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4 课 明代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2. 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科学家优秀品质和取得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看有关影视资料或阅读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形成正确结论的能力。2. 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讨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具体途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长城和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 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是古代杰出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
2、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紫禁城、明长城、 本草纲目 、 天工开物 。难点:对长城的历史评价。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去北京游玩,大家都会参观哪些地方呢?学生各抒己见后导入新课的学习。二、学习新课(一)修筑长城与营建北京城(自主学习,梳理知识)学生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1.明长城背景:明王朝与 冲突的产物。 概况:自 年间开始修建,历时 200 多年。西起 ,东到 ,全长 6300 多千米,被称为“万里长城”。 意义: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象征。2.紫禁城位置:
3、明清时期,北京城分宫城、 、内城和外城四重。 又称紫禁城。 概况:位于全城中心位置,设计严谨,宏伟壮丽,南北长 960 米,东西宽 750 多米,占地 72万多平方米。周围是 10 米高的 ,四周环有 。 地位:世界上最著名的、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群之一。学生展示预习成果,教师适时多媒体补充相关图片、材料。组织学生讨论:1.秦长城与明长城有哪些异同点?2.长城起到了什么作用?3.为什么故宫建筑的色彩一律采用红墙黄瓦?它有什么象征意义?小组交流师生共同归纳:1.目的:明长城的修建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的侵扰;秦长城的修建是为了抵御匈奴南下。起止: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4、建筑成就:明长城的修建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2.明朝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而修建了万里长城,但即使有长城的保护,明朝也多次被少数民族入侵。为了修建这道万里长城,无数百姓付出了他们的汗水乃至生命。今天,长城的防御作用已经不复存在,但它有了新的含义。它已成为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3.故宫的墙为一式红色,这是表示庄重尊严的色调。故宫采用黄琉璃瓦,看上去金碧辉煌,显示了皇帝的尊贵富有。另一说法是黄色在五行学说中代表中央方位,故封建社会以此作为皇室的标志。学生详细阅读课本 8284 页,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
5、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二)李时珍与本草纲目1.李时珍:明代的医药学家,他综合研究,勤于实践,写成药物学巨著 。 2.本草纲目内容:共记载药物 1892 种,新增药物 374 种,附有药方 11096 个。全面总结了 16 世纪以前中国的医药学。地位:在世界 领域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三)宋应星与天工开物1.宋应星:明朝后期一位杰出的科学技术专家,写成了 。 2.天工开物内容:一部总结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朝农业、 生产技术的著作。按照“贵五谷而贱金玉”的原则安排顺序,体现了作者重 、重实学的思想。 地位:这部书现在已被摘译成多国文字,国外称它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四)徐
6、光启与农政全书1.徐光启:明末农学家,写成了农学巨著 。 2.农政全书:是一部中国古代农学的集大成著作。学生分组展示自学成果,教师适时多媒体补充相关图片、材料。小组合作探究:1.列表归纳明朝时期的科技著作(二)古典科技巨著朝代 作者 著作 价值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 巨著,后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等,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后被译成多种外文,被称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 农业百科全书,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2.阅读材料: 材料一:李时珍在行医过程中发现,历代流传下来的书籍中
7、存在不少的谬误,因此下决心加以整理考订。他阅读了 800 多家医药文献,并赴湖北、河南、江西、江苏、安徽等地实地考察,虚心请教药农。对好多药材,他都信口品尝,来判断药性和药效。经过 27 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 。 材料二:宋应星所著书籍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他在学术上对自己要求极严,有高尚的科学美德。如他对麦子的开花就进行过仔细观察,作出了“江南麦花夜发,江北麦花昼发” ,的科学结论,而对未经自己亲自检验的事物和现象,往往持谨慎保留的态度。 讨论:科学家身上具有什么优秀的品质?明确: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执着、锲而不舍的意志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3.我国科技发展有何特点?为什么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落后于世界?明确:特点是(1)传统科技仍居世界领先地位。(2)总结性的著作为主。(3)自然科学的创新发明落后于世界。原因是(1)统治者对科技发展重视不够。(2)缺少物质基础和动力。 (3)实行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的“闭关锁国”政策。 (4)科举制度日益僵化。三、课堂小结:明朝科技仍然领先于世界,但以总结前人的成就为主,本朝创新居少,是八股取士、埋没人才的不合理的封建体制下,科技停滞的表现。说明封建制度导明清时期已走向衰落,已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