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反审讯计划书 梁培烽 在整个讯问阶段,我们所扮演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始终 指向与如何对抗审讯、 如何为自己开脱罪行、 如何逃避罪责、 如何减轻刑罚上,在趋利避害本能的驱使下,我们的心理会 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在应付侦查人员的审问时针对侦查 人员的策略如:攻克我们的心理防线等采取一系列的反审问 的策略,使我们免受刑罚或者减轻罪责。 我们被采取强制措施后,我们的人生自由受到了限制, 犯罪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暴露,犯罪事实已被侦查机关部 分或者全部掌握,将要面临的就是法律的制裁。就想逃避罪 责、减轻刑罚。 首先:我们要交代清楚自己的个人情况和个人简历。 因为我们能坐在那里就说明了我们要配合侦查人员
2、的调查, 不管是不是我们作的案。本来我们人民群众是有义务去配合 侦查人员的调查取证的。 其次:当侦查人员问到与案件又与我们的利益相冲突 的时候,我们就要想清楚侦查人员可能怎样去问。我们就要 心存侥幸和幻想。在心存侥幸和幻想的支配下,通过与侦查 讯问人员的对抗和周旋,改变自己的现实状况,幻想自己能 够蒙混过关,以逃脱法律的制裁。 第三:我们犯罪人都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都习惯在 自己的立场去看问题,以自我利益的得失来衡量和支配自己 的行为。我们 要想方设法避开不利因素,力争使自己处于 相对有利的境况,使将要承受的法律惩罚降到最低。 第四:当案情暴露时,就采取谎供乱供的方法来扰乱 讯问人员的讯问思路来对抗审讯,就算被识破了也要另外采 取措施去补救,能自圆所说。 第五:在讯问人员的投石问路,试探虚实、政策攻心 等讯问策略的攻击下,自己的心理的防线崩溃,自己无法再 狡辩的时候,就从实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