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语文二轮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九 文学类文本阅读.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27174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九  文学类文本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考语文二轮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九  文学类文本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考语文二轮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九  文学类文本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高考语文二轮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九  文学类文本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高考语文二轮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九  文学类文本阅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1 / 48专题九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 【2013.2 绵阳第 2 次诊断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红肚兜矫友田母亲刚嫁来的时候,父亲的家里除了两个枣红漆的桐木衣箱,再没有一件像样的家什了。但是屋子里的墙壁上却贴满了父亲的剪纸。虽然当时父亲还很年轻,却已经是附近有名的剪纸高手。母亲有着墙上各式各样的纸花,竟然“扑哧”一声笑了。现在,父亲已过世多年,可是儿子每一次从城里回来,母亲总要对他叙说起父亲生前的一些往事。儿子很有出息,大学毕业之后使留在了城里,仕途可谓一帆风顺。那年夏天,儿子开车回老家接母亲去看望出生不久的小孙女。临行前,母亲打开衣箱,取出一个

2、叠得整整齐齐的红肚兜,然后放在包袱里。母亲看到小孙女后,欢喜得不得了。她连忙从包袱里拿出那个红肚兜,在小孙女的身上比量来比量去,不大不小,正合适。那个红肚兜已经有些褪色了,只是上面那朵用五彩丝线刺绣的亭亭玉立的荷,仍鲜艳如初。儿媳妇笑着问道:“妈,这是您从哪儿捡来的文物呀?”母亲就指着身旁的儿子,自豪地说:“这是他小时候穿过的,上面绣的花样,还是他爸亲手剪的哩。 ”儿子笑着摇了摇头说:“妈,现在这个年代,孩子什么都不缺。像这样陈旧的东西,你还是扔掉算了。 ”母亲听了之后,脸上的笑容渐渐地凝固了。她俯下身子,将那个红肚兜按照原样叠了起来,重新放到了包袱里。儿子的官越当越大,后来成了一个部门的局长

3、。在他当上局长不久,便跟妻子离了婚。因为在他的身边,出现了一个年轻他十多岁的靓丽女人。儿子第一次携新任的妻子回老家看母亲。而母亲的眉头一直没有舒展开。在吃午饭的时候,母亲又从老箱里将那个红肚兜取出来。儿子诧异地问:“妈,你还没舍得扔掉啊?”母亲没有回答儿子的话, 却指着红肚兜土那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说:“你知道那时候,你爸为什么要剪一朵荷花的绣样,让俺绣在这个红肚兜上?”儿子有点茫然地摇了摇头。母素刚欲解释,却被漂亮的儿媳妇把话题叉开了。儿子再一次提出接母亲到城里居住母亲仍然像从前一样摇了摇头。儿子以为母亲是接受不了现在的儿媳,便告诉母亲,他可以单独为母亲购买一套房子,并雇一名保姆照顾她。此时,母

4、亲更加坚决地摇了摇头,那段日子,母亲的心总是莫名地坪怦乱跳,她总预感要发生什么事情。果然不久,从城里传来了恶讯,儿子因为受贿数额巨大而被检察机关收审。在法庭宣判的那一天,儿子的第二任妻子再一次对他提出离婚的请求。那些曾经跟他关系密切的朋友和同事,也都像躲避瘟神似的,竟然没有一个抛头露面的。他被判了 1 0年徒刑,非法所得都被依法没收。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2 / 48那个下午,儿子在监狱的会见室里见到了远道而来的母亲。母亲的头发已经全部枯白了,她眼圈红肿地看着儿子,却始终没有让眼泪掉下来。虽然仅仅隔着一堵玻璃墙,却隔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母亲双手抖擞着打开包袱,从里面全出一个红肚兜交给狱警。

