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渤海大学__汉语言文学__常海燕__《浅谈新词语修辞方式构词法》__初.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246703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渤海大学__汉语言文学__常海燕__《浅谈新词语修辞方式构词法》__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渤海大学__汉语言文学__常海燕__《浅谈新词语修辞方式构词法》__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渤海大学__汉语言文学__常海燕__《浅谈新词语修辞方式构词法》__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渤海大学__汉语言文学__常海燕__《浅谈新词语修辞方式构词法》__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渤海大学__汉语言文学__常海燕__《浅谈新词语修辞方式构词法》__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渤海大学成人教育学生毕业论文浅谈新词语修辞方式构词法所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 入学年度 2009 级 学习地点(函授站) 赤峰学院 学生姓名 常海燕 指导教师 孙玉恩 完成日期 2011 年 11 月 1浅谈新词语修辞方式构词法摘要:修辞造词法是汉语新词语造词法的一种,是指修辞方法介入造词过程,组织语素从无到有地造出新词语的一种方法。修辞方法不只是指修辞格,而是一种广义的修辞手。我们身边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词语,这些新词语在使用和交流的过程中,对祖国的语言文字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语言规范化发展,特对出现的新词语构词法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从汉字修辞和修辞格两个方面来考察

2、修辞手法在当代汉语新词语造词中的作用。关键词:新词语 造词法 修辞手法【abstract】works about new words studying from the layer of the meanings of new words .But the articles that studied new words from rhetorical manners seldom appear. The studying layers of my article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new words. Second,

3、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the new words from rhetorical manner. Third the situation of new words from figural, borrowing manners. Forth the situation of new words from other rhetorical manners, and so on.【key words】rhetorical new word trope borrowing2目 录摘要2正文4一、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语的研究意义4二、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特点及趋势5(一

4、)、仿拟构成新词的特点及趋势5(二)比喻、借代构成的新词的特点及趋势6三、修辞方式造词法的概念及组成部分7(一)仿拟造词法81、语义仿9(1)、对义相仿9(2)、反义相仿9(3)、类义相仿92、格式仿9(1)、仿前式9(2)、仿后式10(3)、格式仿产生的新词语四音节10(4)、仿拟则是依据一定的句法形式103、单纯式和兼用式仿拟10(1)、仿拟兼简缩10(2)、仿拟兼夸张10(3)、仿拟兼谐音10(二)借代造词法111、以专称代指通称112、以某一相关事物代指一事物113、以事物的某一特征部分或标记代指该事物114、以具有特征性的动作行为代指某一事115、以专名代指该专名所体现的某种社会现象

5、、观念等116、以形象性称谓代指原有专名12(三)比喻造词法121、以喻体作修饰成分122、以喻体代指本体123、以喻体作中心词134、新词语就作为一种比喻用法13(四)其他修辞方式造词法143四、结论15注释15参考文献15浅谈新词语修辞方式构词法一、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语的研究意义汉语中一部分词语是用修辞方法创造的。所谓修辞方法造词是指修辞方法介入造词过程。具体来说,修辞方法造词经历了“修辞格造词说”到“修辞转化说”的过程。李如龙的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一文在修辞造词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提出了“修辞转化说” 。他认为利用修辞方法造词不限于辞格,而是属于广义的修辞。他把汉语衍生的方式

6、概括为4种:音义相生、语素合成、语法类推、修辞转化。其中修辞转化,是指经过修辞加工的多音节或作为词用的固定词组。无论词义还是词形都经过适当的修饰。苏向红则从语音、语义、文字等方面考察修辞方法在汉语新造词语中的作用。有些不计其数的新事物、新现象,要为其命名,就必须有丰富的造词方法。所谓“造词”是语言学的一个术语,是指创造出新词,是新词从无到有的创制。 “造词法”也就是创造新词的方法,即给新事物命名的方法。它着重考察词语创造时所运用的手段,即运用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方法来创制新词。新词语的出现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能够通过这些词语进行社会生活观察。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后,国外文化蜂拥而至。国内外

