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果品营养论文 绿色象牙--香蕉.doc

  • 上传人:j35w19
  • 文档编号:4249718
  • 上传时间:2018-12-18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76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果品营养论文 绿色象牙--香蕉.doc
    资源描述:

    1、“绿色象牙”香蕉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健康食用水果是我们生活中一门必修的课程。水果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来源之一。但是水果如何吃,怎么吃才健康?本文介绍了素有“绿色象牙”之称的香蕉的一些基本情况,并从香蕉的种类、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食用效果、食用注意事项、香蕉巧用法等各个方面进行论说,向读者全方位的介绍了香蕉。关键词:香蕉 香蕉的价值 香蕉功效 食用香蕉注意事项 香蕉巧用“Green ivory” BananaSummary:With the devolepment of the economy , the level of the people

    2、s life has a lot of improve. It is a important class that eat the food healthy in our life. As we all know , fruits are helpful to our body . Fruits approve the nutrition of the man . but how to eat it healthy ? how to use it exactly ? This article introduce full aspects about banana that is called

    3、“green ivory” . It is also from the kinds of banana, the nutrition of banana,the values of medicament ,the effects of edibltion, the notice things of edibltion,the other direction and so on to talk about banana.Key words: banana , the value of banana , the virture of banana , the notice of eat banan

    4、a , the other purpose of banana一、香蕉的简要介绍香蕉(Musa Paradisiaca) ,俗称甘蕉、弓蕉、芽蕉,香蕉为芭蕉科芭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蕉树的果实,果实长有棱;果皮黄色,果肉白色,味道香甜。香蕉的原产地:香蕉的原产地是东南亚(包括中国南部)目前在马来西亚的森林里还可找到香蕉的野生祖先,存有籽 2 倍体的阿加蕉的若干亚种。 我国南部是香蕉原产地之一,有二千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庄子 (公元前 369 年后)和屈原(公元前 343277 年)的九歌已载有香蕉作纺织用。据古籍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破南越建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花异木,

    5、有甘蕉二本(一作十二本) 。可知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广东己有香蕉栽培。署名晋嵇含著(一般认为是宋代人采录撮辑)南方草本状中载芭蕉有三种,最好是羊角蕉,果最小,次为牛乳蕉,最大最劣为正方形蕉。香蕉生长的适宜环境:香蕉喜湿热气候,在土层深、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里生长旺盛。在类似牙买加南部的半干旱地区灌溉栽培也已成功。野生香蕉采用种子栽培,人工香蕉可用吸根和假鳞茎分株栽培;第一次收获需 1015 个月,之后几乎连续采收。 二、香蕉的种类1. 大种高把香蕉 属高干型香牙蕉,又称青身高把、高把香牙蕉,福建称高种天宝蕉,为广东省东莞市的优良品种。2. 高脚顿地雷 属高干型香牙蕉,为广东省高州市优良品种之一

    6、。 3. 齐尾属高干型香牙蕉,主要分布在广东高州市,为高州市的优良品种。4. 河口高把香蕉 属高干型香牙蕉,为云南河口县主要栽培品种。5. 仙人蕉 属高干型香牙蕉,是从台湾省北蕉的突变中选育出来的,其综合性状极似北蕉,为台湾省的主栽品种。6. 矮脚顿地雷 属中干型香牙蕉,为广东高州市等地的主栽良种之一。7. 威廉斯 属中干型香牙蕉,从澳大利亚引入。该品种果形商品性状好,但抗风力较差,也较易感叶斑病。在中国各产区性状表现不一,反映也不同。 8. 广东香蕉 2 号,原名 631,属中干型香牙蕉,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引入的越南香蕉中芽变选育而成。9. 广东香蕉 1 号,原名 741,属矮至

    7、中干型香牙蕉,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于 1974 年从高州市的高州矮香蕉中芽变选育而成。10. 高州矮香蕉 属矮干型香牙蕉,是高州市地方品种之一。11. 天宝蕉 属矮干型香牙蕉,又称矮脚蕉、本地蕉、度蕉,原产福建省天宝地区,现为福建闽南地区主要栽培品种之一。12. 广西矮香蕉 属矮干香牙蕉,又名浦北矮、白石水香蕉、谷平蕉等,为广西主栽香蕉品种。 13. 畦头大蕉 属大蕉类型,为广东新会的地方品种之一。 14. 西贡蕉 属粉蕉类型,又名粉沙蕉、米蕉、糯米蕉、蛋蕉,约在 1932 年从越南引入,为广西南宁、龙州一带的主栽品种,各产区均有引种。 15. 美蕉 属龙牙蕉类型,又名龙牙蕉或过山香蕉

