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计算机应用技术特色专业建设规划.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4262287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应用技术特色专业建设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特色专业建设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特色专业建设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特色专业建设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特色专业建设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计算机应用技术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一、专业建设现状(一) 专业建设的背景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国面向世 纪生存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它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近十年来,信息技术产业保持着超过 25%的增长率,已进入高速发 展期,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增长点。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将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 ;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

2、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术故障、设备和顾客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统操作、监视与维修等四类人才最为短缺。(二) 专业建设的意义建好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本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 这些普遍推行现代化管理的企业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肩负中国与东盟国家交通、物流、产业对 接使命的北部湾经济区对人才的需求强烈。随着 IT 业的快速发展和 IT 技术向传统产业 的不断渗透,社会 对 IT 人才的需求将继续增长,但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

3、加快专业改革,尽快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三) 专业建设的基础本专业于 1197 年 9 月开始正式招生,结合计算机应用行业兴旺发展的特点,本专业的发展速度也随之不断提高,学院给予本专业各方面工作大力支持和有力帮助,几年来本专业紧紧围绕市场行业的需求,以学生为根本,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注重实践课程,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紧密结合。通过理论2联系实际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认知本行业工作的特点,形成正确的就业心理,端正的服务心态。学生就业率及满意度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四) 目前存在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计算机应用技术

4、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学校和部对于本专业的建设高度重视,但由于学院办学历史较短,经验不足,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高水平、现代化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高质量实训项目有待加强经过多年的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虽然已具有较好的实践教学环境,但缺乏高水平、 现代化、 综合性的实践教学基地,教学设施和设备有待更新,需要提高实训室的模拟和仿真程度。从学院出发,挖掘学院需要开发的项目,在进行校内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网站组建、网页制作、系统升级等工程项目的建设时,充分吸纳本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参与项目的分析、设计 和开发工作,通过开发具体的项目或中间件,在学会使用开发工具的同时,培养学生

5、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独立开发软件的技术水平。这种能力是无法单独用课堂教学所能代替的,也是用人单位急需的。2专业专任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已拥有一支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学团队,但缺乏专业水平高、 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青年教师缺乏软(硬)件开发工作经历。此外,教师队伍学 历结构、年 龄结构、 职称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3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有待深化按照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观念的要求,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有待深化,配套的专业教材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提高。4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待加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 项目导向、顶

6、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探索,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3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 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落 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0616 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 (教高20085 号)文件精神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 学结合发展道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密围绕广西经济建设,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和我们学生的具体特点以及学院的要求,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摆脱传统教育思想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为主线,构建适合高职发展规律和计算机应

7、用专业自身特点的“能力本位 ”课程体系,培养政治素质和综合文化素质较高、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计算机产业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性、技能性人才。三、专业建设目标(一)专业建设总体目标从 20072009 年,本专业基本完成了从“打基础到初步规范” 的发展阶段,2009 2011 年将是本专业实现从“规 范到提升” 的关键发展阶段。本专业的发展首先应体现我校特色专业的先进性;其次,本专业的发展要联系当地区域性特点。通过过硬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底层开发产业部门和岗位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成为山西计算机业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三年努力,把计算机应用高技术专业建设成“ 区特色

8、专业”。(二)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市场综合调研情况,本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 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能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适应计 算机应用行业生产、服务与管理岗位第一线需要的。学生应重点掌握软(硬)件开发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三) 专业建设具体目标根据培养目标,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建设基本思路是立足桂林、服务广西、面向全国,以培养学生掌握服务技能为突破口,从整个行业的需要出发,开拓更广阔的就业市场。建设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4式,以取得岗位职业能力和资格为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及其内容,优化课程结构。经过五年的

9、建设与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要达到以下目标: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软(硬)件开发、维护等行业部门培养具备相应服务技能,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自主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双证” 通过率达到 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达到 95%以上。2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结合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典型岗位的工作过程分析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通过对岗 位能力分析,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注重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发展要求,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围绕岗位能力要求,结合职业性、 应用性、 实 践性三原则, 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专业能力)为主线,将方法能力、社

