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渭南市旅游业 ldquo;十三五 rdquo;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4249393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渭南市旅游业 ldquo;十三五 rdquo;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渭南市旅游业 ldquo;十三五 rdquo;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渭南市旅游业 ldquo;十三五 rdquo;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渭南市旅游业 ldquo;十三五 rdquo;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渭南市旅游业 ldquo;十三五 rdquo;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渭南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以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意见 、省政府关于建设陕西东大门的决定、渭南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意见为主要依据,制定渭南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一) “十二五”发展成就“十二五”时期,渭南市旅游业走过了一段快速又辉煌的发展历程。随着华山成功进入全国 5A 级旅游景区行列,渭南市旅游业内在发展动力焕发出来,出现了蓬勃发展、整体提升的态势。近两年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渭南市旅游业逆势强劲增长,成为渭南稳增长、优结构、惠民生的生力军。“十二五”

2、期间,旅游业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业规模迅速扩张。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全面增长,接待游客人数从 2010 年的 1328.5 万人次提高到 2014年的 3202 万人次,增长 1.4 倍,年均增长 2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从 2010 年的 67.6 亿元提高到 2014 年的 252 亿元,2增长 2.7 倍,年均增长 39%。渭南市旅游业在全省旅游业中权重也显著提高,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从占全省的 9.12%和 6.86%提高到 9.64%和 10.00%,显示出旺盛的后发优势。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接 待 游 客 人 数 ( 万 人 )

3、 1328.52 2039.29 2512.08 2900 3202旅 游 综 合 收 入 ( 亿 元 ) 67.56 116.3 155.54 212 252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图 1 渭南市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变化情况图 2 渭南市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占全省比重变化情况0.%2.0%4.0%6.0%8.0%10.%12.0%201 201 201220132014年 份比重 旅 游 人 数 占 全 省 比 重旅 游 收 入 占 全 省 比 重3旅游产品与业态日益丰富。新开发的旅游景区景点不断涌现,尧头窑陶瓷景区、同州湖景区、卤阳湖景区等一批历史文化

4、和湖泊生态特色旅游景区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全市 A 级旅游景区达到 27 家,其中 5A 级 1 家、4A级 5 家、3A 级 18 家。带有浓郁乡情的乡村旅游快速兴起,形成了葡萄庄园、冬枣篱园、渔村渔港、休闲农庄、乡村酒店、垂钓人家、野趣山庄等旅游新业态。具有地标特征的渭南博物馆、体育中心、万达广场等陆续落成,在临渭区形成了集文化游览、运动休闲、商务购物、美食功能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区。旅游服务配套能力显著提高,全市星级饭店达 36 家,其中四星级 1 家、三星级 27 家,旅行社38 家。醒目统一的旅游景区景点标识覆盖全市所有旅游道路,为自驾游提供了准确方便的指引服务。024681012141

5、6182010年 星 级 旅 游 景 区 数 量 ( 个 ) 1 0 1 62014年 星 级 旅 游 景 区 数 量 ( 个 ) 1 5 18 35A 4A 3A 3A以 下图 3 渭南市星级旅游景区数量变化情况40510152025303540星 级 饭 店 数 量 ( 个 ) 24 36旅 行 社 数 量 ( 个 ) 29 382010年 2014年图 4 渭南市星级饭店、旅行社数量变化情况旅游形象大幅提升。大力弘扬“华夏之根、文化之源、河山圣地、人文渭南”旅游形象,重点发掘华山的历史文化内涵,成功举办了“华山论剑” 、 “黄河与秦岭对话”等高端文化活动,丰富了渭南市旅游发展的时代特色,

6、在全国初步确立了渭南山水人文旅游的形象定位。旅游宣传逐步展开,旅游品牌塑造有序推进,品牌感召力不断增强,新的旅游热点区域开始形成,尤其是“大荔旅游专列”的开通运行,标志着渭南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得到市场的热烈响应和游客的高度认同。区域旅游合作逐步深化。抓住陕晋豫黄河“金三角”经济融合发展的机遇,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旅游项目合作、客源互送、品牌共塑已经启动,区域旅游合作出现良好势头。充分利用西安渭南发展一体化和关中城市5群一体化发展契机,深化与西安和关中城市的旅游合作,开创热点旅游城市互动联动发展模式。目前,以西安都市圈为核心的关中城市群已成为渭南新增游客主要来源地之一。旅游对经济社会和相关产业