    8、,为福建省的主栽品种。16.三、香蕉的价值(一)香蕉的营养香蕉几乎含有所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从中可以很容易地摄取各种营养素。香蕉食物纤维含量丰富,而且虽然因甜度甚高而得其名,但是一根净重约 100 克的香蕉的热量大约相当是一餐白饭的一半或以下而已。香蕉含有大量糖类物质及其他营养成分,可充饥、补充营养及能量。香蕉含有相当多的钾和镁。钾能防止血压上升及肌肉痉挛,而镁则具有消除疲劳的效果。香蕉也是一种天然的制酸剂。由于香蕉对消化、吸收相当良好,因此从小孩、到老年人,都能安心地食用,并补给均衡的营养,甚至对大脑也有一些帮助。根据一项综合了 11 项过去的国际研究结果的分析,发现香蕉中的钾离子可以降

    9、低中风危险。高血压患者体内往往“钠”多而“钾”少,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钾离子能抑制钠离子,维持体内的钠钾平衡。从膳食中每摄入 1.6 克钾(约根香蕉),中风的机率会下降 21%。此外,一项在 2009 年由香港中文大学进行的体外实验发现,美国地扪香蕉含有的一种“凝集素”(lectin),可促进可杀死癌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及调节免疫力的“ 介白质-2”(interleukin-2)和“干扰素伽玛”(interferon-gamma)的产生,并能抑制白血病细胞株(L1210)及人类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生。亦有美国密歇根大

    10、学的研究指出,香蕉内含的一种“凝集素”,可以在爱滋病毒外膜上发挥作用,阻止其入侵感染,进而降低病毒传散率。(二)香蕉的功效香蕉在人体内能帮助大脑制造一种化学成分血清素,这种物质能刺激神经系统,给人带来欢乐、平静及瞌睡的信号,甚至还有镇痛的效应。因此,香蕉又被称为“快乐食品”。美国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常吃香蕉可防止高血压,因为香蕉可提供较多的能降低血压的钾离子,有抵制钠离子升压及损坏血管的作用。他们还认为,人如缺乏钾元素,就会发生头晕、全身无力和心率失常。又因香蕉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而含钠量低,且不含胆固醇,食后既能供给人体各种营养素,又不会使人发胖。因此,常食香蕉不仅有益于大脑,预防神经疲劳,还

    11、有润肺止咳、防止便秘的作用。香蕉富含降低血压、保护动脉内壁的钾元素,并含有大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化合物,有控制血压的作用。香蕉中丰富的钾可强化肌力及肌耐力,因此特别受运动员的喜爱。香蕉含有一种能帮助人脑产生羟色胺的物质,能使人的心情变得愉悦、减轻疼痛和忧郁,故有“快乐食品”之称。据现代医学研究,香蕉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镁,而镁有预防癌症的作用。香蕉还有滑肠和止泻作用。食用效果 1. 香蕉含有大量糖类物质及其他营养成分,可充饥、补充营养及能量;2. 香蕉性寒能清肠热,味甘能润肠通便,可治疗热病、烦渴、大便秘结、痔疮出血等症;3. 香蕉能缓和胃酸的刺激,保护胃黏膜;4. 香蕉中含血管紧张素转化

    12、酶抑制物质,可以抑制血压的升高;5. 香蕉果肉甲醇提取物对细菌、真菌有抑制作用,可消炎解毒;6. 香蕉中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等可以防癌抗癌。 (三)香蕉的药理作用1果肉中含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及二羟基苯乙胺甚多,日本所产者,含 5-羟色胺在 1015 微克/克据测定,乌干达所产之香蕉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为 2 微克/克,5-羟色胺为 16.2 微克/克。2. 每日食入 5-羟色胺 10 毫克对胃肠功能并无障碍,但如食入过多,可能导致胃肠功能障碍。3. 在测定尿中吲哚或儿茶酚胺时,不应吃香蕉。4. 未成熟的香蕉肉对豚鼠的保泰松诱发性胃溃疡,有预防(同时服用)或治疗(服保泰松后 15 天再

    13、服香蕉肉)作用;对强制性不动所诱发的大鼠胃溃疡也有保护作用,但对强的松诱发者则无效。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由于其中所含的 5-羟色胺使胃酸降低,以及香蕉肉缓和刺激的原故,它无抗胆碱作用,也无中枢抑制作用。5. 芭蕉树叶及茎干的液汁能收缩离体豚鼠回肠及大鼠十二指肠,并升高犬及大鼠的血压,这些作用可被阿托品及妥拉唑啉所拮抗。6. 干叶、茎之甲醇提取物有抑菌作用;成熟香蕉之果肉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有抑制真菌、细菌的作用。7. 香蕉味甘性寒,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主要功用是清肠胃,治便秘,并有清热润肺、止烦渴、填精髓、解酒毒等功效。由于香蕉性寒,故脾胃虚寒、胃痛、腹泻者应少食,胃酸过多者最好不吃。(四)香