10、会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专业课程体系。3与行业(或企业)合作开发优质核心课程根据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要求,以软(硬)件开发项目为导向,以模拟和真实情境驱动为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改革,将部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精品课程。4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满足教学需要开辟和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利用仿真或真实的工作环境,锻炼学生的实操技能。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骨干教师和行业专家(能工巧匠)为支撑,建成一支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情操、双师结构、学历结构合理、实操技能突出的专业教学团队。6扩大招生规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目前拥有在校生 323 人。利用本专业较

11、高的就业质量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加大招生力度,扩大招生规模。预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校学生总数 2012 年达 400 名,2013 年达 430 名。四、专业建设任务及措施(一)课程建设51课程建设目标面对技术性强、操作性强且技术更新速度快的岗位,我们将根据市场的发展,技 术的发展,从市场调研入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适时进行课程开发,在巩固 现有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就业岗位群,进一步对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深化改革,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努力使课程教学向实践型教学模式转化,力争通过 3 年的建设,建设 3 门优质核心课程,1 门区级精品课程,并通过核心

12、课程和精品课程的辐射作用,带动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 2课程体系设计通过对企业需求人才能力标准的调研分析,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典型岗位的工作过程分析和对岗位能力分析,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注重计算机应用技术行业的发展要求,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围绕岗位能力要求,结合职业性、 应用性、实践性三原则, 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将职业道德、人文素质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如图所示。典型工作任务 分解工作任务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3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改革 根据行业需求和岗位需要,建立基于

13、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对岗位能力进行细致分析,改革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开发与企业岗位能力无缝对接的课程内容,并注重与企6业联合开发课程,将行业、企业焦点、 难点问题融入课程,体现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应用性。(2) 多 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突破传统的授课地点和讲学式的授课模式,进一步加强“教、学、做 ”为一体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在平面设计、网页制作等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推广其“ 教、学、做 ”为一体的经验,在其他非核心课程中积极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 项目导向式教学等。根据实践性教学要求,针对学生入学成绩偏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现状,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法,

14、通过丰富、有趣的案例分析,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实践性。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互动,引 发学生思考, 调动学生兴趣。要求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效果。课程考核采用多种方式。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除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外,还采取 课程设计、实训等考核形式。 对 于技能操作性强的课程,建立理论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如针对平面设计、网页制作等实操性较强的课程,加大实践技能考核分数所占的比例,实现学生技能的本质提升。考试成绩和平时考查紧密结合,进行综合评分,综合实训课的考试方法灵活多样。考核方式让学习效果分别从职业素养养成、项目计 划、 项目实 施、 项目结果等多方面由老师评价与学生

15、、行业骨干评价相结合方式。(二) 教材建设1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收集、汇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文件、实训资料(实训基地简介、运行管理文件、学生实训档案)、专业课程教学资料(案例库、课件库、试题库、教学 视频材料),完善专兼职教师档案资料,使管理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同时借助网络平台,将 优秀教学 资源上网,达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2教材建设措施 逐步做到所有实训课程均采用自编教材。 要求教师撰写上课讲义 与教案,对于优秀的 讲义,系部将 给予奖励,作为自编教材,联系出版社出版。 7 建立教材立项编写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对立项的教材在经费上给予保证。 出台科

16、研奖励政策,对于主编、参编公开出版教材给予一定的奖励。(三) 师资队伍建设1建设目标表-5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建设项目 现有数量(名) 计划增加数量(名) 建设方式专业带头人 1 2 培养骨干教师 2 4 培养、进 修能工巧匠型兼职教师 1 3 聘任“双师” 素质教师 45.5% 80% 考证、企业 挂职2、工作思路本专业教学团队现有教师 11 人,教授 1 人,副教授 1 人,讲师 3 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 1 人,“双师 素质” 教师占 45.5%。师资队伍建设的近期目标是,组建一支双师素质结构的教学团队。加大师资引进、培养和稳定力度,增加数量、 调 整结构,使师资力量配置更加合

