 3年以上,节约大棚成本 1.5-2万元/座。在大棚改造后,保温、采光好,增强农作物生长能力,通过生产越冬菜既能提高大棚生产能力,也能提高大棚种植的科技含量,使所有改造后的大棚都能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管理,不仅增加大棚经济效益,提高设施农业种植户的技术水平,同时还能丰富蔬菜市场的供应。为我县设施农业种植户增收提供有利保证。还可使我县设施农业外向型基地建设更加规模化,使我县成为喀什地区最大的

18、蔬菜集散地,从而达到发展边疆经济,使农民走向富裕的目的。1.6.2 经济效益通过改造温室大棚后配备棉被、卷帘机等设备,提高大棚生产越冬菜的能力,增加经济效益。改造后温室用于生产越冬菜,每座种植2茬蔬菜,每棚产量 8-10 吨,平均每公斤 3元,每棚收入 2.4-3万元,除去成本 6000元,每棚纯收入 1.8-2.4万元。而未改造的大棚种植早春茬、秋延茬的每棚年收入仅 7000元左右。改造后的大棚可增收 2倍以上。改造后,通过 300座温室大棚进行种植,纯收入 900万元左右,年均纯收入可达 300万元,可以带动 1631户种植户 4893人受益,人均年增收 613元。1.7 组织机构和管理-

19、 11 -1.7.1 组织领导组 长:郑根昌 叶城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副组长:杨絮冬 叶城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李咏萍 叶城县财政局局长赵国庆 叶城县园艺站站长成 员:朱辽远 江格勒斯乡常务副乡长高 勇 恰斯美其特乡常务副乡长黄 鹤 加依提勒克乡常务副乡长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叶城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办公室主任由杨絮冬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李咏萍、赵国庆、朱辽远、高勇、黄鹤同志兼任,办公室组成人员从民宗局、财政局、园艺站、江格勒斯乡、加依提勒克乡、恰斯米其提乡抽调人员组成,负责日常协调、技术指导、管理等工作,同时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搞好施工设计和规划,使项目按工程设计要求施工,以保证

20、工程质量。2、加强资金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同时采用按项目工程进度分段预支,验收保障的方法,县乡政府组织实施,县计委、财政监督检查验收。3、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队伍建设。一是科技服务队,项目开发和生产都需要科技服务,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通过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不但要建设一支骨干科技队伍,而且要增强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的科技意识,提高科技素质。养成自觉应用新科技发- 12 -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农产品的销售服务队,组织农产品的销售。4、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规模效益。通过规模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生产率,提高农民对科技的需求。5、定期对种植户进行科学种植技术的培训,主要由县

21、民族宗教事务局及县园艺站负责组织培训。具体工程建设由县民宗局等相关单位会同各乡政府组织实施。履行权责和义务,实行谁主管、谁负责,严把质量关,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坚决杜绝“马拉松”工程和“豆腐渣”工程,做到“专款专用”。做到资金落实、措施落实、任务落实、效益落实,实行兴边富民项目规范化管理。1.7.2 管理项目建设和主管部门积极推行项目管理和资金公示制、法人负责制,加强项目效益监测,各职能部门参与项目检查、验收。完善建后工程管护制度,明确产权主体和利益主体,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实行项目技术承包制和五统一的验收检查制度,即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施工,统一质量和统一标准的工程管理原则。1.8 成

22、果构成 本项目通过对温室大棚的改建,有效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能极大的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搞好了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文化和生活水平,对项目区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3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紧迫的,应早日实施。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2.1 自然概况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叶城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边境,距首府乌鲁木齐市 1513公里,在提孜那甫河、乌鲁克吾斯塘河及柯克亚吾斯塘河的冲积扇上,地处东经 76087831,北纬 35283834之间。西邻泽普、莎车、塔什库尔干等县,北接开阔的平原,和麦盖提县相接,

23、紧连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叶尔羌河上游,东部与和田地区皮山县相连,南靠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脉,同巴基斯坦、印度相邻,与克什米尔交界,边境线长 83公里。地形南高北低,南北长 326公里,东西最宽处120公里,呈新月形。叶城县土地总面积 3.1万平方公里,人口 42.26万人,耕地总面积 110万亩。叶城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处于国道 315 线与国道 219线的交汇点,也是新藏公路的起点。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叶城具有陆地向西对外开放的地缘优势,是西藏阿里牧业区、和田农业区,以及喀什地区等物资流通、农牧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叶城县水土条件优越,光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棉花、小麦、玉米、绿豆及瓜

