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中考物理基础过关复习集训课件:第十六章电压电阻.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4264624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物理基础过关复习集训课件:第十六章电压电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18年中考物理基础过关复习集训课件:第十六章电压电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18年中考物理基础过关复习集训课件:第十六章电压电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18年中考物理基础过关复习集训课件:第十六章电压电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18年中考物理基础过关复习集训课件:第十六章电压电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4分),考点 1,电压及其测量,考点清单,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电压值;会使用电压表;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1. 电压 通常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_其他单位:千伏(kV)、毫伏(mV) 单位换算:1 kV_V_ mV.,V,103,106,常考电压举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_,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2. 电压表,(1)作用:测量电路中的_(2)符号:_ (3)量程:03 V,分度值:_;量程:015 V,分度值:_,1.5 V,220 V,电压,0.1 V,0.5 V,(4)使用方法 a. 使用前认真观察量程和分度值并将指针调到_; b

2、. 选择合适的_;(试触) c. 将电压表和被测用电器_联; d. 必须让标有“”号接线柱靠近电源负极,另一个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零刻度线处,量程,并,(5)读数四市2017.27(3)第1空 a. 明确所选电压表的_; b. 确定电压表的分度值; c. 根据电压表指针偏过的总格数,计算出电压值如图所示电压表示数为_V(电压表示数指针偏过的小格数分度值) (6)注意事项:电压表可直接与电源两极相连,但不能与用电器串联,否则会引起电路断路,量程,1.3,3.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1)串联电路:各用电器_等于电源两端电压(串联分压) (2)并联电路:_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两端电压,两端电压

3、之和,各支路,考点 2,电阻,了解电阻概念;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 电阻 (1)定义:表示导体对电流_作用的大小 (2)单位:常用单位:_(),其他单位:千欧(k)、兆欧(M),换算关系:1 k_103 M.,阻碍,欧姆,103,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四市2017.5) (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_、 _和 _等因素有关,也与 _有关 (2)横截面积相同的同种材料,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_. (3)长度相同的同种材料,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_.,小,长度,横截面积,温度,大,材料,考点 3,滑动变阻器,认识变阻器改变电阻大小的原理,了解变阻器

4、的规格和使用方法,长度,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 ,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 A,串,一上一下,最大阻值,减小,减小,增大,增大,不变,导线,不变,定值电阻,电流,不能,电表测量对象的判断(易错),常考类型剖析,类 型 一,例1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 V,闭合开关后,电流表 示数为0.5 A,电流表 示数为0.2 A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两电阻R1、R2的连接方式是_联;,例1题图,并,(2)电流表 测量通过_的电流;电流表 测量通过_的电流;电压表 测量_两端的电压; (3)电路中的总电流为_A,通过R2的电流为_A,通过R1的电流为_A; (4)电压表的示数为_V,R1两端的

5、电压为_V,R2两端的电压为_V.,干路,R2,R2(或R1、电源均可),0.5,0.2,0.3,6,6,6,例2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 V,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2 V,电流表示数为0.2 A试回答下列问题: (1)灯L1、L2的连接方式是_联;,例2题图,串,(2)电流表 测量通过_的电流,电压表 测量_两端的电压; (3)电路中的电流为_A,通过L1的电流为_A,通过L2的电流为_A; (4)L2两端的电压为_V,L1两端的电压为_V .,L1(或L2、电路均可),L2,0.2,0.2,0.2,2,4,电表测量对象的判断 (1)分析电路时,闭合的开关和电流表看作导线,电压表看作开

6、路;,(2)电流表测量通过与它串联部分电路的电流; 注意:电流表不能绕过用电器直接与电源串联; (3)利用去电源法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以电压表接在电路中的两个节点为分点,将两点间含有电源的部分电路去掉,分析电压表与哪个用电器构成闭合回路,电压表就测哪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电路故障分析(难点),类 型 二,例3 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导线连接良好,各电表无故障;灯和滑动变阻器仅有一处存在故障,结合下列条件判断具体故障:,例3题图,(1)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_; (2)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无示数:_;,灯泡断路,滑动变阻器断路,(3)闭合开关S,电流表有示数,

