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梳理核心概念 排查常考基础点1基因表达(1)概念:基因表达(P 62)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基因的转录翻译(基因表达的主语或单位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而不是整个 DNA 分子)。(2)解读起点、过程和终点:从基因开始,到合成多肽链(翻译的直接产物) ,中间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条件Error!说明:a.不需要 DNA 聚合酶、解旋酶、脱氧核苷酸; b.蛋白质 (相关酶)和核酸(DNA3 种RNA)都和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高考选项) 。特点Error!不能成功表达的原因Error!病毒基因表达需宿主细胞提供场所、原料、酶和 ATP,但模板和逆转录酶需病毒自身提供。检验是否成功表达的标志目
2、的基因(其他基因) 是否控制合成出现相应蛋白质,所用方法: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中间媒介是 mRNA,因为 mRNA 为单链且比 DNA 短,因此能够通过核孔出细胞核。一组数据:1 个 DNA多种 mRNA多种蛋白质;1 个 mRNA多条肽链;1 个核糖体有 2 个 tRNA 的空间位置;20 种氨基酸、61 种 tRNA(反密码子 )、64 种密码子3 种终止密码子 61 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基因表达过程中若受温度影响而引起性状的改变,应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P 71技能训练)。基因表达时不同基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2基因重组(1)概念:基因重组(P 83
3、)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真核生物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即非等位基因之间 )的重新组合。(2)解读条件:a.至少 2 对等位基因且一定双杂合。即基因型为 AaBb,若 AABb 也不能发生基因重组;b.AaBb 的基因位置既可位于 2 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自由组合;也可位于 1 对同源染色体上交叉互换;c.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其他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全过程及有丝分裂都不能发生(自然条件下) 基因重组;d.受精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特殊情况: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基因工程,基因治疗的原理基因重组。范围:真核生物核基因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4、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高考题选项) 。Aa 连续自交并淘汰 aa 的育种方法基本原理不是基因重组(高考题选项)。杂交育种的原理基因重组。基因重组不能改变基因频率,但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亲子代之间及同一物种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基因重组造成的。一位父亲可能产生 223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精子,母亲可能产生 223种卵细胞,这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课本 P83)。两对等位基因的不同表现型的纯合子亲本杂交,F 2中重组类型占的比例为 3/8 或 5/8。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有助于物种在一个无法预测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原因是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样化的基因组合
5、的子代,其中可能有一些子代会含有适应某种变化的、生存所必需的基因组合。(课本 P83)。基因重组不可以产生新性状,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组合(多种基因型) 形成重组类型。一、正误判断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 )2艾弗里转化实验成功的关键与提取物的纯度有关( )3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 )4选取 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分裂速度较快( )5沃森和克里克研究 DNA 分子结构时,主要运用了数学模型建构的方法( )6双链 DNA 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7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
6、对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8浆细胞中能发生 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9转录时,RNA 聚合酶只能起到催化作用,不能识别 DNA 中特定的碱基序列( )10AaBb 的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后,所得纯合植株的概率为 1( )11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所在染色体缺失一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12培育无子番茄和无子西瓜都需要生长素的促进作用( )1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都可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 )14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15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过程中,是第一年在四倍体母本上收获三倍体种子( )16单倍体育种产生的后代中染色体数
7、目一般不发生改变( )17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18植物由于花期不同使得种间杂交不能完成的现象属于生殖隔离( )19农药的使用对害虫起到选择作用,使其抗药性逐代增强( )20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 )二、长句默写1将一个 T2噬菌体 DNA 分子的两条链用 32P 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 DNA 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 n 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 32P 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 2/n,原因是 一个含有 32P 标记的噬菌体双链DNA 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两个噬菌体的双链 DNA 分子中,因此在得到的 n 个噬菌体中只有 2 个带有标记。2真核生物翻译时少量的 mRNA 可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的原因是一个 mRNA 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3发生基因突变后,性状不一定改变,可能的原因有: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或 AAAa中产生 a 后,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出来等。4从分子水平解释新物种形成的原因: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及自然选择的作用,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会随时间的推移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产生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