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医五行养生学说.ppt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4263813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五行养生学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医五行养生学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医五行养生学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医五行养生学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医五行养生学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五行学说,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 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一)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2、火曰炎上温热、向上、升腾、明亮 3、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4、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清洁 5、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三)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五行之间关系正常的状态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五行之间关系异常的状态,1、五行相生,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又称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2、五行相克

2、,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递相克制、约束的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又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我克”者为“所胜”,“克我”者为“所不胜”,五行生克次序图,3、五行制化,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是五行生克关系的相互结合。相生相克不可分割。没有生,事物无法发生和生长;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 相生相克五行协调平衡(相对的),中药的五味及其归经,酸:归肝经 苦:归心经 甘:归脾经 辛:归肺经 咸:归肾经,五味酸,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

3、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带等。,五味苦,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 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如黄芩、桅子清热泻火,杏仁、葶苈子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热通便,龙胆草、黄连清热燥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知母、黄柏泻火存阴等。,五味甘,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等。,五味

4、辛,辛: “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五味咸,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症瘕痞块等证。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散瘿瘤,鳖甲软坚消症等。,排毒养血课程,黄帝内经上说:“春三月,此谓发陈。”意思是说,春季的三个月,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这个季节人们应该晚睡早起,衣着宽松,适当的散步,使精神轻松愉快,保持体内的生机。不要过分劳累或发脾

5、气。肝病的表现及食疗 肝气虚:表现为疲劳,头晕,两胁不适。柴胡、薄荷、苏叶 肝气虚重:人参、黄芪 肝阴虚:表现为头晕目花,四肢麻木,筋络不疏,烦躁易怒。当归、动物肝脏、枸杞、阿胶,春节养肝食疗,春季养肝食为先,饮食调养是防春火于未然的重要措施,而且操作十分方便。晚春时节,要多吃性平或微凉、味甘淡的食物,以防春火滋生,同时要忌大辛、大热及海腥类的发物,不吃过腻、过酸及煎炸食品,如辣椒、羊肉、海虾、肥肉、乌梅等,以免“火”上浇油。,养肝食疗方一,苦瓜炒肉丝 制作方法:瘦猪肉50克,切丝,加黄酒、淀粉拌匀,入热油锅以旺火滑炒后盛起。锅内留少许底油,投入切成条的苦瓜300克,加盐并倒进肉丝翻炒,最后加

6、点白糖、味精稍炒即成。 功能:此菜能清热降火、开胃祛湿、益脾补肾,尤其适用于春季热病、赤眼(急性结膜炎)和疮肿患者。,苦瓜炒肉丝.,养肝食疗方二,杞菊茶 制作方法:枸杞子5克,菊花3克,绿茶5克,共入杯内,以沸水冲泡,焖片刻,代茶饮。 功能:以平性的枸杞子配凉性的菊花、绿茶叶,可滋养肝肾、疏风散热,适用于肝火上升所致两目昏花、头晕耳鸣、夜视不清。,杞菊茶,疏肝利胆理疗,调养肝胆系统,强化肝脏的储存和解毒的功能 疏肝理气、排解肝郁胸闷、失眠多梦、健忘症状,改善易怒、心烦意乱、两肋胀痛、目涩酸胀、嘴里发苦、皮肤晦暗、色素沉着等症状 强化肝胆经的气血运行,平衡脏腑,预防乳腺增生和生殖疾患的产生,柴胡

7、:性味:苦,微寒, 归经:归肝经、胆经。 功能:疏散退热,升阳舒肝。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苏叶(紫苏叶):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经、脾经。 功能:散寒解表,理气宽中。主治: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 胸腹胀满。呕恶腹泻,咽中梗阻。 妊娠恶阻,胎动不安,食鱼蟹中毒, 痈疮蛇毒辣。,天麻: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 功效:平肝息风,祛风止痛。 平肝潜阳,祛风通络 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 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清三浊健康理疗,清除体内宿便、体内浊水,排出体内浊气 净化血液,排除人体各种毒素的聚集,平衡人体脏腑的功能

8、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舒缓疲劳 美颜塑体,恢复人体正能量 针对肥胖、便秘等疑难疾患有独特的疗效,甘草:性味:性平,味甘,归经: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 国老众药之王,茯苓:性味:性味甘淡平归经:入心、肺、脾经。 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 宁心安神的功效。 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 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 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麦冬:性味:甘、微苦,微寒。归经:归心、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熟地(熟地黄

9、): 性味:甘,微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应用: 1血虚诸证。2肝肾阴虚诸证。 本品质润入肾,善滋补肾阴, 填精益髓,为补肾阴之要药。,经络脉通健康调理,促使人体血液循环的正常,加速新陈代谢,提升人体脏腑的功能,让人体的气血回升,达到体质平和 驱除人体积寒、积湿、邪风、湿毒 消除由于经络堵塞引起的酸胀痛麻,提升人体机体免疫力,改善身体亚健康,三七:(田七、金不换) 性味:性温,味甘、微苦。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胸腹刺痛, 跌扑肿痛。(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 铜墙铁皮狮子头,三七的核心保健功能,1、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10、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症; 2、促进蛋白质、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强身健体; 3、促进血液细胞新陈代谢,平衡调节血液细胞; 4、双向调节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 5、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 6、止血、活血化瘀; 7、保肝、抗炎; 8、延缓衰老; 9、双向调节血糖、降低血脂、胆固醇、抑制动脉硬化,丹参:性味:苦,微寒。归经:归心、肝经。 功效: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 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小结:排毒养血课程各个步骤对应的中药,疏肝利胆理疗:柴胡 紫苏 经络脉通健康调理:三七,丹参 清三浊健康理疗:甘草 茯苓 麦冬 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中医/养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