24、果、蔬菜等农作物。气候适宜各类果树、蔬菜的种植,种植的蔬菜除供应本县 42.26万人和驻叶部队等部门的日常需要外,- 14 -还供应西藏阿里地区,仍有剩余。每年销往西藏阿里地区的蔬菜占到了总产量的 40%。截止 2009年底全县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种植户有7000户,30000 人,设施农业面积达 2.5万亩、2.1 万座。其中土木结构温室 9475座,拱棚 11067座,有棉被温室 5000座,种植蔬菜主要有辣椒、番茄、西、甜瓜、黄瓜、西葫芦、茄子、桃和花卉等。2009年全县生产设施农业瓜菜总产量达到了 9.63万吨,总产值达1.44亿元,设施农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

25、我县近年来增加农民收入的又一战略性高效产业。2.1.2 自然条件气候:叶城地处欧亚内陆腹地,远离海洋,又受到沙漠干热气流的影响,从而形成了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酷热,气温年际变化小,日较差大,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年平均最高气温 31.9度,平均最低气温 11.6度,年降水量 53.2毫米,年蒸发量 2418毫米,最大冻土深度 0.77米,全年大于 10度的积温为 4061度,年日照时数达 2884.2小时,无霜期 229天。土壤:叶城县的土壤有 7个土类,即(1)灌淤土,是县农耕中最大的土类,养分含量最高,面积 532896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2.

26、8%;(2)潮土,是我县主要的农耕土壤之一,面积 82716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11.3%, (3)盐土,面积 1847.1亩;(4)草甸土,面积 148291.5亩;(5)沼泽土,面积 4980.1亩;(6)棕漠土,面积7097746.6亩;(7)风沙土,面积 1536430.7亩。- 15 -水资源:叶城县主要河流有叶尔羌河、提孜那甫河、乌鲁克乌斯塘河、棋盘河、柯克亚河和巴什却普河。叶尔羌河虽然发源于叶城县境内,且水量大,流程长,但仅经县境南部高山地带向西北流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河的水量和长度虽次于叶尔羌河,却纵贯县境三分之二区域,流经县主要农业区和工业区,成为全县最重要的水

27、源地,灌溉着全县 74.5%的耕地。2.2 社会经济状况2.2.1 人口及劳力截止 2009年,叶城县总人口 42.26万人,劳动人口 10.13万人。- 16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 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1. 长期以来由于设施农业基础条件落后,大棚使用效果不佳,导致现有大棚无法发挥使瓜果蔬菜越冬生存的能力。2.由于项目区人均耕地很少,只有 1.6亩,所以耕地利用比较充分。但由于项目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基础设施的投资补助,道路路况和灌排设施都很差错 ,荒草地、盐碱地、沙地没能很好的开发利用,其它一些限制因素如下分析。a)自然灾害较多。农区每年大风平均 63.7天,多出现在

28、 35 月,风速平均 2.2米/秒,最大风速 25米/秒。春季大风可把禾苗刮倒,甚至连根拔起,造成缺苗断条,幸存着迟迟才能复苏。6 月上旬的大风,因高温干燥,易形成干热风,此时正是早熟小麦成熟期、晚熟小麦灌浆期,大风使早熟小麦落粒,晚熟小麦秕粒,造成减产,一般年份减产 5%,严重年份可减产 10%以上;旱灾使巴仁乡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并使部分麦苗干枯死亡;冰雹对农作物危害严重。多出现在 5月底 6月初,对小麦、棉花、玉米的危害极为严重;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是秋季的初霜;浮尘是一种大量微小尘粒均匀地漂浮在空中的天气现象。大量浮尘落在植物叶子上,长时间不能消除,影响光合作用,严重影响作物生长、成熟

