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语文上册 4《幽默》市中弹琴(第2课时)课件 长春版.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247021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 4《幽默》市中弹琴(第2课时)课件 长春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4《幽默》市中弹琴(第2课时)课件 长春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4《幽默》市中弹琴(第2课时)课件 长春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4《幽默》市中弹琴(第2课时)课件 长春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4《幽默》市中弹琴(第2课时)课件 长春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二 课时,通过这首古文的学习,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为什么听琴的人逐渐散去,唯有一人没走?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说说琴师在集市中弹奏古琴时,起初人们为什么纷至沓来。 2.二思:听琴的人后来为什么又散去了? 3.三探:琴师以为最后一人留下的原因是什么? 4.四悟:通过众人的反应,你认为琴师的琴技如何?,有个琴师在集市中弹奏古琴。,这句话开门见山,直接点出了故事的主要人物琴师,故事发生的地点集市,以及故事的起

2、因琴师弹奏古琴。,品析:,开门见山,起初,集市中的人们以为弹的是琵琶、三弦之类的乐器,听的人比肩接踵,纷至沓来。,“比肩接踵”“纷至沓来”写出了前来听琴的人很多。,品析:,请你再写出几个表示人多的词语。,人山人海 人来人往 人头攒动 水泄不通 摩肩接踵,相信你还能说出更多这样的词语,试一试吧!,积累,琴声清微淡远,人们听此琴声,却觉得平淡无奇,都不喜欢,逐渐散去,最后只有一个人没走。,由于琴师的琴声平淡无奇,人们都已散去,最后却只剩一人。这是为什么呢?这句话为下文这个人解释原因埋下伏笔。,理解:,伏笔,琴师喜出望外,说:“好了,还有这么一个知音,也就不辜负我操琴弄弦之意了。”,琴师为什么喜出望

3、外?,这句话是对琴师的神态描写及语言描写。琴师以为自己遇到了知音,所以喜出望外。“喜出望外”这个词语写出了琴师误以为遇到知音的高兴心情,“不辜负我操琴弄弦之意”说明琴师误解了那个人的意思,也与下文形成鲜明的对比。,那个人说:“这搁琴的桌子是我家的,如果不是等着把它搬回去,我也早就离开了。”,听琴人揭晓了答案留在这里不是为了听琴,是为了搬桌子。他的回答既令人出乎意料,又让人忍俊不禁。,理解:,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核心问题:,在听琴人纷纷散去的时候,只有一人没有离开,那是因为搁琴的桌子是他家的,他在等着搬回桌子。,为什么听

4、琴的人逐渐散去,唯有一人没走?,1.一读:读课文,说说琴师在集市中弹奏古琴时,起初人们为什么纷至沓来。,因为刚开始的时候,人们都以为琴师弹的是琵琶、三弦之类的乐器,所以听的人纷至沓来。,串珠问题:,2.二思:听琴的人后来为什么又散去了?,由于琴声清微淡远,平淡无奇,人们都不喜欢,所以就纷纷散去了。,3.三探:琴师以为最后一人留下的原因是什么?,琴师误以为最后那个人被他的琴声吸引,是喜欢听他的琴声,所以才留下的。,4.四悟:通过众人的反应,你认为琴师的琴技如何?,通过众人的反应,可以看出琴师的琴技不佳。,市中弹琴,起因:琴师在集市中弹琴,结果:那人不为听琴,只为桌子,经过:起初,人们纷至沓来,

5、后觉琴声平淡众人逐渐离去,只有,一人没走,自作多情 令人捧腹,本文写了一位琴师在集市中弹琴,但琴声平淡,在众人纷纷离去时,独留一人。琴师误以为遇到知音,其实那人只是为了搬走桌子。故事出人意料的结局给人们带来欢笑,也讽刺了琴师的琴技不高,自作多情。,知 音 春秋时,晋国有一个叫俞(y)伯牙的人,他非常喜欢弹奏古琴。他经常带着古琴到花树下,到流水边,一边弹,一边不知不觉地把情感和心境(jng)都融(rng)进琴声,常常陶醉得忘了时间。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听出他蕴涵在琴声里的心意,所以他每次弹琴,都会觉得很寂寞。 一个夜晚,俞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非常愉快,又弹起琴来。悠扬的琴声,传出很远

