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勤梳理名篇名句不离口1屈原的诗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的句子: , 。2 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 。3 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 。4 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5 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 。【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4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易错成语勤温习1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
2、只能让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是被内行人笑话之意,已含有“让人” 之意,与前面的“让人 ”重复。)2 2001 年 7 月 13 日,中国终于赢得了 2008 年奥运会主办权,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记忆犹新”的意思是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前面不能再用“还” 。)3领导应当在出现问题之前就未雨绸缪,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未雨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与“ 在出现问题之前” 重复。) 4记得王朔开涮金庸,写文章攻击他是“四大俗”之一。我们有时会受到意料不到的不虞之誉,有时也会遭到过于苛求的诋毁。(“不虞
3、之誉”: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句中“ 意料不到的 ”与成语中的“不虞”存在重复。把句中的“ 意料不到的”删除即可。)5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如数家珍”:家珍,家藏的珍宝,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成语与老王自己家“多年收藏” 的“宝贝 ”在意义上重复啰嗦。)写作素材常积累备考话题:成功与激情经典素材:命若琴弦(一老一少盲人寻找复明的药方要弹断 1000 根琴弦其实药方是一张白纸生命需要激情和梦想)两个盲人靠说书弹三弦糊口,老者是师父,70 多岁;幼者是徒
4、弟, 20 岁不到。师父已经弹断了 999 根弦子,离 1000 根只剩下一根了。师父的师父临死的时候对师父说:“我这里有一张复明的药方,我将它封进你的琴槽中,当你弹断第 1000 根琴弦的时候,你才可取出药方。记住,你弹断每一根弦子时都必须是尽心尽力的,否则,再灵的药方也会失去效用。”那时,师父才是 20 岁的小青年,可如今,他已皓发银须。 50 年,他一直奔着那复明的梦想。他知道,那是一张祖传的秘方,师父记错了应弹断弦子的数目,800 根时就打开了那张纸,所以他至死也未复明。 一声脆响,师父长叹一口气又长吁了一口气,心头一阵狂喜,甚至顾不上向周围从遥远的山凹汇聚来听他弹琴的乡亲们说声抱歉,
5、甚至顾不上带上徒儿就一个人向城中的药铺匆匆赶去。 当他满怀虔诚满怀期望等取草药时,掌柜的告诉他:那是一张白纸。他的心咚地跌入冰窖,头嗡地响了一下,他努力抓住柜台的护栏平衡身体,平静下来他明白了一切:他不是早就得到了那个药方了吗?曾经因为有这个复明药方的召唤,他才有了生存的勇气。他在谋生中,说书弹弦,受人尊敬,他学会了爱与被爱,在生存的快乐中他早已忘记自己是个盲人他其实早已复明于那些劳碌的时刻。回家后,他郑重地对小徒说:“我这里有一个复明的药方。我将它封入你的琴槽,当你弹断第 1200 根弦的时候,你才能打开它,记住:必须用心去弹,师父将这个数错记为 1000根” 小瞎子虔诚地允诺着,他看不见师
6、父的两只枯眼已满噙泪水,老瞎子心中暗暗说:“也许他一生也弹不断 1200 根弦”时新素材:日前,著名导演张艺谋接受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的专访。问起他的成功经历时,记者插了一句题外话:张导演,您已经是国际上知名的大导演了,有人传言,在当今电影界,仅张艺谋这三个字,就是一个聚财的品牌,能不能透露一下,您现在到底有多少财富呢?”张艺谋仔细思考了一下,然后认真地对记者说:“说来你也许不信,我的财富,只是一架旧式照相机。由于家庭出身原因,从小到大,我们家一直生活在一个受人歧视的环境里。18 岁那年,我迷上了摄影,可在当时,家里连吃饱饭都困难,哪里还拿得出钱给我买照相机,供我学摄影呢?有一天
7、,我听人说,卖血可以赚钱,于是我瞒着家人,偷偷地到城里去卖血。一连卖了 5 个月,终于攒够了买一架照相机的钱。凭着那架照相机给我的艺术积累,1978 年我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可以这样说,是那架照相机,或者说那段卖血的经历,给了我特殊的人生体验,鼓励我不断挑战逆境,打破宿命,去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所以,不管到哪里,我一直保留着它,那才是我真正意义上的财富!”事后,记者在专访上写上了这样的话:“当人们把羡慕的目光投向成功人士名利光环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他们身上隐藏的精神财富激情与梦想,那才是他们动力的源泉、制胜的要素、成功的秘诀。”技能再提高一、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1课本迁移法中学课本中的文