7、带动作用不断增强。2011 年2014 年,全市各类旅游投资完成 111.46 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 2.1%,有力推动了渭南投资增长。来渭游客总量逐年快速提高,直接拉动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旅游消费全面增长。2014 年底,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 5 万人,旅游间接从业人员 15 万人,为增加社会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乡村旅游有力推动了城乡发展一体化,旅游兴农、旅游强农、旅游富农效应进一步显现。旅游业民生功能逐步提升,城乡社区旅游休闲环境不断改善,促进城乡居民周边旅游蓬勃发展,旅游业成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 二 ) “十 三 五 ”发 展 机 遇“十三五”时期,渭南旅游业面

8、临着许多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是渭南旅游业迈向新的大台阶的必然选择。国际国内旅游持续增长的机遇。旅游业仍然处在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国际旅游人数和消费比世界经济增速高 2 个和 3 个百分点,旅游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6的产业。国内旅游业是少数增速最快的产业之一,发展空间巨大,是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产业。这为旅游业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国内消费升级和城市化加快的机遇。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人均 GDP 在 2014 年已突破 7000 美元,进入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水平,由此促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旅游作为新的生活方式,日益成为消费升级的重点领域,直接体现在“大众旅游”持

9、续升温。随着城市化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进入中等收入行列,精神和文化生活需求显著上升,旅游日益成为人们消费中的“刚性支出” 。国家大力推动各类企事业单位把职工休闲度假列入每年工作日程,层出不穷的“个人旅游休闲计划” 、 “家庭休闲旅游计划”汇成巨大的旅游市场需求,为旅游业大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国家大力倡导并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使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圈联结起来,成为当今世界最长、最具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旅游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产业,目前我国与中亚、西亚各国间的旅游合作已经率先开展起来,成为我国向西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随着丝绸之路旅游成为国际热点旅游路线,将催生越来

10、越多的旅游合作与发展机会。这为渭南乘势而上,发挥文化旅游优势,吸引丝绸之路经济带商务流、游客流提供了契机。7建设陕西“东大门”的机遇。省委、省政府从全省发展大局出发,明确提出发挥渭南区位、人文、资源三大优势,支持渭南加快崛起,打造现代开放、文明靓丽、活力创新的陕西“东大门” 。旅游是“东大门”建设的重点产业,也是展现“东大门”新风貌新形象的时尚产业,将会得到省级层面更多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为旅游业快速增长注入生机和活力。快速交通网络发展的机遇。渭南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加快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目前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郑西、大西 2 条高速铁路贯通全境,陇海等 6 条铁路穿越市域

11、,连霍、京昆、渭蒲、榆商 4 条高速公路和 9 条国省干线纵横贯穿,使渭南成为连接南北、辐射东西的交通枢纽,大大缩短了渭南与各大经济中心的时空距离,成为陕西交通最发达的区域,为各类游客来渭体验悠久人文和优美生态提供了便捷条件。西渭一体化和黄河“金三角”融合发展的机遇。随着区域经济合作深化,西安与渭南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西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大的国际化城市,西安渭南一体化将使渭南旅游直接获得巨大客源市场和旅游产业的带动。同时,渭南处在黄河“金三角”的核心区域,在黄河“金三角”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形势下,旅游业已成为整合发展的带头产业。这为渭南旅游大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8( 三 ) 困 难 与 挑

12、 战“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发展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各种挑战。应对挑战,攻艰克难,是渭南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旅游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各地纷纷把旅游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发展,有吸引力的旅游大项目和特色项目不断涌现,新的旅游营销模式和促销手段层出不穷,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环境不断强化着旅游业的竞争,如何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旅游发展制高点对渭南是一个重大考验。投入不足,大项目不足,服务要素发育不足。由于渭南市工业化起步较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制约了对文化旅游的投资强度,许多优质旅游资源还未深度开发。具有市场震撼力的旅游大项目开发不足,缺少能与旅游龙头华山形成