    14、蕉的巧用法作用一:巧使皮肤滋润光滑:香蕉皮晒干磨粉,还是不错的美容佳品。面部是干性皮肤的人,可用香蕉皮内侧贴在脸上(皮的内侧朝脸皮的一面),晾 10 分钟左右,再用清水洗净。作用二:巧擦皮沙发:皮沙发或皮椅子,使用期很长,平时就应该注意清洁与保养工作,否则时间久了要清理就不那么容易了。这里有一个擦皮沙发的小窍门;吃完香蕉以后,顺手用香蕉皮的内侧摩擦沙发的皮面,就能消除污垢,保持皮沙发的清洁。作用三:巧擦皮鞋:用香蕉皮擦皮鞋,可使皮面洁净、光亮。作用四:常饮香蕉皮水可抗忧郁:未成熟香蕉的皮,不管是剁碎还是用水煮,或者榨成汁饮用,都可以抗忧郁。此外,成熟香蕉呈黄色的皮,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以及类

    15、叶黄素,可以保护视网膜神经细胞,防止光线或紫外线对视力的伤害。香蕉皮既可以抗抑郁,又可以当成视力保健的饮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效,医师特别提醒肾脏病以及糖尿病患者应该少吃。作用五:巧治高血压:取香蕉皮 30 克60 克,煎汤服用,可治高血压。作用六:治疗风热牙痛和虚火牙痛:香蕉盐:去皮香蕉 3 个,抹盐少许吃之。每日 2 次。作用七:巧防中风:取鲜香蕉皮 30 克煎汤代茶饮,能扩张血管,防止中风和心绞痛。作用八:巧治便血:取三个香蕉皮,炖熟后服用,能治疗痔疮疼痛,大便出血。作用九:巧治手足皮肤皲裂:在每次用热水擦手、足后,用香蕉皮的内侧在手上进行摩擦,可防止手、足的皮肤皲裂。如果已经有裂口了,可

    16、将香蕉皮直接在裂口处摩擦,一般连用数次即可治愈。四、食用香蕉注意事项(一)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尤其适合口干烦躁、咽干喉痛者,大便干燥、痔疮、大便带血者,上消化道溃疡者,饮酒过量而宿醉未解者,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者。并非人人皆宜 香蕉的含糖量较高,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有溃疡病的人胃酸分泌较多,腹泻的人肠胃收缩能力差,吃了香蕉会加重肠胃病和溃疡病的病情。关节炎或肌肉痛病患者也不宜食用香蕉,因为它能使局部血液循环减慢,代谢产物滞积;且因其含糖量高,食用后会使体内维生素 B 消耗增大,从而使关节、肌肉疼痛加剧。肾不好少吃香蕉,因为香蕉中还会有较多的钠盐,食用香蕉过量,会增加肾功能的负担,延缓病情

    17、的好转,并有引起病情恶化的可能。(二)空腹吃香蕉不利于健康专家提醒,不要空腹时吃香蕉,一般应选择在饭后或不是饥饿状态时吃香蕉。香蕉既是香糯可口的水果,又可充当粮食。香蕉含糖量高达 20%。其中果糖和葡萄糖之比为 11,是补充糖类、消除疲劳的理想食物,因而,常被驾驶员用来充饥。但香蕉中矿物质含量极为丰富,尤其是含有大量的钾元素,每天只要吃上一只香蕉,就足以使体内的钾保持正常水平。香蕉多食后可造成体液中的钾、钠比值的改变,特别是空腹时食用,使血液中钾大幅度增加。若血液中钾的含量高于正常浓度 5.5 毫摩尔/升时,会对人的心血管等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出现明显的感觉麻木、肌肉麻痹、嗜睡乏力等现象,严重者心脏传导阻滞、心律不齐,这时开车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驾驶员尤其不宜空腹吃香蕉。附件:普通香蕉香蕉树 野生香蕉参考文献:张翔鹰 发现水果 南海出版公司 2008 年李晓霞 非常水果 解放军出版社 2004 年 08 月 01 日张汉荣 我国香蕉科技研究的几点建议 【J】;热带农业科学;2006 年 06 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果品营养论文 绿色象牙--香蕉.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424971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