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长度与时间的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刻度尺的使用方法。3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和某个事件的时间。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难点:使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将行为动词用双色笔画上记号。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知识链接:人眼可直接分辨的距离为毫米级,当小于这个距离时人眼不能分辨。来源:学优高考网方法指导: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有:化曲为直法、累积法、平移法、替代法、滚轮法等。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有甲、乙两幅图,请不用测量比较甲图中线段AB与CD的长短,比较乙图中中心的两个圆的大小。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请你回答:
2、(1)你实际估测的结果是怎样的?(2)请再实际量一量,看看你有何发现?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知识 板 块 一 长 度 的 测 量自主阅读教材P 1013 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 (m)、纳米 (nm)等。2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3观察图中的刻度尺,回答问题:在使用刻度尺前,我们应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量程反映了它的测量范围,分度值决定了它的测量精确程度。4观察下图,A、B两种读数方法中,正
3、确的读数方法是B,铅笔的长度为4.00cm0.0400m。归纳总结:各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如下:来源:gkstk.Com友情提醒: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与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又不尽相同,错误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而产生的结果,只要规范测量,遵循仪器的使用规则即可避免错误;但是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人和测量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只能尽量减小,不能消除。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2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
4、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知 识 板 块 二 时 间 的 测 量自主阅读教材P 1314 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5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为s。常用单位有:时(h)、分(min)、毫秒(ms) 、微秒(s) 。6如图所示是两种常见的计时工具,甲表的分度值是1s,指针一周的最大读数是1h;乙表的分度值是1min ,指针一周的最大读数是12h。知 识 板 块 三 误 差自主阅读教材P 1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7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测量时
5、,只要遵守操作规则,就可以同消除错误一样消除误差B读数时,估读位数越多越准确C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会使误差增大对学:分享独学17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来源:gkstk.Com方案 完成教材P 12的实验,总结归纳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答:使用前三“看”:一看量程,二看分度值,三看零刻度线;使用中两“要”:刻度尺一要紧靠被测物体,二要与物体边沿平行;读数时三“注意”:一注意视线与刻度尺垂直,二注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三注意数据要带上单位。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