13、互动的高品质大型旅游景区。许多景色瑰丽的农业田园和生态湿地缺乏必要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设施,游客可进入性和体验性低,基本处在原生状态中,迫切需要进行创意设计和设施开发。各县区旅游发展不平衡。有的县区形成了加快旅游发展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旅游产业迅速兴起,旅游设施比较完善,旅游特色比较鲜明,宣传促销力度大,正在成为热点旅游区域。有的县旅游发展处在自发状态,产业发展导向不清晰,支持旅游发展的政策不充分不完备,9内生发展的动力机制尚未形成。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认识,充分调动起各地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整体发展合力。旅游与文化、生态、体育及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有待提升。渭南历史文化、民

14、俗文化、古国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旅游与文化融合开发深度不足,许多珍贵的文化资源还停留在古籍、传说或出土文物中,尚未转化为旅游产品和旅游景观。旅游与自然生态、体育、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有了良好开端,但还处在浅层次阶段,如何从中开发一批精品,做出品牌,仍然是十分艰巨的任务。旅游发展体制、旅游市场秩序、旅游应急机制尚需改革完善。受行政和行业管理分割的影响,一些景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不顺,难以形成发展合力;有的景区及周边市场管理不到位,拉客兜售、强买强卖、欺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损伤了旅游景区形象;一些新开发的景区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存在漏洞和隐患,迫切需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形成充满活力、运行高效的旅游

15、景区发展体制和运行机制。旅游资源比较分散,整合提升任务艰巨。特殊的地质构造演化和独特区位带来的历史演变,使渭南旅游资源种类丰富而齐全,但目前资源管理比较分散,一些地方旅游资源开发出现低水平、雷同化现象,如何整合提升资源开发,以规模化、精细化、高端化为导向,创新发展路10径,提升开发效益,是渭南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第二章 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建设渭南经济强市和陕西“东大门”的基本任务,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快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以追赶超越、转型升级、

16、强化开发、品牌引领为发展方向,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旅游产品,优化空间布局,完善产业体系,推进旅游全域化发展,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区域联动,拓展民生功能,实现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为渭南加速崛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二)发展定位按照建设渭南经济强市和陕西“东大门”的基本任务,渭南旅游业承载着带动渭南市经济发展和繁荣陕西东部旅游产业的双重使命。因此必须把旅游业放在渭南追赶跨越、增强核心竞争力、推进国际化发展的大格局中谋划,大手笔建设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特色旅游产业,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条创新发展的路子。总体定位。依托山水、人文、生态优势,打造渭11南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全国旅游强市、国际一流旅游

17、目的地。 打造渭南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强化旅游产业投资和旅游消费增长为重点,扩大旅游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化、市场化、集群化发展水平,形成国民经济带头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为渭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支撑。打造全国旅游强市:弘扬“华夏之根、文化之源、河山圣地”品牌,全面推进文化旅游生态大融合,努力把渭南建成在全国影响力、竞争力突出的旅游强市。打造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按照国际水准培育一批世界旅游精品,建设国际旅游合作示范区域,加快旅游产业国际化进程,使渭南成为体现国家和陕西新形象的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市场定位。从旅游资源特点和国内外客源市场需求出发,重点开发入境客源市场,国内客源市场、周边客源市场。

18、入境客源市场:以东南亚、韩国、日本和港澳台客源市场为基础,重点拓展中亚、欧美、俄罗斯客源市场,以入境客流持续增长塑造渭南国际旅游品牌。国内客源市场:以“长三角” 、 “珠三角” 、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主要城市客源市场为基础,重点拓展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主要城市客源市场,使渭南成为全国热点旅游城市。12周边客源市场:以西安和关中城市群客源市场为基础,大力开展晋、豫、鄂等周边客源市场,将渭南建设成为周边旅游休闲度假的首选区域。产品定位。发挥旅游资源丰富性、多样性、层次性优势,重点开发山水生态旅游、人文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红色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五大系列产品。山水生态旅游:以华山和陕晋黄河大峡谷景区为龙头

