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时 密度的测量河北五年中考命题规律年份 题号 题型 分值 考查点及如何 考查 总分2017 2016 33 实验探究题 6测合金块的密度;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拓展测密度614C来源:学优高考网 选择题来源:gkstk.Com 0.5 量筒测体积: 读数法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201533 实验探究题 3测石块密度,拓展测液体密度,密度计的分度值3.5来源:gkstk.Com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2014 33 实验探究题 6测某液体密度(等压强法)(1)液体压强的特点、(2) 制作收集实验数据的表格、(3)依据液体压强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62013 33 实验探究题 5测空心合金工艺
2、品密度(4) 弹簧测力计读数、(5)结合浮力公式计算物体密度、判别空心物体、拓展应用计算空心体积)5分析上表和近5年中考试题的命题情况来看,本讲知识主要考查测固体、液体密度的方法,分值为3.56分。但2017年河北中考试题中没有出现密度的测量的相关知识的考查。预计2018年河北中考依然会有密度的测量,及用特殊方法测物质的密度,涉及的命题点可能会有天平的读数、密度的计算、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密度表达式的推导、实验分析及方法改进。,核心知识梳理)体积与密度的测量(2013 2016年均考查)(高频考点)1体积的测量量筒、量杯单位 mL1 mL_1_ cm 3看 _量程_和_分度值_放 放在水平台上测
3、量工具量筒 量筒的使用读 量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 凹面的_底部_相平2.密度的测量实验原理 _ _mV测量工具 天平、量筒续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_烧杯和液体_的总质量 m1(2)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液体,读出体积 V(3)用天平测量_烧杯和剩余液体_的总质量 m2(4)用公式_ _计算出液体的密度m1 m2V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固体的质量m(2)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 1(3)将固体全部浸没在水中,读出体积为V 2(4)用公式_ _计算出固体的密度mV2 V1【提示】(1)测量固体的密度时,必须先测量固体的质量, 然后再测量
4、固体的体积,这样就不会因为物体表面有液体残留,造成所测质量偏大,所测密度偏大。(2)测量液体密度时,若先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再测量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会由于烧杯中的液体倒不尽,使得所测体积偏小,所测密度偏大,误差较大。,中考实验突破)测量固体的密度(2015年河北中考33题)命题点: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读数2实验数据表格设计3排水法测固体密度时实验步骤的补充、排序或设计4利用 计算密度(2015年1次)mV5特殊方法测密度6实验方案的评估【例1】(2017眉山中考)小明在盆中清洗樱桃时发现樱桃会沉入水中 ,他想知道樱桃的密度,于是他做了如下操作:(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
5、上,将_游码_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发现指针在分度盘左侧,接下来应向_右_( 选填 “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出透明空烧杯的质量m 120.8 g,然后将透明空烧杯装入适量水,把一粒樱桃放入烧杯中,再往烧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樱桃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将烧杯中的樱桃取出,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与盐水总质量,如图甲所示,记作m 2_75.8_g。(3)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空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_50_cm 3,则樱桃的密度为_1.1103_kg/m3。(4)以上实验操作,测出的樱桃密度比实际值将偏_大_(选填“大”或“小”)。【方法技巧】(
6、1)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上;当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动幅度相同时,表示横梁平衡;指针向左偏,平衡螺母向右调;指针向右偏,平衡螺母向左调;(2)观察标尺上的分度值,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读数;(3)观察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液体的体积V要平视量筒内液面直接读出;樱桃悬浮时,樱桃的密度等于盐水的密度;盐水的密度用 直接算出,注意单位的换mV算;(4)根据盐水的体积变化分析。1(2017株洲中考)如图,某同学用天平测量一块鹅卵石的质量 ,天平的读数为_72_g。当他从托盘中取下石块和所有砝码后,发现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可知测量值_大于_(选填“大于”或“小
7、于”) 实际值,为使结果可靠,再次测量前,他应进行的操作是:先将游码移至标尺上的_零刻线_位置,后向_右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2(2017保定二模)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水、烧杯、同种材料制成的体积不同的 6个物体,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水 1.0 g/cm3,g取10 N/kg) 。(1)把物体A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甲所示,物体A重_ 0.8_N。(2)将物体A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 _0.2_N。(3)该材料的密度为_4_g/cm 3。(4)小明把6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没在水中, 将物重和浸
8、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物体 A B C D E F体积/cm 3 20 40 60 80 100 120物重/N 1.6 2.4 3.2 4 4.8拉力/N 1.2 1.8 2.4 3 3.6(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 _成正比_。(6)为了实验结论的普遍性,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用密度不同的液体 ,多次实验_。测量密度的拓展方法(2014年河北中考)命题点:1托盘天平的使用(调平)和读数2量筒的使用和读数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读数4实验数据表格设计5排水法测固体密度时实验步骤的补充、排序或设计6利用 计算密度mV7误差分析(先测液
9、体体积, 后测它的质量,则所测固体的密度会偏小,因为烧杯上会沾有液体,使所测质量偏小)8特殊法测密度时实验步骤补充、实验设计、表达式推导(2014年1次)9实验方案评估【例2】小明取一根饮料吸管,将一些铜丝从吸管的下端塞入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起来,初步做成一支密度计。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的长度为L,然后将密度计放入水中,测出密度计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 1 ;小明将该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密度计露出该液体表面的高度为 h 2,如图1所示。(1)已知水的密度为 水 ,利用测量的物理量和 水 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 ,请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_ 水 _。L h1L
10、h2(2)若将做成的密度计,放入密度为0.9 g/cm3的植物油中,静止时, 液面可能在图2中_A_( 选填“A”或“B”) 处。(3)小军也用吸管制作了密度计,他发现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 ,导致用此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们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B_。(填选项前的字母)A换大的容器盛放液体做实验B换细的吸管制作密度计C换稍长的吸管制作密度计D适当减小密度计的配重3(2017菏泽中考)小美对“物体的质量不随物态的变化而改变 ”产生质疑,请你利用冰或干冰(固态CO 2)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1)你选用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_天平_。(2)
11、简述你的实验方法:_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冰的质量为 m冰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 水 ;根据m冰 m 水 ,得出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_4(2017黄冈中考模拟)小明热爱环保,注意到中央电视台报道的利用废弃的煤石灰粉制作节能、环保免烧砖,可广泛用于建筑业,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较精确地测出免烧砖的密度。此装置中部是一密封的空心圆筒,圆筒下端挂着一个小篮,圆筒上有一根刻有标志线的竖直杆,杆顶有一小盘。因为圆筒是空心的,下面挂的小篮又较重,在水中能保持直立漂浮。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1)从免烧砖上取一小块,用质量和厚度均可忽略的透明胶带密封好 ,并将其放在盘内,结果竖直杆的标志线恰好与水面相平,如图甲所示。(2)取出小砖块,在盘内逐渐加砝码,使竖直杆的标志线也与水面相平 ,如图乙所示,记下砝码的质量m 195 g。(3)拿掉盘中的全部砝码,将小砖块放于篮内,再在盘内加砝码使标志线恢复到与水面相平 ,如图丙所示,记下盘内砝码的质量m 250 g;则小砖块的质量为_95_g,体积为_50_cm 3,免烧砖的密度为_1.910 3_kg/m3。【拓展】所示装置置于水中,利用砝码可制作成测量物质密度的仪器,通常物质密度等于_ 水 _(含m 1m1m2、m 2的表达式)。请 完 成 精 练 本 第 15页 作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