7、文化相互碰撞、交融,产生了一4些反映时代变革的新词语。这些新词语往往是通过借代、比喻和仿造的方式而形成。例如:白银书、压洲、睡眠博客、海绵路、电话门、骸骼门、学术超男等。从构词方式来看,词汇构造原则和方法是十分多样而丰富的。同时,新造词语的语族化、专业化词语的普泛化、网络用语的通用化等构词方式更是使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词汇明显地表现出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流行性和庞杂性的特征。特别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大众传播媒介和渠道不断增多、言论出版自由得到保障、社会观念普遍开放,大众文化成为日益崛起的文化景观,成为具有最为广泛群众基础的文化心理和取向,并呈现前所未有的普及浪潮及其强劲的发展势

8、头的基础上,表现会日益明显。另外,我们对于新词语的考察,不应该过多地去考究一个新词语是否规范,是否具有存在的价值,而应该更多地去关注词语本身的构造方式及其所表征的社会文化。因为新词语本身具有其生命历程,正如解构语言观所认为的语言是人类生命的运动,它的出生具有独创性,它既必须经过生产的阵痛,又有不知结果如何的危险。二、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特点及趋势一 、仿拟构成新词的特点及趋势首先,仿拟型新词语具有对应性。仿拟性新词语与原型词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仿拟型新词语中以类义、对义、反义等关系构成的语义仿新词语是对应性的突出体现。其次,仿拟型新词语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有的带有表扬倾向,如5“新秀” ;有的带有嘲

9、讽、戏谑的色彩,如 “家庭妇男”等;有的则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如“以权谋私” 。再者,仿拟型新词语体现了仿拟构词手段的丰富性。从这类词语的构成方式看,仿拟词与原型词之间,涉及音、形、义三个方面。就拿“语义仿”来说吧,语义上的“类义” 、 “反义”都可以作为联想的线索,这就使仿拟构词具有丰富的手段,构成新词的能力也较强。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将何去何从呢?词汇发展的总趋势是日益丰富和扩大。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既是对语言的继承又是对语言的创造,它使语言旧有的形式得以保存的同时,又添加了新的内容,使新的词语更富有生命力,更富有时代的特征。仿拟现象是社会发展和人们快节奏生活的必然产物,新词生成中仿拟现象的出

10、现,是人们追求简单、高效心理的反映,符合词汇发展的总趋势,它的积极作用还是主要的。二比喻、借代构成的新词的特点及趋势首先,这类词语具有时代特色。由修辞而逐渐凝固成新词语,是汉语词汇发展中固有的现象。例如:古汉语中“须眉”代指男子;“裙钗”“巾帼”代指妇女;以“杜康”代指酒;这类词语比较形象生动,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近几十年来涌现出的新词语,存在着一种趋新求雅和系列化的趋向,同时也表现出追求形象鲜明、通俗化、口语化的势头。由修辞方式形成的新词语更是引人注目,无论在“表情”还是在“达意”上,带有一定的时代烙印。例如文革时期,人被丑化、异化,灵魂和肉体被肆意糟踏、蹂躏,反映在语言上

11、,那就是在词语里“牛鬼蛇神” “臭老九”等等。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6科技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因而被用来做借体或喻体的多为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事物如:“中关村” 、 “硅谷” 、 “短平快” 、 “气候”等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当今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以及广大群众视角中心的重要转移。其次,这类词语的词义具有模糊性。词语意义的模糊性是指它们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缺少清晰的界限,由比喻和借代凝固形成的新词语,其意义普遍存在相当模糊性。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表达方式,大多只有模糊概念,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从科学上界定严格的意义范畴。如“龙头项目”等会因地因时而异,其概念外延没有确定标准。 “热”本指一

12、定的温度,与“社会现象”本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回事,把它们混为一谈,词义更模糊了。再次,修辞用词往往具有临时性的特点,这类词语所要表达反映的客观事物,本身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属临时性或短期性的社会事物、现象。如:“XX 热” 、 “ XX 风”只不过时髦一阵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即使“X 星” 、 “ XX 精神”等也只能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词语能风行一阵,当事过境迁也就烟消云散了。比喻和借代形成的新词语的发展趋势:由比喻和借代构成的词语中,不少词语词义带有相当的模糊性,表达上也可能用其他方式代替,流传使用中又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它们转化为一般词语的可能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13、加上这类词语多用于口语,也就不大容易进入正式公文、科学论文等文体。另外,这类词语有不少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而人们的情感往往受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又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个人成分7占很大作用。这样,也使这类词语的传播受到一定的限制,转化为一般词语的可能性受到影响。这类词语总体上说具有相当的临时性,只有少部分词语能进入一般词语,保持较长期的稳定性。三、修辞方式造词法的概念及组成部分词汇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新词的产生有两条途径:一是吸收外来词,二是构造新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不断出现,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新观念、新感受的不断产生,面对这种现象,原有的词汇难免会出现供不