19、,深度开发旅游核心产品。人文旅游:以“三圣” 、帝陵、古国、古城、古镇、古村为载体,发展旅游拳头产品。休闲度假旅游:规划开发滨河、滨湖、温泉、山地等特色休闲度假区,发展旅游升级产品。红色文化旅游:发挥红色文化优势,打造旅游亮点产品。乡村旅游: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大众化、民俗化、宜居化旅游产品。(三)战略导向从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并重转变,提高旅游产业化水平。顺应国际国内旅游发展大趋势,在强化观光旅游,打造标志性观光产品,吸引国际国内观光游客的同时,依托独特优美的山水生态和人文资源,推进旅游要素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品和业态,建设高品质度假旅游区,吸引休

20、闲13游客和度假游客向渭南汇集,拓展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实现转型升级。推进旅游与文化、生态、现代农业等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互动共生效应。立足渭南具有国内唯一性、垄断性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强化综合开发利用,以文化、生态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以旅游实现文化、生态价值;发掘现代农业的文化内涵,持续向现代农业注入旅游要素,促进旅游与现代农业交互融合发展,形成全省特色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旅游板块。走创意驱动、科技驱动、品牌驱动发展路子,打造国际国内一流旅游精品。发挥创意牵引旅游要素流向的特殊功能,把创意放在创新发展的首要位置,通过全球视野的创意和设计,形成高品位文化旅游产品和旅游景区;发挥现代科技深刻改

21、变旅游发展形态的巨大作用,把科技作为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跨越的杠杆,引入国内外前沿技术创新旅游产品和旅游景区;发挥品牌引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作用,精心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精品,推动渭南旅游在融入世界中做大做强。推进发展模式、商业模式创新,延伸和完善旅游产业链条。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向社会资本开放,大力吸引国内外品牌旅游企业投资兴办各类标志性旅游精品工程。积极推进市场创新,把旅游14运营收入重心放在完善产业链条,提供特色化、精细化、优质化的餐饮、住宿、出行、游览、购物、娱乐服务上来,走内生发展道路,形成

22、领先一步的商业模式。以旅游带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树立“旅游全域化”理念,推动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可观览、可体验、可参与要求,对新型村镇、现代农业赋予旅游元素和文化符号,培育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历史特点、时代特征的旅游景区景点,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既提升当地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也使游客充分享受有意境、有乐趣的休闲生活。(四)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加快渭南旅游的产业化、市场化、特色化和国际化进程,大幅度增加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到 2020 年,旅游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旅游产品体系更加丰富,对相关

23、产业的带动力明显增强,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上升,成为渭南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整体实力大幅提高,培育出若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旅游投资、消费保持旺盛增势,旅游创新发展能力步入国内城市先进行列,基本建成全国旅游强市;旅游业国际吸引力、影响力持续上升,打造出一批具有国际品牌的精品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旅游15综合服务体系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基本形成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总量指标:国内游客达到 6300 万人次,年均增长12%;入境游客达到 36 万人次,年均增长 11%;旅游综合收入达到 500 亿元以上,年均增长 12%。分项指标:国内游客人均停留时间 2 天,人均

24、消费 800元;入境游客人均停留时间 2.5 天,人均消费 500 美元。新增 A 级景区(景点)10 个;乡村旅游景区(景点)50 个;新增星级饭店 10 家;新增自驾车房车营地 5 个。社会指标:旅游从业人员达 10 万人,其中乡村旅游 3万人;城乡居民每年出游 3 次左右。第三章 优化布局“十三五”期间,渭南旅游业要围绕建设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全国旅游强市、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科学合理整合资源和旅游要素,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优化旅游功能空间,凸显渭南旅游整体形象,形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高品质旅游目的地体系。(一)总体空间布局结合渭南主体功能区建设,以整合优化存量旅游资源

25、、打造新兴特色旅游集聚区域为重点,全力构建“一核一心四带八区”的网络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1617图 5 “一核一心四带”空间示意图18“一核”体现华夏形象和文化根脉的华山核心旅游区。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华山核心产品,全力建设世界一流精品景区。按照山上扩容,山下留客思路,重点发掘未开发资源的文化内涵,在山上山下形成新的经典性旅游景点,将华山的绚丽文化和审美意境推向新的高度,扩大景区的影响力和承载力。大力发展温泉度假旅游,建设温泉度假群,创立华山温泉度假品牌,提高旅游档次和效益。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华山与少华山、御温泉、少华湖等旅游景区的联动开发和一体化发展,形成集观光游览、户外运动

