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2不等式的性质,复习 1.不等式的基本原理及含义 a - b 0 a b a - b = 0 a = b a - b a b 2.四大作用: (1) 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2) 推导不等式的性质,(3) 不等式的证明,(4) 解不等式的主要依据 3.比较大小的步骤: 分三步进行:作差;变形;定号.,变形是关键: 1变形常用手段:配方法,因式分解法 2变形常见形式是:变形为常数;一个常数与几个平方和;几个因式的积,比较实数的大小一般步骤: 作差变形判断符号,1判断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b,在ab,a= b,ab三种关系中有且仅有一种成立判断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是:,2不等
2、式的定义:用不等号连接两个解析式所得的式子,叫做不等式,3. 同向不等式与异向不等式,同向不等式:两个不等号方向相同的不等式,例如:ab,cd,是同向不等式.,异向不等式:两个不等号方向相反的不等式.例如:ab,cd,是异向不等式.,一、不等式的几个基本概念,性质1:如果ab,那么bb.,性质1表明,把不等式的左边和右边交换位置,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异向,我们把这种性质称为不等式的对称性。,性质2:如果ab,bc,那么ac.,证明:根据两个正数之和仍为正数,得,(ab)+(bc)0ac0 ac.,这个性质也可以表示为cb,ba,则ca.这个性质是不等式的传递性。,性质3:如果ab,则a+cb+
3、c.,证明:因为ab,所以ab0, 因此(a+c)(b+c)=a+cbc=ab0,,即 a+cb+c.,性质3表明,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同一个实数,所得的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a+bc a+b+(b)c+(b) acb.,由性质3可以得出,推论1:不等式中的任意一项都可以把它的符号变成相反的符号后,从不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 (移项法则),推论2:如果ab,cd,则a+cb+d.,证明:因为ab,所以a+cb+c, 又因为cd,所以b+cb+d,,根据不等式的传递性得 a+cb+d.,几个同向不等式的两边分别相加,所得的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推论1:如果ab0,cd0,则acbd.,性质4:
4、如果ab,c0,则acbc;如果ab,c0,则acbc.,证明:因为ab,c0,所以acbc, 又因为cd,b0,所以bcbd,,根据不等式的传递性得 acbd。,几个两边都是正数的同向不等式的两边分别相乘,所得的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推论2:如果ab0,则anbn,(nN+,n1).,证明:因为,个,,根据性质4的推论1,得anbn.,推论3:如果ab0,则, (nN+,n1).,证明:用反证法,假定 ,即或 ,,根据性质4的推论2和根式性质,得ab或a=b,,这都与ab矛盾,因此,例1:应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下列不等式:,(1)已知ab,ab0,求证: ;,证明:,(1)因为ab0,所以
5、,又因为ab,所以,即,因此,(2)已知ab, cbd;,证明:(2)因为ab,cb,cd,,根据性质3的推论2,得,a+(c)b+(d),即acbd.,(3)已知ab0,0cd,求证:,证明:(3)因为0cd,根据(1)的结论得,又因为ab0,所以,即,例1. 已知ab,不等式:(1)a2b2;(2) ;(3) 成立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A,附加题,例2设A=1+2x4,B=2x3+x2,xR,则A,B的大小关系是 。,AB,例3(1)如果30x36,2y6,求x2y及 的取值范围。,18x2y32,,(2)若3ab1,2c1,求(ab)c2的取值范围。,因为4ab0,1c24,所以16(ab)c20,例4若 ,求 的取值范围。,解:因为f(x)=ax2c,所以,解之得,所以f(3)=9ac=,因为,所以,两式相加得1f(3) 20.,练习已知4ab1,14ab5,求9ab的取值范围。,解:设9ab=m(ab)+n(4ab)=(m+4n)a(m+n)b,,令m+4n=9,(m+n)=1,解得,,所以9ab= (ab)+ (4ab),由4ab1,得,由14ab5,得,以上两式相加得19ab20.,