8、言文多是选用名篇名章,多背文章有利于发现陌生文段与课本的内在联系。在高考中,其实有很多实词是课本里学过的,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语言环境罢了,只要能及时联系,很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典题呈现】2012 年高考安徽卷第 4 题A值母病笃 笃:严重。B向者,通判监修 向:先前。C君奉委巡察 委:委派 D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 度:打算 【思路点拨】A 选项“值母病笃”中的“笃”字,它解释为“严重”,我们就可以联想到陈情表中的“刘母日笃”,李密正是说他的祖母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可见将“笃”解释成“严重”是正确的;B 选项“向者,通判监修”中的“向”,我们又可以联想到桃花源记中的“寻向所至”,所以它将“向”解释
9、成“先前”也是正确的。排除这两个选项后,我们做对题的机率会大增。又如 2012 高考湖北卷第 9 题, C 选项“唯当就蚁封耳”中的“就”,我们可以联想到劝学中的“金就砺则利”,应该是“靠近”的意思,而它却解释成“留下”,很显然解释不通,我们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一题的正确答案。2成语对照法现在运用的成语,还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熟知的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有时也能使解题“柳暗花明又一春”。【典题呈现】2012 年高考重庆卷第 8 题A即代勒所部民兵昼夜行 部:部署B与王素党结避祸 党:勾结C商稔公,知贼不敌 稔:熟悉D王命秣者加莝豆,不为止 为:因为【思路点拨
10、】B 选项“与王素党结避祸”中的“党”字,就可对照成语“结党营私”中的“党”字,二者的意思完全一样,都是“勾结”的意思;再如 2012 年高考北京卷第 6 题,A 选项将“闻君义甚高,愿假榻”中的“假”解释为“借用”,可以对照成语“久假不归”;2012年高考湖北卷第 9 题,A 选项将“不觉懔然,心神俱肃”中的“肃”解释为“恭敬”,可以对照成语“肃然起敬”;2012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 4 题,C 选项将“就院易一员往漕闱”中的“易”解释为“更换”,可以对照成语“改弦易张”等,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 2012 年高考全国辽宁卷第 4 题,D 选项将“何乃横得重名”中的“横”字解释成“强行”,
11、却是错误的,这里的“横”字,其实和成语“飞来横祸”中的“横”字意思一样,都是“意外”的意思,据此我们便可轻松选出正确答案。3字形推断法汉字中的形声字占 80%以上,会意字占 12%以上,其形旁表义为我们破解文言实词的词义提供了帮助。【典题呈现】2012 年高考浙江卷第 16 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门而贽 贽:拿着礼物求见。 B而又辱之 辱:辜负。C或过称其文字 过称:过分称赞。 D不暇就师穷经 就:跟从。【思路点拨】文中的“贽”并不常见,但我们可以根据它的字形做一些推断。“贽”由“执”和“贝”两部分组成,那它是形声字还是会意字呢?如果是形声字,他就是“贝”形“执”声,
12、和钱财、礼物等有关,而该选项将其解释成“拿着礼物求见”,又似乎和“执”也有关,那它有可能便是会意字。结合语境,我们发现这种推断还是很有道理的。由此便可初步判断这个解释是正确的。4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互文句和并列结构非常多,其中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简易推出繁难。【典题呈现】2012 年高考山东卷第 9 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躬:弯腰B犹称所长而达之 称:称赞C兴叩头流涕,固让曰 固:坚决D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 能 和睦【思路点拨】A 选项的“越理”和“犯分”就是并列结
13、构,“越”和“犯”都是“越过”、“超出”的意思,那么“分”和“理”的意思也会相近,解释成“本分”是合适的。B 选项“谲佞残妒”四个字都是并列结构,都是人性中恶的部分,“谲”现在可以组词“诡谲”,将它解释成“诡诈”也是正确的。5语法推断法对实词所在的短语作结构分析,对实词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很快推断出文言实词释义的正误。【典题呈现】2012 年高考山东卷第 9 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躬:弯腰B犹称所长而达之 称:称赞C兴叩头流涕,固让曰 固:坚决D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 能 和睦【思路点拨】这个句子是省略了主语“阴兴”的,“履”作动词,行走的
14、意思,是谓语,“涂泥”是名词,是宾语,而“躬”应该是修饰“履”的,是状语,它应该是副词,联系到“躬”作副词的义项,即“亲自”,代进去正好解释得通。它解释成“弯腰”,是把它当成了动词,这在语法上是说不通的,所以可判断这个选项就是正确答案。【典题呈现】2012 年高考福建卷第 2 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杳无穷极 杳:深远 B修篁干霄 干:冲C延坐后堂 延:延请 D履苍莽中 履:鞋子【思路点拨】这个句子也省略了主语“予与三二友”,谓语是“履”,宾语是“苍莽”,可见这个“履”字和上面“躬履涂泥”中的“履”都是动词行走的意思,将它解释成“鞋子”是错误的。6语境推断法“字不离词,词