7、电压表无示数:_; (4)闭合开关S,两电表均有示数,移动滑片P时,两电表示数均不变:_ _ ,灯泡短路,同时将滑动变阻器的下面(或上面)两个接线柱连入了电路中,电路故障分析 (1)看电流表有无示数:无示数,电路存在断路故障;有示数,故障类型为短路; (2)电压表接入电路后有示数(接近电源电压或电路电流几乎为零):则与电压表并联的一段电路存在断路,与电压表串联的电路是通路; (3)电压表接入电路后无示数:则与电压表并联的元件存在短路,或与电压表串联的电路存在断路,实验突破,实 验 一,探究串、并联电 路中电压的规律,1. 画电路图或连接实物图 2. 连接电路时的注意事项(开关断开) 3. 电压

8、表的使用和读数 4. 电路故障分析,5. 换用不同的灯泡多次测量的目的(保证实验规律的普遍性和正确性) 6. 实验数据分析 7. 实验方案的评价与改进 8. 实验结论总结 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 之和;并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与各支路用电器两端 的电压相等,例1 (2017成都)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实验中,小涵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例1题图,(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_(选填“闭合”或“断开”)状态,【解析】(1)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防止因连接错误出现短路,烧坏电源;,断开,(2)根据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她发现两只灯泡都不亮

9、,且电压表的示数为0,若只有L1或L2中的一处发生故障,则故障是_(选填“L1开路”、“L1短路”、“L2开路”或“L2短路”),【解析】(2)由电路图可知,两灯串联且都不亮,说明电路存在开路故障,电压表测量的是L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0,说明没有电流通过电压表,所以L2处出现开路;,L2开路,(3)排除故障后,小涵选用不同的灯泡,完成了三次实验,并记录了数据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_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实 验 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1. 实物电路图连接 2. 电路连接注意事项(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阻值要最大

10、) 3.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使用与读数,4. 转换法的应用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导体中电流的大小(电流表示数或灯泡的亮度)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5.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选取长度和横截面积均相同的不同材料制成的导体),(2)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选取同种材料制成的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的导体) (3)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选取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导体) 6. 多次测量的目的(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 7. 完善实验操作步骤 8. 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实验结论:导体的电阻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还与温度有关

11、. 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 长,电阻越大;同种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 小,电阻越大,例2 小明、小红和小亮在做“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实验时,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三: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下表所示:,(1)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导体,通过观察相关现象来比较导体电阻大小,小明、小红和小亮对图中的电路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例2题图,小明认为:电流表是多余的,观察灯泡的亮度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小红认为:灯

12、泡是多余的,根据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小亮认为:灯泡和电流表同时使用更好,因为灯泡可以保护电路,从而防止烧坏电流表 你赞同_(选填“小明”、“小红”或“小亮”)的观点,【解析】(1)当电路中没有灯泡时,将电流表和导体直接接入电路,可能会造成电路中电阻较小,电流较大,烧坏电流表,而灯泡和导体串联后接在电路中,电路中电阻较大,电流较小,灯泡会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当电路中没有电流表时,我们无法用肉眼通过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来判断电路中微弱的电流变化,所以当电路中有电流表时,可以通过电流表示数来判断通过导体电流的强弱,所以应该选小亮的观点,灯泡和电流表同时使用,用灯泡保护电路,用电流

13、表判断电流的强弱;,【答案】小亮,(2)为了验证猜想二,可依次把M、N跟_(选填“A、B、C、D”)的两端相连,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解析】(2)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探究电阻大小跟横截面积的关系,应控制材料、长度不变,改变横截面积的大小A、B、C、D四根电阻丝中,只有A、C两根电阻丝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所以选A、C两根电阻丝探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A、C,(3)依次把M、N跟电阻丝A、B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不同,分析比较A、B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_的关系,其结论是_.,【解析】(3)A、B两根电阻丝的材料和横截面

14、积相同,但长度不同,可探究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当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导体的长度,在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4)小丽在探究同样的课题时,手边只有一根电阻丝,那么,她利用这根电阻丝和上述电路,不能够完成猜想_(选填“一”、“二”或“三”)的实验验证,【解析】(4)手边只有一根电阻丝,导体的材料相同,所以不能完成探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可以改变电阻丝的长度和通过将电阻丝对折改变电阻丝的横截面积;,三,(5)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被称为控制变量法下列4个实验中没有用到此方法的是( ) A.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B

15、.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 C.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D.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解析】(5)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保持电压不变;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关系时,保持压力不变;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关系时,保持压力大小不变;这三个实验都用了控制变量法,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用的是等效替代法,用等大的蜡烛来替代像故选C.,【答案】C,(1)如图是将一根合金丝接入电路时 电流表的示数,请将其填入表格中,拓展设问题图,0.3,(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合金丝并联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导体并联后电阻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变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