5、待狱警检查过之后,才交给里面的儿子。此时,母亲瞅着神情呆滞的儿子,咬着干裂的嘴唇说:“你永远都是俺的儿子,在里面好好改造,记-乡下还有你的三间老屋。 ”儿子将那个红肚兜贴在胸口上,万般痛悔地跪倒在地上,泪如雨下(1)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文章写母亲看着墙上各式各样的纸花,竟然“扑哧”一声笑了。这笑声表现母亲对家境贫寒但自力更生的父亲的赞赏。B儿子进城当了局长后,为了娶靓丽女人,抛弃旧妻,母亲眉头不展,满心不愿,却没有直言,这表现了母亲懦弱的性格。C文中写到母亲刚想向儿子解释红肚兜上荷花的意义,却“被漂亮的儿媳妇把话题叉开了” ,这样写使文章富于波澜。D儿子告诉母亲,

6、单独为母亲购买一套房子,并雇保姆照顾她。母亲更加坚决地摇头,这是因为母亲不适应城里的生活。E母亲拿出红肚兜送给小孙女,儿子却说,孩子什么都不缺,像这样陈旧的东西,还是扔掉。这里的“扔掉”一语双关。【答案】C、E。【解析】A 项, “自力更生”文中没有体现。B 项,表现母亲的宽容和隐忍。D 项,担心儿子,不愿过不清白的生活。(2)文中画线处写母亲带着红肚兜去探望入狱的儿子,这一情节设置是否合理?请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合理。红肚兜象征着母亲的价值追求,寄托着母亲殷切期望:儿子能重新做人。使红肚兜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3)小说使用了对比手法,请选两处分析其作用。【参考答案】母亲对“红肚兜”的珍

7、视与儿子对“红肚兜”的鄙弃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看出母亲的朴实和高尚。儿子腐败案发后众叛亲离和下文母亲的不离不弃对比,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忧心和深爱。 (言之成理即可)(4)联系全文,概括“红肚兜”在文中的象征意义。【参考答案】勤俭朴实的生活作风。清廉高洁的精神品质。父母的爱和期望。二 【2013.3 浙江五校联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乡下的秋天汪红琼当太阳在豆荚里结籽的时候,秋光就像叶子一样薄了。踩着阳光的经脉,一群打枣的小手在空中飞舞。成熟的枣儿不熟的童心,挺着几竿竹棍,把秋色摇落。那枣子,胖嘟嘟的,喜气洋洋地滚满一地,那欢声笑语,轻快明亮,像鸟叫一样直啄我心。我扔下手中的赶鸡

8、篙说,妈,我不给你赶鸡了,我想去玩。妈说不行,这几天的日头一溜就没得了,谷不晒干怎能卖钱给你买花衣服穿。我说我管你呢,你把谷晒这里让鸡随便吃得了,反正我今天不帮你赶鸡了。妈不多和我理论,拿耙子围着禾场把谷划拉一圈后说,给你两角钱买东西吃,你再帮我赶一天鸡,好不?望着她手中的钱,我站在那里磨蹭许久,又默默地接过来。但心中,恨透了那些鸡们,扬起竹竿就是一阵猛追紧打,直到满天鸡飞叫,落下一地毛才住手。麻雀已经啾儿啾儿地向禾场洒下了一片激越的叫声。空气里流淌着秋天咝咝的声音。我孤单地坐在半块砖头上,看树上的秋虫怎样发出最后的喘息,看远处人们起伏不断的身影。秋空明净而辽远,我小小的心灵已经衰草离离。那个

9、肩头飘扬着彩色气球的货郎怎还不来?我捏着两角钱,捏着一把汗,心里咚咚不停地拨着妈教给我的小算盘:五分钱一根的管子糖,两角钱可以买四根,等货郎来了一定要他卖五根,万一他不肯,就不买他的了。妈每次给我钱的时候,都这样叮嘱我、教导我。直到如今,每当我去买东西和人家砍不下价来时,总忘不了迸一句“我不买你的了” 。我很小气,像我妈。奶奶在世的时候,这样说过,为了篱边桔树上那挂满枝头的桔子。奶奶刚伸手去摘的时候,我喝住了:“不给你吃,你去吃鸡屎。 ”秋风顺着篱笆根溜过,把零落的柴屑吹得像小动物一样走动。妈在屋里一边把反复翻晒过的谷物归仓,一边传出尖叫来唤我:“叫老婆子来背她的口粮!”老婆子就是奶奶,是妈对