15、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准确地阐释了语境推断法的内涵,要想推断实词的正确意思,必须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钥匙。【典题呈现】2012 年高考天津卷第 9 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 意:猜测B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 执:拉住C貌袭之,道艺两失 袭:承袭D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 寿:使 长寿【思路点拨】从语境“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反托于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可以看出:作者想收集记述一瓢先生作为名医的事迹,但后人寄来的墓志却只字不提“医”,反而提到“和陈文恭
16、公讲学”,这让作者很是意外,根据语境,“意”的意思绝不是“猜测”,而是“料想”,这是作者没有意料到的事。因而可以判断这题的正确答案就是 A 选项。解答高考文言文实词考查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你掌握的“武器”越多,你答题的准确率就越高。而且,要学会将各种“武器”综合运用,这样才会取得最佳的效果。基础巩固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报燕王书望诸君(即乐毅)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17、“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其功多者赏之;不以官随其爱,其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使臣为亚卿。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曰: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结于赵矣。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自五伯以来,功
18、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惬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不寐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臣闻古
19、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节选自古文观止报燕王书)(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 报:回复B不以官随其爱 爱:喜欢的人C擢之乎宾客之中 擢:提拔D故吴王不寐先论之可以立功 寐:睡觉(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察能而授官者 人不知而不愠B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 亦犹今之视昔C不以官随其爱,其能当者处之 其若是,孰能御之D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 其孰能讥之乎?(3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
20、确的一项是( )A乐毅怕惠王身边的人不了解先王之所以容留臣下的道理,就写了这封信,书信词真情切,富有感染力。B乐毅认为圣明国君是“ 功立而不废 ”,而“ 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 ,含蓄表达对贤圣之君及“蚤知之士” 的景仰,实则含蓄批评燕惠王。C乐毅得燕昭王之恩遇,但却不为燕惠王所赏识。惠王取代其兵权,还有加害责难之意,故乐毅愤而奔赵,欲说赵伐燕。D本文铺张排比,气势不凡,同时也运用对偶修辞,阐释了君臣正道、用人原则、功名俸禄等原则问题,可谓遣辞精当婉曲,柔中带刚。(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 )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5 分
21、)(2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5 分)【答案】(1 ) D(2 ) B(3 ) C(4 )(1 )齐国将士熟悉兵法,擅长战事。您如果要攻打齐国,就必须汇合诸侯各国的力量来对付它。(2)我听说,古代的品德高尚的人,即使和朋友绝交,也不说别人的坏话;忠臣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家,不需洗刷自己的名声。【解析】(1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
22、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比如本题就可以代入原文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D 项由后文“ 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与原句句式相同,可以推知“寐”与下句中“见” 的意思相近,不应该是“睡觉”的意思。解释为“觉悟”合适。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
23、法。答题关键词“意义和用法”“ 相同”考生依据自己掌握的虚词用法,依据句意、位置、语法来判断实词意义和用法。B 项都是主谓之间。A“ 而”:顺承;转折 C“其”:代词,“ 那” ;连词,“如果”D“乎”:介词,“被”;句末语气词“呢”。【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师点睛】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必考的一个考点。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是指考纲列举的 18 个文言虚词;所谓在句子中的意义是指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所谓在句子中的用法指的是词典中所列举的常见用法。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总体来看,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