14、应求的现象。于是人们便倾向于寻求各种造词手段来对客观世界大量的语言空间作及时有效的补充。产生新词新语的方式很多,有方言词语的吸收、新外来词语的吸收、旧词语的复活等等。我们主要研究以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它是运用修辞手法(即辞格)来创造新词的方法。有很多新词语就是是利用这种修辞方式构成的。如 “黑哨” 、 “菜篮子” 、 “绿色食品”等,是借代式构成的新词语。 “出台”、 “窗口” 、 “一刀切” 、 “走后门”等都是通过比喻式构成的。据统计,由修辞格形成的新词语以仿拟、借代、比喻方式构成的新词语最为常见。此外,还有其他修辞方式如比拟、谐音、夸张构成的新词语,下文中我们将会一一例举。一仿拟造词法仿

15、拟造词是为了满足特定题旨情景的需要,利用语言中原有的词,更换其中的部分词素,仿制临时性词语,具有偶发性的特点。一旦能够超越原语言环境,具有一般词语的性质,就实现了从言语新词到语言新词的转8变,从而进入词汇系统。仿拟造词法以其能产性和便捷性等优点而成为新造词语的重要手法之一。从仿造词与原型词的意义关系来划分,可分为类义相仿、对义相仿、反义相仿等几种类型。类义相仿,如:由“白领、蓝领”仿出“粉领、黑领、红领”,“空嫂、乘嫂、商嫂、邮嫂、月嫂、纺嫂”等先由“空姐”仿出“空嫂”,再由“空嫂”仿出系列新词;对义相仿,如:“家庭妇男”仿自“家庭妇女”,“第一先生”仿自“第一夫人”等;反义相仿,如:“大气候

16、”与“小气候” 、 “优生”与“劣生” 、 “热销”与“冷销”等。 采用仿拟手法构成的新词语,包含两种情况:一是依据汉语词汇中已有的词语,利用仿拟手法来构成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词语;另一种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为了修辞的目的,利用仿拟格式而产生的偶发性新词语。利用仿拟构词法产生的新词语有着一般新生词语的性质,接下来我们着重分析仿拟型新词语的情况。1、语义仿。语义仿即利用词语间语义上存在的对义、反义、类义等关系来仿拟构词。(1)、对义相仿。是由记录某一事物、现象、行为的词语,仿拟出另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新词语。如,以性别为对应关系由“的哥”仿拟出“的姐” ,由“家庭妇女”仿拟出“家庭妇男” 。(2)、反

17、义相仿。这种仿拟词与原型词意义相反。这是由于仿拟词语中替换的词素与原型词中对应的词素意义相反造成的。如,以“公”与“私”相仿拟的“公事”与“私事” 、以“大”与“小” 相仿拟的“大气候”与“小气候” “大人物”与“小人物”等。(3)、类义相仿。利用类义关系仿拟的新词语,称为类义相仿。比如9由“股票”仿拟出“股民” , 由“彩票”仿拟出“彩民” ,由“打假”仿拟出“打黑”等。2、格式仿。汉语词汇中有些词语的构成在形式上呈明显的框架结构,这种框架结构也是一类词语构成的格式,依据一定的格式,通过改换某些构词要素,能产生一系列同格式的词语。依据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1)、仿前式。即仿拟原型词的结

18、构,更换原型词的前一个词素,后一个词素不变。这种方式在仿拟词造词法中占多数,如:面的板的 、摩的;酒吧 网吧、冰吧、陶吧等。(2)、仿后式。与仿前式相反,这是一种仿拟原型词结构,并替换原型词的后一个词素,前一个词素不变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仿拟造词法中用的比较少。例如:空姐空哥,国手国脚等。(3)、格式仿产生的新词语四音节的比较多,构成的四音节的新词语大多是在一个固定格式中嵌入新语素,如:由“大大”仿拟出“大红大紫” 、 “大操大办” 、 “大包大揽”等;由“小小”格式仿拟出“小打小闹” 、 “小里小气” 、 “小修小补”等。(4)、还有一种仿拟则是依据一定的句法形式,即所仿格式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