10、奶奶的称呼。妈每年秋天给奶奶口粮时,总要数落,说我和哥哥小的时候,老婆子不肯抱我们,经常睁着一双大眼看我们坐在地上摸鸡屎吃。老婆子现在老了,动不得了,每年却还要吃她几百斤粮食。妈对老婆子感到无可奈何,我也跟着不喜欢,虽然我早已忘记了鸡屎的味道。我去喊奶奶,弓着小脚背,在屋门前凸凹不平的路上,在铺着柴草的禾场上,上下乱蹦,像一只误入歧途的蚂蚱。透过淡淡的暮霭,我看到了那一面熟悉的土坯墙,还有那从墙上浸透过来迎接我的微弱的灯光。我喊奶奶,奶奶颤动着小脚颠出她的小屋,孑立的身影像一根衰草在摇晃。我说奶奶我妈让你去背你的口粮,奶奶的老脸便笑开了,深褐色的老人斑仿佛枯叶牵着枯叶在地上走,那一棵棵在秋风中

11、无力摇动的白发,使我牢牢地记住了秋天的暮霭,那幽蓝的林梢是怎样地降下了奶奶一生的大幕。天空高了又高,日子凉了又凉。凉凉的月光,一下子泻下来,小小的村庄,就淹没在月色里了。草丛里的蟋蟀合唱团,唱的还是往年的那首老歌,和我的童年一起,被田野上刮过的一阵风吹着,轻盈、悠忽而散漫。(1)简析第二段中的“儿童打枣”场景描写的作用。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4 / 48【参考答案】渲染乡下秋天收获的热闹、欢快气氛。表现儿童的无忧无虑的快乐。反衬我为妈妈看谷子不能去玩的无奈郁闷。(2)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我捏着两角钱,捏着一把汗。【参考答案】表现了我的担心,既担心货郎不来,又担心货郎不肯卖给我五个管子

12、糖。还有那从墙上浸透过来迎接我的微弱的灯光。【参考答案】说明奶奶的土坯房破破烂烂,体现奶奶生活的艰辛。(3)赏析文章划线的段落。【参考答案】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精心选择了天空、月光、蟋蟀、田野的风等意象,营造一种幽远、凄清、伤感的氛围,表达了岁月流逝,乡下秋天的一如既往,以及作者童年往事的消散和作者对曾经的人事的无限感慨,揭示文章主题。以景作结,也使文章含蓄隽永、余味无穷。(4) “妈妈”和“奶奶”是本文着力刻画的两个人物形象,她们的关系又很耐人寻味,试作分析。【参考答案】 “妈妈”是一个勤劳、节俭、耿直、善良的乡下妇女,她秋收时节忙碌着晾晒谷物、颗粒归仓,几分钱都斤斤计较,不满婆婆溢于

13、言表,但是又每年供养着婆婆。“奶奶”曾经也勤劳持家,现在年老体衰,靠儿媳养活,生活艰辛孤独,是典型的乡下老太太的命运缩影。婆媳关系不融洽,有时相互埋怨指责,但又能相安无事、平淡度日,这恰恰是成千上万乡村妇女生活的真实写照。(5)有人说将本文的标题改为“乡村的秋天”味道就变了,试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篇文章标题和主题的理解。【参考答案】 “乡村”与“城市”相对,文雅,书面语色彩浓,易让人产生田园牧歌式的恬静优美的联想。 “乡下”与“城里”相对,通俗,口语化色彩浓,往往有落后、贫穷、苦难的意思。本文通过帮妈妈看谷子、买管子糖、唤奶奶背口粮三件琐碎的小事,主要不是为了讴歌乡村的田园风光,也不是为了赞美乡