26、、文化体验、康体养生、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大华山”旅游发展格局。进一步做好华山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和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力争实现突破。“一心”建设渭南综合功能中心旅游区,即临渭区。充分利用新建成的城市性文化、体育、旅游、医疗设施,整合历史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综合优势,依托高铁、高速公路、旅游专线枢纽,建设辐射全市的综合功能平台。开发、培育体现东府特色文化和现代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文化休闲功能街区、生态园区,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商业、金融、医疗等产业的融合,强化旅游功能配套,为全市旅游提供高品质服务,重点在火车站、高铁站、客运中心、湭河老街等处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和旅

27、游咨询服务中心,提供品牌线19路介绍、导览图等,加快实现电子导游全覆盖,构建高效便捷的旅游体系。“四带”构建特色突出的四大旅游带。从“南山、东水、北人文、西航空”的各方位区域资源特点出发,集中力量建设“秦岭生态旅游带” 、 “黄河风情旅游带” 、 “渭北人文旅游带”和“西部航空湿地旅游带” 。“秦岭生态旅游带”:以沿秦岭的临渭区、华县、华阴市、潼关县为主体,依托综合交通优势,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秦岭百里生态文化旅游带” 。在保护、发展秦岭生态基础上,推进文化旅游生态大融合,积极发展山岳休闲、森林度假、温泉养生、山野探险、攀岩滑翔、古迹追踪、古关探秘、城镇游览、现代农业观光等专项旅游和特种旅

28、游,培育形成秦岭山林文化旅游体验区、温泉和湖泊文化旅游度假区、古关古迹寻访旅游板块、农业观光旅游板块、现代城镇旅游板块等五大旅游功能区域。“黄河风情旅游带”:以沿黄河的潼关县、大荔县、合阳县、韩城市为主体,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优化旅游资源配置、综合开发“陕晋黄河大峡谷风情旅游带” 。引入创意设计,以国际视野打造沿黄天下奇观,发展黄河水上风情游、古国遗迹探访游、古城古镇风情游;积极开发朝邑湖、大荔沙苑和现代农业观光旅游,提升同州湖景观品质,发展滨湖旅游、沙漠旅游,建设滨河滨湖湿地旅游度假区,培育形成黄河水上风情旅游体验板块、滨河滨湖风20情旅游体验板块、黄河民俗风情旅游体验板块、诗经和古国古城古

29、镇文化旅游板块、沙漠风情旅游板块、现代农业观光旅游板块等六大旅游功能区域。“渭北人文旅游带”:以西禹高速沿线的韩城市、澄城县、白水县、蒲城县、富平县为主体,依托荟萃富集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资源整合和开发,建设特色鲜明的具有经典价值的“渭北百里人文旅游带” 。深度发掘“三圣”(字圣、酒圣、史圣)文化和帝陵文化内涵,在精心保护古迹遗存的基础上,打造品质一流的旅游产品,发展“三圣”文化寻根旅游、古风民俗文化旅游、帝陵文化寻踪旅游;依照国际旅游标准对中国最大的陶瓷民窑尧头窑遗址和富平陶瓷遗址及陶艺村进行现代创意和策划,发展国际化超级旅游产品,推进陶瓷历史文化旅游和现代陶艺文化旅游;加强对古城古街古村落

30、的保护和整修,有序注入旅游要素,发展古城古街历史文化旅游和古村落文化旅游;强化对革命旧址遗迹的保护,积极发展红色记忆文化旅游,培育形成“三圣”文化旅游板块、帝陵历史文化旅游板块、陶瓷文化和陶艺文化旅游板块、古城古街古村落文化旅游板块、红色记忆文化旅游板块等五大旅游功能区域。“西部航空湿地旅游带”:以卤阳湖航空产业园和湿地景区为主体,建设以通用飞机空中旅游和游艇湖泊旅游为特色的体验性旅游带。深入提炼西汉历史文化精华,营21造西汉文化与卤阳湖水生态融合的大水大绿大生态旅游景区;充分利用水生态景观带,发展画舫、摩托艇、水上飞机等水上娱乐体验旅游;不断完善通用飞机试飞基地的培训和旅游功能,发展航空体验