29、。- 17 -b)耕质量偏低。项目区耕地质量偏低,土壤肥力不足,项目低产田所占比重较大。c)防渗渠道少,灌水技术落后。项目区虽然渠道完善,但防渗渠道少,灌水技术落后,为大水漫灌,渗漏严重,造成地下水位偏高,排水系统不完善,产生次生盐碱化现象,既浪费宝贵的水资源又造成盐碱化现象,造成作物产量低下。3.经济结构单一。多年以来,项目区主要以粮食和林果业等农作物为主,核桃等林果单产较低,粮食因受市场价格波动、很难适应中国入世以后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加上地理条件、风灾、耕地用水、虫害等因素影响,稳产增收的保险系数较小,难以保证农民增收。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叶城县农村基础设施较其它市县落后,又是少数民

30、族比重较大的边境地区。需要国家予以扶持和保护,对叶城县而言,进行合理的设施农业基础建设,致力于解决好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人口的合理聚居,充分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增强农作物越冬能力,进行反季节上市销售,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市场杠杆作用在农林产品中体现极为明显,影响因素包括:市场风险,市场竞争的能力,瓜果蔬菜生产周期性长短不一,市场供求等。建设设施农业势在必行,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发展高效农业,必须合理配置,管好、用好每一寸土地,向林果业的纵深挖掘,就必须做好优势产业的大力开发。3.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8 -对我县设施农业进行合理规划、区域布

31、局。使我县设施农业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便于抢占市场,避免大量瓜菜集中同一时间上市,造成挤积压和价格回落,即丰富了市场瓜菜品种,也提高了设施农业种植户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第四章 农业生产方案4.1 生产现状截止 2009年底统计数据,2009 年农业总产值 294772.64万元,同比增长 43157.64万元,增幅 17.2%,设施农业总产值约占到12.5%。2009 年粮食种植面积 78.71万亩,单产 493公斤,总产量 38.8万吨,人均粮食 1256公斤,复播面积 47.48万亩,农村人口 30.89万人。4.2 生产方案4.2.1 设施农业生产发展目标通过改造后的钢架结构大棚

32、,配备棉被、卷帘机等设备,采光、保温性能增强,提高大棚生产越冬菜的能力,增加经济效益。改造后温室用于生产越冬菜,每座种植 2茬蔬菜,每棚产量 8-10吨,平均每公斤 3元,每棚收入 2.4-3万元,除去成本 6000元,每棚纯收入1.8-2.4万元。而未改造的大棚种植早春茬、秋延茬的每棚年收入仅7000元左右。改造后的大棚可增收 2倍以上。4.2.2 种植结构目前我县温室大棚主要以种植反季节蔬菜、瓜果为主。- 19 -第五章 规划设计5.1 规划原则针对项目区有着丰富的水土、光热、气候资源,具备发展和推广优质产品的条件和优势,有进行综合开发的潜力,有实现资源优势转换的条件,进行了设施农业基础改

33、造后,使得反季节瓜果蔬菜能够及时的满足市场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5.2 建设标准建设标准 50米的标准日光温室大棚。5.3 开发任务2010年在江格勒斯乡改建 30座温室大棚,在恰斯美其特乡改造温室大棚 30座,在加依提勒克乡改造温室大棚 30座,在宗朗乡改造温室大棚 10座;2011年在江格勒斯乡改建 40座温室大棚,在恰斯美其特乡改造温室大棚 40座,在加依提勒克乡改造温室大棚 40座;2011年在江格勒斯乡改建 30座温室大棚,在恰斯美其特乡改造温室大棚 30座,在加依提勒克乡改造温室大棚 20座。每个大棚培训一名技术人员,负责对大棚日常的管护及技术指导,- 20 -共计培训技术人员 3

34、00名。5.4设计标准序号 参数名称 参数值1 温室长度 50m2 跨 度 7.94m3 脊 高 3.4m4 前屋面采光角 26.25 方位角 南偏西 5(据地形而定)6 温室间距 春秋使用 6m,全年使用 7m7 后墙高 1.8m8 后墙底宽 2.5m9 后墙顶宽 1.5m10 女儿墙高 0.8m11 女儿墙宽 0.8m12 后屋面仰角 3913 后屋面宽度 2.54m14 后屋面平均厚度 0.5m15 前屋面水平投影 6.9m16 后屋面水平投影 1.97m17 拱架间距 3m18 竹竿间距 0.5m19 立柱间距 3m- 21 -5.5 项目实施时间安排2010年2010年 5月-7 月