14、村生活的安适自由,而只是客观真切地描写了乡下秋天的忙碌、贫乏和艰辛,表达作者对曾经的童年时光的无限感慨。用“乡下的秋天”做题目,能很好地揭示了全文主题,同时贯穿全文,照应妈妈和奶奶的命运。三.【2013.2 浙江嘉兴市海宁市测试】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天上有一只鹰修祥明春日的天极为幽蓝高远。春天的风像是从一个睡熟的女人嘴里吹出来的,徐徐的,暖暖的。村头的屋山下,坐着一双老汉,一位姓朱,一位姓钟。两人皆年过 8 旬,在村里的辈分最高,且都满腹经纶,极得村里人的信任和敬重。日头升到半空就有些懒了。时间过得好像慢了半拍。朱老汉和钟老汉把见面的话叙过后,就像堆在那里的两团肉一样没言没声,只

15、顾没命地抽烟,没命地晒太阳。天上飞来了一只鹰。不知什么时候飞来的。不知从哪里飞来的。只是极高极高。那鹰看上去极为老到。它的双翅笔直伸展开,并不做丝毫的扇动,且能静在半空动也不动,像生了根,像星星那样牢靠地悬在天上。功夫!朱老汉先看见了那只鹰。他瞅了钟老汉一眼。他为他的发现很得意很骄傲。七老八十了,没想到还能看到那么高处的鹰。七窍连心,眼睛好使,人就还没有老。朱老汉心里欢喜得要死,表现出的却是很沉稳的样子。毕竟是走过来的人了。“鹰!”钟老汉正往烟锅里装着烟,玉石烟锅在荷包里没命地搅和着,好像总也装不满似的。“天上有一只鹰!”钟老汉将烟锅从荷包里掏出,用大拇指头按着,然后鼓着腮帮点上了火。白白的烟

16、从他的鼻孔喷出不是喷,好像是流出来的那么温温柔柔。“你聋了?”朱老汉火了,用牙咬着烟袋嘴喝斥老钟。“你的眼瞎!”钟老汉猛地吼出了这么一声。他瞪了瞪朱老汉,却不去看那鹰,好像那鹰他早就看见了,比朱老汉还早。其实他是现在才瞅见天上那飞物的。“那是鹰?”钟老汉也斜一眼朱老汉。朱老汉高擎的脑袋一下子变成个木瓜。他扭头再瞅瞅天上,还是呆。“不是鹰,是什么?”他反问。钟老汉哼哼鼻子。“不是鹰,能飞那么高?”钟老汉撇撇嘴。“不是鹰,你说是什么?”钟老汉用手端着烟杆倒出嘴,甩给朱老汉的话像是用枪药打出来的“那是雕!”这回轮到朱老汉哼老钟的鼻子了,他那气得发抖的嘴唇撅得能拴住条驴。“哼!一树林子鸟,就你叫得花哨

17、。鹰和雕,还不是一回事!”“一回事?”钟老汉不屑地把头扔到一边。朱老汉浑身抖动,嘴唇哆嗦,气也喘得粗了。老钟便把语气压低了道:“雕的声粗,鹰的嗓门细。雕是叫,鹰是唱。雕叼小鸡,鹰拿兔子。雕大鹰小。”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6 / 48“小雕比大鹰还大吗?”朱老汉的气话又高又快,像叫气打出的暖壶堵。唾沫星子喷到了老钟的脸上。钟老汉像一个爆竹般蹿起来,他把通红的烟锅朝鞋底上磕磕,然后把烟杆插进腰带里别着,伸着气紫的脖子一步步向朱老汉逼近。“老东西,谁还和你犟嘴了?”“老不要脸,谁叫你能犟?”“你看看,是雕还是鹰?”“你望望,是鹰还是雕?”“是雕!”“是鹰!”“雕我认得公母?”“鹰扒了皮我认得骨头