31、旅游,培育形成卤阳湖水上娱乐体验旅游板块、西汉历史文化板块、航空体验旅游板块等三大旅游功能区域。八区建设八大旅游产业聚集区。以产业化、特色化、市场化为导向,引导旅游资源和要素向标志性区域集聚,发展集群化旅游产品,建设渭南宜居宜游生态区、大华山休闲度假区、韩城古城文化区、澄城陶瓷文化区、白水仓颉杜康文化区、蒲城唐陵文化区、富平红色及陶艺文化区、潼关古关文化体验区,形成旅游产业的重要空间载体。2223图 6 “八区”空间示意图渭南宜居宜游生态区:以临渭区、大荔县、合阳县为核心,充分利用生态和农业资源,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园区和生态田园村镇,形成自然生态与美丽乡村相互映衬,田园风光与优美小镇和谐交融的生

32、态旅游区。大华山休闲度假区:以华山、少华山、少华湖、御温泉为主体,发展森林休闲度假区、滨湖休闲度假区和温泉休闲度假区,共享大华山品牌,形成国际化的连绵休闲度假旅游区。韩城古城文化区:以韩城老城区建筑群、司马迁祠、古芮国遗址为主体,发展古城文化旅游、史圣司马迁文化旅游、古芮国历史文化旅游,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形成驰名中外的古城文化旅游区。澄城陶瓷文化区:以尧头窑古陶瓷遗址为核心,按照国际水准发展体验性陶瓷文化旅游,配套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形成世界瞩目的陶瓷历史文化旅游区。白水仓颉杜康文化区:以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历史遗址为主体,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观赏内容,融入体验性、参与性活动,发

33、展形成体现中国文化源头的特色旅游区。蒲城唐陵文化区:以唐帝陵遗址群为主体,加强唐文24化的挖掘和提炼,开发面向大众消费的衍生旅游项目,增强唐帝陵的吸引力和旅游价值,形成与西安唐文化精品旅游景区遥相呼应、相互映衬的唐帝陵历史文化旅游区。富平红色及陶艺文化区:以红色旧址和古陶瓷遗址、现代陶艺文化为主体,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独特资源的旅游转化利用,开发标志性旅游产品,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和陶艺文化旅游,形成红色文化及陶艺文化旅游区。潼关古关文化体验区:以潼关古城墙、老街区、古关隘为主体,加强古遗址的保护与整修,再现天下雄关的风采,融入国际旅游元素,发展古关文化旅游,古关隘道探险旅游,形成国际化的古关

34、文化体验区。(二)培育发展特色旅游板块立足优势资源,按照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思路,推动资源整合提升,创新开发新兴旅游产品和旅游新业态,重点培育、发展十二个个性鲜明、影响力强的旅游板块。山岳旅游板块:依托秦岭连绵不绝的高山、峡谷、河流、森林、草甸以及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资源,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以深度开发华山为重心,加快少华山景区建设,规划开发仙峪、金岩沟等 36 峪新景区,发展森林旅游、探险旅游、漂流旅游、道教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产品,塑造山岳旅游集群化发展格局,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山岳旅游板块。黄河湿地生态旅游板块:依托陕晋黄河大峡谷丰富多25彩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以洽川湿地公园、千顷荷

35、塘、万亩芦荡、候鸟珍禽、三河并流奇观(黄河、渭河、洛河) 、古渡口为核心吸引物,建设黄河风情旅游系列化景区景点,重点发展水上游艇、湿地观光、温泉游泳、古渡寻踪、野生鸟类观赏、民俗体验、特产购物等旅游产品,建成黄河湿地生态旅游文化板块。湖泊水乡旅游板块:发挥湖泊遍布、水系纵横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富集优势,大力开发体现水景、水韵、水魂和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高度融合的旅游景区。加快建设少华湖、同州湖、卤阳湖、林皋湖等四大湖的系列旅游产品,按国际标准规划建设朝邑湖旅游新景区。发展水上娱乐、水上运动、水生态观光、水文化旅游、滨湖休闲度假等专项产品,打造中国内陆最具特色的湖泊旅游群,形成湖泊水

