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吸收蒙台梭利教育环境的特色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萌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感环境对幼儿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创设的环境应是能让幼儿自然得到发展的,是一个有秩序、愉快的环境,教师要通过环境的创设来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参与的欲望。究竟应该如何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创设出与教育相适应的幼儿园环境呢?一、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单纯注重活动室和墙面的装饰功能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活动室较多的是从材料本身的色彩、布局等方面去考虑,下意识地突出这些主要环境的装饰功能,而忽视它们的教育功能,没有很好的给幼儿提供
2、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一般来说,教师是设计的主体,幼儿参与性不强。2.以教师的观点制作为主 忽视幼儿的参与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活动中,教师往往是以自身的眼光来选择环境创设的内容,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全包全揽,即使有幼儿参与的环境布置也只是为了参与而参与的,没有考虑幼儿对此环境的观点与看法,没有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3.过多的注重视觉刺激幼儿园的环境更多的是在墙壁上及周围布置得“花花绿绿”,把一些较精美的图片贴在墙壁上给人“看”,缺乏可动员幼儿多种感官参与的、可让幼儿操作活动的环境。4.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创设的分割 教师在对室内环境创设的同时,不重视对室外环境的创设,缺少对室外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没有深
3、刻的认识到室外环境在某些程度上对幼儿的影响,对幼儿的教育活动只限于室内来完成,忽略了自然环境对幼儿的启迪作用。二、蒙台梭利教育中环境的创设在蒙台梭利教育中,环境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蒙台梭利认为,孩子所需要的环境必然与成人所需要的环境不同,她认为儿童期与成人期在生理方面犹如南北极的差异,儿童期的观点、感觉方法、对时间的体会等与成人期南辕北辙。因此,在环境的创设上,蒙台梭利认为:“以儿童为准则”,给儿童准备一个“预备好的环境”。所谓“预备好的环境”是让精神状态处于胚胎状的幼儿能够顺利成长,而将秩序感与智慧等精神粮食准备好。对六岁以前的幼儿而言,大人的环境与幼儿的环境相差极大。因此,幼儿在活动时,
4、需依赖大人从旁协助,幼儿一直依赖大人协助便无法完成应有的成长,不能支配自己的生活、教育,更不能锻炼自己。如果没有理想的环境,幼儿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这样永远无法摆脱大人而独立。因此,蒙台梭利用幼儿六岁以前的敏感期与吸收的心智为幼儿制造环境,让他们自己生活,这就是“预备好的环境”。在蒙台梭利教育中,对环境的创设不是局限在物质环境的创设中,它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l.物的环境条件以孩子为准则,处处体现美蒙台梭利认为,给幼儿提供的一切物品应是真实的、美的东西。美对所有人,无论是儿童与成人都具有吸引力。因此让幼儿有主动的想接近东西的愿望,而且这些物品要适合幼儿的身体需要(安全性)和卫生需要,并且是幼
5、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际用得着的东西,例如:幼儿练习大把抓时,用来盛实物的碗应尽量选择适合幼儿端取的碗,如果有条件还应注意托盘和碗的美观和配套性,从多方面培养幼儿的审美观。2.人的环境尊重儿童 蒙台梭利认为,给儿童一个充实的精神环境,教师要尊重儿童,给儿童营造一个“轻松、有秩序,的精神环境。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中,她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自己节奏与步调的场所,幼儿以其特有的步调来进行活动,进行交往,从而学会,怎样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和帮助别人,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在幼儿与幼儿的相互交往中,教师在一旁会细心观察幼儿,遇到问题时,教师不应去粗暴地加以干涉、武断地去解决问题,而是鼓励幼儿自己去学习解决问题,
6、教师和幼儿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使幼儿在体验到别人“尊重”的同时,也学会了怎样去“尊重别人”。3.教育内容的环境对于每个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蒙台梭利都有一个与之相适宜特定的教育环境,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中可以自由的选择用具,自由的学习,操作秩序井然有序。如儿童在生活区中学习抓、倒、舀;在感官区中通过对棕色梯的学习来认识“粗”、“细”;在数学区中学习各种运算方法;在语言区认识各种词汇、方位等。三、吸收蒙台梭利环境的特色 改进环境创设的一些思路1.掌握幼儿喜爱美的需求特点,创设优美、亲切的环境美的事物对于幼儿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幼儿最初的活动欲望也正是由美而引起的。所以,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应尽量为幼
7、儿提供优美的、亲切的、与幼儿情感相通、情趣相符的环境。还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室外环境条件,和幼儿一起进行简单的室外环境创设。如:我们可以在“自然角”种上一棵幼儿喜爱的植物;我们还可以在“饲养角”和小鱼说说悄悄话,我们还可以在“科学探索区”让幼儿进行探索实验,体会科学的奥秘。2.幼儿园活动室的创设要注重幼儿的参与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应让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让幼儿参与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并在了解幼儿意愿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幼儿了解教师设计该内容的目的,让幼儿与教师的意见得到统一,最后确定环境布置的内容。另外在环境布置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幼儿一起动手来布置。教师可以先将制作
8、方法教给幼儿,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和幼儿的作品组合,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例如:在主题“海底世界”主题墙的布置中,那色彩绚丽、奇形怪状的小鱼是孩子们自己想象、设计、绘制的;而海的背景则是教师征求了幼儿的意见后制作成的。把教师的作品和孩子们的作品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神秘而美丽的画而。教师还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幼儿们的作品做一个巧妙的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比如我们可以把幼儿很随意涂画的色块进行剪贴,进行巧妙的拼凑,成为一幅抽象大作。幼儿参与创设的环境,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不仅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且对自己创设的环境会更加珍惜与爱护。3.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幼儿园
9、所提倡的“我和幼儿一样高”,不是单一的指教师在与幼儿说话交流时要蹲下来,使身高与幼儿“一样高”,更主要的是在教师内心世界里,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应是朋友,不是“教者”与“被教者”的关系,教师要细心的倾听幼儿的心声,给幼儿营造一个充实、快乐、平等的精神环境。4.环境创设要服从教育目标 要充分发挥其综合教育功能在环境创设过程中,要让环境为目标服务,它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措施和手段,它能诱发、引导,甚至直接决定幼儿进行活动的结果。例如:在班级自然角的创设中,教师如果只是单纯的摆放几盆花草,它只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对幼儿并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进行“种子的生长“科学实验,让幼儿在容器中种下不
10、同的种子,并成立专门的照料小组。让幼儿每天都能仔细观察、记录不同种子的生长发育情况,让幼儿都能很直观的了解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有了一定的经验后,我们还可以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观察情况,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种子某一阶段的生长过程模型(如用软陶捏制种子的模型),并把这些模型摆放在美工区,供其他幼儿观赏、学习和制作。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不仅知道了种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学会了如何护理种子,也掌握了观察、记录的学习方法,还会用直观的手段表现种子的生长过程,最可贵的是幼儿的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总之,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动脑思考,了解和分析幼儿的心理,尊重幼儿,真正做到让环境来影响幼儿、教育幼儿,使得每个幼儿在适合的环境中成长。作者: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物业总公司第二幼儿园 王霞 来源:中国蒙台梭利协会(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