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穗,产量因素在产量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产 量 因 素 穗数 穗粒数 千粒重产量构成中比重 47.5% 29.2% 23.2%遗 传 控 制 力 4.67% 2435.4% 5281.7%变 异 程 度 最大 居中 最小争 取 潜 力 最高 居中 最低,穗,穗的结构 穗的分化与形成 小穗与产量小穗的退化规律影响穗发育的生育条件影响穗发育的环境条件,穗的结构,麦穗是生长发育成熟小麦的花序。为复穗状花序,由穗轴和小穗组成。穗轴由节片组成,每节上着生一枚小穗 黑龙江省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小穗数一般在1520个左右 小穗由小穗轴、两枚护颖及若干小花组成,每小穗小花数为39朵,通常仅为23朵小花结实,小麦穗
2、结构示意图,小穗的构造 (作物栽培学,北方本,1980),小花由外稃和内稃(各一枚)、鳞片(两枚)、雄蕊(三枚)、雌蕊(一枚)组成,外稃着生芒 芒上有气孔,约占整个小穗气孔数的5560%;芒的表面积可等于植株所占土地表面面积,并超过旗叶面积,有较高的蒸腾和光合能力;光合量占全穗光合量的20.253.3%,向籽粒提供的同化产物约占全株提供总量的17%左右;影响细胞分裂素向籽粒转移;促使小麦后期植株水分转移,穗的分化与形成,0.茎叶原基分化期 1.穗生长锥形成期(伸长期) 2.苞叶原基形成期(单棱期、穗轴分化期) 3.小穗原基形成期(二棱期):分初、中、末期 4.护颖原基形成期(小穗分化期) 5.
3、小花原基形成期 6.雌雄蕊分化期 7.药隔分化期 8.四分体形成期,从穗分化形成过程的规律可看出来:03期决定每穗小穗数过程;4期决定小花数和小穗结实率;5期与小花向两极分化密切相关,小穗与产量,穗粒数决定于小花分化和退化两个过程穗粒数=分化总花数结实率 结实率=结实花数(分化总花数退化小花数)/总花数 生产实践中有三条途径可以选择: 促进提高分化总花数促花途径 减少退化小花数保花途径 既提高总花数,又减少退化小花数促花、保花并重,小穗退化的规律,一穗上,小穗分化:中下部中部上中部基部顶部 同一小穗小花自基向顶分化,基部14花分化强度大,平均12d分化一朵 不同小穗位的同位小花分化顺序为中部上
4、中部中下部顶部基部 一穗上退化小穗和小花的发生位置颇为一定,退化小穗发生于穗的两端,以基部小穗退化最为常见。同一小穗中小花,越居上位退化的程度越大,决定退化的重要时期,内在的原因是小花产生发育的不均衡性对生长中心转移造成的一种“过时不候现象”的结果,决定小穗小花结实率的重要限定时期有两个: 顶端小穗的形成是小穗分化的终期 四分体时期是成花退化的转折点,小花退化的原因,各个小花位置不同,分化时期不同,发育时期速度不一样 植株体内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加剧小花间差异 最先发育的小花进入四分体时期不久,晚发育的小花停止发育,形成各小花发育速度的差异 在高温高湿情况下,空气中氧气分压过高,也不利
5、小麦的发育,影响穗发育的生育条件,生长和发育都有利 不利的发育条件,有利的生长条件 有利的发育条件,不利的生长条件 对生长发育都不利的条件,影响穗发育的环境因素,光照:在长日照条件下,加速各分化时期的进程,使分化时期变短,分化质量下降,不利于大穗分化形成。 温度:一般认为幼穗分化过程中温度在10以下可延缓幼穗分化时间,加大某个分化阶段的时长,有利于增粒大穗。 水分:水分充足可以延长穗分化时间,气候干旱、土壤水分不足可以大大缩短分化时间和生长量,影响器官分化数量和质量。 营养:一般的肥力水平下,氮肥能够延长各器官分化持续时间及增加分化强度。磷肥可以促进光合作用,改善C/N,提高小花结实率,增加穗
6、粒数。土壤缺钾,严重影响氮、磷元素的吸收利用,从而影响穗部性状。,减少退化小花的措施,建立合理群体结构,增加中部通风透光 适期调控肥水,尤其是第三叶开始伸长时,增加肥水供应 选用多花品种,影响穗发育的环境因素,光照:在长日照条件下,加速各分化时期的进程,使分化时期变短,分化质量下降,不利于大穗分化形成 温度:幼穗分化过程中温度在10以下可延缓幼穗分化时间,加大某个分化阶段的时长,有利于增粒大穗 水分:水分充足可以延长穗分化时间,水分不足可以大大缩短分化时间和生长量,影响器官分化数量和质量 营养:氮肥能够延长各器官分化持续时间及增加分化强度;磷肥可以促进光合作用,改善C/N,提高小花结实率,增加穗粒数;土壤缺钾,严重影响氮、磷元素的吸收利用,从而影响穗部性状,不同时期的干旱对穗的影响不同,单棱期干旱穗长明显变小 小穗小花期干旱,使结实小穗数降低 性细胞形成期干旱,增加不孕小花比率 药隔至四分体分化期,是小麦一生中需水临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