36、乡旅游板块。沙苑生态文化旅游板块:依托大荔沙苑十万亩沙漠自然资源及悠久的皇家园林历史文化资源,在严格保护好沙苑树林、草场植被的基础上,高标准规划建设高端化沙漠旅游景区,积极发展沙苑生态观光旅游、沙苑历史文化旅游、沙漠特产购物、沙漠露营和滑沙、悬挂式滑翔、沙漠摩托车驾驶、沙漠越野冲沙、沙上马术运动项目,形成别具一格的沙苑生态文化旅游板块。乡村旅游板块:充分利用乡村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民俗文化资源,按“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要求,结合“美26丽乡村建设”规划,发展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历史印记、民俗风情的旅游村镇。完善乡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功能,加快“农家乐”旅游产品升级,形成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镇。依托

37、现代农业、林业和渔业,大力发展休闲农庄、果树庄园、风情渔村、养老基地和乡村客栈等新兴乡村旅游产品,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培育出一批乡村旅游品牌,建成充满魅力的乡村旅游板块。度假旅游板块:适应城乡居民休闲度假的需求,依托山岳、森林、湖泊、温泉、湿地、河流等自然资源和景观,发展森林度假区、滨河度假区、湿地度假区、温泉度假区和乡村旅游度假区。积极开发自驾车营地、房车宿营地。推进度假区连锁经营模式,重点培育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打响品牌,建成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度假旅游板块。“三圣”文化旅游板块:充分利用“三圣” (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历史文化荟萃的资源优势,深度发掘“

38、三圣”文化内涵,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植入体验性、参与性内容,打造“寻根谒圣”系列文化旅游产品。加快“三圣”文化申遗步伐,强化“三圣”景区的互动联动,扩大“三圣”旅游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形成中外驰名的“三圣”文化旅游板块。帝陵旅游板块:发挥帝陵连片、集中的优势,在保护好地面文物古迹的前提下,以桥陵国家大遗址考古公园为27龙头,建设国家级帝陵遗址公园群和百里帝陵文化旅游长廊,整理、提炼帝陵文化主题,从不同侧面反映唐王朝兴衰历史,形成气象万千的帝陵文化旅游板块。陶瓷陶艺文化旅游板块:依托尧头窑陶瓷遗址、富平陶艺村和古城陶瓷遗址,深度发掘源远流长的陶瓷历史文化精华,尤其是古陶瓷遗址与古丝绸之路贸易的关联性

39、,突出陶瓷的文化特色与历史审美价值,重点建设中国瓷谷、千年古镇、民瓷之城、艺术之乡、陶瓷博物馆等景区景点,发展瓷谷风情、陶艺体验、古镇观光、乡村度假等旅游产品,建成国际化的陶瓷陶艺文化旅游板块。古国古城古镇古村落文化旅游板块:依托古芮国、古莘国文化遗存和韩城、潼关古城、富平斩城以及分布广泛的古镇古村落,在抢救性保护这些历经沧桑的“遥远文明”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建设体现灿烂多彩历史文化基因符号的景区景点,打造古国寻踪、古城观光、古镇风情、古村民俗、文化体验、乡村度假等旅游产品,精心设计寻觅“遥远文明”旅游线路,建成经典性旅游板块。红色旅游文化板块: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创新

40、表达形式和展示方式,完善提升渭华起义纪念馆、习仲勋旧居和墓园、王尚德纪念馆,进一步建设智取华山、永丰战役、荔北战役、壶梯山战役、潼关保卫战、韩城八路军东渡黄河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美丽乡村建28设,开发红色标识鲜亮、红色氛围浓厚、与红色景点协调增彩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建成陕西东部红色旅游板块。体育健身和健康养生文化旅游板块:充分发挥山川秀美、天蓝气清、生态超群的自然优势,弘扬体育健身和健康养生文化,规划建设沿山、滨河、环湖国际体育培训场馆、赛道和“慢生活”休闲步道,配套建设健康养生设施,发展山地体育、沙漠体育、航空体育、水上体育、田径运动和休闲健身、养生养老等多样化旅游产品,建成具有国