18、?”“输了你是雕?”“输了你是鹰?”“是雕是雕是雕是雕”“是鹰是鹰是鹰是鹰”两人争得不可开交,面红耳赤,差不多要动手动脚了。这时,天上的飞物落下来,正好落在他两人的脚前是一只鸟形的风筝。立时,两位老汉 。拣风筝的孩子从远处飞来了。“呸?”“呸?”两人各吐了口唾沫离去了,那样子,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摇摇晃晃。(1)文章开头一句“春日的天极为幽蓝高远”在文中有何作用?【参考答案】看似随意的闲笔,其实是伏笔,为下文作好了铺垫。正因为天空极为幽蓝高远,所以风筝才难以看得清楚,引发了两位老汉的“鹰雕之争”。(2)朱老汉发现鹰之后,文中写钟老汉的反应,为什么作者说“白白的烟”不是从他的鼻孔“喷”出来而是“

19、流”出来的?【参考答案】动词“流”字生动地展现了当时钟老汉不服输继而大舒一口气的心理,恰到好处地写出了钟老汉在经过紧张的思索之后想出了应对朱老汉的办法的得意之情。【解析】浅层分析大舒一口气,深层分析得意之情,两点都要具备)(3)补写当风筝掉下时两位老汉得知是风筝后的反应,要求符合人物个性并力求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不超过 50 字)【参考答案】两位老汉像叫菜叶子卡住了的鸭子,只能伸着长脖子翻眼珠,嘴干张着咧不出声。又像两截老朽木。【解析】根据语境,以两位老汉的个性绝对不会善罢干休,但作为小小说又不能全部写出,所以此处需留下“空白”,给读者以审美愉悦。补写注意两点:一、写出两老汉得知真相后的

20、错愕反应。二、至少运用一种修辞,语言表述要生动形象,留下回味。)(4)有人认为第二段中画线句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一石二鸟”之笔,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该句在文中的含义。【参考答案】一是两位老汉“在村里的辈分最高,且满腹经纶”,还做出如此荒唐之事,借此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的不学无术之辈,或者那些位高权重,浪得虚名的人。二是两位老汉已经迂腐到了这个地步,还“极得村里人的信任和敬重”,可见这个村里的人们迂腐程度。(5)这篇小说带给你哪些感悟?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一是警示现实生活中无谓的争论没有必要。小说实写两位老汉“鹰”、“雕”之争,可是争论来争论去,什么事情都没有干

21、成,白白浪费了很多时光,毫无意义。二是暗示现实生活中自以为是之风要不得。小说表面上看是写了两位老汉关于是“鹰”或是“雕”近乎无聊可笑的争论,两人斗智斗气,谁也不服谁,实际上是暗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空有虚名、不干实事之人,成天指手画脚,“拍脑袋决策”,这事该干,那事不该干,自以为是。【解析】谈看法时既可从争论之事本身考虑,也可从争论之人分析。答案简明扼要,分析时要结合情节谈看法。四【2013安徽芜湖市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归燕张中行讲不清楚什么理由,人总是觉得几乎一切鸟都是美的,可爱的。一切太多,如果只许选家禽外的一种,以期情能专注,不知别人怎么样,我必选“燕”。理由可以举很多,其

22、中一项最重要,是与人亲近,而且不忘旧。我是北国城(长城)南人,成年以前住在乡下,先是土坯屋,后改砖瓦屋。都是祖传形式,正房(都坐北)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小康及以上人家兼有前后院。正房靠东西各间住人,中间一间两旁砌柴灶,可以起火做饭(冬天兼取暖)。这一间前部有门,如果有后院,后部也有门,就成为前后、内外的通路。有意思的是前部的门两层:靠外的方形,只遮下半,向外开,名为风门;靠内的左右两扇,高及顶,向内开,白日大敞,入睡前才关闭。这样,起来之后,入睡之前,这间通路房的前门就总是半敞着。是不是欢迎燕来住半年,生儿育女呢?说不清楚。还是说事实,总是公历四五月之间,估计就是去岁那一对,回来了。门外罕有