35、进行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2010年 8月进行大棚材料采购。2010年 9月进行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2010年 10月进行 100座大棚改造。2010年 11月项目实施完毕。2011 年2011年 5月-7 月进行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2011年 8月进行大棚材料采购。2011年 9月进行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2011年 10月进行 120座大棚改造。2011年 11月项目实施完毕。2012年2012年 5月-7 月进行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2012年 8月进行大棚材料采购。2012年 9月进行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22 -2012年 10月进行 80座大棚改造。2010年 11月项目实施完毕。第六

36、章 项目实施区域情况6.1江格勒斯乡江格勒斯乡位于叶城县北面,距县城 24公里,南北长 18公里,东西宽 7.3公里,占地总面积 280平方公里,该乡有 12个行政村,2个场,45 个村民小组,农户 2620户,1.2 万人。东面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相接,西面与加依提勒克乡接壤,北面与莎车县喀尔苏乡毗邻,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属典型干旱大陆性温带气候,由于受地理位置,季节环流,地形条件的综合影响,使该乡项目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昼夜温差大,光热时间长。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少雨干燥,光热充足,蒸发强烈,春季多风沙,浮尘天气,冬季小雪,盛行西北风和昼北夜南的山谷风。江格勒斯乡现有温室大

37、棚 538座,分别位于 2村、3 村、5 村、6村、7 村、9 村、11 村,其中除 3村 54座为简易拱棚外,其余 484座均为温室大棚。现有种植户 322户,主要以种植反季节蔬菜、瓜果为主。因江格勒斯乡设施农业生产条件较差,温室大棚主要以砖木结构为主,种植户年棚均收入仅达 3000元。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设施农业发展,不断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支持力度,江格勒斯乡- 23 -设施农业已逐步形成一定规模,农户种植积极性也不断的提高。6.2恰斯美其特乡恰斯美其特乡属城郊乡,地势平坦,光热资源丰富。全乡总面积19平方公里,下辖 11个行政村,一个种子队,62 村民小组。耕地面积 14600亩,

38、总人口 15694人,是以设施农业、畜牧业和二三产业为主的城郊乡。该乡立足于人多地少的实际,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同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狠抓设施农业管护,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目前,全乡共有大棚 4000亩 3500座。6.3加依提勒克乡6村基本情况加依提勒克乡 6村位于东北面乡政府 2.5公里处,交通便利,耕地面积 2100亩,总人口 979人,185 户,其中劳动力 215。2009 年人均收入 3250元。该村现有大棚 68座,现该村 3组 28座大棚需维修,28 座大棚由 23户 130人种植,现主要种植西红柿,年棚均收入6400元。6.4宗朗乡宗朗乡位于叶城县境东南部,乡镇

39、府驻地在县城东南 48公里处。乡辖区南北长 22公里、东西宽 3.5公里,面积 77平方公里。乡境东邻洛克乡保尔,西接乌夏巴什镇,北与伯西热克乡、铁提乡毗连,2009年耕地面积 36705亩,农业人口 5619人,1404 户,其中劳动力1762个。2009 年人均收入 514元。该乡现有大棚 21 座,现需改造育苗棚 10 座。- 24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7.1 投资估算7.1.1 投资估算项目工程总投资额:1266 万元。钢架:50 根/座280 元/根300 座=420 万元棉被:35 条300 元300 座=315 万元卷帘机:0.59 万元/座300 座=177 万元棚膜:

40、0.11 万元/座300 座=33 万元线路、变压器:0.1 万元/座300 座=30 万元墙体:80 米120 元/米300 座=288 万元人员培训费:100 元/人/年300 人=3 万元2010年在江格勒斯乡改造大棚 30座、恰斯美其特乡改造大棚 30座、加依提勒克乡改造大棚 30座、宗朗乡改造大棚 10座,培训技术人员 50人,投入 422万元;2011 年江格勒斯乡改造大棚 40座、恰斯美其特乡改造大棚 40座、加依提勒克乡改造大棚 40座,培训技术人员 50人,投入 506.4万元;2012 年在江格勒斯乡改造大棚 30座、恰斯美其特乡改造大棚 30座、加依提勒克乡改造大棚 20