41、际水准的体育健身和健康养生文化旅游板块。(三)建设旅游目的地体系根据各类游客的消费需求、旅游资源的品质等级、旅游景区的品牌质量及服务水准,全力建设以国际旅游目的地为引领的多层次旅游目的地体系。国际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目的地以 5A 级旅游景区为核心承载地。 “十三五”期间,围绕打造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大力开发高端化、精品化、特色化旅游产品,提升现有 5A 级景区,创建新的 5A 级景区。在提升现有 5A 级景区方面,加快华山 5A 级旅游景区综合开发,不断增添新的经典性景点,大力发展温泉度假旅游群,并与少华山、少华湖、御温泉景区互动联动发展,打造“两山、一湖、一温泉”的“大华山”旅游品牌

42、,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区,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扩大华山旅游的体量、容29量和服务质量,建成世界一流精品景区。在创建新的 5A 级旅游景区方面,重点培育六大国际旅游景区:一是古陶瓷遗址与古镇古村落叠加聚集、具有完善原生态特征的尧头窑陶瓷文化旅游景区和富平陶艺村、陶瓷博物馆景区,加强品牌塑造,打造“中国瓷谷”品牌,将中国最大民窑陶瓷文化旅游推向世界;二是以黄河洽川湿地国家公园为核心,将福山景区、坊镇灵泉古村落整合进来,挖掘古萃国和诗经文化精髓,培育以黄河湿地生态文化为主色调、福山古建筑文化、灵泉古村落文化、古国文化、诗经文化共融一体的综合性世界文化旅游景区;三是以司马迁祠、韩城古街、党家村古村落、古

43、芮国文化遗存为主体,建设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打造韩城世界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四是加快开发卤阳湖航空湿地文化旅游,建设国际化的集航空体验旅游、湖泊水上娱乐、西汉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五是通过国际合作,按国际标准开发大荔沙苑高端沙漠文化体验旅游景区;六是高标准规划建设朝邑湖,开发湖泊观光、水上娱乐、环湖体育、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打造国际体育和养生度假品牌,创造国际化的高端文化旅游景区。力争有 2个进入 5A 级旅游景区行列,形成 5A 级旅游景区群,基本建成国际山水人文旅游目的地。国内旅游目的地。国内旅游目的地以 4A 级以上旅游景区为核心承载地。 “十三五”期间,围绕打造国内一流

44、30旅游目的地,发挥渭南特有资源优势,促进山水生态人文大融合,加快开发中高端旅游产品,持续提升现有 4A 级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和旅游价值,大力创建新的 4A 级旅游景区,配套建设国民旅游休闲度假区,努力使渭南博物馆、渭华起义旧址、字圣仓颉庙、酒圣杜康遗址、桥陵、富平红色旧址、蒲城古街、朝邑古镇、渭南老街、同州湖、富平陶瓷博物馆等进入 4A 级旅游景区行列,形成具有全国品牌影响力的 4A 级精品景区群,基本建成国内著名旅游目的地。陕晋豫周边旅游目的地。发挥处在“黄河金三角”核心区域的地缘优势,建设以 3A 级以上旅游景区为主要承载区的陕晋豫周边旅游目的地。大力改造提升现有 3A 级景区,不断注入地方特色文化元素,提升品牌附加值;加快创建新的 3A 级景区,将更多的大型现代农业园区、名人故居、博物馆、老城古街、古镇古村、特色城镇、生态景观纳入创建范围,配套建设一批省级旅游度假区,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十三五”期间,努力使 3A 级旅游景区增长一倍,基本建成在陕晋豫周边具有较强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关中城市群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地域相连、交通发达的优势条件,以建设西安大都市及关中城市群“后花园”为目标,大力构建以 2A 级以上景区为主要承载区的关中城市群旅游目的地。适应关中城市群周末休闲旅游和旅游度假的需求,以可重复旅游、持续招徕“回头客”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旅游娱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