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了忘却的纪念-教育学生,表扬比批评更有效办公室,我常和和大家共同回顾我们都曾经历的往事,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谈起我们的学生,每个人都如数家珍,我们不一定知道自己儿女在学校的表现,却极其清楚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因为我们每天看着学生的一举一动,关注着他们的一言一行。如果能抓住一些小事情对他们对他们进行教育,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件:上课的小预备钟刚响,我本能的抱起一大摞作业,快速向教室走去。刚出办公室,就看见索煜凯,这个一贯被大家认为纪律最差的学生此时也看见了我,早已笑着跑过来,接过我手中的一切,走在在我的前头,快速向教室跑去,等我进到教室时他已经把作业发完了。于是,我借机在全班学
2、生面前说,索煜凯今天看到我抱作业进教室,不仅帮我抱作业,而且在上课前把作业发到每个学生手里,为顺利上课节约了时间,我表示深深的谢意,希望大家向他学习。从那以后,我发现索煜凯同学比以前有很大变化,学习努力了,上课小动作也少了,热心帮助其他学生逐渐增多了。班里像蔡曜这样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了。很多老师都说,你们班的学生真懂事,你是怎样教他们的。通过这件事我的感悟很多,教师应该理解学生,孩子就是孩子。我们应该给学生创造超越自我的空间机会,让他们实现自身潜在的价值,然而,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孩子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个性特点-他们缺少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了解,因此,他们的生活中应该就是吃喝玩乐加上学习,对于自身的发展及认识,缺乏正确的了解评价,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该理解每一个学生,就像前面说到的的男孩一样,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我们都应该理解。他们脑海中正确的观念起作用,而且又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们不会有任何推脱,积极参与。那时,他们是可爱的。然而他们常常在玩中做事情,愿意和同伴在一起做事情,对于事情的后果常常估计不足。当这件事挑战内心的是非责任时,加之对这件事内心情感的抵触,就会不计后果。如果能抓住孩子自身年龄特点,借助一些小事因势利导,多表扬,少批评,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获得成长和前进的动力,并逐渐发展得更好,我们也会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得到育人成才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