41、座,培训技- 25 -术人员 50人,投入 337.6万元。7.2 资金来源与筹措方案7.2.1 资金来源该项目总投资 1266.00万元,申请兴边富民资金 600万元,购置棚膜、棉被捆绑扶贫资金 348万元,乡镇自筹 315万元。第八章 效益分析与经济评价8.1 经济效益改造后温室用于生产越冬菜,每座种植 2茬蔬菜,每棚产量 8-10吨,平均每公斤 3元,每棚收入 2.4-3万元,除去成本 6000元,每棚纯收入 1.8-2.4万元。而未改造的大棚种植早春茬、秋延茬的每棚年收入仅 7000元左右。改造后的大棚可增收 2倍以上。实现种植产品资源的优势转换,推进了叶城县种植业和加工业的产业化进程

42、,提高经济作物及相关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我县多次对农民进行了科技培训,使农民在对农作物的种植技术水平上有所改善,大大提升了农民的自身素质,以及运用科学的种植技术的理念深化。改造后,通过 300座温室大棚进行种植,纯收入 900万元左右,年均纯收入可达 300万元,可以带动 1631户种植户 4893人受益,人均年增收 613元。8.2 社会效益叶城县是个以农(林)业为主体的农业县,农业经济在全县经济中占有比重大,农业经济的发展将对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改善起到举- 26 -足轻重的作用。温室大棚改造项目完成后项目区人均增收 613元,通过项目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并且促进叶城县林果业向高产、优质、高

43、效发展,同时通过农业的发展带动农、牧、副、加工业和第三产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8.3 经济(财务)评价经济评价的参数与条件:社会折现率与基准收益率:设施农业发展项目基准收益率为 8%。计算期限与基准年:计算期 15年,基准年为开工建设第一年。费用计算:(1)工程投资:633 万元。根据经济评价费用流量计算,各项经济指标见下:财务内部收益 21.3% 财务净现值 (万元) 450 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 2.33 投资回收期 4.7 年计算结果表明:各项指标都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要求,财务内部收益率 i=21.3%,项目的基准收益率暂定为 8%即内部收益率大于

44、ic(基准收益率) ,投资回收期限为 4.7年7 年,说明高于确定的投资收益率的水平,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 1。说明经济评价是合理的、可行的。8.4 财务评价结论从该项目财务评价指标看,投资回收期短,经济效益高,且具- 27 -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 第九章 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9.1 组织机构设置由县民宗局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实行财政资金的县级报帐制,县民宗局负责监督、负责项目资金的管理与发放。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郑根昌担任,副组长由县民宗局党组书记由杨絮冬、县财政局局长李咏萍担任。主要负责人对项目实施进行组织,领导、协调,对专用资金流向进行监督管理,做到谁主管、谁负责。督促、检查项

45、目从实施到完成期间项目进度管理以及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具体项目建设由县民宗局等相关单位会同各乡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各职能部门的专业技术力量,把好质量关,实施好项目。9.2 实施管理以少数民族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条例为依据,履行权责和义务,做到资金落实、措施落实、任务落实、效益落实,实施农综项目规范化管理。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项目过程中的检查监督,严格把好质量关。项目的实施阶段,按照权责统一、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进一- 28 -步明确各有关单位的工作职责。由县民宗局具体组织实施,各乡人民政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组织纠正,做好项目实施的协调工作。项目的实施实

46、行领导负责制。9.3 运行管护 项目按期移交给乡人民政府,并建立经济自主的投资、养护管理机制,按照“谁受益、谁负担” ,由乡人民政府筹集项目运行管护费用。并固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对项目日常运行、维修、运行期间责任到岗,对管理人员采取定职定岗,对失职造成经济损失的将追究其责任。9.4实施阶段2010年 7月2010 年 9月江格勒斯乡改建 30座温室大棚,在恰斯美其特乡改造温室大棚 30座,在加依提勒克乡改造温室大棚 30座,在宗朗乡改造温室大棚 10座,2010 年 10月正式交付农户使用。2011年 6月8 月江格勒斯乡改建 40座温室大棚,在恰斯美其特乡改造温室大棚 40座,在加依提勒克乡改造温室大棚 40座,2011年 10月正式交付农户使用。2012年 6月8 月对江格勒斯乡改建 30座温室大棚,在恰斯美其特乡改造温室大棚 30座,在加依提勒克乡改造温室大棚 20座,2012年 9月正式交付农户使用。每年由县民宗局、园艺站组织专家对棚户进行无偿专业技术培训,每棚培训一名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大棚日常管护,技术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解决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