23、车辙的小家小户添了热闹,风门之上,燕飞入飞出,早期是衔泥筑巢或补巢,其后是产卵孵化,再其后是打食喂雏鸟。人也忙,因为正是春种到秋收的时候。现在回想,其实不是因为都忙,而很可能是都具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大德,才能够如此和平共处。关于和平共处,还可以具体说说。只说两件,都属于克已谅人的,先说燕一方,巢筑在屋顶稍靠后的一根檩上,灰白色,作簸箕形,口敞开,向外偏上,农家早中晚三顿饭都要烧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8 / 48柴,烟气火气上升,推想在巢里必不好过,可是没看见有不安然的表示。再说人一方,吃饭放矮长方桌,位置恰好在燕巢下,小蒴黄口待食的时候常有粪便落下,怎么对付呢,照例是饭桌移

24、动位置,而不说抱怨的话。人燕和平相处,由人方面说是鸟兽可与共群,取其诗意。这种诗意的境界与现代化难得协调,于是由二十年代后期起,我出外上学,离开乡村的祖传式房,改为住院学校宿舍,住北京的四合院,门不再是上部半敞的风门,室内不见檩,也就再也见不燕巢以及燕飞入飞出了。有时想到昔日,很怀念。幸而还有个余韵,是七十年代早期,我由干校放还,人未亡而家已破,当然还要活下去,只好妇唱夫随,到北京大学女儿家寄居。住房是五十年代建的四层砖楼,比较高大,楼前有两排杨树,像是与楼房比赛,钻得很高。我们夫妇住的一间南向,前面有阳台,未维新,用玻璃封闭,因而成敞亮。记不清是哪一年,四月末或五月初,竟飞来一对燕,选定上方

25、近西南角,筑巢了。我很高兴,想到又可以与燕结邻,心里热乎乎的。老伴也高兴,说燕相中筑巢是个好兆头。巢筑得不慢,常常见“空梁落燕泥”。及至筑成,我吃了一惊,竟不是簸箕形,而是鱼壶形,长圆,近上部的一旁开个小口,仅能容燕身出入。我至今不明白,是另一种燕呢,还是在乡随乡,在城随城呢?两种巢相比,我还是更喜欢家乡那一种,因为可以看见雏鸟的黄口。但总是又来身旁了,应该庆幸。庆幸之余,有时想到次年,至时还会回来吧?不负所望,次年的春末准时回来。可是像是心不安定,先是利用旧巢,不久又筑新巢。也许对环境有什么意见吧,第三年回来,飞旋几次,看看旧居,远去,就不再来。其后是时和地更现代化,我迁入北郊一座高层楼,居

26、室有窗,有阳台,都封闭,蚊蝇尚不能入,更不要说燕了。由楼窗下望,有空地,却永远看不到“乍晴池馆燕争泥”的景象。常想到乡村的旧居,可惜先则人祸,家里人都散而之四方,继以天灾(地震),房屋倒塌,现在是连遗迹都没有了。其他人家,会不会仍保留祖传的遗风,年年有旧燕归来飞入飞出呢?但愿仍是这样。不过,纵使能够这样,总是离我太远了。那么,关于旧燕,我所能有,就只是一首昔年作也未能离开失落感的诗了,这是:漫与寒衾梦绣帏,天街细雨湿春衣。年年驿路生春草,旧燕归时人未归。(选自张中行散文,有删改)1文章第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2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 分)3结合文章两段,分析本文语