17、理,素质不断提高。重点加强“双师素质 ”教师的引进和培养,提高专任教师的学历、技能水平和科研水平,并注重从行业、企业聘请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提高他们承担实践技能课程的比例。力争通过建设,使“ 双师素质”教师 比例达到 80%,形成一支梯队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具体措施如下: 利用现有的优质教师资源,做好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结 合青年教师的具体情况,有计划的对其进行职业能力培养,提高青年教师一线工作经验和实操技能; 鼓励和组织他们到企业生产一线锻炼,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以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纵向和横向科研课题,争取多出成果,提高科研能力。8 引 进

18、一线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四) 实践教学1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在以往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践教学体系中的目标、管理、内容和评价的分析,确定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各子系统及其构成要素为:目标体系包括初始目标、更新目标;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机构、管理手段和管理制度;内容体系应包括实习、实训、案例教学、毕业实习、实习报告、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评估体系包括评价指标体系、信息反馈体系。专业据此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将各实践教学环节综合起来,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如观察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的培养。为了突出能力培养,本专业计划将各个实践教学环

19、节(实习、实训、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通过合理配置,构建成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需的、够用的技能和技术。根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如下:第一学年:计算机基本操作学习 第二学年:工学交替及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在具体的实操课上掌握实操的技能。第三学年:综合实训及实训报告。在实训中进一步掌握各种综合技能,并分析实践教学体系的不足及需完善的地方。2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加大“计 算机应用 实训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

20、训室” 等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满足教学需要。 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甄选广西或珠三角地区智能产品设计开发、MIS 系统开发公司发展成为校企联合教学基地,将与基地共享资源,联合开发课程、制定课程标准、联合培 训、 联合考核,实现实习与就业一体化。3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学生实习效果,提高用人单位对实习生工作的满意度,最 终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实践教学管理主要由系部主管领导、专业教研室、 辅导员共同负责,主要工作如下:系部主管领导负责实践性教学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工作,教研室组织本专业教师制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训计划、指导书等文件,报教务处批准后执行;由系部统一制定学生在实习期内的日常生活

21、、组织纪律、考勤、安全教育以及实习中的评比等方面的具体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教研室组织确定实习生各实习地点、实习名单和分配原则,并负责实习生的实习指导和组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质量检查活动,认真做好学生实习成绩考核工作;教研室需做好实习基地规划和建设工作,加强与实习基地联系和沟通,密切双方关系。按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特点、教学需求、学生规模等因素,合理规划和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实习基地。(五) 合作办学1继续与实习基地探讨办学模式与办学实体,建立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在教师、 课 程、教材、质量管理体系、 实习实训基地、就 业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2与外省同类院校(专业)进行合作或进行非

22、学历教育,利用现有实习基地资源,开展 长期和短期培训,满足实习基地人才需求。(六) 加大 职业资 格考证通过率,增加职业资格鉴定站在现已开设的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工作站的基础上,继续增加专业相关职业资格的培训、鉴定工作,如计算机程序员等,考试合格发给由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10本专业毕业生实行“双 证书” 制度,各 专业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及行业需要,必须获 取以下部分资格证,并增加通过率。(七 ) 社会服 务在全日制办学上规模、上档次的前提下,本专业将积极利用专业优势,大力发展对外短期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坚持“ 走出去,招进来”的路子,深入市场为计算机应用等服务行业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学院和

23、专业的社会影响力。本专业将加大校内教育资源共享的力度,以“校内短期培训班” 的方式,以社会青年为招生对象,加强与劳动部门联系,建立相应职业技能鉴定点,积极开展职业技能上岗培训,并直接输送到企业就业。教师在加强社会服务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服务,包括志愿者服务、三下乡、义工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声誉。(八) 教学管理建设1认真执行学院和系部的相关规章制度。2制定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控制表:3制定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管理和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和机制,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建立有关校内实训与校外生产性实训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毕业前在合作企业内的顶岗实习考核不合格者,推迟其毕业时间;严格考核(内审),不断改进与完善。4建立完善社会需求、管理跟踪、新生素质三项调研的制度,每年一次,据此改进工作。5合理利用学校的教学信息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进行学生管理和质量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科技 > 计算机原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