19、句法模式。它们大多是汉语词汇系统中使用时间长、出现频率高、生成能力强的句法模式。因而往往带有一定的文言句式的色彩。如:“以 AVA”,介词“以”在这种句法模式中表示“凭借、依据” ,是一种文言格式。根据这种格式仿拟的“以工代干” “以权谋私” 、 “以下犯上”等新词语,概括性强,具有明显的文言特征。103、单纯式和兼用式仿拟。依据是否只用仿拟手段来划分,可以分为单纯式和兼用式。单纯式是指仅仅利用仿拟这一修辞方式造词的方法。根据兼用的修辞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仿拟兼简缩。例如:博导(博士生导师)硕导(硕士生导师)。这里人们兼用了仿拟和简缩两种造词法。(2)、 仿拟兼夸张。例如“

20、豪华本”“火箭本” (称出版速度快,质量低劣的书册) 。仿拟词语“火箭本”显然也兼用了夸张的手法。 (3)、仿拟兼谐音。如“气管炎” “妻管严” 。二借代造词法 借代造词是借用与本体事物有着现实联系的事物名称来代替本体事物进行造词的方法。多以形象可感的借体来代替抽象的不易把握的本体。新鲜别致、含蓄委婉、幽默风趣。如:“本本族”代指“身揣 N 个证书,如技能证书、学历证书、等级证书的人” 、 “386199部队”代指“妇女孩子老人人群” 、 “高级灰”代指“高级职业群体”等。用借代修辞格形成的新词語,一般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种:1、以专称代指通称。如:大牌,原为手中的牌面较大,后来代指各个行业名气大

21、、水平高、实力强的人。硅谷:源自美国电子工业基地,现代指电子工业基地。2、以某一相关事物代指一事物。如:“红马甲”原意是一种简单的红色背心。用来代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员,因穿红背心而得名。又如:“菜篮子” 原是城镇居民采购蔬菜、食品时携带的工具,现在代指城镇居民的副食蔬菜供应。113、以事物的某一特征部分或标记代指该事物。如:白衣天使:代指穿白衣服的行为高尚的医护人员。国手:专指具有高超棋艺的国家级队员。橄榄绿:代指这种颜色的警察制服。4、以具有特征性的动作行为代指某一事。如:爬格子:因写文章要用带格子的稿纸,所以拿“爬格子”来形容勤奋艰苦写作。挂靴:代指足球队员退出绿茵场,不再参加比赛。

22、“爬格子” 、 “挂靴”都是动宾结构。前者口语色彩浓,后者书面语色彩浓。5、以专名代指该专名所体现的某种社会现象、观念等。如:“白条现象”指领导干部随意拖欠群众现款的不良社会现象。 “明星效应”指文艺、体育等领域里的明星由于受人崇拜而产生吸引力和号召力的社会现象。6、以形象性称谓代指原有专名。如:铁榔头:因郎平扣球凶猛有力,而“郎”与“榔”同音,人们就以“铁榔头”代指朗平。聂旋风:我国围棋手聂卫平在中日围棋赛中,连连获胜,象一股旋风,令对方无法招架,于是“聂旋风”就成了聂卫平的代称。三比喻造词法比喻是汉语中能产性极强的一种修辞造词方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形象地反映

23、出所指称的客观对象的本质属性。比喻法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清楚明白,使概括的东西更形象化。根据比喻词素出现的情况,可以大体分三类,一是本体喻体都出现的词,如“斑马线、老虎机、拉练工程、空巢家庭、黄金时间”等;二是只出现喻体的词,如“瓶颈、龙头、一条龙”等;三是出现喻体以及与本体12相关成分的词,如“色狼、飞碟、电老虎、龙虎榜”等。从结构上看,新词语里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格的,大体有以下几类:1、以喻体作修饰成分,本体类属作中心词,构成新词语。如:龙头企业、拳头产品、窗口行业、豆腐渣工程这类新词的喻体一般都具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着眼点也多种多样,其突出之处是使得语言表达简洁明快。2、以喻体代