27、言的两个主要特点。(6 分)4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本作简要的分析。(8 分)1【答案】呼应题目。由人们爱鸟引出自己爱燕,点出题目中的“燕”,交代自己爱燕的理由,即燕不忘旧,点出题目中的“旧”。统领全文,直接表达对旧燕的喜爱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散文的作品结构,要求指出段落在全文中的作用。答题时,要注意与下文、标题的关系,还要体会出作者思想感情。2【答案】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写出了人与燕的和平相处;其次,交代了人与燕能和平共处的原因,即在于都具有“德”。【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读懂句子的几层意思,重点在理解“有德”。3【答案】朴实,

28、文章如叙家常,娓娓道来,朴实无华,这种语言风格贯穿全文;富有诗意,作者常引用诗句,并注意营造意境,如“空梁落燕泥”、“乍晴池馆燕争泥”等,文章结尾还引用了自己的诗句。【解析】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要通过具体的语句来理解这篇散文语言的特点,并在理解全文整体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特点。4【答案】对乡村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意境界的热爱与怀念:文章二三两段着意描写乡村中人燕的和谐相处,并在第四段开头直接点明这是一种“诗意的境界”,表达出一种热爱;文章第四段直接说“想到昔日,根怀念”“我还是更喜欢家乡那一种”,文章结尾引用当年的旧诗,均表现出一种怀念。对城市里人与自然隔膜的感叹与失落:文章四五两段

29、着力写现代化与诗意的不协调,充满着感叹;结尾则写由于再也见不到家乡的旧燕而充满着失落。【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要求探究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要求阅读者反复阅读揣摩、体会,答题时要举例分析。五【2013安徽宿州市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钢铁假山夏丏尊案头有一座钢铁的假山,得之不费一钱,可是在我室内的器物里面,要算是最有重要意味的东西。它的成为假山,原由于我的利用,本身只是一块粗糙的钢铁片,非但不是什么“吉金乐石”,说出来一定会叫人发指,是一二八之役 日人所掷的炸弹的裂块。这已是三年前的事了。日军才退出,我到江湾立达学园去视察被害的实况,在满目凄

30、怆的环境中徘徊了几小时,归途拾得这片钢铁块回来。这种钢铁片,据说就是炸弹的裂块,有大有小,那时在立达学园附近触目皆是。我所拾的只是小小的一块。阔约六寸,高约三寸,厚约二寸,重约一斤。一面还大体保存着圆筒式的弧形,从弧线的圆度推测起来,原来的直径应有一尺光景,不知是多少磅重的炸弹了。另一面是破裂面,巉削凹凸,有些部分像峭壁,有些部分像危岩,锋棱锐利得同刀口一样。江湾一带曾因战事炸毁过许多房子,炸杀过许多人。仅就立达学园一处说,校舍被毁的过半数。那次我去时瓦砾场上还见到未被收殓的死尸。这小小的一块炸弹裂片,当然参与过残暴的工作,和刽子手所用的刀一样,有着血腥气的。论到证据的性质,这确是“铁证”了。

31、我把这铁证放在案头上作种种的联想,因为锋棱锐利摆不平稳,每一转动,桌上就起磨损的痕迹。最初就想配了架子当作假山来摆。继而觉得把惨痛的历史的证物,变装为古董性的东西,是不应该的。一向传来的古董品中,有许多原是历史的遗迹,可是一经穿上了古董的衣服,就减少了历史的刺激性,只当作古董品被人玩耍了。这块粗糙的钢铁,不久就被我从案头收起,藏在别处,忆起时才取出来看。新近搬家整理物件时被家人弃置在杂屑篓里,我寻了许久才发见。为永久保藏起见,颇费过些思量。摆在案头吧,不平稳,而且要擦伤桌面。藏在衣箱里吧,防铁锈沾惹坏衣服,并且拿取也不便。想来想去,还是去配了架子当作假山来摆在案头好。于是就托人到城隍庙一带红木

