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判断句被动句教学指导书教案.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28237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判断句被动句教学指导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判断句被动句教学指导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判断句被动句教学指导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判断句被动句教学指导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判断句被动句教学指导书教案课 题 判断句 被动句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对文言句式的要求80%的学生能了解判断句、被动句的特点70%学生能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教学重难点 判断句、被动句的特点教学准备 投影、小黑板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个人复备一、 感情调节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

2、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二、 自学自学内容:把握判断句和被动句的句式特征自学过程:判断下列句子句式,并总结规律 1.“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3.“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5.“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6.“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7.“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8.“故

3、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10.“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11.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13.“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1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15.“即今之亻累 然在墓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16.“予购三百盆,皆病者”(龚自珍病梅馆记)17.“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1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19.“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之议也。”20.“刘备天下枭雄。” (司马光赤壁之战)2

4、1.“秦,虎狼之国。”1.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贾谊过秦论)3.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4.茅屋为秋风所破(草房被秋风吹坏了)5.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6.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7.吾属皆且为之所虏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9.“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0.“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11.“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13.则今之高

5、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14.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15.“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赤壁之战)1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17.“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18.“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19.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0.“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2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2.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三、互帮(使用互帮显示板,8 分钟)1.同伴互助:将

6、个人的成果拿出交流,组内得出统一结论将小组疑问写到小黑板上。2.小组合作,把所领会到的一致结论写到小黑板上。注意:谈论轻声,一次只有一人说话。四、释疑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或学生虽未发现但很有价值的问题。五、练习检测最小作业量六、反思建网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答案与解析:1、 用“者也”表判断。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 ,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2、 用“.,.也”表示判断。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3.用 “.者,.”表示判断。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7、4、用“为”表判断5、用“.者也。 ”表判断。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 ,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6、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耳”等表判断。7、用“非”“未”“弗”“无”“莫”等表示否定的判断8、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气直接表示判断或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如:“同行十二年

8、,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1、用“为” “为所” “为所”表被动。“为所” “为主动者所动词” 。 “为所”表被动、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在动词前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见动词”。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于”放到动词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用“见.于.。 ” 它的形式是: “见动词于主动者”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3、用介词“受”“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在动词前加“受”,结构是:“受动词”用“受.于.。”的形式表被动。“于”引出主动者。结构是:“受动词于主动者”。3、 用“被” 在动词前表被动。(二) 无标志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