6、很远。,忽然他听到有人叫好。俞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qio)夫站在岸边。伯牙看这个人穿着普通,心中很不高兴,想:一个樵夫,对琴声叫好,一定是乱叫的。俞伯牙接着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他听樵夫说道:“真好啊!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sng)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的乐曲时,樵夫又说:“真美啊!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俞伯牙兴奋极了,知道这个人是知音。他当即请樵夫上船,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他兴致勃勃地为樵夫演奏,了一曲又一曲。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两个人聊到很晚才依依不舍地分了手。临别时,两人结拜为兄弟,并约定第二年再见面。 时光过得飞快

7、,转眼一年过去了。俞伯牙想念钟子期,当他如约来到钟子期家,却听到子期已不幸去世的噩()耗(ho)。他悲痛地来到钟子期的坟前,把古琴摆在坟前的石阶上,盘膝(x)坐好,一面弹,一面回忆去年和钟子期结拜的往事,弹出的曲调也越来越悲凄。一曲终了,他突然举起琴,狠狠地摔在地, “哐啷”一声,琴身裂成了几段。俞伯牙抱着墓碑痛,哭:“子期,你死了,我弹琴给谁听呢?现在我把琴摔碎,再也不弹它了!” 俞伯牙果真再没有弹过琴,因为他知道,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像钟子期这样的知音了。,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h)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听蜀僧浚弹琴李白),【中国古代四大

8、名琴】,周代“号钟”、春秋“绕梁”、西汉“绿绮”、东汉“焦尾”。,【中国古代著名琴曲】,高山流水广陵散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阳春白雪平沙落雁等。,这首古文写有个琴师在集市中弹奏古琴。人们觉得平淡无奇,逐渐散去,只有一人留下,琴师以为遇见了知音,其实那人只是为了搬走桌子。以出其不意的转折,使文字更具有故事性。故事的结局给人们带了了欢笑,也讽刺了琴师的琴技不高,自作多情。,朗读课文,注意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语调。,点拨:琴师是一种欣喜的语气,语调较高,而那人则是一种不耐烦的语气,语气中充满了不屑。,理解、积累词语,能写的写下来。,点拨: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抄写时注意“辜”上面是“古”,

9、下面是“辛”,“纷至沓来”的“沓”,不要写成“踏”。,琵琶 辜负 比肩接踵 纷至沓来 清微淡远 弹奏 知音 平淡无奇 喜出望外 操琴弄弦,参考答案: 比肩接踵:肩挨着肩,脚挨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清微淡远:指意境淡泊高远。 平淡无奇:指事物或诗文等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思考与交流。,参考答案:琴师听完最后一个人的话会有什么反应呢?(哭笑不得,万般失落,觅一知音何其难呀!),1默读课文,请提出你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参考答案:“知音”又称知己,指能赏识自己、与自己心意相通的人。,2欣赏课文中的图片,读图下面的诗句,

10、并结合课文说说“知音”的意思。,积累。,池 窗 (唐) 白居易 池晚莲芳谢,窗秋竹意深。 更无人作伴,唯对一张琴。 注释:池晚:傍晚的池塘。莲芳:指莲花。,诗意:深秋的傍晚,池塘里的莲花都凋谢了,窗户外面的竹子,秋意正浓。夜半三更的时候,无人陪伴,自己只能孤独地面对一张瑶琴。 赏析: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诗人从身边的景物:莲花、竹子写起,写出了深秋时节花朵凋谢、一片凄凉的景象。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景。,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之称。 主要作品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z,g,b,二、读拼音,写字词。,意,纷 纷,淡 淡,弹,微,离,三、查字典,填一填。 1.“类”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再查_,部首是_,组两个词:_、_。 2.“负”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再查_画。“负”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背;担负;遭受;享有;违背。在“辜负”一词中“负”应选第_种解释。,L,li,米,类别,分类,4,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其中一个词造句。 ( )( )接踵 ( )至沓来 ( )( )望外 ( )琴( )弦 ( )( )无奇 清微( )( ) 造句:_,比,肩,纷,喜,出,操,弄,平,淡,淡,远,示例:哥哥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全家人喜出望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