32、铺去配架子。现在,这块钢铁片已安放在小小的红木架上,当作假山摆在我的案头了。时间经过三年之久,全体盖满了黄褐色的铁锈,凹入处锈得更浓。碎裂的整块的,像沈石田 的峭壁,细杂的一部分,像黄子久的皴法 ,峰冈起伏的轮廓,有些像倪云林。客人初见到这座假山的,都称赞它有画意,问我从什么地方获得。家里的人对它也重视起来,不会再投入杂屑篓里去了。这块钢铁片现在总算已得到了一个处置和保存的方法了,可是同时却不幸地着上了一件古董的衣裳。为减少古董性显出历史性起见,我想写些文字上去,使它在人的眼中不仅是富有画意的假山。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10 / 48写些什么文字呢?诗歌或铭吗?我不愿在这严重的史迹上弄轻薄

33、的文字游戏,宁愿老老实实地写几句记实的话。用什么来写呢?墨色在铁上是显不出的,照理该用血来写,必不得已,就用血色的朱漆吧。今天已是二十四年的一月十日了,再过十八日,就是今年的“一二八”。我打算在“一二八”那天来写。1935 年 1 月 10 日【注】指一九三二年一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出兵侵略上海,上海军民奋起反抗的战役。沈石田:与下文的黄子久、倪云林均为元明山水画名家。皴法:国画画山石时的一种画技。此指黄子久用皴法画出的山石。1有人说第一节中“最有重要意味”这一短语是本文的“文眼”,具有特定内涵和重要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重要意味”的含意和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6 分)2文章详细叙

34、述了作者在存放炸弹裂片的过程中内心经历的矛盾,请具体梳理这部分内容,在下面横线上逐层写出。(6 分) 最后,决定用血色的朱漆在它上面老老实实地写几句记实的话。3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画线的句子。(5 分)4作者认为:“一向传来的古董品中,有许多原是历史的遗迹,可是一经穿上了古董的衣服,就减少了历史的刺激性,只当作古董品被人玩耍了。”所以作者在收藏炸弹裂片的过程中,才会表现得那么纠结、那么慎重。文章在具体叙写收藏的过程中显示出一种重大而又深远的思想意蕴,请结合对文章的阅读与对现实的思考,谈谈你的体会与理解。(7 分)1【答案】特定内涵:它是一二八事变日本侵略军所掷炸弹的裂片,是日军罪行的“铁证”。

35、(2 分)它寄寓着作者铭记历史,毋忘国耻的收藏意图。(2 分)结构作用:引出下文,统领全篇。(2 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的含意和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含意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来理解,作用则要结合内容方面理解。2【答案】最初想配架摆放,怕它被当作古董玩耍。(2 分)藏在别处,怕它伤物且遭遇被弃的危险。(2 分)配架摆放,它不幸着上了一件古董的衣裳。(2 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要求逐层写出,概括内容要准确,语言文字要简洁,还要结合第句给出的归纳方法。3【答案】从句式看:第一句为散句,第二句为整句,整散结合,句式灵活,富有变化;(2 分)从修辞看,整句中比喻手法的运用,生

36、动形象地写出了三年时间,黄褐色的铁锈赋予炸弹裂片这一惨痛的历史的证物以浓郁的画意,(2 分)蕴含作者内心深深的忧虑。(1 分)【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散文的语言特点。明确提出要从句式的角度,那么就要结合“长短句”“整散句”“修辞句”等方面思考作答。4【答案】历史的证物绝对不能变成收藏的玩物,我们应该永远牢记法西斯的侵略罪行。这是文章重大而又深远的思想意蕴。(3 分)时间的长河往往会洗涤血腥的罪恶,淡化人们的记忆。时至今天,不少具有历史铁证意义的更大的东西,乃至真山真水,却被人当作玩耍的“古董”,或者游憩的“名胜”。历史性正逐渐淡化。(2 分)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这篇文章,对于今天仍有重要的警示意义。我们要特别警惕对“二战”历史的淡忘,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维护世界和平。(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