24、指本体,也就是赋予某些词语以新的比喻义。如:红灯、窗口、龙头、新星、拳头、黄牌、 气候、余热、短平快在这类词语中,由一些本来是普通语词,如“婆婆” 、 “窗口” 、 “拳头” ;有的本来是专业、行业用语,如“红灯” 、 “黄牌” ,作为新词语,它们被赋予了新的比喻义,使用范围扩大了。而且有的新词语还可以作为构词成分,组成相关的新词语。如:气候:大气候 、小气候;新星:网坛新星 、影坛新星、体坛新星;3、以喻体作中心词,前边加上一系列修饰、限制成分,构成新词语。如:X 坛:体坛 歌坛 影坛 泳坛 足坛 网坛X 星:歌星 明星 笑星 舞星 新星X 霸:电霸 水霸 车霸 鱼霸 油霸XX 热:武侠热

25、英语热 中国热 旅游热XX 风:吃喝风 麻将风 浮夸风 宴请风这一类词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使用范围比较广,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例如“热” ,指受很多人欢迎的或很多人热衷的某一社会现象。 “坛” ,13在词典中早已说明指的是体育界或文艺界,只不过由它构成的新词更多了,而“坛”的词义并未消失。至于“风”本指一种自然现象,但自古至今就被喻指社会风气或作风,如“党风” 、 “世风” 、 “校风” 、 “学风”等,近年来产生的“吃喝风” 、 “麻将风”仍是这个意思。4、有的新词语,从它开始使用,就作为一种比喻用法。如: 大锅饭:喻指不符合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一刀切;喻指那种不根据实际情况区

26、别对待的简单化的工作方法。这类词语就字面意义谈,本指一种现象或事物,只是人们很少用它们的字面意义,而是常用它们来喻指某一事理、现象,在使用过程中这类词语逐步具有了某种习用的意义。这类词语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新的俗语、惯用语,如:“踢皮球” 、 “剃光头”之类,它们应用的范围比较广,很难说明这种比喻究竟是以哪个本体为对象的。四其他修辞方式造词法 利用修辞格形成的新词新语义比喻、借代、仿拟最为常见,但是由其他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语也是不容忽视的。谐音构成的新词语,如:“炒古” ,炒买炒卖古玩,由“炒股”谐音而造;“导爷” ,戏称导游人员,有“倒爷”谐音仿造。还有“爱资病” 、“莫(没)斯(事)等都是谐

27、音造成的新词语。比拟式构成的新词语,如具有新含义的“松绑” “凸点” “透明度”“冒尖” “挂钩” “浮动” ,以及“精神污染” “知识爆炸” “三栖明星”“投资膨胀”等。夸张式新词语也为数不少,如:“爆棚”指体育、娱乐场馆等人数14骤增;“过街鞋” ,对质量很差的鞋的贬称。此外还有“爆满” 、 “鸣谢” 、“袖珍企业” 、 “火箭本”等。还有新含义的“山海经” 、 “普通话”是直义式新词语。而“压缩空气” “压缩饼干”则是利用断取格形成的。所有这些词语真是形象生动,丰富多彩。更进一步说明了“修辞学造词法”是完全行的通的,而且是语言学中值得研究的一个有趣的现象。创造新词语的修辞方法还有很多,夸

28、张、委婉、比拟、移觉、曲解等,夸张造词,如“爆满”,指人多得容不下,一个爆字,极有夸张色彩;还有委婉造词,如:用“残障、残疾”来代替“残废”;“弱智、智残”指智力有缺陷的人等,把不好听或显得不够尊重的事物的名称更换成委婉的说法,使人能够接受。四、结论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格外活跃,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同步并进,语言的表达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就给修辞造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修辞造词的新颖性、灵活性、丰富性等特点,满足了人们求新求异、追求个性的心理诉求。总之,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将会有更多不同构词方式构成的新词新语出现在我们的周围,我们要本着引导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

29、文字,促进语言规范化为目的,来研究由修辞构成的新词语,寻找其规律,把握其特点,预测其发展趋势,来适应信息时代全球化国际交往的需要,促进我国语言文化建设的发展。【注释】15李如龙 暨南学报(哲社版)1994年04 期139-148页【参考文献】1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2姚汉铭.新词新语词典.未来出版社.2000年2月3刘兰民.汉语仿词造词类型刍议.延边教育出版社. 2001年2月4王铁昆.新词新义的产生和发展.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5杨晓黎.修辞学习.金盾出版社.1999年5月6林伦伦.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产生渠道.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年2月7胡志勇.汉英新词新语词典.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年6月8刘红曦. 汉语新词语生成中的仿拟现象 渝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