24、客观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考查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文言虚词的意义由用法决定,所以辨析文言虚词异同,先用法后意义。看语法结构。因而,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帮助我们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看前后内容,辨析虚词前后的语句内容,也是我们区别虚词用法的一种方式。例如 A“故察能而授官者” “察能” 是“授官”有先后顺序的,所以表承接。3,看对应位置,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进而推断出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例如本题中 B 项“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
25、亦犹今之视昔”中的“”都是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法相同,都无意义,所以选 B。看特殊句式,要准确把握文言虚词的用法,可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进行推断。(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考生将选项带入原文中,即可发现 C 项“愤而奔赵,欲说赵伐燕”错,原文是说“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借此表明不会说赵伐燕。答案选择 A 项。【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
26、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阅读倒数第二节,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发现有曲解文意的错误。(4 )【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 “闲”通“娴” 熟悉、“习”:擅长 、“举”: 汇合、“图”: 对付;(2) “君子” : 品德高尚的人、“交绝”:绝交、“恶声”: 说别人的坏话、“洁”: 洗刷。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例如本题中“王”“ 天下”“ 臣”。然后
27、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例如本题中“君子”“ 闲”。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28、参考译文】望诸君乐毅于是派人向燕惠王献上自己的书信,信中回复道:“我不才,没有铭记先王的教诲,来顺从您左右人的意愿;又深恐回燕会获得杀身之罪,以至损害先王的明鉴和您的仁义名声,所以逃奔到赵国。如今您派使者数说我的过失,我怕您左右的人不能明察先王为什么要厚爱、任用我的缘由,同时也怕您不明白我为什么要事奉先王的用心,所以大胆写信回答您。我听说过,贤明圣哲的君主,不把爵禄私自赐给亲近的人,而只把它赐给功劳多的人;不拿官职赐给所喜欢的人,只把它给予足以胜任的人。所以,能够在考察后,认为对方确有才能,才授予官职,这样的君主,才是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的君主;考量对方的德行,认为可以结交然后才和他结交,这样的
29、士,才算是能够树立名声的士。我就自己所学的来观察,先王的行为措施,有高出当时一般君主的理想,所以我在持魏节出使燕国时,能被燕国察知、了解。先王对我过分抬举,把我从众宾客之中提拔起来,让我担任亚卿。先王命令我说:我对齐国有蓄积得很久很深的仇恨,我没有度量力量的轻微薄弱,想找齐国报仇。我回答道:齐国有争夺霸业的经验和争战屡胜的优势(影响至今,不可轻视)。同时,齐国将士熟悉兵法,擅长战事。您如果要攻打齐国,就必须汇合诸侯各国的力量来对付它;而汇合天下诸侯各国来对付它,没有比直接联络赵国更好的了。会约楚、赵、宋戮力同心,四国一起攻打它,齐国一定会大败的。先王以为这个意见对,就交给我符节,叫我往南出使到
30、赵国。到完成使命回来报告后,便起兵同诸侯各国一起攻打齐国,取得大胜。而且轻装精锐的士卒,直捣齐国的国都。齐湣王逃遁到莒地,仅仅保全住自己的一条命。珠玉、财宝、兵车、铠甲以及珍贵的器物都收到燕国来了。自从五霸以来,功业没有赶得上先王的了。先王以为志愿得到了满足,认为我没有辜负使命,所以割地而封赏我,使我能得到相当于小国诸侯一样的地位。我不才,自认为接受先王的指令教诲,可以侥幸而无罪过了,所以接受了封赏而没有辞让。我听说贤明圣哲的君王,建立起的功业不会废弃,所以把它记载于史书;有先见之明的人,成就了盛名而不会败坏,所以能被后世称颂。象先王那样报仇雪耻,平服具有万乘兵车的强国,得到齐国八百年累积的财
31、富。到了去世之时,还留下叮嘱后人的遗训。我又听说,善于创始的不一定善于完成,有好的开头的不一定有好的结局。以往伍子胥的意见被阖闾采纳,所以阖闾能远征郢都;夫差却不是这样,相反他把伍子胥的尸体装在革囊里,抛到江中。吴王夫差没有觉悟到子胥劝他灭越的意见具有先见之明,可以建立大的功业,所以把子胥的尸体抛到江中而不知道后悔;伍子胥呢,没有早早看到阖闾和夫差二王胸怀度量不同,所以被抛到江里还不知改变。免于杀身之祸,保全过去的功劳,以表明先王知人善用的业绩,这是我的上策;遭受诋毁、侮辱性的诽谤,致使先王明鉴之名毁坏,这是我最为不安的;面临无法预料的重罪,又想侥幸助赵伐燕以自利,这种不义的事,我是决不敢做的。我听说,古代的品德高尚的人,即使和朋友绝交,也不说别人的坏话;忠臣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家,不需洗刷自己的名声。我虽不才,却多次承受过君子们的教诲。恐怕您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